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

[复制链接]
世纪光棍节 发表于 2011-11-11 04: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3266美元,开始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前发展经济学中的发展观也提出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出口导向、轻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产业平衡发展、产业不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发展道路,也曾发挥作用,但始终没有提出更为完善、合理的发展道路。而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完整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明确了全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付诸实施的技术路径和方式。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才能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变为现实。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操作原则

  1.循环经济指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则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高效、清洁利用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在循环经济中,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2.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

  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是“3R”原则。“3R”指“资源减量化(Reduce principle)、产品再利用(Reuse principle)、废物再循环(Recycle principle)”。“资源减量化”是针对输入端的方法,即减少进入生产的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产品再利用”是过程性的原则,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级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使用的方式;“废物再循环”是针对输出端的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再生资源。“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强调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节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所在。

  三、中国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

  1995年10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只有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中央领导人开始公开提出发展循环经济。2002年底,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建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达314个。2003年3月5日,朱基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3月9日,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正式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5年6月25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重点》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2006年3月召开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专门篇章规划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专门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上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导向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历史性、革命性意义。

  由于把循环经济作为重要国策和重大发展战略,并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等,大大推动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1月《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实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很多企业获得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2005年至2007年,国家先后启动两批循环经济试点,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等11个行业,已建立33个生态工业园区,一些工业园区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2009年1月正式实施《循环经济法》,严格环境准入,对重点污染的行业和重点流域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开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物最终处置降低率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绿色GDP试点启动,理论界、经济界开始对GDP考核体系进行反思,2005年初,北京等10个省市启动了绿色GDP试点。

  虽然中国在循环经济的探索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从全球来看,仍处于试点、示范的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相当一些党委和政府对推进循环经济认识不到位,缺乏紧迫感,还远远没有形成全民参与循环经济的大氛围;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差;三是资源节约机制、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不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四是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投资力度不够;五是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科学技术落后,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撑。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近几年来,中国在借鉴国际发展循环经济成功经验和总结国内开展资源节约

  和综合利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地区开展了循环经济的尝试与示范,从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切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多种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和有益经验。

  1.充分发挥政府在循环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负关键性责任。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公共物品,政府必须担负起保护和管理责任,避免“公共悲剧”发生。政府应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管理条例与具体措施,并有效执行;广泛宣传、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自觉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去;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引导科学消费,抑制奢侈消费,引导企业生产环保产品;消费中注重环保、节约资源,降低二手耐用品交易费用,延长住宅、汽车等耐用品的使用周期等,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制定具体的行政措施,确保循环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不少环境法律、资源管理法律、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和环境标准,但由于缺乏配套性,限制了有效控制污染、节约利用资源的作用。应借鉴国外及地方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相互配套的法律法规,促进“企业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社会绿色消费”,明确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的监管责任、企业的源头责任、公众的终端责任。

  3.发挥市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优化循环经济市场运行环境,构建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根据资源稀缺性和市场供求关系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主要通过财政、金融手段调节循环经济运行,包括课征污染税、资源税,提高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贷款利率,降低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关税,提高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关税,针对不同污染程度和不同资源使用强度实施累进税率,鼓励、支持节能环保企业的项目;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创造有效需求,拉动循环经济发展。

  4.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体系和标准体系

  加大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投入,在提高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鼓励企业风险基金的介入,多元化筹集循环经济研发资金;完善保护循环经济技术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循环经济技术发明者的技术收益;建立以市场为基础,产、学、研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应用体系,发挥各自作用;确立若干重点研发领域,优先予以扶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国际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人才。

  结语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3R”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

  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和唯一的选择。(《学理论·下》作者: 孟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