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坚定抓好商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商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还在缓慢复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碳关税”等新型贸易壁垒出现,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以及日本地震必然对我国开放型经济产生影响;国内通胀压力增大,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强,也对我市商务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但是,在看到困难和压力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机遇和希望。一是国际经贸环境总体向好发展。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在3.1%-4.5%之间,其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也将实现低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信心有所增强,消费、跨国投资和全球贸易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恢复。二是中央、省市的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做好商务工作拓展了空间。去年8月,国家召开了全国服务业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提出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并把“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和“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今年工作重点。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开放合作发展战略,建设西部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的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以“产业宜宾、畅通宜宾、生态宜宾、人居宜宾”为目标的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积极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这些都为商务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为商务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成渝经济区规划获批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于3月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宜宾是成渝南环中心城市和核心节点,是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空间布局中沿长江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越,地位重要。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在一些政策举措上,赋予成渝地区先行先试的权力”,国家和省上必将出台一系列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成渝经济区建设是商务工作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四是沿江经济带建设和临港经济开发区发展为宜宾商务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特别是临港经济开发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投入使用,宜宾港实现开港试运行,为宜宾开放合作构建了更好的平台。近期南溪撤县设区已获批,为我市打造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把握大势,顺势而为,在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努力实现商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商务工作的新局面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商务工作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商务工作要始终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当前,扩内需、保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是“十二五”时期商务工作的主基调。宜宾自古就有“填不满的叙府”之称,我们扩大消费的潜力很大。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积极研究更加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认真落实扩大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在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转变消费观念,完善信贷政策,大力发展信用消费等方面,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安排,落实到位。二是着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发展消费品生产,培育信息、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金融保险等消费热点,合理引导和促进住房、汽车等消费,倡导健康的消费方式。三是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着力建立解决食品安全和应急保供的长效机制,围绕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目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整治和打击商贸领域中的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经商”活动,尤其要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改善群众的消费预期。各级各部门要从“瘦肉精”、“抢盐潮”事件中认真总结经验,做好流通环节工作,让老百姓不信谣、不传谣,让问题产品、假冒伪劣产品进不了市场、上不了餐桌。
(二)突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中心。打造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是我市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重要内容。商务部门要用开放的思维、积极的姿态和扎实的工作,以市场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努力把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围绕构建“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发展目标,优化商业网点结构与布局,积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切实抓好大观楼商圈、南岸商圈、江北商圈的建设的培育工作,加快打造一批功能完善、辐射能力较强的大型商贸市场、农产品专业市场。推进县级城乡商业网点等市场体系规划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培育一批商贸流通领军企业。二是全力推进物流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围绕四川南向开放战略,依托临港经济开发区和宜宾港的优势,加快招商引资,积极培植货源,不断提高宜宾港运行质量和效率。依托交通干道布局和发展物流产业,积极发展通道经济。切实抓好物流园区、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和壮大一批竞争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技术装备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物流集群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结合全市的发展态势和阶段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和老年服务等民生性服务业。
(三)加强开放合作,努力实现“三外”工作新突破。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对外经贸交流是商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虽然国际经贸形势有所好转,但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工作依然将面临诸多困难。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新形势,开拓新思路,增添新措施,大力促进开放合作,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优化产业结构,以开放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应对风险能力,努力在建设开放强市中取得新成绩。一是积极抓好外资引进工作。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建设资金压力较大。各级各部门要把引进外资工作提升到扩大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高度,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破解资金难题,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要进一步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依托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切实引进对国际知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与我市产业配套的外资企业。要通过引进国境外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不断提高我市酒类食品、能源电力、化工轻纺和机械制造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日本地震后,受损的电子、汽车、建材等产业可能会加速向其国外特别是中国布局,相关部门应增强敏感性,加强沟通和对接,充分利用我市优势条件,加强相关产业的配套或承接。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坚持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利益相结合,克服盲目性,严把产业密度关、环境保护关、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关,坚持引进支撑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税收回报大、外向型程度高的大项目和好项目,真正实现外资以我为主、择优选资。二是调整优化外贸结构。要把调结构作为我市外贸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抓好,重点调整市场结构、产品结构、贸易方式。巩固传统市场,不断开拓俄罗斯、中东、东盟、南美、东欧等新兴市场,努力构建立体、多元的国际市场格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促成跨国采购与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境外营销中心、销售网络,进入消费终端市场。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出口企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我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出口占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服务贸易出口,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加工贸易,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对外承包工程与外贸出口相结合,带动我市技术、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出口,培育我市出口新的增长点。三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际投资的相关政策,积极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持和政策支持。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和鼓励我市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发展,可选择一批有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国外市场优势的企业重点支持和培育。有关企业也要转变观念,要有敢于开拓的精神,认真分析国际市场面临的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主动走出国门投资创业。
三、通力合作,全力促进商务工作跨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