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向李瑞环学习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

[复制链接]
湖南老秘 发表于 2011-11-22 08: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05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此书一上市即赢得了不少读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喜爱,《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很快跻身畅销书行列,多次被重印。正是在此书的基础上,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李瑞环的《辩证法随谈》一书,该书分为六编36题,收录了1412条富于辩证意蕴的精彩段落。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潮。最近,我悉心研读了这两本书,不仅从书中领略到一位国家领导人高超的领导艺术,更让我深为折服的是那深厚的文字功力。- f. }2 {+ K% o+ }$ M4 I
& _3 d5 d; k% Z
  这两部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李瑞环同志担任天津市领导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或讲话的精彩片段,不少文章对于文秘人员写作领导讲话稿,有很高的范本价值,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揣摩,本文从学习写领导讲话稿的角度,对两书作一些粗浅的解读,但愿对我们的秘书同行有所启迪。
- q8 S, G2 l! z- P) L$ v. J$ j" \$ u& o# Q& \
  有智:观点新颖,思想深刻, w% _# G* b# h  M) [+ }1 w% X

6 `/ N/ _1 z& Y9 q  帕斯卡有句名言:“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有思想。人与人最大的差别也就在于思想的差别,因此,领导蕴涵丰富思想的讲话往往最具思考张力,含英咀华,耐人寻味。5 {' q" Q2 k! g* E

& ~( q0 N" o6 o) H' Q* f! v  我以为,李瑞环讲话稿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浓郁的哲学品质,思想深刻,充满睿智。李瑞环曾跟《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的编辑人员谈到:“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我学哲学,主要在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最基本的哲学原理主导我的思维,我的文章、讲话中,有的哲学词语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有的没有。哲学词语多的常常是为了说理、论证、辩护,哲学词语少的或没有的并不是没有哲学指导。有些哲学词语很少的文章、讲话倒可能是我的得意之作。”这番话为我们解读李瑞环的讲话稿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的确,我们读李瑞环的讲话稿,处处可以感受其哲学光芒,领略其新思想、新观念的智慧。比如关于发展,他说:“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永恒的东西,只有一个永恒的原理,就是永恒的发展。我们反对僵化,反对保守,就是因为僵化、保守违背了发展的原理。”“没有发展,中国存在的许许多多的问题无法解决;没有发展,中国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只讲连续性不讲阶段性,就是否定事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从工作上讲,也就是否定了一定时间上的具体目标,这样做必然是没有波澜,没有起伏,没有必要的集中突击,也没有必要的间歇和休整,平平淡淡,‘老和尚帽子平塌塌’。而只讲阶段性,不讲连续性,就是割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从工作上讲,也就是丧失了科学的预见性,只顾眼前任务,看不到长远目标,这样做必然是‘干一阵歇一阵,打打停停不接气’,是‘发疟子式的工作方法’、‘抽风式的指挥’,‘蹦一蹦歇三歇的战术’。”你看这三段关于发展的讲话,均站在哲学高度,引人思考,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x" _) f+ j3 e

! Z* S: ]" Q! K  哲学往往最能体现时代精神,李瑞环充满哲理的讲话,常能老树发新芽,旧瓶装新酒,推陈出新,赋予新意。比如,2002年5月28日在中英贸易协会上致欢迎词,讲话中对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博古通今,先是从中华文明源头讲“和”字,然后引出孔子、老子、管子等有关“和”的经典语录,然后总结道:“和不是盲从附和,不是不分是非,而是‘和而不同’。和的思想,强调世界万事万物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现在我们所说的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此言之新,新在把握时代脉搏;斯论之新,新在人人心中有却人人笔下无。
: U( U; a# r3 Y- {/ r* M' G/ E1 ~0 u' ~' h0 a# c
  当前秘书写作领导讲话稿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思想苍白贫乏,人云亦云,缺乏新意。因此,学习李瑞环的讲话稿写作,首先要把握其讲话稿中的哲学意蕴,认真领会那充满丰富思想内涵的哲理表达,充分感受其处处闪烁的新理念、新思想的光芒。
" i" g0 z# P+ n# ^9 v% K. Y" a- d: M5 f; r5 r0 }/ k5 T
  有力:一针见血,措施得力* e6 G: Q7 g4 e3 ^, G$ |7 D
" ]) u4 B- V% j( a2 t1 J7 \( r
  我们读李瑞环的那一篇篇充满哲理的讲话稿,就感到内心充盈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有思想的穿透力、语言的感染力、领导的人格魅力,更有他那字里行间注重解决问题的执行力。李瑞环说过“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哲学思维,李瑞环的讲话不仅提出的观点新,而且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多,措施切实可行。  
- T5 C' S, c. a7 T1 v4 ?
' D" n  H2 x" m0 c( g( J- C  有的领导爱讲空话,不办实事。一篇讲话在这个场合能行,换个场合也行,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讲的都是“正确的废话”。李瑞环非常痛恨讲空话,他早在关于落实邓小平同志“少讲空话,多办实事”指示的座谈会上发言:“说空话似乎成了一些人的主要工作,天天说,没完没了地说,一个接一个地说,上下传着说,层层往下说,上下一齐说。说起来豪言壮语,气吞山河,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其实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重说轻做,务虚不务实,必然误事、误人、误已,最终误国误民,可恶至极。”
& m! `6 \" e) M; E# p7 i; t8 X4 \% i6 V& [& \% N  W/ y
  一些秘书给领导写的讲话稿,常常给人的感觉是轻飘飘的随风而逝,领导讲完了也就完了,烟消云散,说了也等于没说,不解决任何问题。其所以如此,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秘书写的稿子解决问题的对策软弱无力。不少秘书写领导讲话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头头是道,而对解决问题却三言两语、草草收场,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底气不足,缺乏力量。: P. p+ D( i$ I, P
5 w6 b! s) f. E% n
  李瑞环的很多讲话不仅针对性强,而且解决问题对策可行、措施有力,比如1986年李瑞环在天津任职时一次对政协讲话中提倡办实事必须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办多数人受益的事。二是办多数人急需的事。三是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四是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五是办力所能及的事。”这五条办事原则在今天看来,虽已隔20多年,但还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即使是那些随时、随地、随事、随兴的讲话,他也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针对性极强,又如他在全国考察工作时虽自谦是“走马观花”,但总能说到点子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1993年9月19日,在听取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中肯定江西“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政治优势、后发优势”,言之有据,句句在理,听后很受鼓舞。" j4 I5 e8 l  f+ f7 A7 P
6 J) k8 p  O; [1 }# Q3 g9 m/ _% Y8 M
  有趣:亦庄亦谑,幽默风趣; E/ F' V, {) N: s0 n
" {- @# z' w) j' S+ a$ z
  为什么有的领导讲话妙趣横生,而有的领导讲话却索然无味,这除了跟讲话者本人的个性和演讲技巧有关外,从写作学角度来说,就是讲话稿内容缺乏生气、枯燥乏味。  D7 _' W  I* O, N; @/ X
) G+ T/ q+ ~7 _+ P6 _4 _
  李瑞环的讲话不仅言之有物、深刻隽永,而且亦庄亦谑,幽默风趣。他总是善于把严肃的问题讲得轻松活泼,比如1999年7月6日在听取伊春市委、市政府汇报时讲话:“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条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饭字半边是食字,半边是反字,没有食就会反。”他的讲话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讲大道理不忘联系小事物,讲小事物不忘蕴涵大道理,讲抽象而不空洞,讲具体而不琐碎。比如在一次全国政协会上谈到质的多样性“一块木头是什么?就是一块木头,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它就是燃料,拿它来挑水就是工具,拿它来和坏人斗争就是武器,拿它来行凶打劫就是凶器,拿到法庭就是证据,但还是那块木头。这就是质的多样性。”让一般人来说“质的多样性”这样一个哲学难题,难免磨破嘴皮而说不明白,李瑞环却用一块木头就形象生动地轻松“搞掂”。* _; s" ^; j& |. U( R7 d- z3 i# n0 z
  m; n+ u2 J0 H, c* T4 _8 c& E. H
  更值得称道的是,李瑞环风趣的语言有别于有的领导“为搞笑而搞笑”的扯淡,他常常善于将尖锐的批评寓于幽默的谈吐中,寓庄于谑,寓教于乐。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有人批评温州搞资本主义,李瑞环在一次讲话中反击说:“有些东西不要急急忙忙定性,只要市场需要,社会无害、生产者有利,就应当允许、支持。先生孩子后起名,孩子生下来可以先取个小名,阿猫、阿狗、铁蛋都行,主要是让他身体好、长本事。”李瑞环这个“先生孩子后起名”的理论,幽默中见智慧,让人们在忍俊不禁中受到教益。又比如他批评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现在很多事情没办好,成效不显著,不是方向不明,政策不对,主要是干得不行,没有落到实处。有一传手,没有二传手,尤其缺乏扣球手,总不得分。”“有些做法看起来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其实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扫帚顶门――杈多劲小。”你看,在此李瑞环巧用“打球”和“扫帚顶门”两个幽默生动的比喻,谈笑间把一些干部作风飘浮的问题剖析得入木三分。
- U1 L0 E0 o5 r8 k
) ^! D( X0 |8 v2 H- f7 ^  当前有不少秘书写作领导讲话稿过于“正襟危坐”乃至失之僵化呆板。其实,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幽默的力量可以融洽人际关系。幽默的语言能活跃气氛、轻松心灵、凝聚人心。因此,领导讲话稿写作适当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无疑能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p, k0 d8 [# ^% \; s+ X* ^! P! Y
9 N2 c" f- ~1 O  有文:巧于修辞,文采斐然  d9 d+ Q1 r9 C
$ d+ M  Q; q! m+ B
  有道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优秀的讲话稿既要讲究“义理”,也要重视“辞章”。我以为,李瑞环许多讲话的精彩片段,被人摘抄传诵,是与其词句优美、讲得巧、说得妙密不可分的。
$ d' A" s+ C! |" Q, X
. e4 O; k- F0 ]3 c5 d  无论开大会作报告,还是参加各种座谈,在李瑞环的讲话中随处可见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比如他在1999年12月15日出访亚洲三国总结会上的讲话短小精悍,讲了对外交往中要做到“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以理待人”四个方面,在此我们仅看他对“平等待人”这个方面的阐述:“庄子说‘物无贵*,平等无私’,韩愈说‘一视而同仁’。尊重别人而自重,不卑不亢要自然;平和平易不平板,可信可亲不可辱;对强国不低三下四,对弱国不盛气凌人;对显贵不阿谀奉承,对平民不小瞧慢待。”在这段简短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引用、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典雅,节奏明快,自然清新,结构工整,琅琅上口,极具韵律美,显示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 e6 K6 O0 L, R: M
, d# n3 ^1 M2 V7 E7 j# B0 }
  通读李瑞环的讲话稿,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善于引用中国传统文化和灵活运用毛泽东思想是李瑞环讲话稿中的一大特色,在他的不少讲稿中古典诗词、诸子百家和《毛泽东选集》中诸如《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文章,被运用得贴切自然,浑然天成。同时,他又非常善于进行语言提炼,讲话中一些原创性警句、格言,如:“改革过程中总会伴有阵痛,但必须是阵痛之后变成不痛,而不能越来越痛。”“江山是打出来的,成就是干出来的。”“讲政治人民至上,求真理实践第一。”“总结经验主要不应是文字上搬来搬去,而应是脑子里想来想去。”类似这样精粹而智慧的句子点缀在讲话中,既如明珠般光彩夺目,又如晨钟暮鼓、过耳不忘。  ^: N8 S( A% n- j4 p( F$ E6 l, c

$ V; K) B) H* {) X0 V  另一方面,李瑞环同志的讲话稿写作非常善于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歇后语、俗话、谚语,信手拈来,语言生动活泼,比喻十分贴切。比如:“要加快新城区建设,使新城区一块一块地形成气候,有了新城区,老城区就可以泻肚子――把人口搬迁出来。泻肚子是**的一种方法,肚子的东西太多了,就想办法让它泻出来,泻完之后再慢慢调理。”“在重大问题上心里没有‘底’,工作起来就会老有顾虑。有句老话;‘傻子过年看街坊。’心里没底就只有当傻子。”“领导班子配备要讲究结构合理。一个班子就像混凝土结构,有钢筋、水泥、沙子、骨料。光是钢筋就没法受压,没有钢筋,混凝土一拉就裂了,所以要讲合理地配比。”、“下了高棋得意,下了臭棋生气,下了废棋不在意。其实废棋损失还大,它耽误了许多时间和机遇。”这类极具“乡土气息”、深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在李瑞环的讲话中俯拾即是。
) h$ S3 B' W+ a# T+ L6 |, A
. M8 H' ]6 f9 Y1 K4 ?  有情:真诚率真,感人至深9 ~  J9 g! N1 X% i6 P

( W" _# o9 @/ Y& U0 z3 l* N- q  一些秘书为领导所写讲话稿之所以难以打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真诚,缺乏激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讲话稿打动听众的重要诀窍在于以情动人。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所谓“情动于中方能言发于外”。我们读李瑞环的讲话稿不难感受到其字里行间的浓浓真情,而且这种情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情植根于他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深深的爱。在此略举几个体现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讲话片段:“总得给群众提供一个安定的环境,不能让人出门走路也害怕,在家里睡觉也害怕,坐飞机也害怕。不能给群众提供一个安定的环境,不是无理就是无能。”“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它问题可以讲95%、99%、99.9%,唯独吃饭问题必须讲100%。”“要把群众的利益看得重些、重些、再重些,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轻些、轻些、再轻些。”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话语,难道你没有眼泪在涌动?我倒想起了艾青一句名诗:“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 E0 }5 n3 n! f& D3 B. V) O. k7 E& I% b/ ]
  李瑞环的许多讲话感情充沛,充满激情,富于气势。比如他在一次全国政协会上谈到民族团结:“在中国,保持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实现人民的团结,都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讲任务,是56个民族的共同任务;讲任务,是56个民族的共同任务;讲任务,是56个民族的共同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的共同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的共同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的共同前途。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此汪洋恣肆的表达,决不是词语的堆砌、排比句的滥用,而是激情汹涌的自然流露。
) u1 |9 I4 e9 `- w2 n  Y4 f4 ^: x* F' I6 p7 E- M( Y8 r/ j
   李瑞环的讲话真诚坦率,说真话,道真情,比如在一次讲话中谈到宗教信仰:“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你不信、我信,或者我不信、你信,这是个人的私事。不能因为你信神我不信神,或我信神你不信神,就对立起来。我妈妈信佛教,她要烧香,要吃素。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很敬爱我的母亲,我们之间并没有因为信仰的不同闹矛盾。”这段话以自己的母亲信教为例来说明宗教信仰的自由,出语真诚,选例典型,非常具有说服力。
+ \0 P( N' J! M8 J% ]) U8 d  t+ x/ l& i. G1 F3 L' I
  因此,要想让自己所写讲话稿打动听众,就应该像李瑞环那样投入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对人民深深的爱,字里行间融入浓浓的情。
- z+ m: v, f6 n& Z$ @+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