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夜猫子 于 2011-12-25 09:00 编辑 ( @/ |& N6 Y8 y/ h2 c; ^
( C6 |4 e; J1 W3 ~9 {1.桌次的排列。举行仪式正式的中餐宴会时,通常采用圆桌,各桌人数不宜超过10人,主桌可采用较大的圆桌,其它餐桌须大小一致。桌次安排应遵循如下三项规则:
) |* V3 ~% i$ J: D
}0 C0 {, p: |6 X, ]/ y9 Y! M“以右为上”。当餐桌有左右之分时,应以面向门的右侧之餐桌为上桌。“内侧为上”。当餐桌距离餐厅正门有远近之分时,一般以距门较远的餐桌,即靠内侧的餐桌为上桌。亦称“以远为上”。“居中为上”。当多张餐桌排列时,一般居中央者为上。通常情况下,以上三种桌次排列的常规做法往往是交叉使用的。7 H( @/ n$ f7 ~# Q- r* o9 X- ^
2.席次的安排。在宴会上,席次是指同一张餐桌上席位的次序。中餐宴会上席位的具体规则有四:
; b6 j2 C5 e: T& _# Y, ~ N面门为主。正式宴会时,主桌主人通常坐在面赂餐厅主门、能纵观全局的位置;有两位主人时,第二主人与主人相对而坐。同桌上其他成员的席位安排依据礼宾次充,以离主人座位远近而定,主宾双方交叉排列。; K6 L: w3 G7 f+ x$ U6 a- h2 I. b# o/ }
主宾居右。按照“右为上”的原则,主人的右则为第一宾客,左侧为第二宾客;第二主人左右两侧亦同,分别安排第三、四宾客。其他随从人员或翻译,则坐于其他的席位上。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圆桌。条形桌有多种排法,一般主人的右侧安排第一宾客,左侧安排第三宾客,而第二主人的右侧安排第二宾客,左侧安排第四宾客,如桌子一面是单数时,主人和第二主人可以相对而坐,双数时,主人和第二主人交叉斜对而坐谈话更方便,其他不变。条形桌的桌面比较宽时,为方便交谈,可采取圆桌的排列形式,主人两侧分别坐第一和第二宾客,第二主人两侧分别坐第三和第四宾客,其他亦同。5 k# V+ N8 J2 O }. j2 Y' a
好事成双。根据中国传统习俗,每桌就座人数最好为双数,以示吉祥。: ?% g6 V' i+ n: Q3 x
各桌同向。通常,宴会每张餐桌上的排位均大体相同。礼宾次序是排席位的主要依据,在排席位之前要把已经落实出席的主、客双方名单,分别按礼宾次序排列出来,一般根据职务排列。外交多边活动中,还应注意到来宾之间的政治关系。关系紧张者,尽量避免排在一起,译员一般安排在主宾的右侧。实际安排席位时,除依据礼宾次序外,对其余来宾还要考虑其它一些因素,例如,语言相同、工作性质相同、性别相同或身份大致相同的可以安排在一起。, N/ ?+ F+ r& m5 h0 l( T% h
3、进餐的礼仪。
8 W, ~' v% t4 S8 k; o(1)不伏碗吃饭,应端碗吃饭。亦即不以口就食。(2)使用汤匙喝汤,不直接以嘴呡汤而饮,不举碗喝汤,不用筷子搅拌热汤。(3)不要把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使用汤匙舀汤时,把筷子放在桌上。(4)不狼吞虎咽,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5)不要让食物粘在汤匙和筷子上,不用舌头舔食餐具。(6)不要用自己的筷子或汤匙取菜,用公筷母匙取菜。(7)不要翻搅或挑拣菜肴,不要挑出自己不吃的食物和佐料。(8)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吃光,应先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9)进餐时不高声说话。(10)吐出的骨头鱼刺等饭渣,应放到指定的地方,或包在纸上扔掉,不要扔在桌子上或地上。(11)如果要咳嗽,打喷嚏,把脸移开后用手或手绢捂着嘴,以免失礼。(12)筷子不可对夹,如果用餐时一双筷子因为夹菜而夹到另一双筷子,称为筷子打架。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13)用餐时如果餐具掉到地上而损坏,比如打碎了碗,是非常不好的。有些地方新年打碎餐具有说:“岁岁平安”的习惯。(14)用餐时不要出声音,也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15)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过的餐巾叠起来放在桌子上。(16)使用牙签时用一只手遮着使用,使用完之后,放回牙签包装纸里面。(17)大声打嗝、吃面喝汤时发出声音,都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18)牙缝中塞了食物,不可以用舌头去吸舔它或当众剔牙,应该去一个有镜子而且不会被人看到的地方(例如盥洗室)再处理。女士补粉补口红应该去盥洗室。(19)在餐馆用餐时,避免点手抓式的菜肴或是酒精类的饮料,也不要抽烟,因为脏兮兮的吃相、喝醉酒、污染空气,都是不受欢迎的行为。(20)受邀参加别人宴请的饭局时,不可以索取打包;只有非正式的用餐场合才能索取打包, n' Q5 s* @* J( s9 g
) O9 J2 k- A( e7 \; V
1 p0 J( ~0 ]* q$ c' `
: s( |: j; x9 u8 d. b5 \
: A' H9 s' l2 K% z% {
(1)男女握手,要由女方先伸手。如果年龄差别明显,则由年长者先伸手。同妇女握手,以轻轻握及即可。握手时,通常都用右手。男子握手,应摘去手套;女士握手,不必脱手套,也不必站,表示谢意。
1 t- v `6 n4 V: \$ X7 f/ a
, j: ]1 H, E7 d' T: U (2)握手时,不要与他人交叉,让别人握完再握。不可让目光移向别处。$ ?% i+ @( c# M! e4 y7 \' \
- x9 ]. [* d7 Y: I* ]' h1 S- Y (3)在私人交往中,当你赴约聚会,则应先与主人握手,然后再与其他人握手。离开时也应先与主人握手告别再看别处,或再与第三者交谈。握手后,不要当着对方的面擦手。* e! _& b$ Z5 D6 ]
) `8 |$ O; H* c9 ]1 ?0 j (4)如不愿握手,微微欠身鞠一个躬也是很有礼貌的。
! o* d1 [8 e% ^% g3 a3 u/ ?7 E& q 1 J4 L( f6 C0 c. c8 Z5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