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指出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所作出的基本判断。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昨日,北京部分专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话题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此次公报中的“热点词汇”上。
一切为了科学发展
【热点词汇】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宜勇告诉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重中之重,也将是日后我们评价‘十二五’的重要标准。”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赶超,提升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但也面临着结构压力和发展不平衡的多方挑战,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保持未来经济高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实现赶超经济到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重点就是优化空间配置、经济结构和转换机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张平看来,“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城市化是在赶超经济中的最后一块短板,因此城市化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有很大余地。城市化的规模和空间集聚度能从根本上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扩大服务消费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主导。”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海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力资本快速增长相伴随。从1985年到2008年,我国人均人力资本增长3.1倍,而人均GDP增长5.8倍。“高技术的人力必然带来更高的产出,人力资本的市场化流动必然增强全社会的活力。”李海峥说,所以,在此次公报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提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势必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到去年,我国货物贸易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贸易顺差由最高时的近3000亿美元下降到去年的1900亿美元,今年还将继续减少。今年1—3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境外企业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6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其中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112亿美元。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华黎明认为,“中国要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收入分配改革重点在初次分配
【热点词汇】比重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如果不能从各个方面提高居民的福利,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杨宜勇说,从现实看来,我国 “十一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已全面铺开,“十二五”期间就是要把这篇文章做大,特别是要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此前,关于“居民收入将与GDP同步增长”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有调查显示,中国要素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的系统性低于发达国家相当于我国发展时期的20%,低于新兴市场国家15%。
对此,杨宜勇认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重点在于初次分配,而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他认为,理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我们过去一般对“保低”主要说绝对数,很少提相对数。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最低工资的国际标准应该为平均工资的40%—60%。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应该能够进一步向平均工资的40%靠拢。
另一方面,要缩小收入差距,政府不仅能做到“保低”,还要“扩中”和“限高”。杨宜勇说,从国民收入中政府、企业、居民三者比重看,目前居民收入约占50%左右。如果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就需要政府减税、企业让利、实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当然,最根本的要靠转方式、调结构,做大财富的‘蛋糕’。”
而在张平教授看来,“十二五”规划 《建议》中有一个亮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都成为长效机制的一部分被提了出来。提高居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投资失衡、内外需失衡的问题。”张平说,中国劳动收入报酬比率低是导致中国消费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通过采取提升劳动者报酬等措施,中国居民消费率就有可能从2008年的36%,到“十二五”结束时上升到46%,使扩大内需落到实处。
尊重新兴产业规律发展文化产业
【热点词汇】支柱性产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我看到的国家赋予文化产业的最高地位。”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昨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以往我们都是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但五中全会公报能将‘推进文化创新’放在文化产业发展新要求的第一位提出,已经有了向文化产业倾斜的趋势。”陈少峰教授表示,通常我们所理解的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它代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有很强的公益性。同时,文化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既能进一步带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效益,也能带来调整结构、提振产业、拉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经济效益。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物质财富有了很大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愈发强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被看成是金融危机期间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有数据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通常在8%以上,而我国大陆只有4%,文化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推进文化创新”有哪些路径?陈少峰认为,而今,我国文化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依然严重,文化创新的任务之一就是内容产业的创新。“政府应尊重这种新兴产业的特殊规律,摒弃以‘制造业’经营文化产业的思路。”陈少峰说,要鼓励创新、尊重知识产权,使市场主体认识到“内容”是最易提高附加值的部分。同时,应加大3D技术、三网融合技术在推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打造文化与科技“双驱动”的内容产业,“用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方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积极参加国际合作建设和谐世界
【热点词汇】和谐世界
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回顾‘十一五’,中国无论在全球合作还是在地区协作中都发挥了日渐显著的作用。”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杨成绪说,在二十国集团历次峰会上,中国同与会各国共谋克服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之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中,中国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仗义执言;今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更为两大富有活力的经济体装上发展引擎。正如有外电评述的那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地位日益重要,将不仅自身得益更能惠及各方。”
正因此,杨成绪说,全会提出的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势在必行。
在建设和谐世界过程中,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正在面临的难题。发展经济不能背离环境保护。华黎明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是中国一家之事,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提出的方案得到发展中国家的好评,10月中国又在天津召开了今年第四次气候谈判会议,这一系列举措充分表明,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尽了其应尽之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必然导致低碳技术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插上翅膀,其深刻影响力将辐射到中国未来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领域。
而在此次全会上提出的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再次表达了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积极承担责任,构建和谐世界的责任与决心。
如今,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时空交替点上,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坚持“走出去”的战略决策,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发有为。而在区域合作方面,“十二五”期间中国亦大有可为。华黎明说:“在未来,现有中国与东盟合作、中日韩经济合作将结出硕果,而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经贸往来也会生根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