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2011年政府部门工作总结写作参考素材

[复制链接]
重庆老秘 发表于 2011-7-28 07: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十项重点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对2011年重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报告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实现上述目标,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今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一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把握好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2、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
大力优化投资结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抓紧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3、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排灌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加固河流堤岸,搞好清淤疏浚,消除水库隐患,扩大防洪库容。通过几年努力,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继续增加对农民的生产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覆盖耕地、林地、草原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大幅增加奖补资金规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年底前,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4、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要抓紧制定标准,完善政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尽快实现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四是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统筹发展、加快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区域发展规划。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举措。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继续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上走在全国前列。更好发挥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作用。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颁布实施2011-202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开展工业节能,推广节能技术,运用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广污水处理回用。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快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等体制建设。
5、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共同出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激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保持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6、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今年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继续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将孤儿养育、教育和残疾孤儿康复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年度住房建设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市场行为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一是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加强药品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二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三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今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四是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规范管理。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继续推进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和救治保障试点。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鼓励医生在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和在基层开设诊所,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进一步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做好孕产妇和婴幼儿保健工作。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加快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纠错机制,加强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乱占耕地、违法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7、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档案事业。加强对互联网的利用和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
8、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完善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清理和归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推进资源税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继续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各类电价定价机制。推进水价改革。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指导意见。价格改革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承受能力。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9、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
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大力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出口,都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都要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都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都要提高质量、档次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促进从最不发达国家和主要顺差来源国增加进口,逐步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推动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协调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到境外投资提供便利。鼓励企业积极有序开展跨国经营。加强对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健全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防范投资风险。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智力资源,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和综合效益。抓紧修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
10、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要加快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一是认真治理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针对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二是切实加强廉洁自律,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加大对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监督力度。三是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要精简会议、文件,清理和规范各种达标、评比、表彰以及论坛、庆典等活动,从经费上严加控制。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各级政府都要努力为人民办事;每一个公务员都要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来源:中国政府网根据温家宝总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
 
 

各地2011年工作重点

 
 
东部十省市2011年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l 北京市
【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5%、水耗下降4%。
【工作重点】
1、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巩固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改善民生、调整结构、提升服务奠定坚实基础。着力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深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强价格调控和市场监管。
2、深入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度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与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发展;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3、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办好惠民实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4、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坚持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减,完善区县功能定位实现机制,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多点支撑、均衡协调的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努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5、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立足做好“四个服务”,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破解城市服务管理难题,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治理交通拥堵;加强人口调控管理;提升城市运行保障水平;加大环境建设力度。
6、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下更大力气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工作。
7、全力维护首都和谐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l 天津市
【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2%。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取得更好效果、达到更高水平。
【工作重点】
1、经济发展:提升完善滨海新区整体规划,全面加快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出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加快响螺湾、于家堡等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基本建成25个示范小城镇试点。加快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
2、城市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清水工程”,启动实施新一轮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3、改革开放:制定综合配套改革新的“三年实施计划”,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
4、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新建改造50所公办幼儿园,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启动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和健康产业园区工程,建设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组建全市医药采购管理中心,启动中医一附院、海河医院等改扩建工程,建设第二儿童医院。
l 河北省
【发展目标】
确保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可比增长1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工作重点】
1、着力抓好投资和项目建设。切实抓好计划安排的年度投资2600亿元的1000项省重点建设项目。
2、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3、着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努力再夺粮食丰收。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4、着力推动工业聚集发展。加快工业(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加快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搞好工业生产运行调节。
5、着力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旅游业发展上台阶,推动商贸物流业提档次,推动金融保险业强实力,推动会展业创品牌。
6、着力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坚持不懈地把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引向深入,在聚集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在惠及民生上实现新突破。
7、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在服务对接京津上下功夫,在聚集临港产业上下功夫,在统筹区域发展上下功夫。
8、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水利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等其他各项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带动战略。
9、着力发展民营经济。
10、着力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
l 上海市
【发展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国家价格调控目标保持衔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工作重点】
1、积极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必须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制造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
2、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优先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注重建设服务平台和营造创新环境;聚焦国家战略,抓好国家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工作,积极推动相关专项任务落地,促进阶段性成果转化;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
3、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公平的基本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4、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基础性和功能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市民提供,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市民体质。
5、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着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
6、加快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巩固和放大世博效应,推动城市管理重心进一步下沉,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7、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率先构建“智慧城市”,始终在城市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大力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发展。
8、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节能降耗,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污染减排和防治,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9、以加快郊区新城建设为重点,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快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大力推进郊区新城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10、加大开放创新力度,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把文化人才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人才集聚度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文化团队。
11、聚焦重点抓突破,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资本、技术、人才、产权等要素市场。
12、坚持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向,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开放,深入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内区域合作,更好地服务全国。
l 江苏省
【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好国家下达的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4%。左右。
【工作重点】
1、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物价调控监管;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大力优化投资结构。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制造业。
3、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着力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4、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加快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5、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广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7、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8、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9、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文化强省建设力度;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10、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l 浙江省
【发展目标】
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2‰以内。根据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提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等年度目标。
【工作重点】
1、大力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投资结构优化和消费增长;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2、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启动国家和省级教育改革试点;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把稳定市场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
3、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4、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
l 福建省
【发展目标】
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外贸出口增长8%,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低于80亿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节能减排任务。
【工作重点】
1、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开局之年: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打好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打好城市建设战役;打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打好民生工程战役。
2、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多种方式增加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强化以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加大“五新”成果推广力度;形成覆盖整个农村的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工业大产业来抓;做好稳粮、储粮、调粮工作;逐步推行农业用地依法、自愿、有偿、有序、合理流转;深化农村改革。
3、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壮大产业群;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和主要经济增长点;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4、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投资有效增长: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条件;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突出位置;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
5、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拓展闽台交流合作:高起点推进平潭开放开发;推动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深化闽台产业对接;拓展两岸民间交流交往。
6、着力外经贸转型升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促进结构优化;密切闽港澳侨合作。
7、持续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抓好新一轮节能减排;抓好新一轮环境整治;抓好新一轮生态优化。
8、加强城乡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发展城市群;提升县域统筹发展能力;深化山海联动和区域合作。
9、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内在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全社会发展;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0、坚持民生优先,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l 山东省
【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长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工作重点】
1、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优化需求结构,完善消费持续增长机制,保持投资合理适度增长,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深度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与核心竞争力。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区域优势互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科学确定区域主体功能,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拓展全省发展空间。
5、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落实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6、深入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改革的整体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7、办好民生实事,加强社会建设。民生事关重大,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政府必须把民生投入安排足,把民生大事保障好。
8、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努力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l 广东省
【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6%;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1.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计划。
【工作重点】
1、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投资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2、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4、大力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带动东西北地区发展。出台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珠三角一体化;提高“双转移”水平;促进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
5、推动外经贸战略转型,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优化外贸结构;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粤港澳台合作;实施粤港澳基础设施和共建优质生活圈两个专项规划;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6、狠抓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强化节能降耗;推进污染治理和减排;加强生态建设;扎实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7、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完善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和投资体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稳妥推进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8、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办好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9、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抓好人口计生、民政等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平安广东建设。
10、扩大人民民主,推进法治广东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
l 海南省
【发展目标】
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国家下达的目标以内。
【工作重点】
1、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把国际旅游岛政策落地、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市场整治摆在突出位置。合理引导房地产需求,精心调控海南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精心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继续保持较大的投资强度,对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至关重要。用好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争取中央代我省发行债券29亿元,重点投向污水管网配套、城市交通、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重点水利设施等领域,提高债券使用效益。
3、突出抓好国家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和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实现今年农民增收目标十分艰巨,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多管齐下,实施政策资金倾斜。把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
4、下大力量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利用国家“十二五”规划下达海南节能减排目标的倒逼机制,实施节能改造,优化产业和项目结构,走出一条低碳、环保的发展路子。
5、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干成一批百姓直接受益的实事。把依法依规加强社会管理作为政府下大力量抓好的重点事项。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
6、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今年重点抓好财政改革、教育体制等十二项改革。
7、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以更大的力度扩大开放,拓展海南发展空间。
8、大力推进政府管理服务创新:强化政府服务,加强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能,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来源:根据各地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编辑整理)
东北三省2011年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l 辽宁省
【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工作重点】
1、深入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要有新突破;沈阳经济区建设要有新进展;突破辽西北要有新成果。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快一批中等城市和100个中心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
3、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企业提升工程,产业集群工程,项目工程,并购工程,节能降耗与淘汰落后产能工程,组织好80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4、加快城区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城区区划调整和下放城区管理权限,加快服务业聚集区建设;重点抓好金融业发展;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温泉旅游大省;进一步扩大内需,健全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培育新兴消费热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价格监管,完善物价补贴。
5、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推进重点企业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对外开放的强大态势;继续加大外贸出口力度,大力调整出口结构,外贸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红沿河核电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继续推进大伙房水库输水应急入连工程等重点供水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长海县输水工程和猴山水库。
7、狠抓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开展辽河、大小凌河流域生态环境集中整治。全面治理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
8、全力办好民生工程。
9、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改革和投入力度;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积极做好第十二届全运会筹备工作,力争比赛场馆完工80%以上。
10、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平安辽宁建设;努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工作。
l 吉林省
【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力争总量突破1万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额增长1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工作重点】
1、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和消费需求,强化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着力推动重点产业发展,保持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实施支柱优势产业跃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特色资源产业提升计划,突出产能扩大,加强产业融合配套,提升产业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实施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等惠农政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
4、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服务业提速升级。实施服务业跨越计划,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农村,推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强化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政策措施,尽快改变全省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
5、突出强化重点措施,推动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在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组织实施方案。
6、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破除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7、切实加强科技教育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创新机制、融入市场,创造技术、研发产品,培育产业、做大做强”的思路,强化创新驱动和市场驱动,推动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8、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扎实做好节能节水、污染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
9、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0、继续办好民生实事,深入实施富民工程。落实实施富民工程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全面做好民生各项工作。
l 黑龙江省
【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工作重点】
1、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一批能扩大经济总量、壮大财源的产业项目,建设一批支撑发展、关系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批改善生活、惠及百姓的民生项目。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产业基础、资源等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3、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4、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要深入推进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加快实施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5、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6、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尤其需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
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低碳、绿色发展。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
8、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
9、突出抓好民生大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继续实施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坚持民生优先、目标不变、加大力度、逐步提高的原则,积极实行民生财政。(来源:根据各地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编辑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