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136次提到“人民”,尤其在讲到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时,用了8个“最”字。其中,两个“最大”、两个“最高”,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总书记这些饱含深情的论述把人民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群众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始终尊重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至高无上的位置。
一切为了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可以说,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史。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的判断标准,从江泽民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无不体现了党的宗旨始终是围绕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展开,也充分反映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价值追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始终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住房、上学、看病、生活、致富等问题,真正把好事办在关键处,把温暖送到心坎上;更加注重维护群众利益,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严肃查处各种损民、伤民、侵民、害民的问题,健全完善群众利益保护机制,使群众的呼声得到及时回应、困难得到及时帮助、权益得到及时维护。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之源,也是党的群众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正如人们所说,井冈山人民的“红米饭、南瓜汤”养育了红军,延安革命根据地“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这些都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拥护党,党和人民紧紧相依,血肉相连,同甘共苦、鱼水情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时时牢记群众的力量最大,群众的智慧无穷的理念,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经受住“四个考验”,确保党开创的事业千秋万代,兴旺发达;要特别注重服务群众工作,坚持从提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入手,落实为民服务举措,提高为民服务效率,始终做到群众有需要,干部有服务,才能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充分发扬民主,反映群众意愿,善于在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总结经验,丰富和完善党的主张,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集中群众的无穷智慧、发挥群众的伟大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满腔热情地支持和鼓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新创造。实践证明,我们党的许多成功探索和新鲜经验都来自基层,来自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从战争年代的“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到改革开放以来小岗村的“大包干”,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洪田方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 “三来一补”,到“温州模式”……我们党不断地将人民群众的创造连点成片、提炼升华,书写了改造中国、创造历史的辉煌篇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基本力量和主体,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分挖掘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潜能,真正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上来,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善于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本领。重视和善于向群众学习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才能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告诫全党同志,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他说,党的干部“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号召全党向群众学习,他认为“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老老实实向人民学习,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拜人民为师”……这些发人深省的论述,既揭示了我们党永立不败之地的奥秘,也提供着开启全新未来的钥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视人民群众为“主人”,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牢记公仆之责,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从人民群众那里取到“真经”,学到真本领;要视人民群众为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摆正心态、放下架子,诚恳地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从人民群众的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从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以民为镜、以镜正身,以宽广的胸襟、磊落的胸怀对待群众意见,诚心诚意改正群众工作中的错误,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本领,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从而将为民宗旨落到实处。文/吴仕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