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抵制“三俗”之风 提高主流文化影响力

[复制链接]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10-8-24 08: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话题引入: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隐忧?如何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抵制“三俗”之风,用优秀的作品塑造人、鼓舞人?本版特邀请省社科院叶青研究员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记者: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三俗”现象?

叶青: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不仅体现为一系列高速增长的经济指标,更体现为当代中国人精神文化层面的巨大变化,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但是,当下的文化建设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说,经济问题往往在物价波动、供需矛盾失衡以及失业率上升等方面得以凸显,如同人们身体上的器质性病变,容易引起重视,容易为我们察觉、警惕并及时采取措施;那么,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在短期内没有明显的病理反映,就如同人体的“亚健康”,就如同中医所谓的“气血两虚”、“阴阳失和”,但问题仍然存在,并潜藏着很大的“病变”危险,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毋庸讳言,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确实在某些文化领域大行其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影视片,过度追求商业化、娱乐化,强调感官刺激,忽视高尚的审美追求;一些出版物,忽视正确的导向作用,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传播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些电视媒体,人为制造“热点”、哗众取宠、格调低下,为追求收视率甚至不惜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一些网站,炒作绯闻、披露隐私,靠无聊、低级的“恶搞”甚至靠渲染色情暴力提高点击率。这类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现象,散播快,流毒广,其严重危害不容轻视。前不久,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文化领域的“三俗”问题连发六问,诸如“现在一年创作的小说等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但真正为广大读者所一致公认的力作有多少部”,“全国几百个电视频道,数以千万计的文化节目,真正的有丰富文化内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节目又占多大比例”,“每年生产四百多部影片,上万集电视剧,其中能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并驾齐驱的传世力作占多大比例”,等等,这些质问确实值得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警醒和反思。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10-8-24 08: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记者:您认为文化领域“三俗”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叶青:当今世界消费主义之风盛行,波及文化领域,产生了文化消费主义,使文化生产的商业利益追求压倒甚至取代了艺术和精神的追求,文化沦落为纯粹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伴随着流水线式的生产与复制,拒绝深刻、追求感官满足,以消遣性、娱乐性为追求的文化成为消费时尚,文化泡沫、文化垃圾以及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由此大量产生。

比如,近年来大行于电视的各类选秀节目,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刻意逢迎观众获得收视率的现象;一些选手、评委把选秀节目当做追逐名利、自我炒作的平台;一些媒体凭借其手中的话语权,百般维护,推波助澜;一些电视明星、媒体红人所代表和渲染的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也甚嚣尘上。这类节目在带来很高人气的同时,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反感。而一段时期以来,“三俗”之风在一些电视“相亲”节目中可以说达到了某种极致。在“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理念的驱使下,这些节目把少数年轻人拜金、自私、享乐的爱情观、价值观一次次加以放大,在以低俗的方式赢得所谓“高收视率”的背后,却是电视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沦丧、价值观的迷失、导向的严重偏离。

文化消费主义的侵蚀,是“三俗”之风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三俗”之风侵蚀文化领域,暴露了我们的主流文化不够突出,没有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引导力的问题。在坚决抵制“三俗”之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弘扬主流文化。

记者:什么是主流文化?其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叶青:在任何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化都是多元并存的,呈现出丰富、复杂、动态的状态。但其中总有一种文化获得广泛的接受和认同,这就是主流文化。它是指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它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国家意志的表达。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文化。这种文化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那些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和智慧光芒的东西;二是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进程中作出的伟大创新,包括体现时代精神的当代文化;三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元素。在整合上述三种文化渊源之上形成的中国当代主流文化,以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旋律,激励、鼓舞着亿万人民。

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大众传媒传播本国主流文化。美国作为世界流行文化制造、输出大国,其好莱坞大片在传播核心价值观方面并不含糊。无论是战争大片、科幻巨制还是浪漫爱情故事,大都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和美国式的伦理爱情观念。好莱坞电影体现的核心价值,成为维护、宣传美国主流文化的重要媒介。这些影片在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其导向性同样十分鲜明。

应该看到,作为应该在社会进程中起重要引导作用的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不够突出,不够“主流”,未能充分发挥“主流”的引导和影响作用,甚至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变幻、交织、杂响中,声音不够响亮,缺乏应有的感召力,无法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作用,这无疑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当前,各种文化在这个时代交响:“精神快餐”、“草根文化”盛行,蓝领文化与白领文化、小资文化与打工文化并存,“少儿不宜”的成人文化对传统道德带来挑战,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文化冲突引人注目。而主流文化却呈现出一定的非“主流”状态:第一,主导意识形态不够突出,内涵不够稳定,在当代社会往往显得声音较弱,其社会影响与其在当代文化中应有的地位不相称。第二,受到来自大众文化的挑战,其社会影响力受到削弱。由于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往往相对保守,面对大众文化显得单调、拘谨,庄重有余,活泼不足,未能做到寓教于乐。又由于受到政府主导的文化体制的保护,其面对市场的竞争力先天较弱,在大众文化的市场化运作面前疲于应付。第三,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在其所依凭的主流媒体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挑战时,主流文化的传播也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在新媒体的挑战面前显得更为活跃和主动,与主流文化的守势形成鲜明的对照。

文化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仅需要“破”,更需要“立”。当前从上到下的反“三俗”浪潮虽能对“三俗”之风造成重大冲击,但如果没有优秀的主流文化“立”起来,那么“三俗”之风很可能卷土重来。

 
 楼主|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10-8-24 08: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记者:在大众传媒时代,主流媒体、文化主管部门,应如何承担起弘扬主流文化的责任?主流文化怎样才能在当代中国发出响亮的声音?

叶青:当前的问题是,主流文化面对各种非主流文化特别是“市场”的不合理要求,往往反对乏力,除了“运动式”反击外,似乎找不到更为有效的方法,有时甚至表现出一种暧昧的态度。各地卫视频道毫无疑问属于主流媒体,应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主力军作用。但遗憾的是,在受到人们普遍批评的“三俗”之风面前,少数卫视频道不仅未能站稳脚跟,甚至跟风鼓噪、浑水摸鱼。因此,明确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其在当代文化中的应有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主流媒体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努力把握时代脉搏、感知百姓冷暖,以不泯的良知真正肩负起崇高的社会责任。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管理者层面,要建立健全对主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机制,强化监管手段,引导文化产品生产者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在这一进程中,引导机制的健全尤其重要,只有充分发挥长效机制的作用,才能激发文化生产者积极创造的热情,激活创新潜能,在消费文化的大潮中凸显主流文化的地位,以主流文化引领时代文化的健康发展,形成多元并存、丰富多彩、主旋律鲜明的中国当代文化。

主流文化要在当代中国发出响亮的声音,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增强主流文化的魅力,提升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以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在此方面,应强调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

所谓精品意识,就是在主流文化经典的打造上要体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追求。2008年,中国气派的“奥运文化”,以传统文化融合现代理念,强势出击,赢得世界瞩目,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大气磅礴的开幕式,将中国特色的奥运文化推向世界的舞台,令世人震撼;200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化盛宴中,《复兴之路》等一批文艺精品将宏大的主题与全新的艺术探索相结合,在赢得各阶层观众青睐的同时,突出了主旋律,体现了主流文化的无限魅力。

所谓市场意识,就是在主流文化产品的生产中,要加强对当代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这是主流文化获得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前提。近年来,以江西“红歌会”等为代表的重温红色文化经典现象引起各界关注。“红歌会”将红色文化内涵与当代市场运作相结合,给那些耳熟能详的红歌提供了万众瞩目的时代舞台,在讴歌革命传统、重温崇高理想、传播优秀文艺的同时,收获了令人欣慰的收视率,取得了双重的成功。其巨大的影响力引起各省同行的竞相效仿,有的甚至来争夺“红歌会”品牌,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这一探索的价值,其有着值得期待的前景。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具有巨大导向作用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中,也提出了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要求。围绕着这一标准,突出了市场的评价作用,这一调整是富有深意的。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在主流文化打造中要突出创新的意识、开放的心态。这一点在流行文化风靡全球,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代显得尤其重要。事实上,近年来主流文化在许多领域进行了令人欣喜的探索,其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比如,2009年央视春晚上一展风采的“英伦组合”令所有的观众惊讶不已。这是一个横跨流行音乐与民歌、通俗与高雅的大胆而成功的“混搭”。当盛装的宋祖英出现在流行歌手周杰伦身旁,当优美的民歌旋律与鲜明的流行节奏交织一处,让人耳目一新。事实上,以宋祖英与周杰伦搭档演出,这原本是个源于网络的创意,但春晚编导团队却从中发现了其雅俗共赏的巨大吸引力和实施的可能性。于是,两位重量级歌手“顺应民意”,真的以如此组合现身春晚舞台,结果是出奇制胜。这是一种迎合,但这种迎合是基于对主流文化内涵的深刻把握的主动的探索。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在流行文化的挑战面前放弃守势,以更为活跃和主动的姿态进入到一个无限宽阔的新天地,在这里,主流文化将展示出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1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