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特色产业 夯实农业基础
全力加快雁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毛绍百同志在全区农业农村暨村党支部书记
培训会上的讲话
(2010年3月12日)
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农村工作会议,是全区一年规模最大的会议,也是全区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我们全体在家的区级领导都要参会,和长期在一线生产、生活、工作的村支部书记见面。区委、区政府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专门做了研究,对会议的筹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充分反映出区委、区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对工作在一线的村支部书记和乡镇干部的重视。这次会议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二是总结去年的农村工作,特别是提炼、推广农村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三是安排部署今年的农村工作,动员全区干部群众发扬“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精神,抢抓农时、大兴产业,夯实基础、共建新村,奋力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昨天上午,与会同志参观了永鑫公司、南骏产业园、沱东新区、晏家坝示范园,对我区的工业、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有了更深的认识;昨天下午,我们请省委党校专家和有关区级领导,就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层信访维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工作对大家进行了培训,听了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志们都感慨收获颇丰。刚才,红堰村、天生村、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和保和镇四个单位分别就公路建设、信访维稳、合作社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他们都讲得很好,希望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借鉴学习。稍后,鸿飞同志还要全面安排部署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大家回去后要进一步明确思路,增添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讲四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肯定成绩,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亮点、新突破
2009年,我们紧紧围绕“建设西部县域经济强区”目标,按照“做强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文明新村”的思路,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农村社会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6.3亿元,增长4.9%;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增加380元。这些成绩的取得非常不容易,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现代畜牧产业提质增效。全年出栏生猪165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22.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50%,被评为全省畜牧产业强县培育县。一是产业标准化水平得以提升。突出品种选育、圈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市场销售等生产环节,大力实施“生猪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工程,着力推广养殖场“粪污内循环”和“零排放”模式,建立产品追踪溯源体系,全区生猪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二是专业合作社运作得以规范。坚持“盘活存量、提升质量、规范运作”,组建了7个合作社帮扶组,全面清理了社员构成,规范了财务管理,兑付了三级良繁体系建设补助资金4000万元,保护了业主和养殖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积极引进资金雄厚、技术领先的公司,通过入股、收购等方式,参与养殖企业或者猪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有效化解了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推动了猪业合作社规范运作、健康发展。三是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得以增强。着力强化生猪一体化经营体系建设,先后组建了智泰、惠洋2个生猪养殖合作社联合社,发展了鑫博、科辉2个生猪产业一体化经营产业集群,全区生猪产业在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中抗压前行。特别是面对去年6月份生猪价格严重下滑的不利影响,区委、区政府及时启动猪肉储备计划,拉动了全区猪价的回升,有力调控了生猪生产和市场供给,全区生猪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总的来说,在去年市场低迷、外围疫情比较严重的艰难环境下,我区畜牧业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一些大型的骨干企业还有很好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畜牧业的希望。
(二)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突出“建大基地、创大品牌”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全区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2009年,我区被认定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一是优质粮油基地进一步做强。大力开展水稻、玉米高产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推进优良品种换代更新,全区粮油种植单产量明显提高,沱东60万亩粮油基地建设不断巩固。在自然灾害不断的情况下,全年实现粮食产量50.61万吨、同比增长1.2%。二是经济林木基地进一步做大。突出万亩蜜柑中心示范片带动,安排120万元专项资金,探索实施“蜜柑八改”,蜜柑品质不断提升,实现了每亩“千元增收”计划,“蜜柑之乡”品牌进一步打响,雁江蜜柑获得“全国区域品牌百强”称号,沱西20万亩蜜柑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入实施林权体制改革,种植速生杨、核桃等经果林15.4万亩,新生经济林木基地建设得以破题发展。三是绿色蔬菜基地进一步做优。坚持“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盛合、汇洋、龙旺等龙头企业和宰山、李家坝等蔬菜协会,带动沱江沿线30多个村、1.6万户农户,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绿色蔬菜,在7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建成了沱江沿线10万亩优质绿色蔬菜基地。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27.5万亩、产量达50万吨、产值达7亿元,被评为全省“十大特色蔬菜核心区”。现在雁江的蔬菜在全省,甚至在省外的重庆等地都小有名气。现在都讲规模经济,我们的市场要面向大城市、面向全国,规模越大,与市场的联系就越紧,价格就越高,所以我们今后的蔬菜种植规模还要扩大。四是劳务配送基地进一步做响。开展了“技能培训月”、“技能提升工程”等系列培训活动,培训农民工5.52万人次,获证人数达2.5万人,“雁江建工”、“川妹子”等劳务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年输出转移29.3万人、同比增长2.4%,实现劳务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10.8%。
(三)基础设施建设上档升级。坚持以基础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行一事一议,全面推进交通、水利、广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一是在交通上超常作为。围绕“区内循环,镇村通畅”思路,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着力拓宽筹资渠道,坚持高标准规划,突出高水平建设,全区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固定投资1.7亿元、是目标任务的2.5倍,其中民间筹资7574万元,占总投资的44.6%。特别是丹山镇一次就争取在外成功人士捐资100万元,回龙乡全年筹资280万元,保和镇筹资更是超过600万元!他们下决心、创机制、想办法,有效破解了筹资难题,值得大家学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年共建成农村公路351公里,这是雁江历史上道路建设成绩最好的一年,实现了100%的镇乡通水泥路,100%的村通公路,57%的行政村通水泥路,超全省“十一五”期间50%行政村通水泥路目标7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十一五”通乡公路建设任务!在这里,要向各位村支部书记道一声辛苦了!二是在水利上主动作为。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原则,广泛发动群众筹资投劳,统筹推进了农村饮水安全、集雨节灌、病险水库整治等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31.9%,建成中小型水利项目906处,整治病险水库16座,新建和改造电灌站80余处,新增节水灌面1.42万亩,解决了7.5万人饮水困难。三是在电力广电上全力作为。紧抓重大项目不放松,强力推进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天星变电站、农网改造等电力基础设施和广电“村村通”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35亿元,500千伏变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天星变电站项目正加快建设,改造农村电网310千米、农村配电变压器45个,广电“村村通”工程通村率达100%。
(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围绕“布点—连线—扩面”的工作思路,整合项目投入,发动群众参与,全区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一是集中力量,“点”上取得新突破。重点抓好晏家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功引进永鑫、盛禾、华蔬等实力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全省一流的沼液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户280户、绿色蔬菜1000亩,园区内农民人均收入5248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244元,呈现出“产业兴盛、设施完善、民居靓丽、乡风文明”的雁江农村新亮点,并在全省“52+3”比选中,成功申报了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在发掘新的典型的同时,对老典型的继续培育、提升的工作也要加强。老典型要有新作为,看了晏家坝后要迎头赶上,其它的村也要有学习赶超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做强支撑,“线”上取得新发展。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原则,在省道106沿线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41个、适度规模养殖户2000余户,在国道321沿线建成绿色蔬菜基地2.3万亩、特色水果基地20万亩,两条新农村建设示范带上的农民人均收入5150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146元。三是统筹兼顾,“面”上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村”工程和文明新村创建等活动,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支持村两委班子和致富能人带领村民大兴产业、共建新村,已建成新华村、柳铺村等25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004元,位居全市第一。
(五)农村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围绕“建强班子、保持先进、融入中心、推进发展”总体思路,突出重点,筑牢基础,扎实开展农村党建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加快发展的内驱力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宣传党的政策、联系党员感情、促进党员交流的一个平台。2009年,我们充分发挥老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雁江农村加快发展的主观意愿更加强烈,形成了奋力推进西部县域经济强区建设的共同愿望。二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发展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努力推进丘陵农村党建综合示范带提质扩面,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1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已经成为我党执政的坚固堡垒。特别是去年初,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在全省率先调高了村(社区)的干部生活补贴和办公经费补助标准。在任村支书、村主任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60元分别增至640元和580元,增幅最高达146%!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三是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发展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全年选聘大学生村官130名,发展农村党员539名,除了去年的农村工作会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外,我们还在区委党校集中培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142人,建立完善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信息库,建成区级优秀人才示范岗41个、人才开发示范村25个,选聘农村特色产业辅导员51名,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本领进一步增强。
(六)农村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牢固树立“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理念,深入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努力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条件,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教科文卫统筹发展。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扎实开展农村学校灾后重建,城乡教育发展愈加均衡。选派科技特派员29名,科技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个,建成农家书屋35个,农民群众精神文化体育生活不断丰富。严格执行人口计生工作责任目标管理,全区稳定保持低生育水平。着力完善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切实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区新农合参合率达96.6%、名列全市第一。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大力实施“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扶贫帮困关爱行动”,与困难群众结成1940对帮扶队子,完成7个新村扶贫建设,解决绝对贫困人口900人,清水乡鲤鱼村整村扶贫成效尤为明显。强力推进“安居工程”,全区农房灾后维修加固全面完成,共发放补助7900余万元。去年,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实行了农村低保的扩面提标,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这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老百姓的一个具体体现。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和“网络信访”活动,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一大批积案、老案得到有效化解,特别是广大镇乡、村组的基层干部,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区才实现了“两会”、国庆、西博会等重大敏感时期“零到省、零进京”的目标。建立健全“三方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创建,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农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房灾后重建出现问题后,全区上下团结一心,通过共同努力很快化解了这一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农村干部队伍经受住了考验,使坏事变为了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高农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好事。
总的来看,过去的一年,我区农业农村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突破、有成效,一些特色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在全省都有一定影响,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全省、全市三农工作先进区,这是雁江多年没有获得过的荣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区上下的团结一心,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全区农口部门的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生活、工作在一线的乡镇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的踏实工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工作在农业、农村工作一线的区级有关部门同志、乡镇的同志,特别是各位村支部书记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农业农村新局面、新任务
过去的一年,我区“三农”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总的说来,雁江农业农村加快发展正逢其时!从有利的方面看。一是中央、省委和市委重视“三农”工作、支持“三农”工作的良好外部环境已经形成。从这次全国两会来看,转移支付中还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随着区上财力的增强,特别是我们在主导沱东发展后,相信区上的财力会有很大的改善。近年来,区上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力度。二是市委“扩权强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使雁江的自主性更强。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与省上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大大加强,使得我们争取省、国家的项目资源更有优势。省上也派了四位年轻的优秀干部来挂职,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资源,去年农村工作取得这么好的成就,与我们几位下派干部加强与省上的协调、带来很多新的项目是分不开的。三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科技和农机服务得到新的发展和加强,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去年农村整个基础设施有了根本的改善,发展农业产业的条件更好,农业科技服务得到了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四是全区上下抓好三农工作的认识更加统一。
无论从主观条件,还是从客观条件上看,雁江农村加快发展正当时,发展慢了没理由!雁江“三农”工作,要实现产业大发展、基础大提升、经济大跨越,就迫切需要全区上下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拓意识,就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当中。我们好的政策、好的打算最后能不能实现,关键要看我们的村支部书记们!看你们有没有激情、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决心。
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分析我们当前发展农业方面面临的一些困难。一是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和百姓的希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农村公路建设,还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这样的差距。以通村公路为例,虽然我们近几年修了很多,但是老百姓对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愿望也更加强烈,我们现在虽然有57%的村通了水泥路,但还有43%的村没有通水泥路,通了的往往也是只通到了村公所,要做到社社通水泥路的目标差距还很大、难度更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方面我们任重道远。二是农村青壮年严重缺乏。现在农村基本上看不到80后、90后,年轻人都不愿意回到农村去种地,现在在家种地的大都是五、六十岁甚至年纪更大的老年人,他们在文化素质方面都比较低,农村要大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完全靠他们是不可能的,这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三是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第一是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这几年乡镇干部的流动较大,部分书记、镇长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对农村工作的方法缺乏研究,作风不够深入,跟村支部书记们和老百姓打不了交道。只有全身心融入农村乡镇工作中去了,才会把工作做好。还有是个别乡镇干部工作不够安心。不热爱工作,就难以安心工作;不安心工作,就难以把工作做好,难以深入基层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乡镇干部联系村这一制度,有些地方就在走形式,没有像以前那么深入、落实,还需要大大加强,这要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第三方面是村社干部严重老化。村社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区有477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其中50岁以上接近70%,60岁以上的占20%左右,30岁以下的全区只有1名,农村干部断代严重、青黄不接,这是非常危险的。此外,支部书记的性别比例也不合理,全区477名村(社区)支部书记中男同胞占了450名,女同胞只有27名。但在全区农村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却是以女同胞为主,如全国人大代表杨翠芳,省劳模陈书琼、张玉芳等。第四是个别干部宗旨意识、政治素质、党性觉悟在下降。做好的支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公心、公平、公正,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赢得90%的人心。但这两年出现了些问题,如农村低保,有的干部首先考虑自己的亲属,甚至不公布、公示;有什么慰问或好处,也先考虑与自己亲近的人。农房灾后重建为什么在一些村出现严重的问题,就是因为个别村干部缺乏公心,有的村的受益者甚至80%是和自己沾亲带故的,你说老百姓服不服?你说闹不闹事?你说写不写信?你说上不上访?可以说农房灾后重建是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党性、政治觉悟的一个检验。我们部分干部平时党性很强、政治觉悟很高,但是一有利益诱惑的时候,天平就倾斜了。还有一些村支部书记甚至和乡镇干部勾结,克扣灾后重建资金。去年因为这些问题,处理了不少人,我们也很痛心。在利益面前我们如何做到大公无私、公正处事,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从这些方面来说,当前我们的农业、农村工作还面临着挑战,还需要我们全区上下、包括我们乡镇、村社干部一起,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加以整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三、重点突破、打造特色,着力强化农业农村新思路、新举措
2010年,我区“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紧扣“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发扬“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精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强力推进新村建设,努力夯实农村基础,全力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奋力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具体目标是: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51万吨,农业总产值实现50亿元、同比增长8%,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9.5亿元、同比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10元、同比增加10%,出栏生猪170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26.3亿元,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5亿元。
(一)以产业化发展为路径,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是我区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要坚持市场取向,紧紧围绕成渝都市经济圈“餐桌经济”的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这种需求,就是雁江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空间和潜力,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三大环节:一是要建基地。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建好基地是载体,聚集发展是原则。要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模式,围绕“兼并重组、依法治社”思路,规范合作社发展,巩固生猪三级良繁体系,健全生猪产业一体化经营机制,着力打造国家优质商品猪配送基地,这是今年畜牧业工作的重点;要以我区列入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为契机,围绕新增1.8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目标任务,大力发粮油、水果、蔬菜等特色效益农业,着力打造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全国绿色水果生产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蔬菜配送基地。2010年,要实现粮食总产量51万吨、水果产量18万吨、蔬菜总产量50万吨,实现种植业总产值17亿元,种植业人均收入达1600元。这些基地的建设,要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基地建设靠现在我们农村的生产力和老百姓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引进龙头企业、业主。农业产业化最重要的是引进业主,靠单家独户的力量,是做不到晏家坝那样的规模、是搞不好现代农业的!二要接市场。接市场就是要加大服务,要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村的服务,这种服务部不仅是农业技术的服务,关键的是农业产品连接、进入市场的服务。农业市场化,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涉农部门要加大政策、金融等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创办经济实体,支持其在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和中介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村致富能手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连接市场的纽带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主动带领、指导群众发展产业,积极吸纳农民入社、入会,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加大“农超对接”力度,加快“产品”到“商品”的转变,促进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要重点支持四海、永鑫、龙旺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新增市级龙头加工企业5家。三要重科技。现代农业,说到底是科技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强大动力。要着力完善科技和农机推广体系,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技、农机推广服务,探索建立区域性农技、农机示范站点,尽快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服务、农民受益”的推广格局。今天,我们农业部门的中层干部也参会了,在这点上大家要深入基层,推广新技术,切实为老百姓和业主服好务。要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充分发挥242个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把农业生产的政策导向、科学技术、品种改良等信息快速有效地送到农民手中。农业、农机和科技等部门要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搞好农业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快农业技术的产业化步伐。
(二)以示范带动为重点,狠抓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今年,我们就针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了组织领导, 39位区级领导分别明确了一个联系村,负责指导联系村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加快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我们要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晏家坝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一要着力完善专项规划。规划是“牛鼻子”。示范片建设的详规要始终坚持“区域化布局、特色化建设、一体化经营”的原则,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始终贯穿生态环保理念,注重反映我区地域特色和乡村风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究特色,注重实效,提高品位。要加强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省畜科院、省农机院和北京风景园林院的交流合作,尽快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居建设等专项规划,力争3月底全面启动实施。二要全力整合涉农项目。项目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各有关单位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我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集中部门力量,突出建设重点,尽可能向示范片倾斜,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工程质量,真正形成“整合项目、打捆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生动局面。三要努力强化产业支撑。建设新村、助农增收最重要的是发展产业,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灵魂,缺乏产业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是干不长久的!要坚持“政府主导、龙头带动、村民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着力吸引有经验、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入驻发展,组建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带动村民大力发展生猪、水产等养殖业,规模发展蔬菜、水果等种植业,为示范片建设夯实产业基础。2010年,要建成适度规模养殖户圈舍5000间,发展精细蔬菜和设施蔬菜8500亩、水果套种中药材3000亩、特色水产养殖300亩。四要大力开展村庄整治。环境也是生产力,这一点要作为村上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组织进行村民专题培训,引导村民创办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整洁、优美的环境,聚集人气财气。要按照示范片《新型民居、生态景观(水)与乡村风情规划》的要求,以“沱江风情”为主题,扎实开展示范片内农房新建和改造,努力打造具有雁江特色的村落民居新景观。确保年内建成示范片雏形,三年后将示范片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
(三)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抓住了这个关键环节,就抓住了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围绕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年”工作主题,用好用活上级的政策、项目资源,广泛开展“一事一议”,着力加强以交通、水利、土地、电力、生态等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大力开展“一事一议”。“一事一议”的“事”就是农民迫切需要、直接受益、愿意筹资筹劳来办的事,“议”就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由农民自己商议、自己决策。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一事一议”的制度来开展工作,要把乡镇的设想和发展思路通过“一事一议”变为老百姓自己的愿望、自觉的行动。要通过“一事一议”,公开镇务村务、实现村民自治,要对“一事一议”开展效果好的镇乡、村组实施财政奖补,对农民办好的事、办成的事,给予一定的奖励性补助,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扩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筹资盘子。“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资金,一定要由村民理财小组来管理,由他们来给老百姓报账,村上的干部不要直接去管钱,这要作为一个硬性规定来要求。二要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坚持“打通通道、完善路网、提升功能、支撑发展”的工作思路,及早筹备谋划,拓宽筹资渠道,公选施工队伍,抓实项目建设,严格质量管理,逗硬考核奖惩,扎实抓好县乡联网断头路和通村通畅工程建设。各镇乡、村组要加大筹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建设施工环境,确保交通建设快速、平安推进。力争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7亿元,建成水泥(沥青)路300公里、改造危桥13座,全面贯通小伍南、丹中保、临丰祥三大区内经济环线,解决这几大片区的通行和农业发展问题。农村公路建设要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特别是还没有建水泥路、老百姓又反映强烈的村要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村支部书记的威信一是来自于公正,二是来至于抓发展。抓发展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修路、搞水利,这要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三要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要改变“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是唯一有效途径。要主动配合省市发改、水务部门,全力抓好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和丹山水库上报立项等“大水利”项目,扎实推进3公里简资干渠、7公里昆仑支渠、电灌站建设改造和17座病险水库整治等“中水利”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人饮安全、山平塘、囤水田、本级渠系建设等“小水利”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3亿元以上。四要加强农田生态建设。继续完善老君、临江等6个土地整理项目后期工作,启动实施南津、清水、保和3个省投土地整理项目,并与农业综合开发有效对接,形成“项目结合、资金拼盘、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继续抓好林业“两大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封山育林5.96万亩、退耕还林6.9万亩,确保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7%,扎实抓好九曲河治理,全面启动老鹰水库、沱江河、阳化河等区域性水环境整治,打造“山清水绿、人景和谐”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要继续强力推进天星变电站、农网改造等5个电力设施项目建设,加大力度改造农村电网,保障农村的生产生活用电,力争全年完成投资3.3亿元,改造农村电网370千米、农村配电变压器66台,全区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达100%。
(四)以拓宽渠道为抓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我们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突出农民增收这一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全区农民收入增幅稳中有升。一要落实补贴促增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的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对中央的惠农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实,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惠农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一条“红线”,更是一条“高压线”!落实惠农政策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决不能看作是对农民群众的一种“施舍”!各级各部门干部要提高认识、抓好落实,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党和政府得民心”,对于那些胆敢在惠农政策上打主意、动心思的人,我们要坚决查处、严厉打击,做到“发现一起、惩治一起、震慑一批”!二要降低成本促增收。要大力推广“种养互动”的循环经济模式,充分发挥畜牧强区的产业优势,合理利用养殖小区的粪污,探索推行沼液喷灌和沼液发电的新路子,着力变废为宝,在降低生产成本中促农增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积极推广节水、节肥、节工等实用技术,在减少生产支出中助农增收。三要输出劳务促增收。大力发展订单劳务,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务培训,着力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努力提高组织化输出程度。继续加大对创业农民工的政策、金融等扶持力度,确保区内就业形势稳定。力争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实现2600元、同比增长10.8%。
(五)以深化改革为载体,确保农村稳定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更大的差距是教育、文化、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上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农村发展,就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约我区农村发展的一个主要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是农村福利水平太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相对滞后。为此,我们必须把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作为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来抓,让农村老百姓更多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实现农村低保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并建立低保救助金自然增长机制,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低保标准。要落实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机制。要根据中央1号文件“发展农村小额保险”的精神,积极探索适合雁江区情的农村小额保险发展新路子,努力转移、降低农民生存风险,尽可能减少“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现象。要深入开展“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扶贫帮困关爱行动”,切实抓好贫困村、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二要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按照“自愿、依法、有偿”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市场运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区镇(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构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通过转包、转让、互换、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流转形式,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业主赢利、农户增收。三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根据我区农村实际,积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深化改革、改进服务,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要鼓励农行、农发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雁江农村特性,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要支持民生银行在雁江发展,建立村镇银行,为雁江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四要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人口计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以丹山、丰裕、伍隍等老区镇为重点,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计生服务站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力争今年参合率达98%以上。要加强以文明镇村、文明家庭为主要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镇乡综合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农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四、高度重视、建强组织,全力推动农业农村新发展、新跨越
农业要发展、农村要稳定、农民要富裕,加强党的领导是前提、建强基层组织是保障、管好党的干部是关键。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工作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提升驾驭“三农”工作全局的水平和能力。
(一)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三农”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头绪很多。区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农村工作作为区上、特别是乡镇工作的重点。区上和乡镇都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仅要作为分管领导的重点,也要作为一把手的重点,乡镇书记、镇长要深入农村去研究“三农”工作,研究农村的发展,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把重视“三农”工作体现在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解决“三农”问题绝不仅是镇乡和农口部门的事,而是全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区上下都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所有区级部门都要主动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确保上级有关“三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二)务必要团结协作,形成服务合力。服务是一根纽带,它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系着农民群众;服务是一把钥匙,它能开启群众工作的“大门”、也能锁紧农村稳定的“闸门”!我们的职责履行要落实在服务上,我们的亲民爱民要体现在服务上。财政、发改、交通、建设、国土、教育、卫生等部门,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调整资金投向,大力支持农村发展,要对农村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财力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这里我要说,我们对“三农”投入再多、对“三农”支持再大,都不为过!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杜绝出现服务盲点,坚决防止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严厉查处各种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的行为,妥善处理好土地、劳务等涉农纠纷,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务必要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有更实的作风、更新的理念、更硬的措施。一是要创新思路抓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就难以得到老百姓的认同,所以乡镇和村都要把发展作为重要职责。二是要深入基层。我们的一些传统的工作方法不能丢,如下乡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就是我们对部门、乡镇、村上的要求。“大事讲政策、小事讲感情”,如果村支部书记都不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那你就很难取信于老百姓。三是要关心困难群体。要继续开展各级干部下基层“结穷亲”活动,真正解决好最需要关心的那部分人的困难问题。四是要依靠基层干部和基层党员开展农村工作。
(四)务必要建强组织,育强干部队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三农”工作的根本,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一是农村基层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荣誉感。中国共产党是最具执行力的政党,村党支部就是我们党在最基层的重要组织。村支部书记也是我们党与老百姓联系最多的执政者,你们的形象代表着党的执政形象。二要选好配强村班子。今年是换届年,好的支部书记、骨干队伍要保留下来,对个别工作不行的,该换的就要换,形成年龄梯次结构。希望我们老的支部书记发扬高风亮节的精神多培养、推荐年轻人,让他们早挑重担。同时,我们也提醒和要求支部书记们下来过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成为群众的尾巴和现任村两委的对立面。三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要狠抓农村党员廉政建设,去年我们就查处了南津镇水竹林村村干部集体贪污案、碑记镇德教村村干部贪污案等一些贪污受贿案件,不仅给予了当事者党内纪律处分,还依法追究了其法律责任。在这一点上,区委、区政府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严惩不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各级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自珍自爱、洁身自好。
今天,参会的还有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借此机会,我想对你们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你们全力以赴抓发展。你们是本村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在村里有威望、有号召力,并且很大一部分都带头发展、带头富裕起来了。但是,如果你们富了,村民没有富,就应该对照自己“带头发展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职责,深刻地反思。“农民一日不富,干部一生不息”!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上。二是希望你们真抓实干保稳定。村支部是我党执政的“桥头堡”,是群众工作的“主阵地”。村里稳定工作出了问题,你们是第一责任人,必须把全村稳定的责任扛在肩上。要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定期与村民沟通感情、交流思想,把群众工作向深处做、向细处做、向实处做,切实维护好村里的稳定环境。三是希望你们胸怀坦荡促团结。村级领导班子要成为一个坚强、团结、务实的领导集体,关键是支书、主任的配合。支部书记要抛弃“我说了算”的习惯思维,尊重村主任,尤其是在有不同看法时,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村主任的主要职责在于落实和执行党支部的决议、决定,处理具体的工作事务,制订一些具体的工作措施,因此工作中要主动向支部书记汇报,争取支持。总的讲,双方都要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彼此之间多理解、多支持、多补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今天,由于会议规模的原因,我们的村干部没有全部参会,希望镇乡和村支部能把以上三点要求带回去,传达给没参会的村干部。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倍加艰巨,责任倍加重大,意义倍加深远。希望全区上下倍加珍惜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好机遇,团结一致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