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的发展,除了受经济、科技、自然条件、物质资源等“硬实力”的制约外,意识形态、人文精神、道德水准、制度环境、思想观念等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闽西北苏区大多是客家人聚居区,也是客家祖地,因此,客家祖地文化的影响,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以宁化石壁为发源地的客家祖地文化,对闽西北客家人聚居区的生产生活产生过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也对苏区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孕育成长于闽西北山区的客家祖地文化,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某些观念形态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用现代理念重新审视和梳理客家祖地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和融入现代先进文化精神,不仅对于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闽西北苏区文化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促进闽西北苏区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竞争力及其文化诉求 区域竞争力是一种竞争的能力,其核心和基础是区域经济竞争力,也即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但由于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制度创新、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等方面存在着绩效差异,经济呈现非均衡发展,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可以综合概括为:一个区域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它区域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能力。⑴ 区域竞争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不仅是经济、科技、国防实力的体现,也是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只有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⑵有人甚至认为,当今的全球竞争,已经继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之后,进入文化竞争时代,文化和文化战略将主导全球竞争,并预示着全球的发展趋势。⑶一些企业家从自身创业的过程中也体会到竞争逐步深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源、技术和资本的竞争;第二阶段是市场、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竞争;第三阶段则是文化的竞争。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曾指出: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当知识经济向我们逼近时,运用文化资本增强竞争力、提高附加值则是每个企业家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因为产品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以文化为底蕴的观念价值,而市场竞争已从产品之争转向文化之争,或者说越来越依托于文化的辐射力。⑷这些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在全球竞争中的重要性。这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竞争力,不仅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成为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现代文明的核心已不在有形的物质层面,而在于人的思想素养,在于文化的力量。正如刘云山所说的那样:“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⑸区域竞争力对于文化的诉求,是带有根本性的终极诉求。 二、闽西北苏区与客家祖地文化圈 闽西北苏区是指20世纪30年代初,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闽西北地区建立的以建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主要包括目前福建省三明市所辖的七个苏区县:即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沙县、将乐等,是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许多重大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开国十大元帅有八位(即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聂荣臻、刘伯承、罗荣桓、陈毅)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谱写了光辉壮丽的史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特殊贡献和重大牺牲,是“中国革命的摇篮”。7县有77个苏区乡镇,826个苏区村(居),苏区总人口130.18万人,占三明市总人口的48.3%,土地面积1976.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57.47%。 闽西北中央苏区地处闽赣交界的福建省西北部,地理位置介于闽西北山地与闽西南山地两大地形区之间,闽中大谷地贯穿中部,西枕武夷山脉,紧邻江西,东接戴云山脉北段主体,杉岭山脉南段、玳瑁山脉北段及宝台山脉和龙栖山脉蜿蜒其境。同时,又是三江(闽江、赣江、韩江)源头。位于沙溪水系源头的是宁化、清流和明溪,流经永安、沙县后入闽江。位于富屯溪水系源头的有建宁、泰宁、将乐及明溪西北部,流经邵武和顺昌后与沙溪汇入闽江。这里因西北以武夷山脉为天然屏障,东南有沙溪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境内山峦重叠,连绵起伏,是一个“路隘林深苔滑”的丘陵险峻之地。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但却林深路险、交通不便,是一个开发较晚,发展较慢,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地区。这样的地理形势,在和平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确实没有什么优越性可言。但在当年,这一特殊的地形条件和生存环境,却为朱毛红军发动农民革命、建立红色割据政权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正是红色政权的建立,使它成为具有相当地位和影响的革命老区。 以石壁为中心聚居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数百年。他们把中原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语言,它区别于汉民族其它民系,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并由此形成了客家民系。据考证,宁化不仅保留了丰富的中原文化传统,而且有着典型的客家语言和客家文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典型的客家文化在宁化形成之后,又被广泛流传到其它客家地区,并成为当地的客家语言和文化。我们把这种产生于客家祖地宁化(或石壁)境内,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客家文化称为客家祖地文化。 客家祖地文化是伴随着客家先民的聚集、繁衍和发展而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它既具有中原汉人文化遗传的深刻烙印,也具有当地文化的独特风采;既是中原文化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客家文化的源头和基础。客家文化正是从这里开始,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走向亚洲,直至走向世界的。 客家祖地文化生成于宁化石壁,却不局限于石壁。随着社会交流、人际交往、文化传播的不断扩大,以及客家人的迁移,客家祖地文化不仅对宁化,而且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一个以客家祖地为核心,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缘相接的客家祖地文化圈。这一文化圈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下历史地形成的。 (1)生存环境的自然融合。受客家祖地文化辐射的闽西北地区,是三江(闽江、赣江、韩江)源头。沙溪水系有宁化、清流、明溪、永安、三元、梅列和沙县;富屯溪水系有建宁、泰宁、将乐及明溪西北部,这些水系最终都汇入闽江。实际上这里的人们是生活在同一流域内的。再加上,这里西北有武夷山脉为天然屏障,东南有沙溪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境内山峦叠翠,连绵起伏,虽“路隘林深”,交通不便,但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一方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无论在汉、晋,还是在宋、元、明、清时期,客家汉民的劳动和生活,都是围绕着闽江上游的沙溪支流翠江、龙津河、燕江、日月溪和富屯溪支流濉溪、金溪、将溪等闽江源头山地展开的。天然的生存环境,促成了闽西北客家人的交流、融合,为客家祖地文化圈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2)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闽西北区域,早在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就已设立将乐县,东晋增加有黄连、归化场。史料记载,在东汉永平元年,已有中原汉族张氏迁入宁化水茜,还有邓、巫、邱等中原汉人南下迁入闽西北,纷纷流寓闽江上游,由此加速了汉族与闽越族人的相处交融。尤其是经晋永嘉、梁末候景之乱,4-6世纪和12-13世纪(南宋),历史上五次大的移民高潮,闽江上游人口递增,土客进一步融合,土地得到大规模开发。到唐宋年间的中原移民南迁浪潮中,宁化石壁成为著名的中转站,成为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和客家民系孕育时期的人文中心。在闽西北山区,自唐至两宋间,社会较安定,是中原地区躲避战乱与灾荒而南迁汉人的首选之地。当时,客家先民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这里的古越等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开发闽西北山区,为客家祖地文化圈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社会基础。 (3)客家祖地的文化认同。文化具有以柔克刚的同化功能,对文化的认同是形成一个地区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精神力量。从宁化石壁迁往各地的客家人,都具有祖根认同的意识。而生活在宁化客家祖地周边的客家人,不仅具有祖根认同意识,而且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语言、习俗和饮食习惯,特别是客家人在宁化石壁以及整个闽西北的经济开发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客家精神,如吃苦耐劳、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团结进取、崇先报本、崇文重教、敬祖睦宗、爱国爱乡等,早已成为闽西北客家祖地、客家祖域人民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的化育、濡染之下,形成了共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形成客家祖地文化圈的人文基础。 (4)行政区划的归属意识。在历史上,闽西北地域的行政归属基本稳定,大体上都属于汀州和南剑两府。晋以前设县的有将乐、建宁和沙县,唐开元初设宁化,继之又设泰宁、尤溪。宋元符初设清流,到明代,先后增设永安、明溪和大田。民国初设三元县。解放前,尤其在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因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和战争需要,三明客家祖域相继设立宁(化)清(流)归(化)、将(乐)建(宁)泰(宁)、大(田)沙(县)尤(溪)和永(安)明(溪)三(元)等小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西北客家祖地及周边的12个县(市、区)划归三明行政区,经过近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这一区域内的交流更加频繁、联系更加密切,区域协作全面展开、文化融合空前高涨,客家祖地的亲和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共同行政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与日俱增,形成了一个对客家祖地文化普遍认同的发展区域,为客家祖地文化圈的形成提供了政治保证。 三、客家祖地与闽西北苏区的历史渊源及现实关联性 闽西北苏区与客家祖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闽西北七个中央苏区县中,有三县同为客家摇篮县,其他绝大部分是客家民系居住区。在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最先进入的宁化、清流、明溪(归化),都是客家摇篮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客家祖地宁化县是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闽西北苏区有数万客家子弟参加红军和长征,且大多壮烈牺牲。当时人口仅7万人的建宁县,就有8000人参加红军,7000多人参加长征,幸存者不足百人;宁化一县就有1万多客家子弟牺牲在长征路上。闽西北客家聚居区不仅是中央红军对敌斗争的主要战场,同时,也是为红军提供给养和后勤保障的重要基地,客家人民为红军筹粮筹款、募集军需用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红军反“围剿”和长征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与此同时,长期生活和战斗在客家人聚居地的中国工农红军,也深受客家文化精神的濡染。比如,客家人迁徙、流动的文化,培养了红军的游击运动战术,并启迪创造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的游击战争十六字圣经⑹;客家人公私分明、勤谨奉公、尊重公权、信守公约的廉洁精神,濡养了苏区的廉政文化;客家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品格,铸造了苏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客家人“艰苦卓绝,冒险犯难,不畏强暴,宁折不弯,英勇顽强,敢于斗争,尊祖爱国,为了正义和民族利益不惜舍弃身家性命”的精神,培养了红军勇于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⑺;等等。 总之,以客家祖域为基础的闽西北革命根据地,为福建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央苏区的扩展和巩固,为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必将永载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光辉史册。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客家”牌与“苏区”牌已同时为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所重视,对客家文化和苏区文化建设的关注,正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反映了闽西北苏区人民渴望发展的强烈愿望。“客家祖地”与“苏区”的现实关联度正与日俱增。 四、闽西北苏区文化建设的现实挑战 “文化是世间的万物之灵——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认识并改造自然,认识并改造社会,认识并改造自身的生生不息的伟业。”⑻研究一个地方的经济,离不开对该地方文化的研究。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层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区域文化的优势,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闽西北苏区所在地的政府和有识之士,坚持把挖掘、利用客家祖地文化和苏区文化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新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1)文化发展的物化倾向严重,观念创新滞后。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之一,它与一定的地域条件和种族特性相联系。一些研究者认为,文化的表现形式有三个层次:核心层为价值观念,即文化心理;中间层为制度文化与行为规范;表层为物质载体。⑼闽西北地区无论是在客家祖地文化建设,还是在苏区文化建设上,多着眼于物化的文化载体的构建,如文物古迹的修缮、纪念场馆的修建等,却忽视了文化核心层面也即价值观念的重构。闽西北地区是客家人的发祥地,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色彩,同时,重农轻商、官本位等封建意识也相当强烈。这一切都需要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手段来加以剔除,进而实现文化创新、观念更新。但各级政府和组织往往重视有形的物质载体建设,而忽视了无形的精神铸造。即使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也多半是注重政治观念的灌输,而忽视了经济文化的培育。要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流动偏好、合作意识、信用观念、开放思维”⑽等这些优秀的经济文化精神,才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最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 (2)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文化合力。闽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有客家祖地文化和苏区文化,而且还有闽学文化、万寿岩古人类遗址等文化遗产。但对这些文化资源却未能有效整合,一方面,对现有文化资源未能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而是各取所需、各自为战,各打各的招牌,无法形成文化合力。另一方面,缺乏长远眼光,急功近利,往往就文化而文化,未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人才匮乏,缺乏发展文化事业的人文环境。文化振兴,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但在闽西北区域内仅有一所本科院校,几乎没有人文学科方面的研究机构,从事人文研究的专业人才奇缺;即使是从事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也多为自学成才和个人爱好,缺乏厚重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特长;除《三明学院学报》(文理合刊)外,没有任何公开发行的人文期刊,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发展氛围。 (4)缺乏现代产业理念,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深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缺乏市场意识和产业意识,对文化的产业价值和生产力性质认识不足,文化发展缺乏市场运作和产业规划,规模经营的文化产业尚未形成;注重传统文化和现有文物古迹的挖掘、开发,而忽视运用市场机制、现代理念对现有文化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提炼升级;不善于学习和吸取区外乃至世界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经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5)文化投入不足,品牌效应难以显现。客家祖地和中央苏区是闽西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但由于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经常性的持续运作,收效甚微。如客家祖地建设,主要由宁化县操办,该县为财政转移支付的贫困县,经费投入有限,虽经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却未能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有效载体。 五、闽西北苏区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但区域文化却由于其对区域经济和产业政策的独特而深刻的影响,而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闽西北苏区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同样离不开以客家祖地文化为主要成分的区域文化力的作用。因此,提升闽西北苏区区域竞争力,首先必须着眼于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一)认识文化价值,重新审视文化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迈克尔•波特认为,“文化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会展现在关键要素上面,进而加强环境与企业的关系。文化的演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外国竞争者无法模仿和复制,因此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力非常重大。”⑾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也说过:“文化有很重要的协调力量,它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动。如果没有文化为纲领,经济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也难以持续发展,所以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文脉。”⑿一个地方的文化不仅可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还会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发生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以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加注重经济实力的提高,如基本资源(土地、人口、自然资源等)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经济力量、科技力量等的提高,而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许多问题便暴露出来了。因此,重视和发挥文化在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像闽西北苏区这样欠发达地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充分认识区域文化在促进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不同的区域经济孕育出不同的区域文化;而区域文化又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文化必将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精神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文化的模式作用。“文化模式是指一个地区的文化在不同层面上相互融汇、相互结合的特有方式。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文化模式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 ⒀文化模式的这种特殊作用,不仅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深受影响,也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进而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区域特色经济。比如“从商文化”形成了温州经济,“创新+创业”文化打造了硅谷。二是文化的导向作用。一方面,是对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支配作用。先进的文化能够反映社会群体及个人的利益、愿望和意志,从而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是对制度建构的指导作用。文化濡养所形成的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促使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形成内在的认同意识,从而指导和保证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和运行。三是文化的感染作用。通过文化与生俱来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力量,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生活和崇高的人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救治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社会病症。 2.切实提高文化建设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不仅只有经济一种手段,还需要通过经济以外的,诸如文化等非经济因素来实现。因为,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有时比经济本身的因素更为重要。就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文化产业的开发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趋势,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等活动中。文化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市场经济,既是经济建设的课题,也是文化建设的课题,离不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技术及伦理道德即文化的支撑。大到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小到企业生产与管理、名牌产品的创立,都是非常复杂的文化活动,需要综合各种要素。尤其是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底蕴与文化储备显得至关重要。没有文化的配合,经济建设同样寸步难行。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区域文化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3.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经济与文化是区域发展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必要前提。因此,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切实把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积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过硬的名牌项目、产品和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文化与经济两者并重的发展原则,做到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两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同时,一个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因而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同步原则,同时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目标、方案,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就闽西北苏区而言,就是要针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在认真规划经济发展的同时,科学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使闽西北苏区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生产力。 (二)重塑文化观念,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价值体系,以文化创新促区域创新 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创新。文化的落后,说到底是观念的落后。而观念的落后,又导致区域发展的滞后。因此,振兴区域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首先必须从重塑区域文化观念入手。辜胜阻先生在谈到中部文化建设时,提出必须实现文化观念的六大转变:“一是要弘扬创业文化,实现从官本位思维向商本位思维转变。二是要弘扬创新文化,实现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的转变。三是要弘扬合作文化,实现从利己独赢向合作共赢转变。四是要弘扬信用文化,实现从重即期利益向重长远效应的转变、从守财向守信的转变,提高信任度。五是要倡导开放思维与流动意识,实现从静态封闭向动态开放转变。六是要倡导精细意识,实现从浮躁盲从向务实坚定转变。”⒁这对闽西北苏区的文化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结合当地实际,笔者认为,当前,闽西北苏区的文化构建,同样必须突出观念更新,努力实现文化观念的根本转变。 1.弘扬创业文化,培育创新精神 闽西北苏区地处闽赣交界的山区,信息不灵,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小富即安成了他们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重农轻商,“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极大地阻滞了区域发展的步伐。要打破这一思想束缚,一方面,要努力培育和营造创业环境,构筑有利于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生成和发展的文化氛围,破除一切妨碍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生成和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影响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生成和发展的方式做法,打破一切束缚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生成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造出能够适应和促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生成和发展的新型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创业精神,通过创业改变人们的生存境况,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形成创新的氛围,切实把合作意识、诚信理念、共赢观念等现代文化意识融入到创业的进程之中。在创业和创新中实现思想观念从墨守成规向勇于创新转变,思维方式从“官本位”向“商本位”转变。 2.培养流动意识,倡导开放思维 流动意识和开放思维是解决山区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地域和区位的原因,自然而又历史地形成了闽西北苏区人民相对封闭、静止的生存状态。新思维、新观念、新事物的进入和接受,都必然受到天然的抵制。没有流动意识和开放思维,就不可能有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生成和发展。培养流动意识,就是要通过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以走出去来打破既定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范式,促进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在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中带来技术流、信息流、经验流、知识流和资金流,也在流动中发现和生成差异性和多样化。而附载在劳动力之上的知识、信息、技术及其文化差异是形成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倡导开放思维,有利于改变民众对既有文化价值框架的认识,开阔人们的视野,拓展人们的行为领域。社会成员普遍拥有一种开放思维,将为创新活动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开放思维是人们接受新观点、新事物的基础,也是创新成果容易被接受和传播的前提。流动性有利于开放思维的形成,开放思维又进一步促进流动性的拓展。引导和保护好区域内劳动力的流动意愿和流动偏好,既是开放思维形成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区域观念创新、形成创业氛围的重要条件。因此,闽西北苏区的各级政府要为流动意识和开放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努力健全内部机制、营造外部环境。 3.突出文化主体,营造创新环境 文化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个人和政府组织等多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一方面,要从民众个体的观念意识入手,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一切观念都是人的观念,民众个体是区域发展中创业行为和创新文化精神的主体和基础,社会要通过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弘扬合作与信用文化,重视和弘扬以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尊重民众的首创精神,引导民众通过个体的努力实现观念更新和文化变迁。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作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规律培育和发展文化体系,激发文化活力,营造文化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实践证明,区域的发展和变革往往是从文化观念的更新开始的。在当今世界,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体现。而这种创新活力来源于对外来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吸纳、消化和包容,来自有利于地方创新主体竞争与合作的制度和社会结构,能够使外来的知识和信息成为本地知识创新和学习的重要源泉。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都要回归于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可以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完善,从而达到社会资本的积累,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并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新的产业链的形成,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整合文化资源,构建有利于区域竞争力发展的文化体系,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闽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客家祖地、闽学发源地、重要革命苏区和闽江正源头的所在地,是朱熹、杨时、罗从彦、黄慎、伊秉绶等文化名人的出生地,发生过“程门立雪”、“李寄斩蛇”、“朱子问天”等动人故事,还有擂茶、梅林戏、肩膀戏等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有福建最早的古人类遗址,甚至还出现过“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的文化奇观……但是,与现代文明相匹配的产业文化、商业文化、市场文化等却相对薄弱,如何扬长避短,整合和利用好文化资源,不仅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1.扬弃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但文化毕竟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在吸收和继承的过程中必须有所选择。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吸收其科学性、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腐朽性的糟粕,从而在构建现代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实现新提高。客家祖地文化是客家祖地——闽西北地区所有文化的总和,既有客家文化的传统,也包含了封建思想的积淀。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要加强研究和发掘,认真疏理客家祖地文化的优秀成分,运用科学的方法,辩伪存真,去粗取精,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如客家人的吃苦耐劳、坚忍进取精神)成为构建现代客家祖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坚持主导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客家祖地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发展起来的,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从本质上说,这种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上的文化,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其主导精神,是与现代科学、民主的文化精神不相适应的,它不能成为现代文化构成的主体。但是,从具体性上看,客家祖地文化毕竟是从千年历史中艰难发展而来的,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留下了许多有生机和活力的东西,有些甚至是带有独创性的东西,这些具体的文化范式和文化成分,经过现代理性精神的改造,是能够成为现代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而一些属于风俗性、民俗性的东西,往往恰恰就是体现客家人独特生活个性和生活方式的东西,必须加以继承和吸收,使之成为让客家人永久怀念的文化印记,从而建立起真正面向客家世界的祖地文化。总之,要认真调研和分析客家祖地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吸收其精华部分,弘扬其符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文化;批判和克服其糟粕部分,消除其不利于发展与进步的传统观念。同时,要不断学习其它地区的先进理念,兼收并蓄,以打造适合于区域发展、有利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新观念和新精神。 2.创新苏区文化 苏区文化是促进苏区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核心价值,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苏区文化,就是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一方面,要把苏区文化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文化结合起来,把宣传苏区精神与弘扬苏区文化结合起来,把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发掘苏区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优秀成分,把苏区的文化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赋予苏区文化以时代气息和新的生命力,使之成为苏区人民在新时代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另一方面,要加强苏区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挖掘和建设一批反映苏区历史和革命精神的标志性纪念物,如编写反映苏区革命精神的乡土教材,保护和修缮苏区革命历史文物等,使苏区文化在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丰富的物化的文化财富;既有可学可悟的精神文化财富,又有可观可感的物质文化财富,真正形成立体的苏区文化。 3.培育经济文化 经济文化是指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态度、价值观和信念在人类行为和进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区域经济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创新、创业、合作与竞争等经济问题上的基本价值观。⒂由于现代产业发展滞后,经济观念陈旧,经济文化是闽西北苏区的薄弱环节。经济文化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了闽西北苏区现代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大力培育经济文化,是新形势下闽西北苏区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经济主体——企业家、劳动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弘扬以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开放思维、合作意识、诚信意识等为核心的经济文化精神,结合产业实际和地方特点,培育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营造有利于区域经济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创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者、保护纳税人,重商、安商、亲商的良好氛围。 4.优化制度文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Douglass North)说:“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⒃我国学者王跃生也认为,“所谓制度,不过就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经过不断冲突、磨合后建立起来的交往规则。”⒄广义的制度是指各种规范、规则和法律,比如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它是一种与所在社会相关的价值观体现形式。制度文化,是制度的形成及其价值、目标和规则的集中反映,具有规范、规制、强制和硬性的功能。迈克尔•波特认为:“能够创造出生产要素的机制远比拥有生产要素的程度重要。”⒅优化制度文化的目的,是通过制度文化达到精神文化的实现。区域的社会制度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重要有机构成。闽西北苏区的区域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从这一区域的具体实际出发,针对这一地区观念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制度意识淡薄的特点展开。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要牢固树立规律意识,按客观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切实从行政主导转变到市场主导的立场上来,让市场主体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自主地配置资源,而不是由政府事先确定发展目标。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任何制度的建立和创新都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民众的利益,必须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和居民的意见,通过听证会、座谈会、辩论会等形式,充分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事关区域人民利益的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必须在充分尊重区域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从而减少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分歧和矛盾。第三,必须坚持公正原则。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第四,必须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严格的责任追究和惩罚规定是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就会使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从而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惩罚规定是责任追究制度的补充,它既是治理违法违规、偷懒、弄虚作假的直接手段,又是树立正风,打击歪风邪气的有力武器。要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尤其是在对违法违规的处理上,必须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硬实力,为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提供先进的产业支撑 关于文化产业,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但综合而言,大体上可以界定为:“以文化为基础,按照工业生产标准,运用市场运作、产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综合开发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类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行业的总称。”⒆主要包括传媒、卡通、影视、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文化产业是服务业的核心,也是我国今后着力发展的朝阳产业。当前,各地的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拓展空间。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闽西北苏区来说,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夯实核心文化价值体系 文化产业是既有文化性质,又具有产业属性,文化与产业相交融的产业。是从产业角度来审视文化,按照产业运作的模式,将文化中可以打造成产品的部分剥离出来,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形成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商品,物化抽象的精神,并通过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进行产业化运作,从而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共同需求。因而文化是文化产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核心。对于区域性文化产业来说,具有地方特色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是吸引产业要素集结,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客家祖地文化和苏区精神是构成闽西北地区区域文化的两大核心支柱。只有不断夯实客家祖地文化和苏区精神的区域文化核心地位,才能发挥品牌效应,集聚更多的文化要素。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客家祖地文化和苏区精神的内涵,加大宣传力度,生产具有代表性的精神产品和物化产品,构建标志性文化象征物,如建设世界客家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客家文化街(客家大道)、客家民俗村、苏区革命纪念馆、革命教育基地等。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文化范式的根本转变。“所谓文化范式,指的是决定一种文化形态的根本面貌和属性的最核心的命题,一旦这一核心命题发生根本性变化,整个文化形态也就随之改变。”⒇传统的客家文化范式,形成于家国一体的封建宗法社会,其核心内容自然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儒家道统相一致,而苏区文化则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随着祖国大陆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以后,为顺应这一伟大的时代主题,客家祖地和苏区的文化范式也必然随之而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从而建立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系。而这一文化体系的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实现文化取向的多元性:既立足本地实际,又面向世界;既承接传统,又着眼未来;既是客家和苏区文化精神的凝聚,又是现代文化价值的体现等等。 2.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 闽西北苏区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有深厚的现代革命文化传统,发挥好这些独特文化资源的作用,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加强遗址、文物的挖掘、搜集、保护。甑别、确认、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街区和建筑,对挽救、研究当地历史、文化、风俗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碑刻、墓葬等甑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制定相应的历史风貌保护方案,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修复,并有计划地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和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介,提高特色文化品牌知名度。要建设文化宣传平台,开展专题宣传推介活动。要充分利用闽西北独特的地缘和丰富的文化优势,与宣传媒体、影视公司合作,以制作大型专题宣传片、影视作品等形式展示区域文化。可以将一批与客家和苏区文化品牌有关的人物、事件等重要名称用于建筑物、道路、街巷、广场的冠名,也可以利用特色文化品牌这一无形资产,进行商品、店铺命名和商标注册,提高区域特色文化的知名度。要加强历史、人文、民俗、旅游遗址和景点的保护、研究和开发;要运用现代媒介平台加强宣传,使客家祖地和苏区文化史料、研究成果、文学作品得到利用和共享。 3.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有特色产业支撑。一要正确定位区域文化特色。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客家祖地、闽学发源地、中央苏区,构成其区域特色历史文化;区域内层峦叠翠,河流众多,植被完好,拥有76%的森林覆盖率,还有以千姿百态的丹霞景观与浩瀚湖水完美结合而著称于世的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文化独具特色。生态与人文交织、文化与自然融合,构成了闽西北苏区无与伦比的特色文化资源。二要明确区域文化支柱产业。独具一格的文化和自然条件,为闽西北苏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当把文化旅游产业确定为闽西北苏区的支柱文化产业,并集全市之力努力打造以泰宁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将乐玉华洞、永安石林-桃园洞等生态景观为基础,以客家祖地、闽学发源地、中央苏区等文化景观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三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集群发展之路。所谓文化产业集群,指的是由大量产业关系密切的文化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在空间上的积聚,从而形成文化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闽西北苏区应以支柱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科学规划,持续运作,集聚优势产业,带动传媒、文化信息、文化制造、文化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4.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 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其健康发展的前提。一要完善文化产业管理机制。要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创新文化产业管理机制。要以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为中心,以建立新型政企关系为重点,根本转变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激发文化微观活力,完善文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物质等一切文化要素;要建设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施行合理的文化经济政策,实行科学的文化管理,打破不合理的文化垄断,落实公民的文化权益,最大程度地保护、激发文化生产的活力、创造力,促进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要抓住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快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二要健全文化产业的投入机制。文化产业是和高科技产业紧密联系的产业,也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所以,应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配套的金融支持,拓宽产业融资的渠道,尤其要加强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支持,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同时,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制订相关优惠政策,培育和扶持文化企业,引导、鼓励社会资金、企业资金、民间资金等参与文化开发和建设。三是优化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文化产业需要多学科人才的有机结合,要营造有利于发挥各类人才智能的生存环境和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要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为文化专门人才提供进修深造、培训提高的机会;培养和发现乡土人才,鼓励自学成才。要制定政策吸引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和既懂文化规律又懂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 (五)打造文化品牌,把客家祖地建成联结海内外客家人的文化符号,提升客家祖地的文化凝聚力 对于闽西北地区来说,最具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文化品牌无疑是客家祖地。但是,如何把客家祖地建设成为全世界客家人共同的文化符号象征,却需要当地政府和人民付出巨大的努力。 1.加强客家祖地核心区建设 客家祖地核心区是客家人的发祥地,是引发客家人念祖怀乡之情的实物象征。客家祖地核心区的影响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客家祖地在客家世界的地位。加强客家祖地核心区建设,对开展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客家文化发展,增强客家人对客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加快两岸和平统一步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祖地规模,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一要明确目标定位。要从“祖地”的性质出发,把客家祖地的发展目标定位为永久性“中国•石壁世界客家祖地朝圣中心”。事实上,目前石壁客家祖地已经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客家人,都没有怀疑石壁的客家祖地地位。因此,这一定位是符合石壁客家祖地的历史事实和时代要求的。它既突出了作为世界客家发展史的“祖地”历史地位,体现了客家文化特色,又凸现了作为世界客家人朝圣中心的目标,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二要科学规划。应围绕建设永久性朝圣中心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客家文化工程,真正把客家祖地建设成为内涵丰富、品位独特的客家“朝圣中心”。具体而言,客家“朝圣中心”可分为中心内和中心外两个部分,中心内即以目前石壁客家祖地客家公祠及其附属建筑物为地域范围,中心外包括祖地地域外有代表性的宗族祠堂及祖坟、民俗文化村(或街)等。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科学规划,突出主题,体现特色,把客家祖地建设成为既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蕴涵,又展示时代风貌的客家文化标志。三要加强基础建设。一方面,要加快交通路网、旅游设施等基础建设,提升区域硬环境的质量。另一方面,要畅通对外宣传交流渠道,加快互联网、通讯、现代传媒等建设,为世界客家人朝圣提供完善的区域软环境。 2.夯实客家祖地文化圈的联结纽带 客家祖地文化圈是一个地域性概念,既是由行政区划的归属构成的,也是通过文化交流、积淀历史地形成的。加强客家祖地文化圈建设,有利于集聚文化合力,形成强大的文化竞争力。一要充分发挥政治文化的组织作用。行政上,闽西北各县(市、区)同属三明市管辖,可以利用行政区域这一地缘上的便利条件,由市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宣传、统一策划,集中全市的力量共同打造客家祖地文化品牌,在政治上形成以三明为核心的客家祖地文化辐射圈。二要树立大文化观念。作为客家祖地文化圈的闽西北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客家文化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闽学文化、苏区文化也同样深具影响力。要认真研究和梳理客家祖地文化与闽学、与苏区文化的内在联系和历史渊源,寻求彼此之间的文缘,扩大客家祖地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客家祖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客家祖地核心区之外县分对客家祖地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丰富、充实和提升了客家祖地文化。三要发挥社会化组织的作用。要成立市一级客家祖地文化研究、宣传、交流的群团组织,如三明市客家联谊会、三明市客家文化研究会等,加强同各县(市、区)的交流、联系,凝聚全市的力量共同营建客家祖地文化圈。 3.全力打造客家祖地文化品牌 一个地方的文化要真正形成品牌效应,需要各方面要素的共同作用。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客家祖地文化品牌,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一是要深入挖掘客家祖地文化的特定价值。历史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客家祖地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具有独一性和潜在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保护,又必须深入挖掘它的潜在价值。要加强对客家祖地文化进行科学的调研论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家祖地文化的属性界定、精神特质、史料现状与发展取向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以科学保护、开发和利用客家祖地文化遗产,使文化的历史性价值,产生现实性的效用。二是要加强文化发展规划。要组建专门机构对客家祖地的文物、遗迹和重点文化品牌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在搞好历史文物的整理和修复的基础上,加强客家祖地文化博物馆等收集和展示客家祖地文化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展示客家祖地文化特色,提升文化设施的功能档次和服务品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按照客家祖地文化的线索或主题,分类编写历史书籍、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专著、论文集、文学作品、画册影集和通俗读物,出版一批具有客家祖地文化特色的丛书;通过知识竞赛、设计制作悬挂统一的文化品牌形象标志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祖地文化。三是要进一步深化个性化的文化活动。作为客家人的总祖地,宁化石壁有着独特的“祖”的魅力。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活动,是客家祖地独具风采的文化宣传和文化推介活动,迄今已连续举行14届,已成为福建客家文化展演的集中活动项目。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祭祖活动的运作机制,丰富祭祖活动的内涵,提高祭祖活动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特色活动和品牌项目。一方面,要将原来市县联办,以县为主的活动格局,改为省、市、县联办,以市(或省)为主,提高规格、丰富内涵、扩大影响。另一方面,要采取产业化运作方式,将客家祖地建设和开发、祭祖大典活动等由政府主办转为由社会化组织主办,政府主要通过申报项目资金予以扶持,做好规划和统筹协调工作,以保证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将祭祖活动纳入建设文化强省的“一批文化活动项目”计划,并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清单,争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客家祖地习俗)之乡”称号,进一步丰富客家新民俗文化内容,提高节目质量和表演水平,提升文化品位,扩大影响。通过不懈努力,真正把客家祖地建设成为全世界客家人寻根问祖的文化符号。 作者简介:蔡建境,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主任。
注: ⑴魏秀兰 林善涛《产业集群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探析》,《三明论坛》2006年第5期。 ⑵赵启正《中国如何成文化大国?》,《文汇报》,2006年3月14日。 ⑶陆高峰《创新:文化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1月20日。 ⑷厉无畏《文化资本与文化竞争力》, 《文汇报》,2004年05月24日。 ⑸刘云山《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人民日报》2002年12月11日第五版。 ⑹舒龙《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之《客家人迁徙漫游与红军的游击运动战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11月。 ⑺舒龙《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之《客家精神与红军的英雄气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11月。 ⑻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页。 ⑼郑小兰《谈区域文化对浙中经济发展的影响》,《商业时代》 2007年第2期。 ⑽辜胜阻 洪群联 杨威《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创新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 《经济纵横》2008年第10期。 ⑾《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16页。 ⑿张瑜《经济发展不能忘“文化共生”》,《钱江晚报》,2005.03.30。 ⒀李锦宏 陈 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新西部下半月》 2008年第2期。 ⒁钟心《辜胜阻论中部崛起与区域文化重塑》,《商界名家》2005.10。 ⒂辜胜阻 洪群联 杨威《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创新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经济纵横》2008年第10期。 ⒃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⒄王跃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联书店,2000年,第10页。 ⒅《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73页。 ⒆吴声怡 郑淼茜《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⒇凌厚锋《论毛泽东文化观与中国文化转型》,《东南学术》(福州) 2006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