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谈谈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浪潮

[复制链接]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0-7-26 09: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公文写作培训班

    

' n" e7 o3 m7 y3 y

绿色浪潮

" I' ~2 C& I D! i

尚 勇

/ J4 T) n& }$ L: O% f O; ]8 J

    

3 @ E, W2 c, {3 P9 m7 ~5 q
1 ~; H# j/ {4 t6 G/ F3 V
0 E' b% P' C6 Q7 ?5 U. \
4 N2 u. S3 ~9 x, W2 _" d5 `) h
7 G' ?9 O P2 W" ] s3 ~& `+ A$ G
6 K4 p m+ ]( g6 N
+ K+ u2 S+ P) m8 ?$ U6 @
/ p0 F% z: u9 Z* q; z

国际金融危机风暴过后,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浪潮将席卷全球。尽管目前金融危机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但绿色浪潮汹涌澎湃的势头依然强劲,新一轮高潮蓄势待发。这将是继18世纪工业革命、20世纪中期信息革命后,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广泛影响和深刻变革的巨大冲击波,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一次革命,将推动全球范围内技术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加速新一轮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并深刻变革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塑国际竞争格局。在挑战中把握机遇,顺势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发展,对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n: P$ v) x; G, E' f$ K

一、绿色浪潮兴起的主要动因

& i0 f2 l2 i& o, E

科技革命是推动产业革命浪潮的主要动力。始于18世纪中叶,持续200多年的工业化浪潮,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向工业化时代的历史跨越。20世纪50年代后兴起的电子信息技术革命,90年代起演化成产业革命性质的信息化浪潮,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跨越,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变革,使人类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社会跨越。这次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浪潮,其影响程度丝毫不逊于工业化和信息化浪潮,超出了一般意义的产业革命,将把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一大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浪潮兴起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其动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R# U/ n" A- Z3 k7 a M. R

1.化石能源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倒逼压力

. q% x+ G( y: d6 M# Z

在全球经济规模空前扩大、人们更多享受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环境状况呈现持续恶化的态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不仅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更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与生存形成了巨大威胁。

( w' U8 ?% O: T& X. n5 w' B& R, G

1962年,美国的卡尔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唤起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1968年,来自西方不同国家、对环境问题忧心忡忡的约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罗马,后被称为“罗马俱乐部”。1972年,该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强调了自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提出了经济“零增长”的概念。

' ^ a+ A. s$ H' ?! ^8 p

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第一次能源危机以及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全球环境恶化造成大气和江海污染加剧、大面积土地退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淡水资源日益短缺、大气层臭氧空洞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多方面恶果。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烈度大幅增加。如,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其面积在过去30年内急剧减少。仅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森林面积就减少了2.4%。因环境恶化,每年约有50000个物种消失。“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现象,引起诸如冷夏、暖冬、干旱、暴雨等异常气候。台风、冰雹、雪灾、冻害、龙卷风、海啸等灾害在全球各地频频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80多个国家、占全球40%的人口处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状态。

9 \- i9 q$ e K3 A7 v+ `) J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等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300万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5%。由于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了新兴重大疾病的全球流行。如,已有21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艾滋病病毒,目前,全世界感染者超过6000万人。SARS、“埃博拉”、“禽流感”、疯牛病、甲型H1N1流感等病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

$ \3 \1 L& c. B# z& t5 q: r$ o0 n: ?" V

进入新世纪以来,化石能源消耗量和价格的持续攀升严重影响了多国经济发展。2007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122亿吨标准油当量,比1973年的61.28亿吨增长近一倍。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77亿吨油当量。特别是近年来,石油和煤炭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石油价格最高超过每桶115美元。特别是近三年来,俄罗斯两次关闭乌克兰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引起了欧洲国家摆脱能源对外依赖的强烈愿望,开始大量投资开发新能源技术。

( u* @8 W) B* L5 D

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威胁外,近年来由于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IPCC)提供的数据:20世纪下半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 0.6摄氏度 ,而在1995—2000年的5年中,竟上升了 0.15摄氏度 。据该组织预测,照此下去,21世纪,全球表面温度将上升1.4~5 .8摄氏度 。联合国气候委员会预计,本世纪海洋会升高18 ~59厘米,未来几个世纪还会持续上升。气温每上升 1摄氏度 ,粮食产量将减少10%。

# ]3 D' u0 ]8 T M2 K6 J3 C

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污染、自然灾害频发、重大流行病的传播对人类健康和生存构成现实威胁,迫使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支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6 ]/ n1 x' ]. n

2.主导产业更替和角逐新市场的强大牵动力

- Y$ L8 z1 [, X+ r- G, t

解析世界经济发展史,其增长周期与技术革命息息相关。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于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及其转化为新产品、形成新产业、开拓新市场。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实质是主导技术的更新换代、主导产业的更替、市场竞争优势的转换,从而创造更大的利益(对企业而言即高额利润)。从20世纪50年代新技术革命孕育到70年代主导产业的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取代化石能源业、机械制造业,逐步上升为全球最大的先导和支柱产业。90年代后期,通信和网络及其相关服务业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金融、教育、医疗、社会服务、家庭等的全面信息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信息制造和服务业崛起壮大,大量新产品和服务成为日常消费品,形成了数十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会同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等其他新技术,成为推动二战后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

6 v* x& i& a4 K& G. [7 U7 C

信息革命仍在深化。但新世纪以来,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不多,仅靠信息产业继续拉动规模约为60万亿美元的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已明显乏力。随着技术趋于成熟和在全球不断扩散,发达国家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垄断及竞争优势正在下降。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巨头们企图以虚拟经济为新动力,可结果却是昙花一现,虚假繁荣泡沫破灭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

2 v ]3 x! C) p: i

痛定思痛,追本溯源。战胜危机,除一系列治标措施外,关键是打造一个几十万亿美元实体经济的新产业带动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成为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领头产业。显然,生物、纳米等相关产业目前还难堪重任,唯有新能源产业群已具备兴起条件,可担引擎大任。新能源技术及产品覆盖面广泛,涉及工业、农业、交通、服务业、公共设施、家庭等几乎所有领域,涵盖能源、材料、装备、日用消费品整个产业链,既能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更新,又能形成新兴产业。

2 u4 M& ?+ C4 B6 {- ?; I5 J

这次技术和产业革命的领跑者仍是美国,紧随的是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这也正符合美国的自身利益: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大国和石油进口国,如用可再生和其他新能源替代每年一万多亿美元的石油等资源的进口,可成为拉动内需市场增长的机会;再者,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电网,用智能电网和超导等技术更新换代商机巨大;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和消费国,如用电动、混合动力等清洁汽车逐步替代现有燃油汽车,市场容量巨大;大量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在工业、公用和民用领域推广应用,又是一个容量可观的市场。他们可把原来用于进口的资金转换为国内上万亿美元的投资,且吸引国际几万亿美元的投资,帮助美国化危为机、重振繁荣。更重要的是,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先进技术优势扩大其技术和高端产品出口、掌控世界经济的战略举措,是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

& ^# T7 z' _2 N7 |/ A

3.技术创新突破积累形成的新能源革命的内驱动力

, j& v9 I; G& `' t

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能源高技术发展成为各国高技术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部分。目前所有的能源技术发展都在当时各国制定的发展战略中有所提及。以上世纪末出台的《京都议定书》为标志,能源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高技术需求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加强能源高技术发展合作与竞争,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和保障能源供给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

]0 E, V8 r) m% b. e# E

进入21世纪,市场牵动着企业和政府加快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跨国公司担当着新能源技术创新的主要角色。新世纪以来,美国每年由联邦政府资助能源环境的R&D经费超过100亿美元,2010年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R&D经费则达到150亿美元。奥巴马政府提出美国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支持替代能源研究。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清洁煤技术方面的专利明显增多,其中日本在能源环境领域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国每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发明专利则有2000多项。

& M: Y- @* N- L5 |8 \

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创新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围绕商业化应用的集成创新。应当说,近年来该领域基于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的创新并不多,不少技术原理前些年甚至几十年前就有,但是围绕商业化、产业化的市场驱动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使技术的实用性开发取得显著进展。商业化、产业化进程加速,最关键的是新能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具备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传统动力和生产技术的条件,突破了形成新产业和新技术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尽管众多核心技术仍然掌控在跨国公司手里,但很难像信息领域的英特尔、微软那样形成“胜者通吃”的垄断局面。技术的分散化、门槛相对较低及易转移扩散的特点,使其更具备在较短时间内借经济全球化之利形成全球技术扩散和产业革命。另外,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可广泛与信息、新材料、生物、纳米、先进制造技术结合集成。既使这些高技术为其创新发展提供高平台支撑,又为这些技术群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e" k2 v* v- R1 `& i

总而言之,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创新已有雄厚积累,具备大规模商业化的条件,且新一轮的研发投入数额可观,创新热潮如火如荼,市场前景巨大。

, i* H$ W$ \ ]+ @

4.各国政府的激励政策措施和有效合作形成的推动力

% X$ ~7 [, ~6 m X P

与以往不同,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兴起由市场利益和公共利益双驱动,社会效益甚至大于经济效益。这不仅符合发达国家利益,也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因此,政府的积极参与推动是绿色浪潮兴起至关重要的因素。

. E" m9 ?: I5 q" w' L8 y/ y

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发挥着主力作用。这些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累计总量的80%。其中美国约占28%,西欧和中欧国家占30%以上。北美人均资源消费水平是欧洲的两倍,是亚洲、非洲的7倍。他们的产业结构经过几十年来持续的调整,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有绝对主导优势,而重化工业比例大幅下降,但他们在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发展上表现得尤其积极。欧盟对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态度最为积极,提出了到2020年比1990年至少减排20%的目标。其成员国纷纷加大了相关科技研发的投入,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给予扶持激励政策。

5 K+ ?* x( `& j9 u

布什当政时期,于2005年出台了《国家能源政策法》,2008年又签署了《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在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奥巴马入主白宫后,一改往届政府不参加京都协定的消极态度,把新能源的创新和发展作为国家优先战略,采取了一揽子支持政策。奥巴马政府将重点资助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发展,希望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比布什政府有更积极的作为,使美国成为全球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领袖。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十年之内实现从依赖进口石油到石油自给自足的转变;将应对气候变暖视为创造工作机会和实现科技创新的契机;到2012年使可再生能源占到电力供应的10%,2025年占到25%;今后十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开发清洁能源,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到2025年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

; u6 j' F9 C6 Q# J( T8 o: f( ^

欧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急先锋”。在欧盟的积极推动下,各成员国政府加强了对产业能耗和排放的立法限制。2008年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以帮助其实现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

0 W: f8 @( @4 Q! ^2 B

日本能源自给率仅为4%,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接近90%。面对新的能源形势,日本加快了能源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步伐。2004年以来,日本加紧酝酿和制定到2030年的中长期能源新战略,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费,进一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将石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由目前的50%降至40%以下。2008年7月,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将太阳能发电量提高到目前的10倍,2030年时提高到40倍。到2020年实现半数新车转换成电动等新一代汽车的目标。日本政府还在2008年决定对太阳能发电企业予以补贴。

8 R. R' B- Y! ]# c4 S# d: V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发展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和政策,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也在发挥比较优势,制定了一揽子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

9 A# V& b, F K& V* Q0 L

近20年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对能源和环境问题加强合作、达成共识、携手推动。 1992年 5月9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布。1997年12月,在《公约》基础上的《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2005年正式生效,目前签字同意的国家已经有141个,中国是其中之一。2007年6月,八国集团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五个发展中大国的峰会上,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问题,并就诸多问题达成共识。 2007年12月15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

5 [$ |9 ]# H' C6 N1 Q) L+ e

尽管各国分歧依然存在,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应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符合自身利益,并采取积极行动。这为绿色浪潮兴起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

- ^; q) z) J& f+ |) N( ]; _4 f m; Z
8 _* C$ S" C! X; Q
2 r/ H t7 U" }6 O+ M
- y( S4 q/ \" q! x; m% y0 F' \
! G- k6 P! d( L" R1 m7 @3 d
1 d7 b& H* W- m

,现任江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0-7-26 0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二、新能源革命是绿色浪潮的主要驱动力量

3 o$ m1 V9 j, v! @; [

能源动力革命我们并不陌生。工业革命主要源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之后百年中相继发生了以内燃机、电力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以及相关联的火车、汽车、飞机等重大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但历史绝不是简单的周期重复。这次的新能源革命与历次本质上的不同是,通过永续利用、清洁能源技术上的突破,探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新能源,摆脱化石能源的制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场技术革命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面临全面突破和广泛应用。

3 R, ^ Q; I O- K# T6 t. ~

1.可再生能源的创新和快速发展是能源革命最活跃的力量

; h/ H/ ~7 x7 }4 V6 N1 |5 b

太阳能将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光伏技术的突破和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光伏发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重视并持续保持高增长速度。

9 C+ |5 |. D3 J) T4 x4 n9 F" `

世界风电技术在2004年到2006年间实现了跳跃式发展。2008年世界风电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新增装机容量将为2000万千瓦~30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达到1.2亿千瓦左右。

* A" j% P7 Y' g6 ^

生物质能方面,欧洲大力推动生物质能发电和供热计划,开发生物液体燃料新技术。生物质气化联合发电示范电站已在一些国家运行。非粮生物质能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以玉米秸秆生产乙醇的原料技术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另外,新型醇类和合成燃料成为生物液体燃料新热点。

/ {4 r; _2 k) m, n

2.煤、油、气等化石能源清洁化将使传统能源技术更新换代

$ m x% a+ ?' O7 \+ `

在目前的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中,石油占36%,煤炭占28%,天然气占24%,其总和占88%。化石能源利用的清洁化仍是当前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各种新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将使传统能源产业向清洁化利用升级。清洁煤技术发展较快。

. d j0 X2 E* Y1 W

洁净煤技术发展是以煤的洁净高效利用、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主要包括煤气联合循环发电(IGCC),台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煤的汽化、液化和多联产技术等。石油供应紧张和油价上涨,促进了深海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技术的发展。石油天然气清洁利用技术不断取得进展。液化天然气的生产线和终端建设步伐加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正在成为各大国技术攻关的热点之一。

6 w C6 {0 |3 p9 S! m

3.先进核能进入新一轮发展热潮

6 o& D) _ B" k; ^( |

目前,全世界核电站年发电共2.6万亿度,占总电力的15%,在建或拟建核电站的国家有40个左右。全球核电进入升级换代高峰期,亚洲仍然是核能增长最快的地区。第三代核电技术正在中国和全球推广。第四代核能电站也已开始商业化应用。

9 T' o n% H6 }3 M) ~: x, u

人类把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核聚变电站上。选址在法国,包括中、美、日、欧盟、俄等国参加的ITER项目,是一项重大多边科学国际合作计划,其目标是研究一种清洁的核聚变技术,如果成功,聚变核电站将在21世纪中期提供全世界所需的大部分能源,而且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或长时间存在的放射性废物。

" Z9 l& T+ Q7 A& m, f

4.清洁动力促进汽车技术大换代

3 c, `. Y8 l' X$ d% r

汽车是石油消耗的大户,也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随着清洁汽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各种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陆续进入市场,与燃油汽车的价格差逐步缩小。清洁汽车是新能源革命的重点,也是产业规模最大、对生产生活影响最大、市场容量最大、公众最为关注的领域,正在引起汽车工业的革命。

6 x! \5 e( y( b/ W8 z! K2 p

目前,基于铅酸、镍氢、各类锂电池等蓄能电池的电动车,包括公交车、电动摩托和自行车、轿车、观光车等陆续投入市场,成本和销售价格逐步下降并趋近燃油车。

5 O4 E9 ^+ C3 w# v: _; O

5.其他领域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 D" u& z' G5 ?) g2 C7 x& p# E' F

除了上述四个重点领域外,新能源革命在电力传输和智能电网、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半导体(LED)照明等众多其他领域也将带来升级换代。

; L2 e7 | S1 c6 u+ l$ Q

三、绿色浪潮对经济社会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1 X) s% z/ r9 L. `

绿色浪潮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对经济、社会、文化、人们日常生活、国际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

2 T7 V4 ~; R& R" N% |9 c+ P

1.世界发展理念和路径将发生重大改变

6 U( W: \& b/ L# c

200多年的世界工业化进程实质是以获取财富为主的利益驱动发展。在发展的路径上,绿色浪潮必然改变过去单一、片面、粗放、急功近利、对自然资源掠夺和环境破坏式的增长模式,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理念上,必将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企业利益和公共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球利益。在协调解决经济增长、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矛盾中,将更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在运用促进发展的手段方面,将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更有效地发挥政府政策法规的导向、调控、约束作用,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发展的质量、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生活的健康质量将作为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

% _" a2 x6 d1 C

2.以低碳为主的经济结构将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和新产业崛起 

e) F" r8 g1 ~9 a

除了能源产业的清洁绿色化外,必将使整个制造业,特别是资源加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资源加工业将全面推广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生产工艺突出节能减排、资源综合高效循环利用,使污水、废气、固体废料、粉尘基本实现零排放,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工厂。

. Q9 B6 N: k; G

机械加工制造业在向自动化、信息化不断升级的基础上,将向节能节材、绿色制造升级。汽车制造业将实现向电动主导的清洁汽车的革命性转型。日用消费品的生产也将在工艺上改革,突出环保节能,改善生产环境。随着绿色家电、绿色照明、绿色日用品等产品的升级,绿色正成为市场准入的标准和竞争取胜的必备条件。

2 w4 k4 M+ h4 L6 }0 L# [$ u

在新兴产业方面,环保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分散式的单位、家庭用环保设备将逐步普及。信息、生物和现代医药、现代服务业、文化及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低能耗、低排放产业,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并作为经济的主体带动经济结构的轻型化、知识化。

$ a- q. ?- ?+ N

3.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城市化主旋律

( k$ }% d* w q3 S4 L% d8 X

城市化不再片面追求高楼林立、道路纵横、车辆穿梭、缤纷耀目、繁华热闹。多数人居住在城市,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向往回归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成为人们追求的比物质文明更高层次的文明。生态文明绝非原始文明的回归,而是工业文明的进步升级,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追求的更高层次。因此,包括规划、改造、建设在内的城市化,要把生态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标准,基础设施、工作、娱乐、生活环境都要考虑生态元素。

# D l* {# ^2 g/ c: b$ y

4.绿色、健康、节能将成为人们生活理念和方式的主调

9 d9 ~" S" C: H2 ~, y* [- m

绿色浪潮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人们在实现温饱、小康后,将更注重环境的舒适、身体的健康。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增强,使环保节约成为自觉行动和社会规范。人们将把衣食住行用的绿色化作为更高追求。人居环境更加注重生态,住房选择、装修装饰更注重绿色环保,家具和家用电器等以绿色节能为主。健康、安全的绿色、有机食品更得到人们的青睐。健康服务产业将得到更快发展,人们更注重身心健康,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需求。

; h4 V! v- P- G1 r( m1 K9 b

5.国际关系将呈现竞争合作新格局

! P6 r- i7 u' g; M' `! W

绿色浪潮必然加速技术和产业的全球化转移,导致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白热化。显然,主要先进技术和竞争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展中国家是他们拓展市场的主要目标。

) ]* j0 J9 A- ~8 }- j$ T- ?

同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需要世界各国的参与。各国既有着共同利益又有着各自利益,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因此,各种多边、双边合作机制将进一步得以加强。在这种国际竞争合作的新格局下,在实现共同利益的同时,各国在国际规则的框架下,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利益,需要高超的智慧和策略,更需要增强实力来提高话语权。

/ u# h7 A @7 {3 q8 ~

四、抓住绿色浪潮机遇,实现我国跨越发展

: _6 J+ d7 U) }; u: g- s* V/ ?, Y

随着全球绿色浪潮的到来,我国既面临严峻挑战,更拥有许多乘势而上的优势。由于我国延续几十年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未来发展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能源资源短缺和进口依赖的瓶颈制约,承受日益沉重的生态环境恶化和国际社会减排的压力,困难很多,挑战十分严峻。然而,我国的机遇和优势总体看大于困难和挑战。

6 P$ i8 K" s3 F2 {" y8 ?

一是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思想,完全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特别是绿色浪潮发展的时代趋势。二是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型进入关键时期,正好与绿色浪潮的兴起耦合。三是我国这些年在新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具备较好基础,特别是积累了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四是我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集成,可吸引国外先进技术、产业水平转移和投资,在更高平台上再创新。

/ J5 }- `( {( a4 d) ^2 k* F' L

1.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

i, c* L- k: d3 _1 M5 c

世界发展趋势和国内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的确是当今世界站在时代前沿的先进理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与绿色浪潮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在实践中落实到位,除了实施战略、配套政策措施外,关键是建立与此相适应的领导干部政绩观,以及相应的考评指标体系,比如采用绿色GDP、增加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等。而对企业则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基本精神制定奖惩政策措施,形成科学发展的导向、激励、约束机制。

, l3 R( u( b; i& @

2.必须借势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 p- p2 e' q5 J H

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如果错过绿色浪潮机遇,不能有效地转压力为动力,并借机加速转变,就会在国际竞争和下轮发展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转变发展方式要突出资源加工产业这个重点,综合运用好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加大落后产品、工艺、企业的淘汰力度。特别要抓住国有企业改革时机,使其在节能减排、产品和工艺更新换代、转变发展方式上发挥带头作用。

, p9 e/ O" P; u6 y/ u& N! \

3.集中优势做强做大低碳产业,实现率先跨越

) Y1 X" i6 M) G2 s9 G0 C' M

我国已成为世界光伏产品制造大国。风能装备制造、动力电池和清洁汽车、半导体照明(LED)等产业近年也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壮大,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不大,并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集中力量,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低碳产业,完全可能使其成长为支柱和带头产业,使我国在此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2 i2 b) \, M) \+ U' c% l

4.在扩大开放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9 e% G, k$ I3 b; {5 n8 ~7 r, E

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技术革命,低碳经济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经济。把握绿色浪潮的主动权乘势而上,关键在于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既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又要有政府的扶持和激励政策。抓住这次技术扩散性较强、门槛不高的特点,在扩大国际合作和先进技术、企业引进的基础上,通过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快我国在此领域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掌握核心技术和研发的主动权,完全可以形成自主创新的局部突破和相对优势。

# [( l3 L9 i* Z2 y1 F% J

5.加大政府政策的激励力度

% e5 T% j$ f& z# q" }- s

在新能源的应用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初期,仅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哪个国家这“两只手”结合得好,就能在发展中赢得更多的先机和优势。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政策激励。政策性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往往比直接投资还有效。我国在此方面已有可喜开局,还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规模。此外,要加大生态补偿政策激励力度,鼓励中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和东中部地区生态修复。

1 v( G7 Z" ?: E+ h% z9 u

中国不会错失乘绿色浪潮跨越发展的机遇!

4 e# v6 E- ?0 k" \2 R

(作者系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4粉丝

2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