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果断决策 % I' \$ a# F# B# S
果断决策,是指决策者在科学认识和分析情势之后,在面对应急方案的选择及人员救助的实施等具体问题时,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雷厉风行的动作、积极稳妥的措施、扎实有效的工作,果断及时地加以处置。切忌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导致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 # P& X( D0 x, `' h" u$ Z
在决策阶段,应当遵循以下的几项原则: 1 h- X+ {3 \' \% h! ^
1、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在面对决策问题时,以人民的人身安全为首要依据,千方百计保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0 U9 h4 @+ \/ m2、必须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冲突。对于有可能存在隐患的问题,切忌放任不管,在控制住事态发展的情况下,要迅速果断地处理隐患问题,防止事态扩大。
6 ~3 { b9 ?' ]% }7 X) Y# p3、领导干部应当亲临一线、靠前指挥。 0 F' h" g/ T! I4 p
4、要能保持克制忍让,以解决问题、控制情势发展为首要目标,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0 v5 m+ n5 z3 x4 E' A5、始终保持良好心理承受力与心理素质,保持冷静,不能惊慌、急躁。 * Z2 K+ y7 ]) N+ o# `! W% v+ P
三、高效执行 ) a: h1 \! e( I: u
一个应急方案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决策,更在于执行。如果执行得不好,那么再及时科学的应急方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唯有执行到位,才能真正起到应对突发事件、稳定局势,防止事态扩大,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 N7 I. r1 R' A3 m& }' H# o
对执行情况的检测与及时纠正,是保证决策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 I/ G, R6 s$ ~& Q
1、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有明确的执行时间。这三项缺一不可,是保证执行者按照预定计划行动的基础。 z( y- a: m. q6 @2 Z+ N) ]
2、在动态过程中进行控制。动态过程控制可以强化执行人员的责任心,提升执行能力,更重要的是及时纠偏,保证应急方案的准确实施。
( X& Q% h9 T) J( y3、适当的激励。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人们往往会情绪激动、惊慌失措,有时,在出现一定的人员财产损失之后,群众容易产生沮丧、绝望的情绪。因此,作为公务人员,应该首先站出来鼓舞大家积极面对困难,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5 Q6 k/ O4 c$ _7 p5 @$ w5 t" q; x
四、善后处理 ' H( y0 C$ e5 J2 ~. C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告一段落之后,应当及时做好善后事宜。 6 S5 q, w) y; q2 {
1、要敢于面对媒体,敢于在媒体监督下开展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度,防止不切实际的误导。要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态的进展情况,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 w3 G$ g4 ^$ _& p- S! X7 B) d2、安置好受到影响的人员及其家属。及时核拨应急的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 g+ _0 `! F+ N" H: c
3、保证基础设施的运行。如道路、通讯的畅通及水电气等的供应。 4 M9 O/ j9 i5 Z) Q
4、维护好社会治安。防范和杜绝其他危害事件的发生。 7 ]1 j; w5 Z v2 n# q/ E/ o
面对需要应急应变的突发事件类题目,虽然要求较高,但考生如果能够将这类题目分析好、答好,能够非常充分地展现出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素质,必定能够在面试中获得很高的印象分。因此,此类试题值得考生去深入研究和复习。在作答时,只要能够掌握好上述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原则,再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必定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