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媒体对现实问题的解读主要有四种方式,即过度解读,无力解读,没做解读,值得好好解读,这种畸形解读带来的现实危机和隐患值得我们审视。作者从审视媒体的解读方式出发,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以民生问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城市发展问题为着眼点,深刻反思了“两会”精神以及十二五规划相关热点问题的要义所在。 简单地讲,今年全国两会有三件事:一是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审议并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三是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觉得当前除了“两会”上的三件事还有国际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值得关注,一个是日本的地震和核危机,它不仅重创了日本而且也波及到了全球;再有一个就是利比亚战争,还有今年以来连续发生在中东北非包括埃及、突尼斯、约旦这些国家的乱局。这次中东北非的危机意味着全球又要迎来一次重大的调整。目睹现实世界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动荡,我们不禁会想到今后我们会不会也经历这样的动荡,怎么来避免这样的动荡。 今天,我想透过媒体对现实问题的四种畸形解读方式即:过度解读,无力解读,没做解读,值得好好解读,以一个媒体人的角度跟大家对“两会”精神以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0 f- Z- w6 Z% O 一、由媒体对民生问题的过度解读看“改善民生”问题 (一)媒体过度解读带来的现实危机 当今的一系列热点问题一般都是通过媒体方式展现给公众的。媒体在报道当中一定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媒体做怎样的选择,最终展现在公众面前的舆论场就会带有媒体选择的烙印。比如说日本3月11日发生了大地震,央视的新闻频道和其他几个频道马上就把更多的时段从“两会”报道转向地震报道。只一天的功夫,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率骤增到了平时的3倍。直到现在虽然日本地震的热点逐渐淡去了,但是从3月11日到现在(20多天的时间),新闻频道的收视率一直保持在3倍于正常收视率的水平,这说明大家很关心这些问题。因此媒体人就进一步地集中报道这些内容。这样报着报着就报出了一个“抢盐风波”。这些天来我们一直在做自我批评。从日本地震开始之后,媒体对地震做了连续轰炸式的过度报道,这就在公众心里逐渐积累起了一种恐慌。做新闻的人都讲究要信息透明,公众也是这么希望的,但是通过这次的事情,我们在反思,那就是信息透明并不就等于信息轰炸。在日本地震报道期间,虽然我们也请了很多核专家在电视屏幕上不厌其烦地反复跟大家讲目前的核泄漏对中国不可能带来影响,但是由于媒体过度报道带来的公众长期恐慌心理的累积效应,进而使得公众陷入了一种无力听从解释的自我暗示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怎么对待一个社会的新闻和热点问题,在很大范围内影响着公众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二)由“改善民生”的过度解读带来的隐患 我认为媒体对十二五规划当中的“改善民生”问题做了过度解读。十二五规划对于城乡居民收入提出了两个同步,一是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二是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其中居民收入增长跟经济发展同步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要获得相应提高,但这并不就说明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等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相关目标还有就是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说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现阶段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几句都是关于改善民生的重要表述。在去年10月我们党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从那时起就明确提出了要注重改善民生。一年多以来,“改善民生”成了时下最热门的一个词汇。 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在第一时间找出受众最关心的那个点,然后把它放大。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电台还是报社在同一个时间都去找最重要的东西,而找出来的同一个东西就是改善民生。所以大家就看到,改善民生在我们的报道里面备受关注。这样有助于大家了解改善民生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值得我们关注的副作用:一是它会让公众忽视十二五规划对我国现实生产力新布局的构想;二是它使公众对改善民生问题形成过高的心理期待。就是当媒体按照自己的规律来做的时候,公众看哪一个报道都没有错,但是当所有这些报道摆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就会一叶障目,受众会下意识地觉得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或者说唯一的问题就是要怎么改善民生。 其实十二五规划里面谈到改善民生的只不过占10%的篇幅,有80%以上的篇幅是在讲未来五年我们国家怎么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怎么完成生产力的新布局。我们要发展什么产业,城市怎么发展、区域经济怎么发展、老产业怎么改造、新兴产业怎么发展,这些问题都不是直接跟民生相关的。但是当媒体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改善民生上的时候,这些问题就被忽略了。代表委员们讨论得不够,公众关注和公众形成的压力也不够,甚至我注意到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现在把改善民生的表达当作形成自己政绩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财政的钱尽最大努力拿出来直接发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些都是好事情,也是大家盼望的事。但是如果地方官员们竭泽而渔式地改善民生,虽然短时期内会给老百姓会带来一些实惠,但其中却潜藏着危机。同时,媒体一段时间内集中轰炸式地讲改善民生,它会让公众形成一种过高的心理期待,会认为改善民生指日可待,我们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控指日可待。心理期待提高之后,眼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但是不出两三年,就会给大家形成心理落差。因为改善民生任重道远,远不是一两年、两三年能够短时期内迅速完成的事情。当大家心理期待过高出现心理落差的时候,反而会出现更大的社会动荡和不稳定。所以我觉得从媒体的角度讲,改善民生的过度解读是一个值得我们自我反思的问题。 (三)改善民生的三层含义 十二五规划提到十二五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其中的一个关键字就是仍然的“仍”字。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加上“仍”字就是针对很多同志认为我们的发展已经基本够了,我们这个蛋糕已经做得差不多大了,国家已经很富强了,这个时候我们主要做的就是切好蛋糕这件事。所以十二五规划特地加上“仍”字,就是强调我们仍然要快速发展。同时改善民生也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政府出钱给老百姓花,它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增速。当前改善民生最重要的问题是让该有工作的人都有工作,并且是能够在岗位上获得稳定收入增长的工作。要想稳定就业就要发展经济,保持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来说,适度保持GDP的增长非常重要。“十一五”我们GDP增长得很快,“十二五”我们主动把发展目标调低了,希望GDP的增长慢一点,为的是给结构调整腾出一些空间,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GDP的增长;二是政府增加和优化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就是政府增加和优化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保障人们基本合理的生存发展需求;三是通过改革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就是让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低收入者三者之间的收入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所接近。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改善民生的含义。
. b7 L) d! v) g7 e: o 二、由媒体对“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的无力解读看经济发展方式 (一)结合日本地震引发的核危机分析我国核能源的发展取向 发展与生态保护事实上讲的是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怎么做好生态保护,这是一个老话题,这么多年媒体一直在做报道。媒体人觉得自己当前无力解读是因为眼前在这方面我们看到的难题太多,很难向前突破。 十二五规划提到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咱们北京的老百姓可能不太在意,因为咱们北京不涉及建设水电站的事。但是我在“两会”上观察到我们国家很多地方特别是西南几省的领导们非常看中这句话,他们看到这句话以后非常激动。因为这样我们在澜沧江,怒江建设水电站悬而未决的事情,在十二五期间有希望开工了。这事实上是个能源利用与发展取向的现实问题。 日本核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启示之一就是核电这种能源形式是否可以依靠。上周我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一个内部会议,会上邀请了八位我国最好的核专家,同时请来了包括中央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这么几家主要媒体的一些主要负责人,目的是请最权威的核专家统一给主要媒体做一次相关知识普及教育。我是代表评论员去的,我们面对着国内最权威的八位核专家,包括防辐射的专家,研究海洋洋流的专家,会谈给我的一个总的印象就是人类对核电的掌握实在是太没有把握了。比如说当前日本福岛核电站对于我们中国老百姓来说到底会不会带来危险,这一点专家们倒是做了一个非常肯定的回答,说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对我们中国老百姓没有直接影响。把最坏的情况考虑进去就是日本那六个核电机组全都泄漏,里边所有的核燃料都熔化,然后都泄漏出来,那对日本最坏的影响也就是泄漏核电站周围80公里范围之内不能住人,也不适合开展各种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基本上对我国不会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核专家们对于日本的核泄漏事件是否完全不会对中国造成危害仍然不敢给予肯定的答复。比如说一些带有核物质的废水,这几天已经开始排到海里去了,这些流到海里去的核物质会沉积到海底,沉积到海底的核物质又会被带入到海底的鱼类,而这些鱼类又会游到我们的东南沿海,被我们的渔民打捞上来,然后上大家的餐桌。所以我们的核专家给我们的建议是,海里来的东西还是少吃为好。这里有很多模棱两可的判断,这说明我们对核电确实缺少把握。包括我们问到中国自己的核电站到底能够抗多少风险,专家说从理论上讲我们沿海的几个核电站没有危险,因为我们比日本的核电站要先进,日本核电站的降温装置震坏了以后,它自己断电了就没法降温了,由此才酿成了后边所有的麻烦。我们的核电站有四道关,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降温。最让老百姓放心的就是我们核电站的机组上面顶着一包水,一旦出现危险,直接用人力就可以让这盆水泼下来,进行直接降温。尽管我们在设计中排除了种种可能的危险因素,但是专家仍然不敢说如果发生了一个九级地震的话,我们的核电站到底有没有危险,谁也不敢在科学上打这个保票。所以日本这场核危机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核电这个形式不可靠。在十二五规划纲要里边专门写了我们要大力发展核电,但是毫无疑问,目前要踩一脚急刹车了。国务院已经叫停了我国十二五核电发展的一些具体做法。 (二)结合利比亚战事分析我国今后一阶段的能源发展取向 在我国的能源利用中, 70%靠煤,20%靠石油和天然气,另外还有10%靠水电、风能、太阳能、核能。其中水电占6至7个百分点,风能、太阳能,核电加在一起在我们所有的能源供给当中目前占3%左右,核电只占1.4%。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核电的依赖倒不是很强,但是我们一直期望着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同时对石油的依赖又不能太强。利比亚一打仗,马上原油就涨价。我们对石油依赖程度已经达到了20%,再高的话我们的经济成本会变得很大。对于利比亚现在的局势,很多人说利比亚赶快别打了,卡扎菲赶快倒台吧,卡扎菲一倒台就太平了,这油价就不涨了。其实不是这样。卡扎菲的反对派一旦上台会使国际油价继续上涨,因为它的反对派,毫无疑问地在国际上几个主要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眼里边,缺少对利比亚时局的控制,这样一个反对派政府上台之后只能使得利比亚陷入长期地不稳定和动荡,这会使得炒作国际石油期货的人更加不看好原油的前景,所以说现在卡扎菲坚持不倒会让油价上涨,卡扎菲一旦倒台油价还会继续大幅度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乎无所依赖。核电靠不住,风能、太阳能也基本上靠不上,怎么办呢?对于中国来说,相对比较可靠的就是发展水电。发展水电当然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我在前几年做记者的时候曾经到我国很多的西南地方看过,特别美的地方开始建大坝,一建大坝就破坏生态,每一个地方几乎都会有环保组织者的身影。大家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环保者到处奔走急呼,不要再建大坝,要保护那儿的植被、动物。这样的矛盾其实在过去几年里一直非常尖锐。汶川地震以后,温总理叫停了西南大坝的建设。大家可能也听过一些传言说汶川之所以会有那么一个大的地震是跟我们修建三峡水库有关,三峡水库改变了地质的受力结构引发了这样的地震。媒体站出来辟谣说汶川地震跟三峡大坝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说它有关系和说它没关系,都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是一个人类现在还没有解决的科学命题。所以温总理在汶川地震以后叫停了西南几乎所有的大型水电大坝的建设。温总理批示说要再深入慎重地研究,其实这都是在给科学家们一些时间和空间。但是我们经济的发展等不了我们的科学家做完这种研究。 所以我想当核电靠不上,石油不敢依靠,煤我们还要逐渐减少对它的依靠的情况之下,未来我们不得不发展水电。而发展水电又势必会给我们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今天的发展仍然是不得不在约束之下的发展,不付出代价的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还远远做不到,所以我们所有的发展命题可能都是一个两难的命题。 " n. q0 T, E# u4 U% h
三、由媒体的没作解读看城市发展问题 (一)城市发展路径之争 媒体没作解读的是关于特大城市的收缩问题。中国的城市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有两派在做着非常尖锐的争论。一派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要走一条发展特大城市的道路,就是像北京、上海、广州让这样的城市越来越大,越大越好,让它聚集起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特大城市可以比较少地占用耕地,可以比较集中地共享资源。另有一派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要结合我们的国情,既要发展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也要发展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就是要均衡发展。两派争执的焦点在于“城市化”与“城镇化”。二者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选择发展特大城市的一派,他们在谈关于城市的发展都强调城市化;选择均衡发展的一派坚持用城镇化这个说法。在我们中央文件里,包括十二五规划仍然讲的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城镇化。只不过在谈到只针对大城市的一些事的时候用“城市化”这个词。这说明现在仍然是均衡发展这一派占了上风。 十几年里支持发展特大城市的一派无论是学者还是官员,只要一提到自己的理念就会不约而同地举出日本城市发展的例子。日本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和横滨这三个大城市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都市圈。日本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中,把全国70%的人口集中在东京、大阪、横滨沿海这三大都市圈里,认为这样配置资源特别有效率而且城市化非常均衡。我曾经去过日本两回,我们到了日本以后发现从东京开车出去好像是到了农村,但你觉得那又不是农村,因为人们住的都是一样的小楼,楼前都停着一样的小汽车。就是在日本你看不到什么城乡差别,你看不到这块地方住的是工人、市民还是种地的农民。他们住的这个城镇基本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城市的概念,日本城市与城市之间是完全联成一体的,这就是日本城市化发展的道路。我们国家推崇“特大城市发展”的这一派一直把日本城市发展的模式当作自己的效仿目标。但是我觉得日本这次的海啸和地震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城市化发展的这个例子。其实日本选择这样的城市发展模式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因为他的国土没有纵横。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和它的主要核电站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是因为核电站要靠近用电的地方,日本70%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区,所以它主要的核电站全建在海边。实际上日本这样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极度脆弱式的发展,这种脆弱真的是经不起这样的地震与海啸。日本城市发展模式的这种脆弱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应该有借鉴的。 (二)未来五年北京城市发展取向 在今年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里,国务院对于我们未来五年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这个调整就体现在特大城市上。就是特大城市要适当的收缩规模,这不仅是因为在特大城市我们越来越多地面对着堵车、房价居高不下,包括污染等等一系列的压力,而且特大城市再发展下去,我们的资源承受不了。所以最近北京连续出台的几个政策比如说采取摇号买车、未来3年解决中学开校车的问题,住房限购等等,以此来治理城市拥堵问题,这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北京市有关方面为此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北京在买车购房上做出的政策选择跟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城市化政策调整是密不可分的。在十二五规划里边提出不准备再大规模地发展特大城市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对比十一五规划,当时没有说得这么细,但是当时类似的段落里边说的是我们的大城市要探索不断提高城市的容量。这个说法的变化里边就蕴含着中央已经不鼓励特大城市再进一步地放宽落户的条件了,就是希望特大城市要控制自己的发展规模。 北京十二五规划提到北京市要合理调剂人口指标,对此有地方媒体在北京市两会上问及是不是要收紧北京的户口?回答说是要收紧,说十一五期间北京每年常住人口增加40-50万,其中我们每年会放出去14万左右的户籍指标,就是每年有14万人会拿到北京市户口,而十二五期间我们准备把每年放出去的户籍户口数量从14万减到10万,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能够获得北京市户口的门槛。所有这些措施的出台跟国务院在十二五期间要求我们的城市发展逐渐实现均衡化有关。当然有很多在北京工作的外地朋友对此会想不通,说原来北京的户口含金量慢慢地没有那么高了,就是一段时间以来没有北京户口照样可以凭借诚实劳动在北京工作、生活下去,唯一的困难就是孩子的就学成本高一点。然而现在北京户口的含金量重新又提高了,这是不是一种倒退?要我说这确实是一种倒退,但是这是一种无奈的倒退。因为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容量来无限制发展我们的城市,我们一定会在一段快速发展之后经历一段收紧的过程。这也是十二五规划提到的一种要求。
" d3 _9 I5 B7 h! S3 Q. h3 U
! M1 p3 p# ]# P, S! B, D( y 四、由值得媒体好好解读看十二五规划热点 (一)顶层设计的理念 顶层设计是今年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的一个新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十二五规划提到要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经过十五、十一五的改革发展到现在我们所有的改革几乎都到了一个不好突破的难点上。面对这种情况,十二五期间要做顶层设计就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统筹考虑改革的突破口径、步骤、重点。 关于顶层设计的理念虽然十二五规划只是写在了改革这个层面,但是我觉得其实有更广义的顶层设计需要我们来考虑。比如说去年乃至今年农产品涨价,炒作各种农产品。在起初炒作的时候,首先觉得受不了的是城镇居民。城镇居民觉得副食品价格、蔬菜价格、粮食价格开始上涨,个人支出压力太大,因此要求国家控制这方面的炒作。农民一方则因为他们种出来的农产品超出他们想象的卖价而偷着乐。这说明我们在面对农产品价格的时候必须兼顾考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共同利益。比如说每年我们都希望粮食价格有一个小幅稳步的上升,因为农民一年的主要收入是靠卖粮食,如果这一年的粮价跟去年一样,假设他这一年收的粮食跟去年一样多,这样种田的农民最多获得跟去年同等的收入,农民这一年收入的增长无处实现。城镇居民一年正常的收入增长为7%-8%,去年农民的收入增长达到了9%,第一次超过了城镇居民。就是农民的收入增长要想跟上城市收入增长的节奏就必须让粮食和农副产品有一定的小幅增涨。但是如果涨得太多,或是一段时间内迅速暴涨就会给城镇居民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会影响到CPI,影响物价等等。最不该出现的局面就是农产品的价格涨了,城镇居民的压力变大了,但是农民并没有获得更高的收入。就是农产品还是差不多以原来的价格被收购,这些价格被中间环节炒作的人赚走了,这是最不利的局面。就是说即便是这样的一个农产品问题也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来加以规划。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十二五规划提到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整治、公立医院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还有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为什么我把“积极稳妥”作为可以好好解读的问题呢?我觉得积极稳妥这个词是一个特别体现中国文字智慧的一个表达,既积极又稳妥。我想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积极稳妥本身是对工作方法解决的一种力度的把握。 以新闻评论员的身份讲,我想积极稳妥运用在评论当中就表现为当我们在很敏感的时候要评论某一事情发展的差距时,有的时候我们就不直接说它的差距是什么,我们要把差距说成这件事还有什么可以提高的潜力。如果你直截了当地说这件事差距体现在几方面,有很多时候地方领导就会直接打电话来反馈,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麻烦不得不采取一些积极稳妥的评论办法。由此我想到十二五规划在很多方面特别是跟大家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很多方面都必须要采取积极稳妥的做法,由此才可以化险为夷,有的放矢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 (三)中国全球经济分工新定位 十二五规划提到中国要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这个词出来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外界媒体询问说你们中国全球经济分工的新定位到底是什么。因为你们中国人太能干了,你们中国人现在想制造什么就制造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中国人如果想干一个领域的事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干不了了。所以老外特别想知道中国人的新定位在哪儿。但是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很有意思,提出了新定位以后并没有做任何解释。所以老外们一头雾水,我想老外看不清楚不要紧,我们自己必须要看清楚。这里我给新定位做了三个归纳。 一是过去中国人更多的是被称为世界的生产者,今后五年我们仍然要做这个生产者,但是我们同时希望做整个世界的消费者之一。十二五规划提到我们要把中国国内的消费市场在未来五年培育成在全世界位居前列的消费市场。这说明我们希望我们的消费力度能够增加;二是我们过去更多的是在产业链的低端,我们希望今后既占住低端又占住中高端;三是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在传统产业,今后五年我们更多的是在坚持传统产业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新兴战略产业。 (四)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 主体功能区是控制开发强度,形成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一个战略。主体功能区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来了,结果十一五我们没有推行下去。十二五又进一步地提了出来。我认为这是十二五规划所有改革里边最尖端的一项改革。 主体功能区意指要把我们的国土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这四类。禁止开发区就是这个地方根本就不允许再发展经济了,不允许你盖工厂、上项目、建城镇。我们所有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所有这些国家级的保护区都叫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就是对于资源承载力有限,环境污染太严重的已经构成过度开发的地区要限制开发。重点开发区就是未来五年我们认为这个地方最具备开发条件,什么样的项目、投资都可以往这个地方集中。优化开发区就是那些已经基本开发得差不多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基本上已经不再需要上项目了,就需要挑出一些自己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来开发。推进主体功能区改革的难点在于几乎所有的地方领导都只从自身的局部经济利益出发,由此希望自己的地方被划进重点开发区,不希望自己的地方被划进限制开发区,一旦划进限制开发区意味着很多工业项目按照产业政策就不允许投到你这个地方了。 另外把谁划进了限制开发区就要给它补偿,而这个补偿必须通过一些制度性的补偿来解决。如果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资源而限制了这个地方的开发,国家就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给以补偿。但是这样的补偿机制我们确实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主体功能区在十一五期间基本上是停步不前。我个人认为十二五改革仍不乐观,但是这个理念值得向大家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