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

[复制链接]
学习啦 发表于 2011-12-26 08: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11年10月28日至29日,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和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主办了第二届“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高层论坛?2011”。论坛在上海市委党校海兴大厦举行,来自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吕贵主持开幕式,论坛由中央党校科社部主任王怀超、副主任刘海涛和上海市委党校科社部主任程竹汝主持。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副校长张伯里代表中央党校校委致欢迎辞,他回顾了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苦奋斗历程,他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任务,这是推进改革、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依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价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基本结论。但是,在向社会大众的宣传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依靠意识形态灌输,而应该结合基本国情,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
    3.中国发展经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却走得扎实、获得成功,在30多年里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因此,要用历史的眼光总结中国的发展经验,深入思考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中国模式。这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西方学者提出中国模式,主要想知道应该与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打交道。一方面中国模式有其合理意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在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化建设等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经验;另一方面中国模式的提法也有其局限,因为模式意味着僵化和定型,而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重大而棘手的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未定型。不少学者认为,要慎用中国模式,还是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宜,因为中国道路比中国模式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适应性。作为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通过走什么样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百年来的富民强国梦想,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品质,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外部空间,让国际社会广泛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加当代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积极影响,增加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度。这首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方面。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有模式化的倾向,例如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分开研究,这并没有挖掘出社会主义理论中强有力的命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致力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更要积极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综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内容。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形成清晰的层次、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内容。所以,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综合研究,主要包括:初级阶段论、时代主题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政治论、先进文化论、社会和谐论、党的领导论。
    3.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前提,就是实现社会构成从“等级”向“人”的转变。以人为本的“人”,相对于国家至上而言就是指每一个公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指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不断满足人们的利益诉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有学者认为,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理论,主要涵盖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经济民主和党内民主,这是人民民主的主要体现。
    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但是在包不包含毛泽东思想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论。持赞同意见的学者认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他提出过现代化问题、生产力论断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主张,毛泽东思想中存在的革命元素不适用于以改革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历了冷战和苏东剧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性变动,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领域内,进行了许多改良与自我调节,也吸收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该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当然也包括现代西方文明。因此,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必要关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之间的交互影响。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共同富裕。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迫在眉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要分清层次、形成体系,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制度体系。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创新科学制度来协调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体系的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涉及的问题包括:结构、成因、取向、特色、根基、功能、风险、轨迹、绩效、认同、改革和前景。目前,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应该在现有的政治制度框架内真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实现从权力本位向人民民主的转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形成的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是对人类一般经济规律的回归。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但要结合中国社会性质挖掘公有制的现实意义并反映出社会主义特色,还要放眼世界促进其与人类文明的衔接。
    4.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与缩小贫富差距。目前,贫富差距拉大趋势已经对党的执政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缩小贫富差距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因此,要不断完善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应体现若干矛盾的统一:把先进性和包容性统一起来;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把科学清晰与适当模糊统一起来;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不宜“局部生病、全身用药”;有压力驱使人付出,也要有动力诱导人获取;此外,存在决定意识,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产生,要求社会存在具有凝聚和形成共识的基础。还有学者指出,自由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公平正义。
    6.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那么,如何能够实现文化强国呢?有学者认为,首先,要重视培育良好的制度文化,引导人们言行一致。其次,在社会变迁的关键时期,要依靠一个精神生产者群体,运用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抵制住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很好地满足人们多样的文化需求,建设和谐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者:徐浩然 来源:学习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69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