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烟草产业既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山区调整优化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五年发展,成效明显
纵观“十一五”,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北烟南移”的政策机遇,围绕“原料保障上水平”的目标,在烟草产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烤烟种植面积得到了恢复性发展,烟叶产量迅速回升,烟叶质量特色明显提高。为调整优化山区农业结构,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山区新农村建设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路子。
(一)烤烟种植规模扩大,产量产值实现翻番。烤烟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6.44万亩扩大到2010年的13.3万亩,增长了1.06倍;烟叶产量由0.7万吨上升到1.6万吨,增长了1.27倍。烟农收入逐年增长,2010年实现烟叶产值2.2051亿元,烟农种烟收入2.49亿元,较2005年的0.67亿元增长229%,户平种烟收入达3.67万元。
(二)种烟水平显著提升,烟叶质量大大提高。一是抓科技研发。围绕山地“焦甜香型”定位,加强与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实施“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和“ 烟叶标准化体系及地方标准制定”科研项目,有效解决了影响宜宾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问题,提高了烟草发展质量。二是抓示范带动。打造优质烟叶生产示范片 276处3.93万亩,占全市种烟面积29.6%;五个产烟县同步开展1000亩病虫害统防统治试点示范,带动面上统防统治1.58万亩,防治效果明显、增收显著,促进了烟叶质量提高。三是抓技术配套。全市集中漂浮育苗和商品化供苗比例达到了100%,提前预整地比例达91%;大力推广“以烟为主”耕作制度,坚持成熟采收,改进烘烤工艺,提高了初烤烟叶内在和外观质量。四是抓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推进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三种生产组织模式,加强生产关键环节分工管理,降工节本增收效果明显。筠连县、兴文县两个基地单元组建了育苗专业队、机耕专业队、植保专业队、烘烤专业队、分级专业队,种烟科技水平大大提高。通过各产烟区县的共同努力,烟叶种植的相对集中度、集约化管理水平、技术措施到位率都有了大幅提高,推动了宜宾烟叶的“上档升级”。全市上等烟比例从原来的不到10%上升到现在的40 %以上;桔色烟从无到有,2010年比例达到79.72%,宜宾烟叶已连续多年在全省烟叶质量评价中名列前茅,山地“焦甜香”型风格特色逐渐彰显,受到了工业用户的一致好评。
(三)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改善,山区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烟草行业投入烟基工程建设资金1.17亿元,建成水池560口,提灌站2个,小塘坝25座,沟渠78.4千米,管网932.8千米, 生产便道47.8千米,覆盖基本烟田4.8万亩,新增蓄水容量32.3万立方米;新建密集型烤房1224座;机耕道150.2千米。五年来累计投入5.1亿元资金用于烟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28万亩基本烟田的灌溉用水,解决了14万亩烟叶的智能化、密集型烘烤和6万人的饮水难、出行难问题,建立了覆盖所有烟区的防雹增雨体系,烟区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烟区农业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
二、提高认识,找准差距
在看到“十一五”烤烟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烤烟发展还存在的差距。一是烤烟产业规模还不大。今年8月,我与五个产烟县和市级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云南考察烤烟产业,对云南“大手笔抓产业发展,高水平建设原料基地,精心打造一流精品,创新理念打造现代烤烟产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云南红河、曲靖、昆明三市跨区域的集中成片12万亩示范片,玉溪年产烟叶206万担、毗连邻的昭通市年产量在100万担以上,使我们感到震撼。我们有适宜种植烤烟的面积在90万亩左右,按三年一轮作要求,每年可种植30万亩左右,具有产烟80万担的生产能力,但目前的产业规模太小,发展潜力还很大。二是烟草农业基地建设水平还不高。云南也好,攀西也好,他们不仅规模大,而且打造现代烟草农业基地的水平很高。他们规划的起点高、建设的质量高、配套的水平高。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烟田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烤烟的组织方式和烤烟的长势都是全国一流水平。而我们起步相对较迟,到2010年才实施了两个基地单元建设,就基地建设的规模、建设水平与他们相比,差距很大。从省上规划的2011年基地单元看,凉山州就有16个,而我们宜宾只有4个基地单元。三是烟叶质量特色还不是很明显。就四川而言,攀西地区生产的是“清香型山地烟”,我们川南生产的是“中偏清香型山地烟”。虽然烟叶质量总体上有明显提高,但与工业企业对烟叶质量特色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烟叶生产栽培技术和烘烤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连续几年烟草行业的努力,正在逐步确定我们宜宾烟叶的质量特色。从对口工业企业和卷烟品种看,我市的筠连联合基地对口浙江中烟(利群),珙县王家基地对口广东中烟(双喜)、兴文九丝大坝对口川渝中烟(娇子)、屏山县基地单元对口红云红河(云烟),只要我们坚持把标准化生产落实到位,把提质量、树品牌、创特色作为烟叶生产的根本,就一定会生产出更多符合卷烟企业要求的高质量烟叶来。四是烤烟产业意识不够强。与先进地区相比,云南抓烤烟产业创新理念,站得高、看得远,工作实,始终把发展现代烤烟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他们在创新工作理念,依法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建立烤烟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进行烤烟合理轮作和布局,烟叶生产的管理服务、烟草基础设施建设、烟叶品质特色的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都有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他们的基地单元建设“一基四化”是高水平的,所有基地单元全部实行“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尤其是他们的烟叶生产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高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落实到位率都非常高。我们全市烤烟种植面积10多万亩,只相当于先进地区的一个县。因此,我们要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从中看到自己的差距,创新工作理念,把我市烤烟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让其致富山区农民,改善山区面貌,成为山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
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一是抓政策机遇。就国家政策而言,“北烟南移”的政策不会变,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四川推进“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时期。我们面对的是知名品牌对原料保障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更加注重质量特色,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种烟效益,全面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努力为知名品牌卷烟企业提供“结构更合理、质量更均衡、特色更鲜明”的烟叶原料,打牢“卷烟上水平”的原料保障基础,蕴藏着很多很好的政策机遇。二是抓发展机遇。全省“十二五”烟叶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烤烟发展规模目标为“保6争7”,即确保630万担,力争实现700万担;基本烟田按照三年轮作,建设基本烟田630万亩;“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投入50亿元用于“基本烟田、烟水工程、机耕道、烟草农机、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基层站点、防灾减灾体系”等八大基础工程配套建设。其中,规划宜宾“十二五”期间目标建设基本烟田50万亩,按三年一轮作要求,到2015年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收购烟叶50万担,力争达到60万担,这就是发展机遇。三是抓投入机遇。有了发展机遇,就会有投入。全省烟草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投入50亿元用于八大基础工程配套建设。从投入的时序看,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年、起步年,投入是最大的。全市拟投入烟基工程资金1.9亿元以上。能不能抓住机遇,关键是看我们的工作是否主动是否扎实。工作积极主动,措施有力,效果良好,就能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突出重点,抓好开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切实抓好今年烤烟工作,对于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积蓄烤烟发展力量、打牢发展基础、巩固我市烤烟发展成果至关重要。总体要求是:坚持“两手抓,两提高”,即一手抓烤烟生产发展,提高烤烟质量效益;一手抓烟基设施建设,提高烟基工程建设水平。要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统领,以基地单元为重点,以质量特色为核心,强化科技推广,突出质量效益,提高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打造全省重要的优质烟草基地,增强我市烟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后劲。目标任务:全市烟叶生产计划是32万担,其中筠连县10万担,兴文县9万担,珙县6万担,屏山5万担,长宁县2万担。收购等级合格率、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要达到80%以上。
(一)稳定生产规模。烤烟移栽面积保持在12万亩,一是进一步优化种植布局,务必做到“三集中”,即移栽面积要向适宜、最适宜区集中;向专业社、专业村集中;向专业户、专业大户集中。二是抓好土地依法流转,做到适度规模经营,一般掌握户均种烟在15-20亩。
(二)突出工作重点。要突出抓好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2011年省上规划我市在筠连县、兴文县、珙县、屏山县各建设1个基地单元,共4个。每个基地单元生产收购烟叶5万担左右。要按照“全面推进、分步实施,整县推进、单元实施”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各基地单元县应抓住机遇,按照省上规划要求完善规划,把基础工作做实打牢。
(三)主攻质量特色。一是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转移到抓技术、强质量、树特色上来;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一定要强化组织领导,做到组织领导落实、人员责任落实、资金物资配套落实、技术措施落实。二是继续加大高产优质烟叶示范片工作,层层建立高产示范,市、县、镇乡、烟技员四级示范片的示范面积由500亩、200亩、100亩、50亩扩大到1000亩、500亩、200亩、100亩,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抓质量特色的氛围;继续扩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试点示范,试点示范面积将每县由2010年的1000亩扩大到2000亩。三是严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市对产烟县,县对产烟乡镇政府、乡镇对产烟村社都要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兑现奖惩;烟草行业要将行业的要求形成分解指标,与县烟草公司各乡镇烟草技术员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各项技术指标落实到基层。四是各区县烟办要加强协调,搞好检查督促,给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四)强化扶持政策。一是考虑到粮烟比价问题,预计2011年国家将提高烟叶收购价格10%左右;待国家政策出台后,市烟草部门要按照国家出台的收购价格,适时提高烟叶收购价格。二是加大对烤烟种植的风险救助扶持,提高最高赔付额, 降低起赔点,全市按32万担、11.43万亩进行投保;保费由原来的每亩56元提高到72元,最高赔付金额由700元提高到900元,自然灾害的起赔点由累计损失率20%下降到15%,病害起赔点由损失率30%下降到25%;同时,对红花大金元品种进行单独保险,在维持大面积政策的基础上,最高赔付金额由700元提高到1300元。三是烟叶税政策建议维持2009年调整后的不变,即:纳入财政转移支付的烟叶税基数按照2002年口径和使用渠道不变,当年22%烟叶税由产烟县政府全额征收,其中13%返还烟农,3%纳入产烟县财政用于发展烤烟生产,2%用于烤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运行维护,4%按照《宜宾市烤烟生产考核奖励和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四是产烟县烟叶税留成部分要专户管理,保证县财政留成的烟叶税必须用于烟草产业的发展,做到专款专用。五是继续支持建立优质烟叶生产示范片,扩大病虫害综合防治试点示范,每个县选择2个集中连片点,每个点1000亩,示范点总共2000亩,开展试点示范,带动大面积开展统防统治工作,行业无偿补助示范片统防统治农药款。
五、加强领导,确保落实
烟区各级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烤烟产业的认识,切实把烤烟产业作为山区经济发展和促农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目标考核,确保工作落实。
(一)强化领导责任。2011年烤烟产业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各产烟县一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对涉及烤烟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时协调、研究解决;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上下配合,形成合力,集中打造2011年现代烟草烟草产业。
(二)细化工作措施。各产烟县在安排布置工作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全国、全省烟叶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这个总体目标,以转变烤烟产业发展方式为前提,以提高烟叶质量特色为核心,以科技兴烟为有力支撑,在高水平做好宣传动员,高标准组织烟叶生产、高质量建设基地单元等三个方面细化措施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三)实行目标管理。措施细化,考核量化是规范发展烤烟产业的成功经验。要坚持双线目标考核责任制,即市、县、镇乡各级都要签订目标责任书,把2011年发展烤烟产业的主要目标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进行专项考核;烟草行业要根据行业的特点制定目标考核办法,把2011年的烟草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实到行业的基层站点。
(四)明确工作责任。烤烟产业发展事关山区农民增收,民生改善,既有经济责任,也是政治责任,同时关乎农村稳定。各级都要明确发展烟草产业的工作责任,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把转变发展方式与转变服务态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帮助烟农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五)加强督促检查。要切实抓好烤烟产业发展过程中每个关键环节的督促和检查,尤其是要在按轮作要求面积落实、移栽进度、技术到位、病虫害统防统治、采烤收购和烟基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做好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项的各种问题,确保烟草产业发展的顺利推进。
(六)抓好当前工作。一是要抓好宣传动员。要把国家、省、市各级发展烟草产业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向农民做好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烟区干部群众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积极性。二是要把2011年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种烟乡镇、村社和种烟农户,确保任务落实。三是要认真做好2011年烟草生产的各项生产物资、资金、技术培训等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在播种育苗前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四是要突出抓好基地单元建设,按“全面推进、分步实施,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原则和系统设计的要求,高水平细化基地单元规划,高标准优化单元设计,高质量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工程的规划设计落实到基地单元,优化单元设计落实到每一个地段,项目实施落实到每一处工程。
——摘自《市政府副市长周宇在全市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2011年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