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知耻感即有耻心。它的一旦养成,其所产生的良好社会反应是可以预见的。它的内涵、本质及特征是什么,它产生的机制是如何的,如何塑造并进而强化耻感意识,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当下加强耻感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耻感 耻感教育 理论依据 机制
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在《孟子微·卷二》里说:“孔子论士,贵行己有耻;论治,贵有耻且格。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者,治教之大端。”①由此可见,在古人和近代人的眼中已把知耻作为衡量遵守社会道德、评判有识之士、为善之人等的标准之一。而当下有去道德化、耻感淡化的趋势,我们应趁其还没有引起社会质变之际,加强对耻感的注重和教育。
一、耻感与耻感教育
《辞海》条目:“耻,羞愧之心。”②耻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的意识。当外在不被赞同时,人的内心会产生一种阻止性力量,即避免下次再有此类行为过失的产生,这就是耻感意识。耻感是个体违背道德或感到个人无能时,基于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指向自我的痛苦体验,它是一种内在心理体验,一种负性的、消极的情感表现。孔子曾提出“行己有耻”,强调一个人做事要有羞耻之心。孟子认为耻感就是人有“羞恶之心”。他认为是否知耻,有无羞恶之心,是区分人和禽兽的一个标志,“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③。所以,耻感对于人的意义是很重大的。而耻感教育就是有目的地激发个体的羞耻心,养成羞耻感,进而促进整体道德水准提高和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德育和心理教育的交叉。
二、耻感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产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占据主导地位,外因不可或缺。羞耻感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内而生的。来自于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与良心上的谴责,在内心中进行反思反省。刘易斯(Lewis)则认为,羞耻是“当我们评价自身的行为、情感或行动并意识到我们做错了事情时的一些感受”,而且他相信逃避羞耻的最后企图是自恋。可见,羞耻的诱因首先而且更多地来自对内部的关注:“它是自我对自我失败的关注,对失败的评价导致了羞耻。”因此,羞耻感的产生有来自于内心心理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来自于外界舆论的压力。对一个道德修养不高的人来说,在他人没有在场时做了错事内心是不会产生羞耻感的,而只有在他人在场并受到他人批评和指责时才能唤起他的羞耻心。比如一个小偷偷东西,他若是没被发现,他就会存有侥幸心理,下次继续偷窃行为。可是若在偷窃时被当场抓住,他会产生羞耻感,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子至上”。因此,外界的批评、谴责也能促使一个人羞耻感的产生。根据舍勒(Scheler)的看法,耻感正是产生于应然理想完满与实在的落差、矛盾或冲突,产生于本质要求与现实生活、本真意义与世俗存在之间的不和谐。
在中国道德哲学体系和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耻”既是一个伦理的概念,更是一个道德概念。耻感与道德体系紧密相连,“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维系并发挥作用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道德所依靠的“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表明了它具有他律和自律的双重特性。与此相应的耻感,也具有他律和自律双重特性。“耻”不仅向外看(他律),同时也向内看(自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耻本质上是一种内化的制裁即“自律”。可以这么说,“耻”的伦理性的一面他律性较明显,而道德性的一面,则以自律为本质,耻感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而自律是耻感的更深刻的道德本性。
耻,原写作“耳心”,从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耳朵只有听到了来自良心的判断,其心中才会产生“羞耻心。”这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或心灵知觉(指“觉察到”或“意识到”之义),假若一个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听到来自良心的声音,这个人一般是不会产生羞耻心的,相应地,也就没有羞耻心或羞耻感。正如孙隆基所说:“‘人言可畏’对自己的制约作用,即很形象地表现在‘耻’字之上,‘耻’字从‘耳’从‘心’,表示自己从耳中听到别人在说自己,在心中就马上觉得了。‘耻’字的另一种写法是‘耻’,从‘耳’从‘止’,亦即是自己听到别人在说自己后,就将想做的事停止不做了。”④可见,一个人在遇到或做了一件从伦理道德角度看是羞耻之事后,其心中到底会不会产生羞耻心或羞耻感,以及能产生多大强度的羞耻感,取决于此人的良心发现的程度或水平。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公开的情境会无地自容,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让自己远离他人。人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是不利的。
三、耻感教育的机制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等变革,当前价值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西方自由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激烈的交锋。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去道德化”、“耻感缺失”等现象,在这种思想处于危机状态下,我们尤其要注意耻感的教育。以下,我们来讨论一下耻感教育的内在机制:
机制又称机理,本来是机械学上的概念,意指机器的内部构造、运转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工作原理,现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研究。从机制一词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机制由若干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具有不同层次,既各成体系,又按一定的方式结合为一个整体。其二,组成机制的各要素的功能如何以及按何种方式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决定着整个机制的功能。其三,机制中各构成要素功能的发挥总是在整个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而实现。机制既不单纯涉及对象的构造,也非仅仅涉及对象的工作和运行,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结构与运行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从中体现的规律。由于机制是指构成事物有机体的内部各要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形式,因此它含有使事物有机体各要素相互适应、相互制约、自行调节的自组织能力。当我们把这一概念引入耻感中时,就意味着要从整体上去考察耻感运行的规律。从整体上考察,就要把耻感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体,去考察它运行的原因、动力、功能和运行中与其他因素交互作用的状况等。
耻感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是: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5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