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复制链接]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11-6-24 08: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近年来,慈溪市在社会建设与管理方面出台了多项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民生事业大为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稳定得到有效促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2010年,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确认宁波市为首批35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慈溪又是宁波市的创新试点。这对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根据党的卡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讲话内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力争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构建政府与社会联动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率先形成科学先进、规范顺畅、严密高效、利民惠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促进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努力把慈溪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样板城市。


以优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取向,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公共财政体制


继续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教育领域,按照起点公平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调整改造薄弱学校,完善城乡学校布局,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尤其需要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财政技入。卫生领域,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的支出份额,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的财政投入,强化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责任,切实减轻居民的医疗负担,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福利水平。


加大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持续增加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财政投入,实现养老与医疗保障城乡均等化。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着力加强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供给能力,加大社会福利投入,建设一批非营利性质的敬老院、福利院和医疗机构,并采用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入准市场

机制,保证医疗、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能基本匹配。


加大对社会组织和基层服务平台的直接找入。以更大力度有重点地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并加强政府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力求形成政府社会全面协作、良性互动的局面。在注重发展在套自治能力的同时,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城乡社区,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增强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


加大对企业职工劳动技能培训的投入。顺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大对专业技工和技师、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训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多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推动企业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升,同时促使更多的当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转化为产业工人,从根本上缓解“民工荒”问题。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科学构建新型社会建设与管理体系


当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分工,增强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及务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建立有效的利益诉求和协调机制,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创新社会管理领导体制。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原则,建议成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两个机构合署办公,对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重大方案和重要政策的制定、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组织实施、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规划与改革、社会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等进行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


创新政府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社会建设与管理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量大面广,部门间协同难度较大。应在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和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的领导、协调下,一方面,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边界;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各部门在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互动与联动,造就各部门的全面协同机制。


创新社区治理体制。形成新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增强社会管理的共同体功能实现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相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积极构建新型城乡社区管理体系,强化社区自治;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赋予其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生活服务、法律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险等综合服务功能:鼓励发展社区内草根性小规模民间组织,促进社区和谐,增强社区服务自我供给能力。此外,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地方经验,实行“居站分设”模式采用“一站多居”形式,设立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社区工作站,凸显居委会自治组织职能。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按照建设“大城管”格局要求,创新城市经营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履行城市管理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加大城市各类资源整合和经营力度,将社会与市场机制纳入城市管理服务中,着力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在完善城管组织建设的同时深化数字城管建设,加强与电子防控系统的对接联动,构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平台,实现网格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管理的主导作用,提升社会组织活力,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多元互动格局,大幅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效益。探索社会组织多元化,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和表达诉求的作用;督促和引导社会组织建章立制,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针对慈溪外来人口众多、服务与管理矛盾突出的现实,政府要以更大的力度引导和支持“和谐促进会”等社会组织的发展完善,扩大其社会自治功能、利益表达功能和社会融合功能。


创新网络社会管理体制。将网络作为服务民众、进行管理的新平台,作为了解民意的直通车,进行有效社会管理;利用网络资源,为各社会群体提供顺畅的利益表达平台,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加强网络社会法治化、道德化建设,用法律规范各种网络行为,培育健康网络文化。


创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体制。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培育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健全社会工作组织管理体系,从社区工作者、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专业义工三个层面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工作队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规范社会工作者岗位设置、薪酬待遇、考核评价和权益保护机制。


创新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体制。建立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统筹协调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形成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是一项重大的任务。统筹协调社会阶层利益关系机制,关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阶层、群体、个人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拓宽民意民求的表达渠道,使社情民意能畅通上达;建立新形势下劳资之间、干群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协商机制;建立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排查调处工作制度。


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扎实推动社会建设与管理跃上新台阶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顺应社会发展方向与群众需求,进一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城乡一体发展、社会矛盾调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政策,实现新老市民的社会融合。国际经验表明,维护移民或外来人口的权利,是实现社会稳定、推进社会融合的关键。慈溪深化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要吸引大量年轻的外来劳动力和高级技术工人落户慈溪,使之既能有效化解“用工荒”、“技工荒”问题,又有利于充实社保基金、缓解因老龄化趋势加剧带来的基金缺口风险,还有助于促进新老市民实现真正融合。在目前户籍制度约束下,从长远看,可借鉴成都市户籍改革的经验即破除长期以来束缚城乡居民自由迁徙的制度障碍,全面建立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农民进城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充分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破除长期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权利不平等,实现统一户籍背景下享有平等的教育、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从当前现实出发,根据外来人口的居住年限和工作的稳定性,探索实施分类管理的居住证制度,对连续居住满一定年限的外来人口实行永久性居住的绿卡制度,将外来人口的经济身份与社会身份剥离开来保留其与经济身份相关的土地承包集体资产收益等权益,同时向其开放与社会身份相关的公共服务等权益,逐步实现与本地居民同等对待。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在产权制度方面,着重通过土地银行、“地票”制度的探索,赋予农民真实的(土地、集体资产等)产权主体地位,使其真正具有市场主体的能力和选择能力;进一步推动集体资产股份化,落实相关的股权行使、继承、转让制度,破除农业生产规模化及农民作为公民向城市转移和作为劳动力向非农民产业转移的制度障碍。在公共服务方面,坚持城乡一体的政策导向,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完善城乡一体、制度统一的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职工养老保险与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互通机制,探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之间的衔接办法;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就业援助体系以及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三是推进公共事业建设,当前重点是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逐步将“民工子女学校”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四是加快推进医保、养老、就业等方面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让广大农村居民得到便捷有效地公共服务。


整合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司法行政法律中心、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企业公共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同时为避免平台的碎片化和资源浪费,应进一步拓展和发挥81890政策百事通的功能,将12351职工维权专线、148法律服务热线、12338妇儿维权热线、小灵热线等纳入81890体系中,在一个大平台上实现城乡居民和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信息需求。在政府内部,打破“信息孤岛”局面,实现政务信息的一部门间共事,公安、计生、外来人口管理等部门之间应率先实现政务信息的全面共享,以此增进部门间工作的协同度。


发现、确认、培育社会力量,推进社会自我管理。政府应着力于城 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制度建设通过社会政策创新推进社会建设,而非包揽所有具体的社会事务。政府必须发现、确认、培育社会力量,向社会力量适当转移部分职能,尤其重视让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相关的政策决策、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让社会力量在参与中得到成长。通过对社会力量的指导、规范和监督,形成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有机合作的局面。


加强以消解社会矛盾为核心、以维护公民权利为目的的社会综合治理。针对当前集体上访、外来人口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注重通过社会政策体系的完善来消除隔阂和矛盾,防范对各类群体利益的损害;注重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和权利救助,将公民权利的落实当成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的大调解体系和社会治安的防控体系,更充分地发挥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在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司法在社会矛盾调处中的最终渠道作用,尽可能避免矛盾消解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冲突。(政策瞭望2011年第6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1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