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谋略篇
当今时代,是属于强者的时代;当今世界,是需要谋略的世界!谁谋略高超,谁就可能成为竞争的赢家!领导讲话亦然。一次非常精彩、富有魅力的讲话也需要讲究谋略!
一、做好三种人
魅力提示: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儿,趟水过河要把鞋子脱。讲话要审时度势,你的官运就会得势。?
“谋略”这两个字,我们既感到十分熟悉但又觉得非常神秘。多少年来,它伴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伴随着人类的思维发展。一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谋略的创造史和实践史,无时无处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我国古代十分重视“谋略”,,把它作为成就事业、治理国家、取得胜利的“法宝”。《孙子兵法》之所以千古流传,关键是思想思想核心“谋略”起了巨大作用。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谋略,用谋略博取财富,用谋略取得竞争的胜利。可以说,在当今竞争激烈化的重要发展时期,成功与失败,困境与出路,谋略将发挥关键作用。
讲话是一门艺术,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要真正掌握这门艺术,使您的讲话更有针对性,增强吸引力,光板着脸说教不行,必须在讲话中扮演好三种人的角色。即,当好医生,研究对象,对症下药;当好教师,“师生”互动,产生共鸣;当好演员,力避呆板,声情并茂。
1.当好医生
医生抓药开方必先诊病把脉,弄准病情,领导讲话也必须认真研究听众。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讲话的目的是说服听众改变态度并按照讲话者的意图去行动。这就要求讲话者了解听众的心理、要求和希望及对你所讲观点的态度,这样你才能有的放矢。
报载,2005年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彭烨参加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办的“高级行政官员”培训项目。“所有课程的主旨都是教会官员如何沟通、协调、合作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自己的表达,没有自己的思考,几乎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彭烨说,从美国培训归来后,自己每当在公开场合讲话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了解谈话对象,并找到好的表达方式。
把握听众心理是实现讲话目的的客观要求,听众虽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但也绝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者。据报道,某市领导春节去送温暖,农村贫困户家徒四壁,别无长物,只眼巴巴地盼着领导同志从口袋中掏出红纸包裹的慰问金来。偏偏这位领导似乎嫌往日作报告、下指示不够,握着贫困农民的手,又把报告上、报纸上、文件上的那套话重重复复地讲了开来。可怜了那个农民,天知道他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却不得不做出聆听状和受教育状。他心里想的,恐怕是眼前这个领导尽快结束“讲话”,让他早点去买点过年的东西。其实,像这样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只顾“说教”的现象,在我们周围屡有发生,只是我们“见怪不怪”罢了。这也势必造成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后果。你讲的尽是官话,人家听不懂,怎么来和你沟通?你和百姓讲的不是共同的语言,是“神话”,怎么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因此,领导者必须在了解听众的基础上力求触发听众的兴奋点,才能实现的最终目的。
听众对信息的接受具有选择性。听众用耳、眼、脑接受外部信息,这种接受过程是在已有经验、知识和心理期待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饱含主观色彩。据心理学家研究,至少有三个“选择性”:一是选择性注意,二是选择性记忆,三是选择性接受。听众对信息的接受还具有“反霸性”。心理学家指出,目前,我国受众接受心理的一大基本特征,就是反抗话语霸权,渴求自我选择。那种高高在上的、粗暴式的、训话式的讲话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抛弃,也必将越来越被领导者抛弃。每位领导应以平视的而不是俯视的姿态、必须以益友的而不是以祖师爷的姿态看待自己。那种“厚此薄彼”、“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单线思维方式和讲话方式,必将寿终正寝。
第16节:一、做好三种人(2)
学会当好医生,就是要从中医诊断中获得启发,“望闻问切”可以了解病人的患病情况,那么也可以用来了解人的思想感情。俗话说“看菜吃饭,看人说话”,“知己知彼”才能成功。了解听众心理的常用方法是望和问。人们常说的“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就是要从脸色中看出人内心是否满意客人的来访,其实,这就是望;问,则是说事先需要对听众调查采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就是讲话前的问。具体地说,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分析特定条件下的背景特点。
听众参会的动机以及情绪、背景,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需求,领导者只有审时度势,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因势利导,也才能使听众得到期望获得的解答,使讲话者找到顺利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相反,两眼一闭,大嘴一张,夸夸其谈,不仅使讲话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使听众产生逆反心理。当然,我们不能被动地迎合听众,而是要善于因势利导,使听众的意识逐步达到理想的境界。
2.分析特定人物的心理特点。
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以及生活经历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有经验的医师会看表里寒热、不仅会看,而且还要会问。问过去问现在,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有经验的领导者也会在讲话前先认真把握听众内心状况,为选择讲述材料提供了依据。所以,当知道面对的是孩子,就不会用对成人的口吻来讲话,当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农民时,会选用农民喜欢的语言。
3.分析讲话过程中的现场特点。
听众在听讲话者讲话时,对不同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并通过声音、动作以及面部表情反映出来。有经验的讲话者会把握听众的这些情绪。就是要“看着人说话”。一旦看到听众情绪异常,或喜或悲,或笑或气,都应尽在把握之中,从而及时对讲话内容进行调整,直到听众情绪符合讲话者的需要为止。这就要求学会讲话中的“变”术,在讲话过程中随时捕捉听众心理的变化,把听众的情绪逐步推向高潮,达到台上台下共鸣的效果。
同时,还必须把握两点:
首先,要摆正和听众的关系。讲话者也是人民的一员,和听众在政治地位、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社会义务有所不同,因此,讲话者要以平等、谦和的姿态,既宣传听众,又向听众学习。
其次,要发挥“自己人效应”。就是讲话者先申述一种与听众观点相同的观点,然后再说出自己想说的观点,这就很容易被听众接受。它可以淡化甚至消除听众在一种观点认同的喜悦中自动解除精神防线。
例文赏析
普京蝉联俄罗斯总统后,举世注目。他当选后在想什么,又将如何开始自己的工作?普京当选后向全国公民的致词及答记者问,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以下是2004年3月16日普京当选后向全国公民致词全文。
首先,我非常乐意回答在座记者的提问,同时我也想向我国公民致词。我想感谢今天所有到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站并投票的人!
我想感谢所有投在任总统、你们忠诚公仆票的人,感谢投其他候选人票的人。无论如何,即使你们的候选人未能当选总统,这个结果也很重要。这对我很重要,因为对现政权对我,这些信息是必要的,我们必须考虑得到选票政治家的意见和观点。不管有多少选民投他们票。这是其一。
第二,我想感谢所有在大选中支持我的人,以及虽因某种原因没有参加大选但对我抱有好感的人。现在可以说,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非常感谢你们,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支持与自信手段。多谢你们。
我认为,作出这种选择的人,支持的不仅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积极变化、不大的但积极的好转:我们保证国家经济近年稳定和高速增长、社会局势稳定、国家巩固。我认为,不是这些简单的成绩,而你们忠诚的公仆、现任总统近年与你们工作时的情绪与献身精神,赢得了支持。
第17节:一、做好三种人(3)
鉴于此,我希望你们相信,并向你们保证:未来4年,我将尽我所能地工作,以使政府加强工作。
我向你们保证,我国人民所有的民主成果将得到保障。而且我们不会停留在已有的成果,我们将巩固多党制。我们将巩固公民社会,竭力而为保证媒体言论自由。而且我们将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以使任何官员也不能以国家利益为掩饰中饱私囊,任何夸夸其谈者也不能以民主的漂亮言辞为自己捞好处。我们将竭力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毫无疑问,我们将珍惜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这也是近段时间我们多次说过的。我想强调的是,稳定并不是目的。这只是解决主要任务—保证我国人民福利增长—的条件。
现阶段所做的一切还不是福利,也不是福利的增长,只是福利的启明星。当然,我们应该珍惜它,但在稳定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迈出下一步伐,以实际保证我们人民的福利。我们应该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迈出下一步伐。我们一定会这样做。
最后,在对外关系上我们将致力保障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利益。但在任何情况下不会用侵犯性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利益,也不会陷入对抗。我们将灵活而合作地争取自己的国家利益。我们将力争达成我们和我们的伙伴都能接受的妥协。我们将竭力为俄罗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就是我首先想说的一切。
2.当好教师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知识的传授。有经验的教师十分注重在讲课中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学生和家长也都反对“填鸭式”教学。与教师相比,领导讲话的对象虽然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填鸭式讲话”,也不利于听众接受。一次讲话,在引起台下人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时,才算是真正被听众接受了。事实上,讲话虽然是一个说、众人听的单声话语,但台下听众用表情与讲话人进行的无声交流,决定了讲话不是单向性的,而是跟听众的相互交流。所以,高明的演讲家常常发出一些舍问、反问,以引起台上台下互动。这里,请欣赏某部队一位连指导员的就职演讲:
各位战友:
我一到这里,就收到了大家送来的不少“礼品”(惊讶、疑惑)而且现在,准确地说,在我说话的时刻,很多同志,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志,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
大家不要纳闷:我没送什么给你呀。其实,大家确实送了,只不过没有在意,或者说不自觉罢了。这‘礼品’就是目光。(笑)
目光?是的。我发现,大家向我投来了各种各样的目光:有信任的,有期待的,有疑惑的,也有无所谓的……我觉得,大家的这些目光,就像为我这个指导员走马上任而准备的一堆礼品:有玫瑰,有玉兰;也有仙人掌,也有霸王鞭……(大笑)不管什么样的目光,不管什么人是怎样的“礼品”我都愿意收下,我都收下了!(热烈鼓掌)并且,我还应说上一句:谢谢大家!(再次鼓掌)。
诚然,来到这个连,我深感责任之重大……要解决这些问题(指大家翘首以盼的问题—引者),实非易事。不过。从大家信任、期待、疑惑的目光里。我看到了希望之所在,意识到压力之所在、责任之所在;从少数同志无所谓的目光里,我也觉察到了阻力之所在,障碍之所在。(笑)不管压力也好,阻力也好,我很自信,相信自己,相信战友,相信大家的力量和智慧,相信阻力终究能变成动力!(鼓掌)
这是一次成功的讲话,讲者故意设置悬念,引起台下思考,较好地实现了双边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作提问时,要注意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引起听众进行思考,并在他们自己的大脑中回答你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既集中了听众的注意力,又避免了老的套路,可谓一举两得。
3.当好演员
这里说的当好演员,主要是借演员运用手势、表情、声音变化等手段,达到声情并茂,出神入化的效果。也就是演讲家所说的态势语。对态势语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开始。有人统计,一条信息如果传播出去,所有的效果中间只有38%是有声的,7%是语言(词),55%的信号是无声的,所以每个人,每天平均说的话只有10-11分时间,且平均每句话只占2.5秒,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有声是低于30%的,60%的信号是通过无声的信息发出去的。这个无声信息的研究告诉我们,讲话者除了要注重有声语言的表达外,还要更多地注重无声语言的表达。态势语言就是要通过人体器官的动作,或者某一个部分形态的变化,比如通过手势、身姿、眼色和面部表情,对讲话发挥辅助作用。
第18节:一、做好三种人(4)
有效运用态势语言,至少有以下三点好处:
1.有利于更形象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
2.有利于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反映情绪;
3.有利于更有效地昭示心灵,加深理解。
讲话中要注意运用态势语言,用眼睛、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力。
20世纪60年代,陈毅同志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个会议上讲到:“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讲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讲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种真挚的感情,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使听众十分感动。
那么,如何运用态势语言?这里引用《口语表达及演讲技巧》的有关论述,供读者借鉴:
《口语表达及演讲技巧》(节选)
1.手势。(1)手指语言:“大拇指”动作一般表夸奖、很好,但有时表高傲的情绪;“十指交叉”一般表自信、敌对情绪、感兴趣;“抓指式”一般表控制全场之势;“背手”可给自己壮胆,镇静,也表自信,但对有的人是种狂妄表现;“手啄式”表示不礼貌的动作,本身就有一种挑衅、针对和强制性。以上都要看具体环境和当时面部表情。(2)手掌语言:“向上”表示诚恳、谦虚;“向下”表提醒、命令;“紧握伸食指”带有一种镇压性;“搓掌”表期待,快搓表示增加可信度,慢搓表示有疑虑;“手掌向前”表示拒绝、回避;“手掌由内向外推”表示安慰、把所有的问题概况起来;“劈掌”表示果断、决心。(3)手臂语言:“手臂交叉”表示防御;“交叉握拳”表示敌对;“交叉放掌”表示有点紧张并在努力控制情绪;“一手握另一只手上臂,另外一只手下垂”表示缺乏自信。
2.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嘴巴可以说话,眼睛不能说话,但眼睛的奥妙,在于它是真实的。可以编出一千句、一万句谎言,却不能遮挡眼睛的真实性。眼睛注视用得多的有三种方式:(1)凝视。集中目光看对方,如果是公事,目光限制于前额到双眼,使人感觉你很诚恳认真;如果是社交,就看双眼到嘴三角区;如果是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就看双眼到胸。(2)环视。眼睛向前然后有目的地扫一下,好处是使所有听你讲话的人都注意了你,不觉得你在和他(个人)交流,能较全面地了解听众的心理反映。而且可根据你的环视随时调整说话的节奏、内容、语调,把握说话的主动权。(3)虚视。就是视非视,讲话就需要这种虚与实的目光交替,“实”看某一部分人,“非”看大家,要作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
3.表情。口语表达是传声的,有感情的。每个人都有面部表情,脸上的每个细胞、每个皱纹、每个神经都表达某种意愿、某种感情、某种倾向。面部表情是最准确的、最微妙的人的“晴雨表”。人的面部表情贵在四个字:自然、真挚。面部是思想的“荧光屏”,演讲的面部表情一般要带微笑。
4.声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