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行动中不会迷失方向的不二法则将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提升市民的福祉,乐业乐活。国家十二五规划向民生与惠民工程倾斜就有引领示范意义,这将是城市转型和发展软实力之所在。 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化建设转型都和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城市化要求城市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是导致城市经济转型的直接原因。城市经济发展转型的目的是重建符合城市化要求和城市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以保持城市经济的生命力。虽然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性理论,但城市转型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客观规律和城市转型主要趋势: 信息技术促进转型升级成智能型城市 智能型城市是以城市全面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基础,以市民的全面知识化和高智力化为核心,更新传统产业,以产业轻型化和高新技术化为主体,并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系统“软性化”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包括新近受到热捧“微博”和“云计算”。而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程的概念,不是高新技术产品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集技术、管理、人文、经济于一体的社会化范畴。数字城市建设是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城市运转中全方位的渗透与融合,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先导。数字城市是智能型城市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时代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是一个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在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方面,真正实现“实时监测动态管控”。
智能型城市将使城市运转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它为管理城市提供高效有力的手段。它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加高效地运作,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打造阳光政府,更好地接受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管,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它不仅能使城市的形态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运行更加高效,环境更加优美,生活品质更高,而且能够依托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信息智能产业将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新一代升级,感知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我们要着力突破感知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使信息智能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绿能低碳技术引领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两型社会”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切都离不开绿能低碳技术的支撑和引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特征:一是经济发展的方式要由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以中国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循序渐进,兴利除弊,逐步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三是崇尚环境文化与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将变成公民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四是良好的“城市生态”,在改善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同时,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得到有效改善。
以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轻型产业为主,并依靠计算机、感知器和互联网,科学确定和严格控制资源消耗,使得城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畅通、协调和高速,在一定程度上以信息流代替人流和交通流,资源配置和供应链得以优化,城市运行成本和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城市运行中的能耗、物耗和污染大大减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病”有效减轻。我们相信,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绿能低碳城市必将成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趋势。 以文化创意产业龙头的服务业将推进城市产业更新 进入21世纪,创意产业已经或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重要的经济支柱和核心产业。在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彻底改变过去的商业模式,不再以生产制造为中心来做思考,更强调文化创意、项目营销等概念。文化创意产业所创造的财富仅次于金融服务产业,同时也是第三大容纳就业人口的产业领域,是增长最快的产业。有研究成果表明,用就业和产出衡量,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以伦敦为例,一年中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据2005年《伦敦市长文化战略草案》的数据,伦敦的文化创意产业估计年产值为250亿-290亿英镑,从业人员达到52.5万。而且,伦敦创意产业人均产值也远远超过全国的水平,2005年伦敦创意产业人均产值为2500英镑左右,几乎是全国创意产业人均产值1300英镑的一倍。
日益成熟工业设计、现代物流、商业贸易、金融业、会议展览及旅游业,将使服务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支柱。在经历数十年的城市转型以后,各城市将逐步建立以提高资源禀赋效能的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体系。无论是传统工业城市,还是产业结构单偏的城市,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尤其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世界城市经济转型中应用最广、最典型的转型模式。许多转型相对成功的城市,在追求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同时,不完全放弃传统制造业,而是重点扶植和优化如包装工业、食品加工及金属加工等传统制造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也就是走出“突出增量培育自主创新,兼顾存量促进提档升级”之路。纽约、巴黎、新加坡、香港、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几乎都不遗余力发展产业高端环节和现代服务业,从而成功实现城市转型的典型。
工业结构的转型,将导致重工业的重要性日益下降,就业岗位大量减少,面对复杂的城市经济、社会问题,政府实施产业更新战略,进行产业调整、转型与升级,是必然选择。如用三产替代二产,用高新技术产业替代和倍增传统产业,用高附加值产业替代低附加值产业,用“多产业支撑”替代“一产独撑”等等。城市产业更新模式无疑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 以乐业为归属的城市转型包容性发展 城市转型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将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了的大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土地利用市场化步伐加速,房地产开发逐渐成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同时,当前和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行动中不会迷失方向的不二法则将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提升市民的福祉,乐业乐活。国家十二五规划向民生与惠民工程倾斜就有引领示范意义,这将是城市转型和发展软实力之所在。所谓“乐业”,从市民来讲,就是要热爱工作及自己的职业,这种热爱是建立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之上的,主动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从城市管理者来讲,就是提供乐业环境与基础,“人人乐业、人我同乐”的状态。这必将是下一轮城市间发展竞争、宜居亲和力比较的重要特质与元素。宜居乐业城市将是各类城市转型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城市转型发展中“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在于其社会公正的伦理诉求,即城市必须提供全体市民包括业主,就业、创业和乐业的均等机会。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在资本的运行逻辑推动下,由于过度注重经济的发展,将“空间”作为了实现资本价值和阶级统治与剥削的工具。普遍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一度忽略了对社会底层、边缘和弱势群体的社会公正,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大城市相对普遍的内城区贫困和社区隔离,激发和衍生了持续的社会问题。这类现象将在新一轮城市转型中必将得以改善,我们认为,被动改善不如主动改善。
追求城市规划和改造过程中的“空间正义”。这种空间正义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公正的“预警”机制,即要通过制度设计和实施来保持对国家和市场的城市规划空间开发行为的审查,避免国家和市场空间利用和改造行为对弱势群体的伤害,争取城市弱势群体的空间权利;一个是“福利”和“正义”的视角,也即要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城市弱势群体能够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不会由于其弱势地位而遭受社会排斥。与此同时,城市的包容性发展战略,将是应对城市的生态瞬息万变,其衍生的产业、社团将层出不穷,这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多元化的资源和发展要素,包容性发展将为城市提供一个平台,让各行各业在“绿能低碳和社会责任”的框架下得以充分发挥,从各自角度为城市发展与转型出力献策。 公共产品极大丰富必将促进社会化建设 根据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思想可以看出,“守夜人”政府的职能只是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秩序。对于纯公共产品中的国防、外交等这些只有以国家的名义才能实施的行为或提供的产品才是“守夜人”政府所做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等来缓解就业,农业、水利、电力和大交通等更多的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将纳入实践中的政府行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范围主观和客观上都在扩大。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目标,即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增强行政人员的政治敏感性,使之忠实履行行政职责。除此之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受到法律和民意的限制;城市的转型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多个领域内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其中也渗透到了公共领域,如卫生、医疗、体育等行业,有成功也有失败。政府某些行为的缺失是市场化改革失败的诱因,未来的城市转型中政府必将在公共产品市场化模式选择中发挥引导、鼓励、监督等作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以及协商机制来发展、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达到“有尊严的生活”愿景。城市转型将按照“不分隶属关系,不分企业所有制,不分内外资企业”的社会化原则,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能,建立全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社会化公共产品和公益性服务。同时公益性服务机构,包括相关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提供社会需要而通过市场又无法满足的服务项目或公共产品,从而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如:实现城际高速交通网络与市内交通网络,强化人流物流的同城效应,实现有线通讯、无线通讯和IC卡使用的同城化,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城效应,实现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同城化,有效降低各种要素的区内流动成本,促进社会化建设的进程,让全社会充分享受公共产品极大丰富的成果。
( 中国城市经济 2011 年 第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