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浙江老秘 于 2011-12-22 08:57 编辑 u% v: C2 X7 m) P$ {6 I2 |% ~" M1 k
, E7 G* l4 O4 S9 c* S b. `
(一)概念
9 Y6 a; u5 A' E! q6 R' `- |' l( u/ V
' K- D8 m3 x4 Q7 M1 E7 E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 J# K/ U7 |9 j* O* V- M0 ^# P
* W& K1 F, B( v2 }% k3 [' F, Z1 d0 Z: T: L* F$ u8 ^
(二)特点
4 V% D4 H O1 a! M* U+ o" M; N. ~# w. V! t' I: f B& ~
3 j' ?$ \& ^; N X i' }( r/ R2 F1、应用的广泛性。通报是适用范围较广的文种。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可发通报;通报的内容可以是传达重要精神、领导指示、或者重要情况,也可表扬典型人和事迹。
5 K6 u b0 [3 g. D
/ t) L! y5 B8 N5 S7 U9 \5 K9 s0 a' G1 S2 }
2、事实的真实性。真实性是通报的生命,通报的任何情况,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更不能胡编乱造。通报的教育、指导作用,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体现在事实本身。如果通报的情况、事例不真实,就会起反作用。因此,撰写通报时必须作到准确无误,没有水分。 + C7 e0 {$ v& k5 l6 M7 e
6 Z+ g O! c7 s# j
7 f: k% c5 o6 ?4 y( S) Y, l0 g3、内容的典型性。通报的内容都是比较新颖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所通报的情况,必须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和指导意义,对读者能起到教育作用和指导作用。一般性的人与事迹,一般不予通报。
& f; S( l7 g( ] O+ F* n+ X3 @1 H. }8 G3 H
5 Z( c+ a& U5 T
4、行文的及时性。无论传达精神、沟通信息,还是表彰好人好事、批评错误,都要抓住适当时机,才能充分发挥通报的指导和教育作用。 6 D7 E: p! D# e/ P
3 ?7 s2 t" |; B& p
2 t! ]* A. d* I& `# M' V(三)类型
4 N; n1 t( v' X0 ~ i' j4 `: N# q, Y# P
& r# G- s( d5 B# S2 m
根据其适用范围,按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
I( h! C1 n9 v! d H% O' n8 H9 c- B e" x- D; G4 J
7 I4 Y) b. Z8 w8 b: p& j; q1、表扬性通报。通过总结、表彰具有典型意义的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的经验、事迹,使面上的单位和个人有学习的榜样,追赶的目标,达到弘扬正气、净化环境的目的,起到推广先进经验,提高整体工作水平,挖掘潜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作用。 ) F9 y5 u! X! Q3 v7 H% W+ k- u: x
& L+ ?4 b; R$ t' `% i. F! g- j
, G% k% v; x# H' i$ O( v2、批评性通报。针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或代表性的错误做法,抓紧典型事迹进行解剖,分析其错误的性质、产生原因以及带来的恶劣影响,作出对犯错误单位或人员的处理决定,以使各方面吸取教训,达到普遍教育的目的。 ) ]2 G! @6 W \& Z" p1 Y
6 _$ b' x# m# ?9 i
7 D, S' f' Z' c" d
3、传达性通报。用语传达重要的会议精神,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学习中的重要情况,交流情况,沟通信息,使所属单位了解工作进度,掌握学习进程,有利于所属单位能够站在整体的框架内来考虑、安排自己单位的工作、学习,达到树立全局观念、均衡发展、协调行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 Q7 t9 v! m6 @# N7 G& R6 K8 w+ R; U$ ~; K
& G) B) C! ?% c
(四)写作
( F4 l- i- e f2 \% @
% S; l5 S! h& I4 A2 B: y+ U
/ j' n( x$ K6 c# T% m通报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四部分。 5 q1 d! l) f. l7 w" E
# X; M' Z( z6 p: m F
8 m: J V4 W! x5 w1、标题。通报的标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由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用于郑重的高层次的发布内容。一是由事由、文种构成,用于一般性的通报。
) h/ L+ L3 o3 P+ h1 z$ w# V- |
4 P/ w: N4 l8 x; A0 w- O) F% U2 O
3 u1 S: H. {; j @1 m) D* n2、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礼机关,应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 p+ r0 i- d. e1 t: b' _. A
3 _' j* r/ l* \ p8 Y
. E, z8 ?# Z" e, U- F! d% m3、正文。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引据。用高度概括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托出全文的中心,勾勒出总体轮廓和基本事实。表明发文机关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提出发通报的决定或希望。第二、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与评析。这是通报的重点和核心。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经验或教训,具有示范性的,还要作适当评价,概括出典型意义或主要经验;属于警戒性的,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应吸取的教训等。二是决定。对被通报的内容做出评价或处理意见。第三、结语。即提要求或希望,是前两部分的落角点。一般依据通报的目的、内容,提出相应意见、措施,以求得到落实。
$ V, D) {6 D& I, q( U3 A6 M2 W9 {
! \. f+ G0 X8 E% o' I4、落款。包括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 w& N6 X; S1 x r
' D6 c% ] s2 `( q( N+ e
' w) ]% f4 l, F E) G5、写作要求。
' ?7 Z3 {. _( Y# a+ d# c, W! c; R8 K. D# b8 F+ z2 [
$ i: W& }: X. p5 s! o
(1)事例要典型。通报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放眼整体利益,所通报的事项,必须具有普遍意义,认真考虑到全局的指导作用,对干部群众的教育意义。提炼出的经验教训必须是从通报事例中自然而然引申出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又具有个性特征。 8 w! s4 E* z7 I' n- d' D. o
; z' L8 j- I9 K0 Z; t9 j, P* y
) R$ [" @: w7 ~& T1 D' }: \' F* }/ R(2)事实要准确。通报都必须客观如实地反映真实情况,对作出的分析、决定,要科学、准确、切合实际。
+ y5 y( j" p: G X( s& G
) t6 ^3 A- e& `' \: ?5 u9 }8 g% N
" O @8 q6 o" K% V. S(3)行文要及时。通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间性强,特别是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相适应的事例,一定要及时通报。否则,事过境迁,通报将失去其意义。
3 r5 P6 L: v( D, w6 i. S' T( d3 ]- y$ a( m6 c# i" `7 W
, p- D( d1 E- t
(4)要求要可行。通报中提出要求时,要切实估计受文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期望过高或一刀切,盲目乐观或片面悲观,都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 I8 \9 ~& {' b1 U8 I. L
( V, n8 q6 B3 q* b# G' o$ M! @$ |6 R5 J, l" p
(五)注意事项 $ b* q4 o( L) {: @5 [
2 `" G0 \6 ~: U) u0 j6 P
5 Q4 h. i* v, e5 s- f% G; G8 q& U1、通知与通报。通知与通报的主要区别有:一是内容范围不同。两者虽都有告知的作用,但通知告知的主要是工作情况以及共同遵守的事项;通报则是告知正反面典型或者有关情况。二是目的要求不同。通知的目的是告知事项,布置工作,内容具体,要求明确,有严格约束力。通报的目的不是贯彻执行,而是通过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提高认识。三是变现方法不同。通知主要是直叙式,通报则常常用叙述、说明、议论等手法,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0 p$ W' g4 B' D* [4 y9 J; @
. n! a" ? V) X4 S6 ]
+ v$ }6 C9 G6 m0 l2、表彰通报不能与命令、决定混淆。命令是嘉奖有关单位与人员,被嘉奖的必须是在全国或一个大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一般都伴随着授予荣誉称号等。决定与命令相似,程度稍轻,但一般没有授予荣誉称号。通报则属于一般性的表彰。 / e" w4 B) ~. _7 ?
0 O1 [1 C; w* U
5 B" g( D% ?/ c9 R. `9 r9 X) _2 t7 R
3、批评通报不能与决定混淆。适用决定惩戒有关人员时,一般是错误或过失比较严重的,影响范围较大的。通报则属一般性的,目的多为引起警惕。
9 S3 [2 O d. e7 r
) n" j# Q, u6 t2 s) T
7 H+ p; \* ^" I- j4、传达性通报不能与公告、通告混淆。公告,主要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偏重于向国外宣布,涉及事项,一是重要,二是法定。通告,主要是向社会各方面公布应遵守或者周知事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周知对象是有关方面,无关方面可不周知。通报则意在使有关单位和群众知晓,重在传达,影响一般较晓,一般不具有指令性。
, n7 `5 A' B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