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 创新机制 做大做强中心乡镇
去年8月份以来,按照市委七届八次、九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各级各有部门在打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中,发扬“5+2”、“白加黑”的精神,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集聚辐射能力增强,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取得实效 1、规划设计取得突破。小陶、洋中两个第一批省试点镇去年已完成了总规以及道路、给水、排水和城市设计等主要专项规划和控规编制,并完成了一批建设项目修建性详规,完成了规划展示厅建设;其它市级中心乡镇基本完成了总体规划的修编,个别乡镇还完成了部分专项规划或控规的编制。今年第二批省试点镇和其它市级中心乡镇继续落实去年的规划项目。 2、城镇建设成效显现。以打造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新型小城镇为目标,各中心乡镇普遍开展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和改造,积极启动新区建设,完善学校、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镇区供水、道路交通、公园绿地,小城镇面貌和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去年19个乡镇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117个,完成投资16.0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92个,完成投资8.29亿元。今年一季度已实施城建项目81个,完成投资2.45亿元,基础设施项目93个,完成投资3.15亿元。 3、项目投资加快推进。2010年,19个中心乡镇共实施各类项目315个,年内计划投资46.7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2.5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2.4%。今年到4月底共实施各类项目308个,完成投资23.2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0.9%,已有19个项目基本建成或投产。其中产业项目131个,完成投资13.96亿元,占小城镇项目投资额的59.2%。 4、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省国土资源厅已核定19个中心乡镇增减挂钩交易指标1330.11亩,目前已转让1098.59亩,交易金额24553万元。有18个编制了土地整治方案,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30个,整治规模3079.49亩,已有9个乡镇开始实施土地复垦,其中小陶镇、洋中镇实施较早进展较快。 二、小城镇改革发展主要做法 1、实行分类推进。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点上突破、面上推广的要求,分类推进小城镇改革发展。按照省级试点要求,在三明东、西“两个大门”和三明中心城市,抓紧建设永安小陶镇、尤溪洋中镇、梅列陈大镇和三元岩前镇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努力探索内陆市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的特色、重点与途径;根据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要求,确定梅列洋溪乡、永安贡川镇、沙县夏茂镇3个中心城市发展重点乡镇,比照省级试点小城镇的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围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抓好三元莘口镇、大田桃源镇和建设镇、尤溪坂面镇、沙县青州镇、将乐万安镇、泰宁朱口镇、建宁里心镇、宁化石壁镇和曹坊乡、清流嵩溪镇、明溪沙溪乡等12个市级中心乡镇建设,力争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2、建立工作机制。成立市推进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综合改革建设领导小组和市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指挥部,从市农办、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负责战役的日常工作,制定了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和《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考核方案》,强化对县(市、区)政府支持、指导、落实小城镇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考核,对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从主要经济指标、规划编制、城镇建设、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3、强化部门指导。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动加强对小城镇改革发展工作的指导,市委农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造福工程项目的落实;规划部门重点对省试点镇和市重点中心乡镇规划和城市风貌设计的审核把关,督促各规划文体的编制进度;市国土部门积极促成各中心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督促开展土地整治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建设部门牵头组织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方面29位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团,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发改、财政部门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对口挂钩联系中心乡镇工作的市直部门,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加强对小城镇工作的支持、指导、帮助。 4、落实责任主体。省试点镇和市级中心乡镇所在地的县(市、区)政府是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的责任主体。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牵头负责,保证必要的经费,对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制定分阶段的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具体措施,细化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和考核机制,真抓实干,有效运作,有组织、有步骤地抓好战役开展。 5、发扬实干作风。各中心乡镇领导干部发扬实干作风,建立了一套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每个项目落实一套人马挂钩包干制度,建立建设项目公示制度、督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周汇报、周协调、周督查,重点项目实行每日一通报,做到每项工作都有期限、有督查、有考核。广大基层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实干是真功夫,落实是真本事的理念,把更多精力和心思放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上,发扬“5+2”、“白加黑”精神,把服务和推动发展的工作做到第一线,全力推进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 三、今年主要工作 1、落实规划任务。省试点陈大镇、岩前镇要按照规划《导则》要求,上半年完成总体规划和主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年底前完成启动区及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建成规划展示厅。其它乡镇年底前完成主要专项规划、启动区及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要选择高水平、有经验、负责任的设计队伍,重点抓好总体空间、中心区、公园广场、干道、商业街、居住区和园林绿地等方面的设计和重要建筑物、景观整治改造及规模较大项目的设计,提升项目品位和城镇品质。 2、实施项目带动。要突出城建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同步建设好地下管网和人行道路、路灯、绿化等工程,完善供排水、环卫、停车站亭及电力、生活垃圾处理、通信等设施的功能配套,年内省试点镇和市重点中心乡镇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平方米以上,其它中心乡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要加快启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小陶、洋中、陈大、岩前要按照省上的要求积极开展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其余各乡镇在今年内要启动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理布局符合规划、能吸纳就业、不影响环境的产业项目,4个省试点镇要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1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个,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亿元以上;市级重点中心乡镇年内要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个,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亿元以上;其它中心乡镇年内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1个以上,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亿元以上。要提高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一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大幅度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3、加强城镇管理。在城镇规划设计管理上,要严格执行规划“绿线、黄线、紫线、蓝线”四线管理制度,抓绿线管理,提高绿化指标;抓黄线管理,明确各类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抓紫线管理,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抓蓝线管理,做到“显山露水”。要实行严格规范的论证、审查机制,市、县两级规划建设部门要按职责要求把好规划及各项设计审查关。要做好规划执行的监督,加强建成区和规划新区的规划控制,对建设过程中随意更改规划设计方案的,要及时制止,严重违反规划设计方案的,要依法处罚。在工程建设管理上,要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加强审计监督,管好土地整理、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关键环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参建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确保质量,建设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在城镇环境景观综合整治上,要结合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围绕旧建筑物的立面改造、“平改坡”、拆围透绿、垃圾清扫、公厕建设和保洁等,重点抓好城镇“脏、乱、差”的整治工作。 4、用好扶持政策。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划建设管理、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及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等方面的政策,弄通弄懂土地整治的具体步骤、“三旧”改造范围和改造方式等政策要点,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小陶、洋中今年每个镇要完成300亩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完成200亩以上新增耕地任务;陈大、岩前镇要完成200亩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实施200亩以上的土地整治项目;其它市级中心乡镇,完成与挂钩交易指标相应的土地整治任务。各试点小城镇要发挥主动性,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对试点镇和中心乡镇如何在县域经济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如何合理划分县、镇财权事权,科学确定财税分配比例,如何实现农民、居民“双重身份并存、双向自由流动”,如何促进村镇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等体制机制性问题,要在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突破。 5、破解发展难题。围绕“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征迁如何突破”等方面破解发展难题。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办法和步骤,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三旧”改造,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通过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的交易收益,税费返还、专项返还、专项资金、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渠道,加大政府投入。二要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结合民资“回归”工程,吸引有实力、有品牌、有信誉的企业在小城镇投资兴业。要依托规范操作、可持续运转的融资平台,通过融资租赁、银团贷款、企业债券、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等方式,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从资本市场融资,有效解决好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三要明确地方政府作为征地拆迁的第一责任人,选调熟悉政策、责任心强、作风正派,群众信得过的干部,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合理确定征迁补偿标准,及时足额到位征迁资金,借鉴灾后重建的经验,推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外观的做法,统筹解决群众的安置问题、出路问题和发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