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如何写好调查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1-1-26 10: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一、如何理解调查研究 : Z4 c/ B+ i& t7 r

不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调查研究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时期,要提高服务水平与决策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突出差别化,调查研究是一个重要基础。实际上,这一点在中共历史上早已有传统。毛泽东曾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就是谈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据陈云回忆,他进入中央苏区以后,最为服膺的,就是毛泽东的调查研究。

9 \6 Y3 e$ q/ q* ^

要做好调查研究,先要理解这一工作的性质。调查研究到底是做什么?在我们看来,第一,调查研究是为了获得信息,尤其是第一手信息。任何一项政府决策,只要不是出自决策者的完全“独裁”,都要基于某些信息。在提倡决策科学化的今天,更是如此。

- V4 R1 r3 v0 K/ t

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信息的产生、传播、影响速度都很快。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有一句话大家应该记住:信息意味着权力。这不是在夸大信息的重要性,当政府决策体系建立于信息基础时,信息就是实实在在的权力。

6 a: x$ Q, `. J5 y, @

第二,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在获得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制造”信息。调查研究的成果往往以信息的方式来体现,如各种调研报告就是信息。调查研究工作最好的价值实现方式,就是影响决策。这就需要以信息来影响领导的决策,也就是说,要用信息争取到决策者的注意力。在政府体系中,掌握着信息报送的部门,往往就是掌握着实际权力的部门,因为它能决定领导看到什么信息。

# g9 H3 B; M- ^% f' R. N

第三,调查研究不是写被动的命题作文,而是主动分析工作。完全等待领导布置任务,这种方式太被动,没有发挥主动性,也不容易把调查研究做好,因为你对调研问题的理解,是在领导布置之后才开始。调查研究也是能体现预见性的,如果能关注宏观形势的变化、关注当前工作热点的转换、关注决策者的注意力分配,是能够提前、主动做好工作的。主动做好工作,是另一重境界。

3 f$ R0 Q! v9 y2 J+ j: ?* x

归纳一下,调查研究是一项信息收集与分析活动,它以获得特定方向的信息为主要目的,并以信息的方式对更高层的决策提供支持。

" H; i1 n, f( e/ D( B

    二、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0 K: C+ i9 `8 t# G

既然调查研究可以视为一项信息收集与分析活动,信息研究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应用到调查研究之中。做好调查研究没有一定之规,下面一些经过检验的经验总结是值得借鉴的。

! z* C" `' h) h

1、准备好你的问题清单

" j& z- N7 n! t$ a

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基本的方式还是与人的沟通。与访谈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看似普通,但不同的人做起来差别甚大。对于经验和沟通技能相似的人来说,是不是提前做足了功课是个重要原因。麦肯锡公司里曾有一句话,“准备好你的问题清单!”对于新进入咨询行业的人来说,这是一条军规。准备问题清单,实际上是提前研究问题,进入角色。对于调查研究的背景、目标对象、当前形势、未来趋势、前沿领域、存在问题等各个方面,提前准备,有助于你了解目标领域和目标对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多时候,如果调研者的问题有质量,调研对象往往愿意提供更多的信息,因为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有水平的交流对象。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开始。

! l1 X' g* T6 a, q0 I; \; f

2、始终关注细节

! V# j/ K; f5 S( S Q

关于细节,已有很多格言在强调民,如“魔鬼藏在细节里”,“细节决定成败”。这对于调查研究同样适用。在很多调研中,被访谈者并不都是主动把你最需要的信息告诉你,有时甚至还会抵触调研,甚至掩饰真实情况。然而,信息会以各种方式来显现,这就需要调研者具有把握细节的能力,语气、肢体、声调、情绪、态度、眼色等等,都可能包含着信息。更多的时候,是调研者对于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信息的把握能力。如果你坚持对一些细节刨根问底,往往会顺藤摸瓜,收获不少重要信息。

% O1 b( i7 U' r# R% c* W

3、提前等在领导思想的路上

0 U$ b2 `5 @: S- X6 ^# W8 j, B2 v& z

前面提到,调查研究工作有不同的境界。从支持决策者来说,这种看法一点都不夸张。千万不要把调查研究做成完全被动的工作,那你将会成为永远没有“提前量”的秘书!如果能提前把握工作的重点,主动进行调查研究,当决策者关注到这些问题、或者形势发展到这些问题成为热点时,你已经准备好了。提前等在领导思想的路上,这是决策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的高境界之一。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这一点,决策者对你的工作就会逐步产生依赖性,分配给你的工作的注意力就会更多,整个组织的决策效率和水平就可能提高。

, }" I$ _1 o$ g2 e# J9 f1 Z J! s

4、好的信源与好的调研对象

' \& k8 ^. d9 U2 C. z) Q

这里的“好”,并没有绝对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调研主题而定。如果要说标准,那就要看调研对象提供的信息量——提供的有效信息越多,信源或调研对象的质量就越高。在调查研究工作的设计阶段,就是高度重视信源和调研对象的选择。这其实也是一种分析工作。比如,要对“北京市新时期外商投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这样一个课题进行调研,在只能进行有限样本调研的情况下,就需要高度重视调研对象的选择,应按照外资来源地、所属行业、产业构成、规模大小、投资年限等不同的“维度”来选择调研对象外资企业,以体现“代表性”;至于具体的访谈对象人,则应该尽量选择企业决策者或者高管,因为他们才会对投资环境这类问题有更多的体验和思考。

5 r5 ?8 C& k: U1 ?

5、调查研究要注重对信息的分析

- N: I1 y3 v2 w7 R- P& ?9 t

调研工作包括两部分,一是调查,侧重于发现信息,二是研究,侧重于分析信息。这两类工作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内在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对信息的分析,调研的成果就可能没有高度,没有观点,变成一堆调研资料的堆砌。分析是对调查研究的“精加工”和升华,对决策者的支持程度如何?取决于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 _+ c- i7 T8 ?5 j. c& w

6、培养宏观视野,关注形势变化

3 r; N7 O* m: g: i. H( c

在政府和企业系统之内,除了专门的宏观研究人员之外,大部分人都有具体工作,并且常常为具体工作所“累”,陷入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难以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视野来看问题。对于调查研究人员而言,要尽量避免陷于这种局限之中。在具体工作之余,应该尽量关注形势、大局的变化,培养宏观一些的视野。从发展角度来看,个人在政府或企业中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能看多远,看多广。宏观视野,就是要学会从领导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这样才能提前等在领导思想的路上。

" Y1 f; P$ Y# w2 g* A/ W8 R( R

7、提供足够的调研所需的资源,尤其是经费

" X, C% d4 E0 h7 X

研究咨询是智力活动,是需要花钱买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此问题的看法差异很大。但值得欣慰的是,国内近几年的情况已有很大改观,从政府到企业都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研究和咨询活动。对于一个机构而言,要想使调查研究工作持续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就必须使这项工作体系化、连续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资源上对此工作提供机制化的保证。最合理的方式,是在机构的预算中对调查研究给予正式立项,使之成为正式渠道。现在一些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表面上说重视调查研究,结果只向调研人员要成果,却不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形成“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尴尬局面。这种做法是难以持续的。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1-1-26 10: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调研工作者要具备“五个一”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要有一个好的理论基础。理论上的成熟才是政治上的成熟,作为专职调研的人员,必须有一个好的理论基础,一定要下工夫学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整、正确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只有这样,在调研过程中,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推进工作,写出好的调研文章,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

+ U8 ^! C& d. t) T8 j

  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强调:“精神状态很重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就是讲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因此,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调研工作,尤其需要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的改革精神。如果缺乏强烈的改革意识,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就会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也就不可能对新形势下给各项工作提出的课题作出实事求是地回答。

6 L' Y; Z' S7 L' I. s

  要有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从事调研工作的同志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工作的最前沿,了解真实情况,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达到调研应尽的职责。如果坐在家里或是闭门造车,或是道听途说,或是东抄西凑,不但达不到调研的目的,而且还会影响到领导进行科学地决策。

+ W, _- ^+ V7 d* M. e

  要有一个好的文字功底。文字综合能力对于调研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它可以使你表述问题准确、鲜明、生动、朴实,做到材料与观点相统一,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在具备好的文字功底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朴实的文风,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如实反映情况,不夸大成绩,不隐瞒问题,把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实事求是反映出来。

, v9 X9 Z g2 _3 @. H

  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调研工作比较辛苦,经常需要下乡入村,走屯串户,有的要往返多少次。调查结束后,还要起早贪晚,起草材料,不少材料要几易其稿,累脑子,熬心血。因此,从事调研工作的同志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要经常锻炼身体,同时还要有乐观的心态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时期的调研工作。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1-1-26 1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万年还是要调查研究

 
老秘网虚拟稿费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工作方法。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论述,并深入基层亲自做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最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调查研究》一书,摘编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语一百余段,选辑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文章21篇,收录了他们撰写或指导撰写的调查报告9篇,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实践。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 ! g# S4 x3 j0 M7 @

  重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有哪些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的呢? $ D% O" \9 G; W o! d& b: A* r

  第一,关于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只能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与理论的链条中,调查研究是重要一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成功地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反对从“本本”出发、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切了解和掌握中国国情,从而做到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和农民运动作了深入的调查,从而奠定了他对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正确认识。1930年5月,正是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毛泽东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一文。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并且深刻地批判了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从而把调查研究同思想路线、思想方法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那以后,“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的论断,进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语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1941年3月延安整风前夕,为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清除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影响,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亲自将自己在中央苏区时期撰写的11篇调查报告收集、整理为《农村调查》一书出版。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并指出: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做调查。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这期间,他还多次郑重地指出,不做调查,这是一种危险。“不调查不研究就不得了,就要亡党亡国亡头。” 4 t! L3 Q: G1 }" e

  革命时期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建设时期同样是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56年,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刘少奇在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里郑重地向全党提出,反对不做调查研究、发号施令的主观主义,反对用空谈代替调查,由感想定出政策,全党要用老老实实的态度在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党在指导思想上陷入“左”的错误,其中重要原因是头脑发热,缺乏调查研究,脱离实际。为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60年代初期,毛泽东重新提倡调查研究,以端正思想路线。他重申:“我总是不相信没有调查会有发言权的。” $ u8 |" G( Y6 g" K; y" n. F6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着力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当时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究竟是从“本本”出发,搞“两个凡是”,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还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那末,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呢?他仍然强调:“先作调查研究,然后才有发言权”。由此可见,重视不重视调查研究,不是一般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坚持思想路线的大问题。邓小平、陈云常讲“摸着石头过河”,其中就包含着在摸索中要重视调查研究的意思。 & c6 I- `7 ~' g3 Q) |3 _. b( r; k

  第二,关于正确的决策来源于调查研究。正确的决策只能建立在周密地了解实际情况,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科学方法论的基石。早在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为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中,就提出要“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1941年8月,他在为中央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 1 D. O. T: B& H# J+ |

  新中国建立后,党的工作任务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依据调查研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这一领导工作的客观规律没有改变。毛泽东多次说,中央领导机关是个制造思想产品的工厂,如果不了解下情,就没有原料,没有半成品,就不能制造出来产品。并指出:“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正确的策略只能从实践经验中产生,只能来源于调查研究。 7 Y* s. B. o7 E3 M" g3 j

  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多次发生重大的决策失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周密全面地搞调查研究。这也从反面证明调查研究对于正确决策的极端重要性。正如陈云所说:“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他反复强调: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做调查研究,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这样决定的政策,才有基础,才会避免和少犯错误。20世纪50年代初关于粮食统购统销决策的调研,50年代后期关于压缩钢铁生产指标决策的调研,60年代初关于调整农村政策的调研,是陈云通过调研达到正确决策的范例,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 U, q$ W$ W& o O+ h1 n7 G$ p

  对于调查研究与决策的关系,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们强调: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必须经过最实际的调查研究,估计环境及其变动,并找出此地此时的特点,才能正确地决定问题;必须周密调查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精细研究调查所得材料,正确把握它的规律,作出正确的决议和指示;必须通过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做历史的考察,才能找出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规律,才能制定适合情况的各种条例;还提出要绝对禁止少数人不做调查研究,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做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 2 a. q. J( [9 {. ]' _4 a

  第三,关于加强调查研究是转变党的作风和改善工作方法的基本措施。党的作风,最根本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它们也是党的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始终把调查研究同坚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作风联系起来,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是转变党的作风和改善工作方法的基础一环。从党的历史上来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往往都是从确立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开始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往往是转变党风、端正思想路线的先导。延安整风是如此,渡过三年困难时期是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建立以来伟大历史性转折也是如此。1941年5月在延安整风运动的准备阶段,毛泽东指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为此,1941年8月,中央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决定批评了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指出这是极坏的主观主义作风,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提出要“使这种了解情况、注意政策的风气,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风气密切联系起来”。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下,党内兴起了调查研究之风,从而为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从根本上转变党的作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61年,党中央和毛泽东重提调查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摸清情况,调整政策,解决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旨在克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官僚主义、脱离实际、瞎指挥、浮夸风、弄虚作假等风气,转变党的作风。1961年3月23日,中央在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级党委的一封信中指出:要使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要求县以上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蹲下来,亲身进行有系统的典型调查,并且定出制度,造成风气。中央领导同志带头下去调查研究,推动了全党调查研究之风兴起,党风明显转变。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仍强调全党要调查研究,形成风气,以此统一全党的思想和步调。 ! e6 @& |! f4 [) D; n4 A

  第四,关于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回答了怎样去做调查研究,怎样“做正确的调查”的问题。 g+ \# L7 R5 i2 l' \2 T

  首先,领导干部要亲身从事社会实际调查。他们指出:凡担负领导工作的人,一定都要亲自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不能假手于人,书面报告可以看,但是这跟自己亲身的调查是不相同的;要亲自了解基层的情况,要和工人、农民接触,增加感性知识,这样才能对实际情况摸底,心中有数;不要忙于事务主义,不做亲身的典型调查,满足于在会议上听汇报,看书面报告,或靠报表来了解情况。 " y& Y$ u( P" Q( z2 \# X

  其次,要做系统的从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他们指出:对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都要作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是决定政策的基础;要加强对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与国际情况的深入研究;要加强对历史、对环境、对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具体情况的调查研究;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决定计划,要把各种方案拿来比较,不但要和现行的比较、和过去的比较,还要和国外的比较,才能把情况弄得更清楚、判断得更准确。 & q: Q2 D; g& W0 e* o- X

  再次,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他们指出:调查研究要有满腔的热情,“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求知的渴望”、“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要放下架子,同群众作朋友;调查研究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并且要从个别到一般,从典型的调查掌握一般情况;要找各种不同看法的人交换意见,并多注意听反面意见;为了弄清实事,需要交换、比较、反复,既要占有更多的材料,又要抓住要点,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 W5 b5 K' M8 }1 W ~" x! l+ j

  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1961年,毛泽东曾明确地提出:“民主革命阶段,要进行调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宝贵的遗训。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是时时刻刻提醒全党调查研究,不断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的新问题。江泽民在1993年曾指出:“尽管我们现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工作和全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丝毫没有改变,而且显得更为重要。”去年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 - ]; U \- s( k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党的指导思想、宗旨、路线、纲领和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沿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不断与时俱进。

 
 楼主| 一三零 发表于 2017-6-13 16: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培养宏观视野,关注形势变化,提供足够的调研所需的资源,尤其是经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4粉丝

2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