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W! k: P5 Z3 h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些论述客观描述了当今中国同世界的密切联系,表明了中国的发展繁荣同世界繁荣稳定密不可分的关系,提出了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意识、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的基本要求。 4 r/ X' Q2 _: z& S
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发表题为《坚持改革开放 推进合作共赢》的主旨演讲。胡锦涛在致词中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 ]: b9 k$ `) X- A. H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约8%。中国的发展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78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在大幅增长。 : H7 H, t" I* v' R+ `& Z) p# Y8 h
1978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增速达到16.7%,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可以说,中国发展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
# w$ V, H. R7 ^) F5 g6 I7 @, r2. 记者: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您也知道,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也在明显放缓,沿海一些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您认为危机对中国的具体冲击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 O; B% x2 U/ j# V! S
某高校教授:总的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直接冲击比较小。但考虑到中美贸易规模庞大,这就会影响到中国出口。尽管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这些是收入弹性比较低的商品,但如果美国人的收入减少或者停止增长,那么消费就会减少或增速放缓,这就会影响到进口。 1 w" D' m5 X/ g; V
至于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我认为在国际经济形势比较疲软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增加内需。中国在刺激内需方面还有相当大潜力。一方面我们城乡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项目可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也很大;另一方面,中国财政状况也比较好,有刺激内需的力量。
; l) F( {! p) m记者: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可能是中国资本入美投资的好时机。您对此怎么看?
5 K2 d, X" M, C0 f某高校教授:我倒不认为现在就是资本入美的好时机。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我们的人均资本还不是多到可以输出到资本丰富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均资本比我们更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用这个资本让我们的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 J2 ]+ p2 R* _+ X# v& h
3. 迈入2008年,粮食安全的警钟再次在全球敲响。“全球米贵”让粮食安全成为与次贷危机并列的世界热点话题。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显示,世界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以来已上涨83%,小麦价格上涨181%。仅今年头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今年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 1 v( l7 `) V2 U# c
“国际粮价感冒,中国却没有打喷嚏”。在这一轮的国际粮价大幅飙升的同时,中国粮食价格除大豆及相关制品因依靠进口价格高涨之外,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因为储备充足而得以独善其身,总体价格稳定。农业部的数据表明,我国粮食自给率10年来一直稳定保持在95%以上。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第四年丰收,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当年产需基本平衡。目前粮食储备达1.5亿吨到2亿吨,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
( ^9 }5 G1 W; Z1 |8 h尽管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此次在国际粮价普遍暴涨中得以独善其身,但足以警醒我们对粮食安全的重新高度重视。粮食是不同于其他产品的战略物资,企望靠纯粹的经济规律来调节其供求常常会“失灵”,而且粮食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一国粮食安全不能完全冀望于国际市场。
P5 ]+ W4 ?2 d( ?: v! h2008年首个交易日,国际原油给了整个世界一个意外又意料之中的“震惊”——其期货价格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高油价必将影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作为一个经济体早已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中,高油价对于中国的考验也与世界各国具有同样的严峻性。有专家表示,中国是高油价的最大受害国。因为中国等东亚国家主要依靠制成品出口,消耗的是本国的人力资源与环境资源。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目前接近50%,高油价几乎成为中国无法避免的刚性开支,中国在生产出口产品的时候,还要支付更高的能源价格。因此,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系数将因高油价的到来而大大增加。应对高油价带来的风险,中国需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汇率政策
, A# f1 @" l l4. 2008年9月30日,中国招商银行完成对香港永隆银行收购。这是国内迄今最大的银行控股权并购案例。银行业务紧随客户步伐,近年来,在金融环境缺少开放的背景下,内地商业银行纷纷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设行、收购,对应的正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汹涌态势。
6 T' k: h1 ?( ^5 ^2002年,国务委员吴仪在全国外经贸工作会议上强调,“走出去”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事关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这一年,突然刮起国企对外投资飓风,上海汽车斥巨资购入大宇汽车的股份;紧接着,中国网通与亚洲全球电信达成收购协议,成为首家并购海外公司的中国电信服务营运商。
3 m0 j' r: b5 P, o% [2 F1 x据统计,2002年中国公司海外投资达25亿美元;而在此之前的十余年间,累计对外投资只有70多亿美元。 & C% S; n. D% |
2003年外贸数据显示,中国已出口了53亿多双鞋,相当于为世界上每个人生产了一双鞋。从欧盟不断忙碌着反倾销,就知道中国制造的力量刺中了全球经济神经。 5 ?! B9 G4 x2 n% w
而发生在2004年的联想“蛇吞象”收购IBM,注定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典案例。更大的意义是开启了中国力量征服世界经济的征程。
3 z I( S8 O+ h8 u$ G- q r 2005年初,各国依WTO规定全面取消对中国纺织品限额,中国纺织品自此开始了冲击全球纺织业的征程。两年后,中国第一个境外园区——越美纺织工业园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组团”投资渐成气候。
4 x: ` D6 i6 ]8 R8 e" k+ h& m$ x据商务部统计,从2002至2007年,中国对外投资累计近千亿美元,从世界第26位上升到13位,高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彼时,我国已有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覆盖率超过71%。 6 \( J* Y9 h$ `" w; ]3 D
汇丰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内地约70万民企计划在未来3年向海外拓展业务。 2 N2 O: r% l9 A+ E# G6 g/ B* D& W
5. 有专家指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会使我们在很多领域增长慢一些,甚至一些投资也会出现损失。但是如果处理得好,这次危机也是非常特殊的一次机遇。因为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可能会发生变化。 / u6 O6 [5 @2 u, z
在每次大危机之后,都会有比较大的变革。而在这个大的变革中,就涉及到很多原来的规则、机制变化。在过去30年,在经济上中国基本接受了国际规则,因为我们是国际规则的后来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而现在很可能是改变国际规则的时候了。因为要解决危机,防止危机再次出现,很多以前的规则可能要发生较大变化。所以,这次是百年未遇的危机,也可能是50年甚至100年未遇的一次改变,或者说是改变国际规则的时候。中国现在应该抓紧这个机遇,在新的国际新秩序里有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设计、我们的建议。这样的话,能够保证我们在未来三五十年内,确立全球经济领头羊的地位。 6 d# L9 L2 _, w/ D7 _, ^, g, @" X%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29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这次金融危机中国确实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对国内调整结构也确实带来了机遇。
1 y' J$ ]$ V, \/ C( `他指出,金融危机的结果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还要根据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看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特别是东部地区有出口任务的企业受到了较大影响,但这也是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一次好机会,正好可以加大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用于节能减排的投入,扩大内需。他接着说,这次金融危机对世界来说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 O+ }9 d, ?0 B7 ]" l; q
6.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对外开放迈出了最实质的一步。当年7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此后13年间,外资在华投资试水。 0 h! x1 P2 d' u& w$ W7 M
其间,无论是批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经济特区”,还是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甚至到1988年扩大开放区范围新划入沿海开放区140个市、县,加上随后的上海浦东大开发,都深深烙上了改革开放初期利用外资发展的主线印记。
+ E, c& o9 ]3 n' ?9 m 从零开始,30年来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连续16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3.5万家,对华投资的企业来自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有480多家在华投资,设立地区总部近40家。截止到2008年7月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8204亿美元。
. `8 ?# s, [/ I. [外资鱼贯而入,当然为的是掘金;但即便在外资最汹涌时期,中国也未减弱利用外资发展的主动性和控制力,狼的确来了,但不是抢滩者,是同盟军。
! ~( t3 b/ A) }+ S# h" y最直接的作用是,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5000万就业岗位,缓解了中国就业压力。据统计,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的税收为近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其中,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左右。 " q. f8 [9 L H) }
受益于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30年,中国外贸规模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增长了105倍,年均增长17.4%,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使中国一跃成为美国的第三、欧盟和日本的第二、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5 }1 n8 B y* d" M( _% ]/ r
7.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 ( F; z, m% U( O6 n1 w: c$ E! V- |
尽管做好经济工作面临众多的压力和挑战,但是也存在诸多有利条件。
& D; v6 R& D8 o5 r7 Z+ L- ?1 m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开创了新局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这表明,全党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化,贯彻措施更加有效,行动更加自觉。” : t+ M9 J- s$ g' b' x$ d Q6 R7 Y
为应对经济下行的走势,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分析人士认为,或许中国经济很难在世界衰退大潮中独善其身,但至少目前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空间,而且有很高储蓄率,资金充裕,内需潜力巨大,具备抵御金融危机影响的空间、基础和能力。
' Y) w2 k) m- m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编辑出版的《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认为,当前国内环境总体有利于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 v0 I0 P2 ~! V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依然存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教授认为,虽然影响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仍相对强劲,跨国并购投资更加活跃,多、双边合作不断深化。同时,我国对外协调贸易纠纷和经济摩擦的对话机制也日渐增多并成熟。 2 v! e- o9 z, c. s- z' Z* q2 o- F
目前,我国新问题出现、老问题尚待解决,要求我们居安思危、稳中求进;处于变动中的国际经济新环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具备战略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理解和深刻认识国内国际因素的相互影响,切实把握和妥善运用国内国际条件的相互转化,周密考虑国内政策的国际效果,敏锐应对国际事件的国内反应,善于在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国内事业的不断发展中优化外部环境,有效调动和充分发挥国内国际有利我国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努力消解和遏制阻碍我国发展的一切不利条件,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 h2 N) U1 m, x' u% Q: p9 {1 [
8.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从科学研究理念到科技工作地位、从科技体制机制到科研环境条件、从科研布局到科技实力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但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明专利的数量少、有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数量更少。专利法实施以来,来自国内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类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仅占19.9%,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86.6%。(2)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我国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如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分别占93%、91%、85%、69%、6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国产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了国外专利持有者。(3)企业专利申请少。1998年至2003年,我国企业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不到30%,虽然出现了华为、海尔等一批专利大户,但全国有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
7 L/ B0 m& b* R# i实践已经证明,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生态脆弱,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其在国际竞争合作中的地位。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竭力保持和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鸿沟,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中保持优势地位的战略之一。
: N$ a r" ^% _) l9.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京召开,中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 Q4 f+ }) z8 r' ?10.2008年9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若干重大问题”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 [7 Z, }/ \* o) q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是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科技经济竞争力,建设经济强国的有效途径。在当今国际竞争格局中,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特别要把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放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上,重点支持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
5 h' z6 L# U4 y0 H$ d7 n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2 C+ g8 z$ R1 p* M" } w
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特别是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由此带来的水质、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居世界前列。不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的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也不可持续。今天的人们,只要还有一点长远眼光,还在为子孙后代的福祉考虑,就必须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赢得较快的、更长久的发展。
( u' I5 K# K7 X. y/ q& P$ ?7 n6 F申论要求
5 s6 @' Q+ b& d7 l& n* l5 E; S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概述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 b. U0 F" N4 G. V# r# H
要求:概述全面,条例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600字。 3 d: q* s$ P) ]0 b' }/ }
2、根据给定的材料,谈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 7 }% X+ V1 `, s
3、参考给定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