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兴先生在其《蒋公批文件》一文中,辑录了蒋介石批阅公文时的几则趣事,读罢此文,笔者哈哈复哈哈。一向以军人干练、不苟言笑著称的这位蒋委员长,笔杆子下不乏幽默,现将原文删节摘录,博君一笑。1 G9 {9 b; k/ Z5 V
- l: |/ D! E* c; a9 e% j/ h( z! J——白梅月下客题记: ?! I" v. N: |4 z
6 J( v: \3 Y9 ^# }2 x
“五个军?第五军?”
. `( G& K/ d3 r2 U/ Z, |( `
8 P: V( w6 F8 O( G1 e某日,一战区有电文驰来,蒋介石先生看后,大惑不解。2 Z% V" X4 V, M- {
原来电文是这样写的:已派五军增援。9 y/ Y6 G! V! ]% o7 @
蒋先生认为电文语意不明,便大笔一挥,写道:“五个军?第五军?”然后退回。! [1 i$ U- j6 ?& `3 z1 T, ^
4 J+ X2 n, `- K$ c “我非字纸篓”
8 h/ [: F e2 v3 U/ Z4 b. y2 z/ n) t2 z' Z# Q9 I; z$ ~" P) U: }# M: r
抗战胜利后,有部属呈上《抗战胜利之建军计划》一文。蒋先生看到这洋洋数万言、内容冗长的文章,在附件上提笔批道:“我非字纸篓。”
# T. Z/ g' G* f$ ^8 v' ~/ q1 m* c! I) U, B8 Y% r9 V
“我非考古家”% U" L C6 O# n* n
. ^- d7 V, ]! y8 x6 p( W2 {又有一次,某部长要送文呈蒋先生,因时间紧,来不及在公文上签名,只盖上自己私章。私章是用“钟鼎文”刻写的,其形状好像一条鱼,蒋先生端详半天,竟认不出是什么名字。于是,他只好在图章上写了这么一句:“我非考古家”以引起注意。
& _! ?6 Y g: `- L5 e, S: l+ r* _" d% B f5 [0 \
马鸿达与马鸿逵. v# w6 R' x4 I
1 T4 s0 G N) n5 O& V$ m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为培养高级指挥员,特在陆军大学内增设特别班,专门协调全国将级军官进行训练,并限定由各战区司令长官或各省主席保送,再经军令部汇案审核后,列表呈委员长圈选。
# L+ R: f/ y1 n' X1 v+ f( r0 O `; t5 Z5 Q: S
有一次,在呈送圈选的名单中,有一将级军官,列明其保送者为“青海主席马鸿达”。蒋先生阅后深感奇怪,因为当时青海省主席乃马步芳,而宁夏省主席是马鸿逵而非马鸿达。知道是幕僚一时疏忽所致,便提笔写道:“马鸿逵写成马鸿达,情有可原;宁夏主席写为青海主席,足见办事糊涂也。”3 `3 n' H- i/ S4 N p2 I8 D! S
$ n! x8 Z6 P% v) Q军令部长见批,大为惊恐。
& M- A4 v# T0 R' O& U/ |& \
$ q9 i2 |/ J*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