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技巧与应试指南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10-9-15 08: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公文写作培训班
  2 x b& z) \6 L: a5 d% D

一、参试者的知识素质结构

+ N" t7 E3 G, l

对于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在知识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高层次领导者的知识面要宽,低层次的要专。总起来说包括两个方面。

$ M% A- k4 I$ }9 W

(一)基础知识

% K% c* b6 }: B6 @! J

它是领导者知识结构的第一层级。人们通常所说的领导者的知识面应当宽一些,基本功应当扎实一些,主要是指基础知识这个层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 P3 P U* c; G

1.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等基础理论,应当有比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融会贯通,能够用以指导工作,这既是革命化的要求,又是知识化的要求。

% }/ L: H9 u2 c9 ^$ f }

2.毛泽东思想。领导者要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明晓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的理论贡献,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 n3 @( w% b" h; H* [+ h$ R

3.邓小平理论。领导者要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理论精髓,并用以指导各项工作。

! D* |1 f) F9 M: }' J. {

4.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 e1 ?2 f0 u4 p$ O

5.对于一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知识面要比较广。因为领导者需要认识和处理的问题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工作的综合性和多样性,要求知识的多样化,除了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史、地理、数学、理化、生物、外语等基础文化知识外,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方面,诸如天文、地质、工业、农业、商业、财政、金融、法律、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艺术、军事等专门知识,也要有所了解。

L& J2 B! I- R6 X% U

6.对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实际知识也要比较熟悉,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

8 D6 c6 O4 g. D9 K, F# x- [" ^' p

(二)专业知识

2 B# t6 q7 e5 {5 Q( t% J6 F0 _

它是领导者知识结构的核心。专业知识主要是指本部门、本单位的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领导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就领导者本身来说,要精通包括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科技管理、人才学、领导科学、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门知识。

( H' Y" I7 q* A, D3 g/ K

二、笔试内容分类

" v9 x; M* h. L- O

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笔试部分,主要分为公共知识笔试和专业知识笔试两部分。

! y! {4 o+ v- p6 J& r1 q# z( t

(一)公共知识笔试

( P0 G; z# q3 N/ ] |

公共知识笔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1 I% {6 t1 B$ g5 G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该部分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测试应试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原理,观察、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测试应试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水平以及运用其理论分析和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1 M' u% \/ s) R" w

2.毛泽东思想。该部分考试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D5 z7 I5 s9 |4 m8 w

3.邓小平理论。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 C8 W0 m8 G. c

4.党史党建。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党的历史和党建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并通过总结党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运用党建学说的基本理论,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党的自身建设重大问题的能力。

6 Q: l. P( L& O0 ]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7 W* e1 h" P& L* X. b" x% Z

6.行政管理与领导科学。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对行政管理与领导科学基本概念的了解、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运用有关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R3 Q% N' I0 x" [0 ^3 n. P) d9 ^

7.法律知识。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了解和掌握法学基本理论、我国法律的基本制度和部门法基本知识的程度,以及相应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依法行使法定职权的能力。

! D! H, f" T; C( }) ]9 P ^

8现代科技。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以及前沿问题的了解程度。

! r! S3 ~7 T6 E. R0 g5 w

9国情国策与时事政治。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对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时事政治的了解程度。

, W3 l( t9 ^% r* J% M9 X

10.公文写作与处理。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熟悉和掌握公文的基本种类、基本功能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的行文规则、语言运用和写作基本程序、公文处理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的程度。

. i: I4 ]* \' {4 n$ _

(二)专业知识

4 ]- Y! R; E/ N. X. R2 b$ T

前面讲的公共知识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般要求,它反映了一个领导者的文化层次,而领导者的专业素质则体现了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和开展某项活动的能力,它所反映的是一个领导者的文化类别。

$ M2 |5 _" {. u" @1 T

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专业知识的考试目前主要按行业分类,共分12个大类,每个大类又细分为多个小类。具体是:

; v- m4 f8 d. h7 S/ Y

l.党务类: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机关党的工作。

+ e# k* ?( h$ T4 i* [

2.经济管理类:宏观经济、内外贸易、交通运输、体改、统计,物价、工商等。

$ C0 N. `+ `' Z9 P/ O& b, v$ M

3.财经管理类:财政、金融、税务、审计、保险、证监等。

! W$ d. W0 [+ E9 K) x: o* b

4.科技管理类:科技、环保、技术监督等。

& K$ c4 ^/ \, b3 [: F" p

5.文化教育类:教育、文化、文物、体育、广播电视、新闻等。

# I S7 J( W6 Y

6.农林、水管理类: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气象等。

+ W2 d+ _; F9 \/ d9 ~

7.卫生健康类:卫生、计划生育、医药、防疫等。

$ O5 R' a. x* D+ g. X

8.司法类:司法、公安、检察、法院、监察等。

& L* N) P6 H* W4 A" U! S/ f# ~

9.劳动人事类: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等。

" U0 \0 q$ i+ \8 R( d2 R5 a+ x1 u- E+ a

10外交外事类;外交、侨务、对台事务等。

M9 J9 b* U3 s7 V C# J

11群体工作类:工、青、妇等。

1 O/ ]8 E+ \* T& Q9 \- |- }

12行政类:民政、宗教等。

' o) ?) Z+ E8 k$ C/ B! K

关于专业经验,考试大纲的要求是:

8 p) v2 I, h! W/ y& _0 j# e

1.报考副县(处)、正县(处)级职务的,一般应在45岁以下,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报考副局(地、厅)、正局(地、厅)级职务的,一般应在50岁以下,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 o3 `7 \( H" ^0 b

2.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报考副县(处)、正县(处)级职务的,需分别担任正科。副县(处)级职务2年以上;报考副局(地,厅)、正局(地、厅)级职务的,需分别担任正县(处)、副局(地、厅)级职务3年以上;任副职5年以上且特别优秀的,也可报考上一级副职。

, n4 r# i% B T0 A" s$ N& O

3.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报考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和2年以上相应的领导工作经历;报考局(地、厅)级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具备8年以上工作经验和5年以上相应的领导工作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可根据拟考职位的需要,适当放宽资历条件。

% d) }( X' j3 H9 ?/ f1 z+ M/ n$ t& r$ {

关于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则按岗位要求设定。

6 J" Q$ p$ R6 X" c; Q

三、笔试技巧

. y; G+ o( K; I3 k0 y+ J; U

笔试是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的重要环节。笔试的特点是考生通过解答试题,

% Y0 s- O# F0 h! A0 d' x6 F4 v( j" P

让主考机关了解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众多考生同时临场,有统一的、较客观的评判标准,省时高效,经济易行。但笔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考生不能直观地向招考机关展现自己,而要通过卷面展示自己,因此,有必要了解几种常用的技巧。

8 ?5 q8 E: ]+ @1 q& t8 G0 W

(一)了解阅卷者的心理

+ `, y2 G- H" n8 D: f+ @: }- ^

考试一般都要专门制定评分标准,包括标准答案或有关评分要点及各解答步骤的分数分配方案等。评分标准是阅卷者评分的依据,它要求阅卷者按评分标准严格评分,以保证评分的一致性。从理论上讲,评分标准应该是合理的、科学的,这样才能保证评分结果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然而,由于阅卷者有各自不向的评分原则。因此,往往在不同的人心里又有各不相同的评分标准。有人作过这样的调查,用“你给试题分配分数的原则是什么”的问题分别询问24位阅卷者,结果竟有10多种回答。可见,在给试题分配分数上,评卷人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 M% L$ h1 a l

阅卷中的认识过程就是阅卷者知觉和思维的过程,这里的知觉主要是指对考生答卷的知觉。在阅卷时,由于阅卷者与考生是相互隔绝的,因而,后者是次要的,有时不起任何作用。阅卷中的思维主要是指比较、判断、分析和综合等。

0 Y! O' A: g5 w4 E0 k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人们在知觉过程中要遵循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这些规律,当客观事物只有部分作用于感官时,人就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补充,知识经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存在差异。在阅卷时,阅卷者对考卷的知觉有知觉者主体经验作参考,知觉的结果与客观现实中答卷的好坏并非完全一致。因此,知觉对阅卷时评分的客观性有一定影响。

( L5 v7 e& s* W7 H* C* M

从阅卷者主观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知觉是以观察为主的,而这种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伴有积极思维活动的,阅卷(评分)就是要根据标准对考生每道题答案的对错进行判断和评估并赋予相应分值。其中包含了记忆、分析、综合、比较和判断等行为。分析是指把事物的个别属性分解出来,比如,在给作文评分时,既要把作文分成若干段落来思考,又要对作文的卷面、词句、内容、特点等分别来看;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比如,对作文评分时,经过对作文的分析之后,要把作文各部分、各种属性综合起来看,形成对作文的整体认识;比较是把事物的某些属性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差异,比如将考生的答案与评分标准比较,在考生的答案之间作比较;判断就是对事物进行最后定论,对试卷作何意见,评多少分。

6 p3 z, i2 F( @. ]1 U3 U- x* a. ]) l. o

目前,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的试题类型主要有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类。前者比较简单,比如判断题,阅卷者只需将考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对照一下,便打分,几乎不加思考,即使外行人也能完成,一般不容易出现差错,有偶然性的差错也很容易纠正,对这类试题现大都采取计算机阅卷的方式,对于后者,阅卷者的心理过程就复杂多了,上面所说的知觉。分析、综合、比较和判断在阅卷中都可能存在,环节越多,过程越复杂,阅卷者的差异就越大,阅卷者情感过程中的爱好或厌恶、心境、美感、理智感和意志过程中的自制力以及个性心理等都能产生影响。最典型的是在评作文题时,阅卷者需要对卷面、立意、意境、结构、层次、语言及文字作出判断,这样,不同的阅卷者,所给的分数必然有差异。   

: t, l6 c2 j/ t; v; C/ m

(二)根据阅卷心理形成应试策略

7 S+ g$ ~1 q* Y( _

l.卷面务整洁,字迹力求工整

+ o1 A/ w. l0 t" |

由于阅卷人对考生是陌生的,阅卷人对考生的了解只是通过一张试卷,因此,考生在试卷上要下一番功夫。考生在答题时,按照规范的格式书写,又没有乱涂乱画,字写得认真且清晰,阅卷人看起来既省力又省心,整洁的卷面。工整的字体首先给阅卷入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可能产生光环效应,对提高自己的成绩是有利的。另外,阅卷是一种艰苦的脑力活动,长时间的评阅工作必然会使阅卷人身心疲劳,智力活动效率下降,如果考生字写得潦草,又乱涂乱画。且不按照规定的格式答题,必然引起阅卷人的烦躁情绪,影响评分的结果。因此,只要时间允许,一定要认真书写,字体未必像书法艺术那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至少应清晰可辨。

' I& M; ]( y( m9 [8 B

2.答案简明扼要.切忌画蛇添足

& W6 T* F# X( B& z' Q2 P

一般情况下,正确因行标准答案是以要点或纲目的形式出现的,否则试卷和试题评定就会因人而异失去统一的标准。由于阅卷者对评分标准的顺从,标准答案之外的观点,除非确属高见,且能得到大多数阅卷者的认可,否则难以得分。实际上,由于每个阅卷者在个性上的差异和认识上的差别,标准答案之外的观点受到一致认可的机会是不多的。因此,考生答题一定要简明扼要,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即可。对要点的解释要准确,若解释不对,还不如不解释。

6 R& A5 v& K' e2 Y0 A- D Q

3.做题先易后难,以求得到鼓舞

5 z) |6 Y @; C) ~5 ]. |

实践表明,成功的经验可以使人的心理需要和期望得到满足和实现,产生愉悦感和良好的情绪,使人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增强信心,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状态。反之,则会使人灰心丧气,产生一种挫折感,降低人的活动能力,难以进入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先要通看一遍试卷,心中有数后,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答,力争在不断满足、不断激励中愉快地完成全部试题。如果遇到一时解不开的题目,暂时抛在脑后,等完成其它题目后再做。

2 B7 E8 _* j7 W. p5 q

4.要准确,力争一次成功

9 W8 @2 m9 D! Q

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定势性倾向,先前所进行的心理活动往往影响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方向,使人习惯于按照业已形成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如果已经出现了错误,往往是很难发现和纠正的。因此,在答卷时,要把求准放在第一位,在求准的基础上求快,并且求准应立足于一次成功,即使放慢一点速度也争取一遍成功,这样就省去了反复检查的功夫。如果抱着“反正后面还要检查”的态度草率从事,不但难以保证答题的准确性,而且浪费了许多时间,可谓欲速则不达。

; S T M, f# G7 l3 W

5.尽量做到最后复查一遍

3 }4 L) [* J: I

考试是一种紧张、复杂的智力劳动,总免不了犯错误,最后复查一遍是避免错误很有效的办法。试卷答完之后,头脑因得到相对的放松而较为清醒,因而,更容易发现在答题过程中注意不到、考虑不周的一些问题,提高试卷的准确度。在复查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解答上,避免思维定势的干扰,故多采用逆向检查法和变换方式检查法,前者指不从其正面按部就班、循老路前进,而是从其反面一步一步地进行反证;后者则是用与原来不同的方式解答同一问题,如能殊途同归爪可以确定答案是正确的。

+ e1 J8 P- L I6 i# w; o3 {* U1 ]* g

(三)注意通免常出现的差错

# r7 s P; \5 q) _; S9 q

在笔试过程中,有些题目并不是不会,很可能由于失误而出现差错,下面分析其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以提醒考生在考试中避免。

: `! Q5 E8 {' U6 C6 n! b6 V( Q

1.选择性差错

, t1 W! N8 t" b* J! S9 T) ^7 e

这是在各类考试中常见的现象。考试时,如果考生对心理焦虑程度控制失度,就会引起对卷面解题信息感和灵敏度的下降。当出现外形、意义相近,但特征、本质内容有差异的相似试题时,很容易被相似因素所迷惑,造成信息感知的“错觉”,进而出现解题失误,另外,由于对题意理解不全,没有把握问题的精神实质,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动手做题,也容易出现失误。为此,考生在接受解题信息时,首先,必须调整情绪,保持心绪的平静,防止因焦虑过度而感知能力降低。其次,要认真审题,在弄清试题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试题的含义及提问角度,再进行本质特征的比较,弄懂试题提问的目的及解答要求,然后,再细心拟定作答内容,从而准确解答。再次,平时复习备考,掌握考试内容时,必须注意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严格区分相近的问题,力求甚解,切忌望文生义,胡编乱造。

1 Y/ D' e: X Z) C2 e: R

2.遗忘性差错

* ^+ [" W; n/ I

考生由于记忆发生故障,眼瞅着问题复习过,但又记不起来了。这是因为:第一,考生在接收知识信息时,对考试目标、内容、要求等不甚明确,在生理、心理、时间、备考内容等方面与考试的需求对应性较差,在考场上出现原先贮存信息的消失,或信息联络的暂时中断。第二,考生解题时注意力分配不当,引起记忆模糊或不完全。第三,正巧进考场的那段时间记忆能力较差。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必须注意两点:备考时尽可能使备考内容与考试内容相对应,并有意识、有规律地进行应试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的适应性训练;在考场上要恰当控制情绪,合理分配解题注意力,不要做着这题却想着那题,防止出现短时遗忘造成信息联系的中断,万一答题中一时卡住,也不要焦躁,更不能胡乱拼凑。应暂时停止作答,迅速将注意力转移,等顺利解答了其他题目后,回过头来再集中回忆,或者干脆放下笔静坐几分钟,缓解一下紧张情绪,等冷静后再作答。

2 U) R/ q: U5 s7 j: W' _

3.自是性差错

" i" l+ t7 { G% U

这类差错主要发生在那些骄矜和侥幸取胜的考生中。他们对试题的解答总是视难为易,以易解难,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就立即作答,误将一些与解题非关联性的条件作为解题的已知条件,或者漏掉某些与解题紧密相关的要害内容,而单凭主观相象作答,致使解题失误,要克服这类差错,重要的就是要克服盲目自信。答卷时,应当见易思难,视易为难,认真细致,避免粗疏,镇定自若地解答。

+ F% i8 h# h8 |+ A

4.猜测性差错

: Q+ ^' B. b( L* W

这类差错主要发生在那些缺乏主见和自信心的考生中。他们在解题时容易为他人的神情或暗示所左右,如遇到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或根本未理解题意等情况,便凭一时的感觉错误地推断,有的考生则以其他考生的面部表情、眼色等形式的暗示为依据判断是非,造成胡乱猜测。要避免此类差错,就要坚信自己意见的正确性,防止因他人暗示而造成应考失误,强化自信心,并把这种自信贯穿于应考的全过程。

( K. j) ^) F/ ]- B y. n

5.习惯性差错

2 A* ], i. K. D; h

这类错误主要由于考生受原有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影响所致,在考试时,一种惯性使考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解题思维引向定势,严重影响了能力的发挥。避免这类错误的方法是:消除紧张情绪,充分发挥想象力,避开思维定势的影响,根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地设想答案,然后进行分析筛选,从而正确地做出解答。

, r! g; j. y! k# c% H

(四)学会一些答卷策略

6 A2 D$ m z3 |7 k+ Y* z* ?

在考试过程中,如果确因知识或能力所限,对试卷上的题无能为力(或从未学过,或没能力做完),不妨采取一些小策略来应付。

9 Z7 }+ b& N6 [5 j4 m0 r

1、增加一分也好,决不留下空白

% n, M" S* B1 [5 n; h/ z' J- V+ V

由于参加考试的人较多,考生也许因一分之差而名落孙山。其实在考场上多得几分并不难。因为许多试题的评分标准不仅看最终答案,而且要看整个答题过程。考生即使对问题一知半解.也应尽力做答,不留空白,就有可能得分。一些主观性试题在评分时有变通的可能,如果考生一字不答,阅卷者也无能为力。考生对题目一定尽力去答,能走一走算一步,再说,试题本身往往就有正常的暗示作用,随着题目意思发一些议论,阅卷者在评分时说不定就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可以给分甚至符合答案的观点来,尤其是一些文史类的题目最为明显。

. G) \. e- Z! I( d

2.只要不倒扣分,不妨尝试回答

- S! n/ h p6 Z3 i; [6 T

选择题一类的题目适合尝试着回答,一般情况下,答错了是不倒扣分的。越来越多的教育和心理学家相信,猜测和估算也是人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许多研究证明,在标准化考试中,“勇于猜测的人”比“谨慎小心的人”更容易得较好的分数。曾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让400名考生回答两份等值的标准化测验题,第一次不鼓励猜测,第二次鼓励猜测,结果发现,第一次平均分数22。5分,而第二次则上升到46。2分,差距很大。从理论上讲,是非判断题,猜对的可能是50%,四择一的试题,猜对的可能占25%,而实际猜测所得分数往往要多,猜测大都有一定的线索,况且,考生对试题一无所知的情况是不多的。即使凭常识也可排除一些不正确的选择项。另外,在解答阅读理解性质的选择题时,题与题之间往往有一定的暗示,甚至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考生可以根据其中一肯定正确的选择去推论其它各题的选择,往往做对一个就全做对了。

( @% X+ F8 w* I* g; O d3 c) I

另有一种特殊情况,若考生对有的试题一无所知,为求得一定得分起见,就把最终选择定在同一项选择上,即全部选A或B或C,这样其中肯定有对的,并且一般B(对的机会比A、D多,因为若A对,考生选择A后就不再往下看了,若D对,则浪费考生的做题时间,因此,一般把正确的答案放在B、C上。当然这只是通常的情况,没有规律。

/ l/ }# V: O6 E* M

3.根据题目所给分数科学分配时间,不要提前交卷

- |) Q5 }. q# [+ e- r. f1 Z- U! X. O- V

许多人考试失误是由于时间没掌握好所致。他们或者毫无时间观念,慢条斯理地答题;或者只着眼于字体工整,卷面整洁而精雕细做;或者被一难题缠住,无法脱身;或者先紧后松,唯恐答不完而草草从事,答完后才发现时间还早,而卷面上的字连自己都不认识……这都不可取。因此,考生要学会统筹安排时间,要把试题的数量、难度结合自己书写速度安排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被一题缠住,草稿尽可能简略,书写力求工整不错,若提前做完了,也不要提前交卷,要认真检查,哪怕是一个数字,一个符号,每检查一遍都会有所收获。

) A6 ]2 i3 @7 B3 r& Z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10-9-15 08: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五)客观性试题技巧

% o- r( _( O1 v) }

这种性质的试题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中使用较多的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下面逐一介绍其解题方法。

3 g3 V7 o) y3 t( s4 E! l

1.选择题

3 I/ h4 K) P3 U r' j7 ~' b9 P

包括单项选择、双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三种,其主要功能是有效考查应考者对所考科目知识掌握的广度,较全面地检测应考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这种题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判断能力,也需要冷静仔细地分析比较。答题时要掌握下列方法:(1)逐项淘汰。先认真读懂题干,再把题干与第一个选择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看两者是否相符,不符就转入下一项,若前三项都被淘汰,就可认定第四项是正确的。当然,若仅读了第一项就认定是正确的,最好也把其他选项浏览一遍,以保证确认的准确性。(2)印象确认。这适用于正误判断和程度差异判断两种性质的选择题,当你快速读一遍选择题的题干和选项后.如果某一个选项最先被确认是正确的,便可将此项定为正确项。(3)双向比较。即将备选项进行纵、横两个向度的比较,以各选项与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分辨出合乎题意的选项,通过这种向度的比较,能较好地避免因漏选或多选而失分。(4)两头收缩。即去掉大同,排除小异,将选择范围逐步收缩到最小,这最适用于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在设计时一般不以各项中都相同的某一点内容作为确立正确选项的依据,故可把“大同”的东西置于选项考虑之外。同样,某一个选项独有的特征也不可能是多项选择正确项的依据,这就可排除“小异”。两头收缩,作出正确判断。(5)大胆猜测。如果无法认定哪项正确时,不必太在意,不妨在分析的基础上大胆地猜测.这样既不会太浪费时间,也不会影响情绪。

2 G( }! \: C- L1 S2 ]

2.判断题

* E" U! q/ g: Z9 R3 z6 Y$ d

其主要功能是考查应试者对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是对于各种近似易混概念、公式、事件等记忆、分辨能力的测验。这种题看似简单,但如果草率对待,思路不对,同样会造成错误。

/ s+ A# ^( V7 n3 {* l4 j

(1)根据试题表现形式,确立答题思路。判断题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结论式,是非项的陈述本身就是一个判断句。另一种是推理式,是非项的陈述在前,题干在后。在答题时,要注意前者宜采用回忆、辨析、差别定义的思维路线,首先回忆需要使用判断的知识内容,再分辨是非,找出干扰因素,作出正确判断;后者需对是非项进行推理,然后根据推理得出结论。(2)把握题目的设错特点,判断题目的设错手段主要有四种:即前提错、事实错、逻辑错、结论错,当然还有其他设错手段。答题时,要把握好设错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辨别错误的速度和准确性,无论如何,知要全面、细致理解题目陈述内容的含。,避免被迷惑。(3)重视作答小窍门。判断题的作答方式简单,因此必须要慎重,严格按要求作答,若需要改动,千万要处理干净,不要因涂改而产生歧义;不能在作答处划上对错两个符号,要大胆地判断;若有倒扣分的规定,更要注意。

% t0 M+ Y2 O( Q6 o5 z) D2 z8 z

3.填空题

) f2 U& e$ M% D9 `& [* A

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应试者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侧重记忆、辨别等能力。填空题所测内容大都是必须准确记忆、辨别、理解,而又是易忘、易混、易错的内容。填空题的答案是唯一的,要用简明、准确、完整的语句作答,这当然需要记忆要准确,但也有下列技巧:(1)在答卷之前,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试题所叙述的内容与空白处应填写内容之间的关系,然后才能着手按照先后顺序填写。(2)切忌填写的内容与题目本身的内容不相符。填空后必须重读一遍,看所填内容与题日本身的内容是否协调,意思上是否连贯、完整,是否有卡壳现象,若有要重新斟酌准确。(3)不能张冠李戴。如果题中连续设几个空,考生在答题时马马虎虎就可能出现此类现象。因此在作答时要注意答案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答案与前后相关内容的相容性,做到对号入座,避免答案全部正确而彼此位置颠倒所造成的失误。(4)逻辑上不能混乱。有些考题旨在检验考生对某些知识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程度,作答时一定不要随意改变逻辑次序,否则,即使填出也会因逻辑次序混乱而扣分。(5)要灵活运用联想、排除、对照、搁置等方法,恰当解决填空时所遇到的困难。

1 g1 t( P3 ^! X q5 O. k

(六)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 N: w. A' `" [8 C5 u

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中,主观性试题主要包括:简答题、辨析题、判断分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综合思考题、阅读理解题、情景模拟题、写作题、职业能力测验题等。

3 Z ^! L# ~$ u( Y v

下面介绍部分题型的解题方法。

( R8 O9 ^/ ^7 M3 _" ~' A

1.简答题

% o u& N5 R: a& z: g9 g. U6 ^

这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基本原理、原则、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分析能力。考生在解答时需注意;(1)要清楚简答题解答的特点是针对性强,要点鲜明,表述精炼。解答时需开门见山,抓住重点,突出重点。(2)答前先打草稿或列出提纲,然后按要点顺序答题,一般不用举例。(3)要认真审题,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使用表现问题实质的关键词语。

2 n" i7 k* {! z2 d3 ~

2.辨析题

: f$ O. l& c9 v6 y* d- s

这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科学原理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科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h7 e0 H8 s! V; ^' m

考生在解答时需注意:(1)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是非实质,然后再判断是对还是错,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说明命题正确或错误的理由。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即结论判断,结论证明,结论推理。(2)判断题实际上是问答题的变种,是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基本原理,在做出判断后;阐述理由与做简答题一样。解题的关键是判断,而判断的准确与否又在于基本原理的把握,而基本原理的运用又必须首先对基本原理所含的主要理论内容、是非界限和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有全面理解和掌握。(3)注意事项:原理的运用必须慎重,结论的判断必须以对命题的认真分析为基础;对问题阐述观点要鲜明、简明扼要,对结论的推理不能逻辑混乱,自相矛盾。

4 {: d3 D5 z% e4 ?$ t8 U

3.论述题

) Y- K% u9 M+ m9 w& B) R7 `- u

这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解题难度大,常被认为是拉开档次的题目。其实论述题也并不象有些考生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只要知识面广,思路正确,同样容易做好。(1)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确定本题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作为论述题一定要有论述的中心议题,全部回答都要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而展开。(2)提出论点,即自己的主要观点,考生提出的论点一般宜精不易受最多设三个级次的论点,即论文题目直接提出的问题为一级论点,回答一级论点问题的论点为。级论点,以回春三夜夜点问题的论点为三级论点。这样形成以论点为支撑、以中心问题为主轴的文章体系。(3)要善于精心选择论据,论点是否正确,关键要看论据是否充分,这就要求考生在论据的选择上要注意:论据要有针对性,所选论据必须是能说明论点的材料,对论点具有强化作用;论据要有代表性,不能堆砌材料,也不能生拉硬凑,对所用的材料要进行筛选,(4)重视论述的方法,做到深刻全面。要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做到以事述理,以理服人,不能只讲空洞的大道理;再者,要注意说理的逻辑性,材料的运用要符合逻辑,不能互相矛盾,在表达上要规范、准确。(5)在上面回答的基础上.最后做出鲜明的结论,这是全文所述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要紧扣命题中心.做到观点鲜明。

8 U9 `+ X5 c, o+ Y. `+ l

4.阅读理解题

. f) u1 G/ c6 a0 H! t% G0 P6 A4 D5 E

这类题主要是检测应考者对语言文字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包括阅读材料和回答问题两部分,具有综合程度高、考查内容范围广的情点。考生在回答时要学会使用下列方法:(1)善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许多考生习惯于先读材料再做回答,这样可能造成如下的结果:读了材料后没有印象,回答问题时没有线索,只好再读一遍,浪费了时间;再者,开始不知道有多少问题、是些什么问题,回答时难免不准确。为此,考生在阅读材料之前先看提问,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使之在思想上有较为明确的印象,这样能提高阅读效果。(2)边阅读边思考,抓住问题的关键。阅读不同于看小说,要慢慢地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弄清材料与所提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特别注意与答题相关的重要概念、重点观点、重要依据,并对他们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把握关键的东西。(3)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与材料主体思想的关系,弄清材料中的特定背景下为什么用这些观点来反映中心思想,分析各重要观点与所在文段主体思想及全文主体思想的逻辑关系,从而确定答题的角度。

0 z( ]9 d4 y' K: c

5.案例分析题

7 m: j7 g6 A9 i" L4 M2 p

这类题主要是用来考核应考者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运用原理恰当,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条理清楚。考生在解题时需把握住下面的要领:(1)考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由于案例分析题是根据案例所反映的情景而提出问题,这如同电视向观众展示一段故事情节后,根据情节提出问题要观众回答一样,考生不是案例当事人,而是观众,是局外人,只有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做出的答案才能正确。(2)根据案例选择最准确的原理。要在认真阅读案例材料、准确把握题意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原理,可见,原理的选择是否准确,原理的运用是否恰当,决定了解题的成败。那么选择原理的要诀是什么呢?一要抓住案例情节的实质,以便确定分析的重点;二是运用原理紧扣案例进行分析,要根据材料描绘的情景选择原理和组织作答材料;三是处理好分析重点问题与分析重点相关问题所用原理的关系,防止所用原理彼此孤立,甚至相互矛盾;四是分析得出的结论必须科学、准确。(3)切忌空谈,分析要具体,条理要清楚,要以理明事,据事述理,不能只讲空洞的大道理,否则令人厌烦。同时,还要注意叙述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 ~9 X% o! R. R% \% S, K

6.作文题

% w8 N% D4 `2 `4 ]5 A9 w) x u) w/ ]9 X

这类题属于考查应试者逻辑思维、形象逻辑、创造思维、书面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试题,分为命题作文和条件作文两类。无论是哪种作文题,考生在做答时,都要注意抓住几个重要环节:提炼主题一构思结构一文字表述一润色补缺。在写作技巧上要注意下列几点:(1)要符合写作的基本要求。①短小精焊,要避免因文字繁杂而影响文章主题的表达和中心的阐述;②观点明确,中心突出。切忌论点过多,避免因此而引起的逻辑混乱、观点不明、思路分散;表意确切,用词要恰当,引用的数据、人名、年代、事件等准确无误。(2)在写作时,必须先弄清题意,再根据题意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构思结输和组织材料。(3)写完后要仔细通读全文,看看中心是否突出,观点是否正确,层次结构是否合理论据是否有力,如有不妥之处,尽快修改。

6 ^" k. `' E) h" ~& h8 ~) U1 Q

7、情景模拟题

% q) Q5 U# k) q6 V# _0 t" e1 u. E

这类题正好与案例分析题相反,它要求应考人把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从自身材料精述情景的感受中,悟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生不是局外人,而是“戏”中人。以此来考查应考人的适应能力和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答题方法上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考生应进入角色,以真实的心态去感受和体验,面对情景去分析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当然,也不能因此忘记自己的任务(考试),受情景的迷惑而使观点偏颇,在开始答题后,要走出情景;二是要处理好答题要求与作答方式的关系,答题的方式方法要与答题规范要求一致。情景模拟题一般有两种题型,即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案或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考生在回答时,必须看懂试题的要求,以防答非所问。

 
 楼主|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10-9-15 08: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七)自始至终保持必胜的信念

: |9 l& {7 u! x9 _3 r* W8 F

自信对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有了自信,才能生存于世上,应付各种挑战,克服障碍,处书决断,坚守自己的信仰;反之,如果没有它,便会轻视自己的人生价值,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受别人的支配。所以,人们常说,有了自信便能成功。自信为什么这样重要,原因有二:其一,自信能排除恐惧、不安等不必要的烦恼,使你能运用清晰的头脑,创造新的意念,并培养新的友谊,它还能使你获得一切成功阶段上出现的良机;其二,你的自信,将引起别人对你的信心,成功多半落在一个具有自信心的人身上。对于参加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的应考人来说,建立自信心,是获胜的保证。因此,考生在整个考试过程,必须保持自信心。

( @" [+ h! G, F v& Y: \* k

1。了解自信的本质

; ]4 u. T! k$ V c

通常来说,每个人都有他理想的自我和实际的自我之分,实际的自我又可分为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自我。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就是主观的自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客观的自我。如果主观的自我高于客观的自我,那么这个人就充满自信,如果主观的自我低于客观的自我,那么这个人就缺乏自信,为此,你首先要重视自己、尊重自己,要维护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尊严,决不能看轻自己,要坚信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独立性,不必理会别人对自己怎样评价,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来把握。实际上,正如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患有或多或少的营养不良症一样,也有同样数目的人患有自信不良症,营养不良症可以由药物来治疗,自信不良症却没人给你开药方,唯一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已,要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 M5 F2 A/ K% m }4 b4 e5 W+ B/ r

2.可以判断一下自己的自信度

% b0 G' d5 [8 ^# W S0 g# h

回答如下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了解自己的自信度:①在别人面前,会不会老担心着别人对你有怎样的看法?③是不是常有“今不如昔”的感觉?③与生人见面会不会胆怯?④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是否感到心慌?⑤是否会把过错嫁祸给别人?⑤在家里和工作单位里,是否总想发火?(7)是否怕失去日前的工作,弄得鸡飞蛋打?(8)与上级谈话是否会忸怩不安?上述八个问题中,如有一个“是”或类似肯定的回答,那便是危险的信号,必须尽快调整自己,恢复自信心。

( X9 c' E2 u' j; H v; k

3.多想一想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有利于增强自信。

$ |' r" j- `8 r F3 h8 y: v

你可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优点检查表,这样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有着更多的优点:①情绪上的优点:温暖,敏感,关心别人,有同情心,能针对别人的需要做出适当的反应,慷慨,慈善,能鼓舞别人的信心,了解别人,体贴、照顾别人,考虑周到,接纳别人,支持别人,体谅别人,直觉准确。②智能上的优点:善于分析,知觉敏锐,聪明、智慧,反应快,善于掌握观念,能做深度的思考,领悟力强,记忆力好,对学问有好奇心,语言能力强,有良好的推理能力。③美感上的优点:对颜色敏感,对设计有创新意识,有想象力,能发明,能即兴而作,懂得配置家具,懂得选衣服,能安排食物和花卉,懂园艺,能弹奏乐器,能绘图,能唱歌,能演戏,能做手工艺,能跳舞。④人格上的优点:有热心,有勇气,有决心,诚实、坦白、公平,幽默感强,机动,自然,有口才,有说服力,思想开放,弹性大.有号召力,负责任,卖力,活泼,内省,温和,热情,整洁。(5)体能上的优点:平衡能力强,体力好,有忍耐力,协调性好,动作敏捷,具备竞赛的精神,双手灵活,体型良好。通过挖掘自己,就不难发现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优点,你也许会感到自己是颇有能力的,有比其他人优越的方面,从而较客观地把握自己的能力。

& l( J+ z: O& G; `! Q& U% i: r

4.克服影响自信的阻力

9 _6 r/ c4 v7 W( M1 j. B; ~5 |6 M

人的自卑感一般来源于幼年时双亲的教育不当,也就是说是社会压抑了人的个性,妨碍着自信的形成。如在家里,要服从长辈,尊重别人,要顺从别人的意见,要好好学习大人的行为,做什么事情都要征得别人的许可等等,这对孩子的社会化是有帮助的,但也压抑着他的个性和自信。在许多学校里,不但要求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还要批评那些有个性的孩子,使得孩子只有采取社会一般认为正确的感觉、思维和行为。因此,明确自己自尊心理的来源,也就向着克服自卑感迈进了一步,这对建立自信心很有帮助。

( X$ v; s- f8 ]% I7 x

四、考试方法和试卷结构

# U+ R7 ~* B/ }9 m4 r2 F/ u# D

(一)公共科目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 T4 F+ W3 @ {! p7 G' K

l.考试方式

! A9 i. ]4 G4 M

笔试、闭卷

) V+ `6 ?+ ]: A+ ^, r

2.试卷分数

) N6 W8 h7 v( A% F) w% G, o

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 S2 j6 [9 f( ~' I7 l

3.考试时间

8 o8 ?3 O5 Y! M, D0 h1 A4 r

150分钟或180分钟

- G3 I: l( X6 M! V8 P! j- p/ E' z

4.试题难易比例

* S1 f4 `/ M) \, i* [

司(厅、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  20%、中等难度题约  50%、难题约  30%;处(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  30%、中等难度题约  50%、难题约  20%;科(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10%。

/ ]! d# w2 {( ^6 o7 C

五、考试内容比例

6 ]6 ]! I' n( P" f4 r }

政治约25%;经济约20%;法律约20%;管理约20%;科学技术约10%;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约50%。

" U2 Q4 ?4 Y2 G7 N* c2 m

六、试题题型

. X: n ~8 T+ \6 O: s K

(一)客观性试题:判断题,选择题等。

9 d+ q. G6 |/ V+ R1 f9 C0 o

(二)主观性试题:改错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写作题(议论文)等。

. T7 l% ^! B* M4 S

(二) 专业科目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 l2 I- ^3 I& G4 Z

1、考试方式

+ P/ U" V. b# p1 [+ C* e

笔试,闭卷

$ G5 E& g8 c8 k$ D3 |' V3 A

2、试卷分数

+ `/ N f) D5 `. D, W; D

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5 t: x( W8 c3 [4 y+ k2 G

3、考试时间

$ P0 z6 A& t( u* k

150分钟或180分钟

, c9 b4 z- T# ^ E0 u

4、试题难易比例

6 L. G3 G, b* u/ }

司(厅、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2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30%;处(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科(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10%。

1 [7 D6 G U( k: t

5、试题题型

( b* {# Q7 H- h# D

(一)客观性试题:判断题,选择题等。

4 M* c, q' q2 A* H& Z: f

(二)主观性试题:改昏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计算题,写作题等。

5 q& d% K1 V; N5 p

(三) 面试

* n6 f& ` V! Q% H) g- y/ r2 i& m

1、 面试的目的

7 x$ p* L5 n l& i7 R( f9 _

面试是对笔试合格者的进一步测试,面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0 f1 }2 C8 J) V! f5 T; H

2、 面试的方法

" d4 d$ o" J+ z3 w! r

一、结构化面试

9 |/ w" k) N7 ]9 C- c$ {' X$ a! | K

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该方法要求测评要素设计、试题构成、评分标准确定、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各环节必须扫标准化程序进行。考官根据应试者的应答表现,对其相关能力素质作出相应的评价。

; ?2 r: c; E7 R1 }8 w* v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

/ b7 K: W9 h, z! y2 I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集体面试的方法。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5-7人)在给定的背景下围绕指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表现,对其相关能力素质作出相应的评价。

2 p, u* U+ e3 \2 K: G) _

三、文件筐测验

6 k! x4 j1 Q8 W

文件筐测验也称为公文处理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特定角色,在规定时间内对来自工作各方面的文件、报表、信件和其它信息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处理情况,对其相关能力素质作出相应的评价。

: @; T8 Z2 ^/ H+ d8 W

四、其它面试方法

/ X1 g$ x. P: g4 r# t: G

工作取样法,角色扮演法,演讲法等。

4 h* L+ E/ y9 a/ T; p

在目前条件下,以结构化面试为主,其它方法可根据具体条件酌情使用。

& a2 m, x! H, a1 S% J" g

3、 面试的程序

3 {/ A6 }4 ?3 R$ {- {6 y' d+ y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

# U3 i5 O+ ` I- c" }" k3 f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员宣布考试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追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1 n; ]9 S6 A# p* o- l% Y: X# b" i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

5 Q3 d- k2 ?5 K) {9 o1 D7 ?! {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考试规则;主考官根据需要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司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 _# G/ r2 R! P. w3 U) F

三、文件筐测验的程序

Q( w: Q l3 m/ Q2 w0 S+ u- s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考试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司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 p& R2 }4 _/ M8 { @2 }

四、其它面试方法的程序

6 v) w5 G7 i6 ?) T7 V

其它面试方法的程序根据其内在要求确定。

5 k" b9 s# }3 u& R9 ~

4、 面试的测评要素

- d9 q l' A$ v- \' |% f# g2 a

一、一般能力

5 g: y( y. y2 V }1 h

(一)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提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9 D+ j, a/ V* \1 z7 Q% A. x

(二)语言表达能力: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说服动员别人,以及解释、叙述事情的能力。

8 F( M( U& E, Y& q- I

二、领导能力

6 V2 O o1 C: t: ~! T3 j

(一)计划能力:对实际工作任务提出实施目标,进行宏观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的能力。

0 _0 y9 O: c) c, u

(二)决策能力:对重要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判断,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 f9 }4 H! j' \. ]4 L( t: v( ?; q

(三)组织协调能力: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 ^; W, ?5 m. [/ O8 `$ s1 E6 c! v

(四)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 Z2 X- Q* n' M m7 h$ W! M

(五)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4 x8 c6 A6 ]6 M( u

(六)应变能力:面对意外事件,能迅速地作出反应,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的能力。

6 C+ U8 r& k) |1 W2 f3 G! ~2 p

(七)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能力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要求确定)。

$ \" W9 [% Q6 a# r0 J

三、个性特征

% D6 `6 ~3 r+ `$ [6 Z" ]

在面试中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自我认知等个性特征。

1 O! M5 K, F L$ v! M8 y! ^

5、 面试的测评要素比例

" f: p N" e) y9 {8 r$ U, |- E; T

一般能力约20%;领导能力约70%;个性特征约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