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大县做成强县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10-8-27 08: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工业经济是实现 “大县做成强县、优势转为实力”目标的关键所在,本人结合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作一点粗浅探讨。

一、发展工业经济的必要性

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工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要实现“大县做成强县、优势转为实力”目标,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1、从工业化所处阶段来看。国际上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有三个重要结构性指标: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降至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降至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至60%以上。从我县看,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4.5∶34.3∶31.2,其中,一产略高于二产,与实现工业化标准值15%相比高出19.5个百分点;从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看,2009年达到53.9%,与实现工业化标准值20%相比高出33.9个百分点;从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看,2009年城镇化水平仅为26.4%,比60%的标准值低33.6个百分点。根据上述三个结构性指标判断,我县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2、从对GDP增长贡献拉动来看。GDP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综合指标。我县2009年,第一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13.47%,拉动GDP增长1.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60.48%,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11.75%,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26.05%,拉动GDP增长3.31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看,我县工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偏低。

3、从实现“大县做成强县,优势转为实力”目标来看。县委、县政府提出到2018年末,实现“大县做成强县,优势转为实力”具体目标,我们例举其中几个重点目标加以分析。第一,从提出GDP年均增长14%左右、总量283亿元、人均73890元的目标来看,据统计核算2009年总量78.83亿元、人均GDP 21105元,分别仅占实现目标的33%和28.56%左右。第二,从提出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的目标来看,2009年才达到2.671亿元,仅占实现目标20.4%左右。第三,从提出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分别达760亿元和660亿元的目标来看,2009年分别达到71.64亿元和62.54亿元,分别仅占实现目标的9.43%和9.48%左右。

二、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建设新型工业县”发展战略,工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1.64亿元,总量比2005年(“十五”期末)27亿元,增加44.64亿元,增长165.33%。

1、规上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从2001年“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规上工业经济发展,每年以32.9%速度递增。工业企业数从2002年的51家到2009年187家,增加136家,增长266.67%;工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9.57亿元到2009年62.54亿元,增加52.97亿元,增长553.50%,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30%。

2、工业主导产业初步形成。通过壮大规模、集聚发展措施的落实,初步形成了纺织、林产、矿产、水电、食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从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看,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产值59.9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3.65%。从结构分析,轻工业大于重工业。2009年,全县18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03家是轻工业企业,占55.08%,实现工业总产值36.76亿元,占58.78%。由于轻工企业中纺织业企业占71家,对财税贡献不大。

3、民营工业企业突飞猛进。根据闽统〔2005〕核96号文件对民营经济的界定范围,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182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97.32%,实现工业总产值57.9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2.60%;国有控股企业仅5家(含2家注册国有企业),总产值4.63亿元,仅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4%。

4、园区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省级经济开发区自2002年开办至2009年已有47家规上工业企业入园(含城关、西城镇6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25.13%,实现工业产值19.4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1.13%。按现价比拉动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2个百分点。

5、行业发展方向逐步趋好。2009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187家,其中:制造业160家,占85.6%,实现工业产值52.79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4.41%。该趋势吻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定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准确地认识自身的不足是尤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1、产业结构不优,二产比重严重偏低。我县2009年三次产业比重为34.5∶34.3∶31.2。三明市为20.0:48.4:31.6,永安市为12.5:50.8:36.6,沙县为19.5:53.0:27.6。我县第二产业仅34.3,比全市、永安、沙县分别少14.1、16.5、18.7。我县规上工业增加值21.34亿元, 比永安、沙县分别少51.95亿元、19.58亿元。与全市和发展较快的县(市)比,第二产业比例严重偏低。

2、发展水平较低,抗御风险能力较弱。表现在:其一企业规模偏小。2009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实现总产值3344万元。其中:大型企业零家;中型企业仅有7家,总产值13.6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1.81%;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10家,难以达到规模效益。其二资源型企业比例较大。18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98家是资源型企业,占52.41%。其三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我县工业在90年代得到一定发展,真正是在2002年起才得到较大发展。由于发展时间较集中,大部分是传统产业,装备和工艺相对落后。

3、运行质量不高,总体经济效益欠佳。表现在:2009年全县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3.78%,比三明市的201.33%低57.55个百分点,在全市倒数第一;2009年规上工业企业亏损36家,亏损面19.25%,亏损额2.67亿元;2009年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139466元,比三明市人均178643元低39177元;2009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3.7%,比三明市19.6%低15.9个百分点,在全市倒数第一。

4、缺乏科技投入,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个企业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全国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看,我县工业企业对R&D的投入意识不强,投入经费少,仅有2家企业内部有设立科研机构,拥有发明专利权产品仅3个,高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同时,缺乏重量级品牌产品,没有一个国家级名牌产品,省级名牌产品仅“沈郎乡牌一级山茶籽油”和“龙杉牌建筑木构件及装饰型材”两个。

四、思考与建议

要实现工业化目标,任务非常艰巨。要遵照工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以培育产业集群为抓手,整合资源,扩张规模,延伸主导产业链,走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路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1、坚持各类企业齐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总量。鉴于我县目前工业经济总量小,第二产业比重低,工业化尚处在初期阶段,要素资源较丰富,中小企业创业比较容易等客观现实,必须加大发展力度,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潮,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依托资源优势促进优势产业升级和企业横向扩张,做到大中小企业一起上,尽快做大工业经济总量。

2、培育各个行业龙头,形成产业竞争核心能力。大企业是产业集群的“龙头”,是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核心,它可引领着区域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我县龙头企业不凸显,核心竞争力较弱。因此,建议要根据我县产业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从每一个主导产中选择创新意识强、企业规模较大、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各3-5家进行重点培育。对于列入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制订“一厂一策”,在各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一批产值达10亿、50亿、100亿的龙头大企业,使之真正成为尤溪的优势主导产业,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强势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区域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工业经济整体素质。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要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大幅度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建立研发机构,大力引进人才,开展应用基础及相关技术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提高粗加工技术水平基础上,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技术,尽可能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全县工业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4、立足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要素资源、区位和人文优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超前做好储备一批、考察一批、论证一批、推荐一批项目工作。通过以商招商、赴会招商、网络招商等形式吸引他们到尤溪投资发展;通过寻求合作伙伴,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引进强势资本,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等形式,做大做强产业;通过加强与已在本县落户的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把好的项目推介给他们,实现滚动式发展,壮大企业规模;通过人情、乡清、亲情为纽带,牵线搭桥,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后续服务,加强政府服务的主动性、超前性,主动为投资者排忧解难,对引进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和“团队式”援建的办法,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5、建好工业园区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将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一方面对已入园传统产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对接、互补、融合。另一方面对新入园企业要坚持优选入园项目,规范入园程序,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选择有特色、产品竞争有优势、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企业入园。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业集群度高、产业链条长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6、健全完善保障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各项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到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营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政策导向的指导,为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投资结构的有效调整打好基础。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职业经理人队伍、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制定人才引进倾斜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高精尖人才到我县企业落户和发展;引导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为工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大财力支持。建议由县财政出资一定数量资金,作为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专项基金,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制定要素倾斜配置政策。在土地使用、能源供应、运输保障、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上,优先满足产业集群的“龙头”大企业所需,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者为县统计局主任科员)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哥的天空 发表于 2011-10-18 11: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指标分析全面,值得学习。
 
彩妍knx 发表于 2011-12-16 20: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不错,很简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