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6 y+ M! v7 }1 V2 H3 ~- u
2 d) F! O3 O9 L Z7 Q晋江市林业局 * P: @3 {) G! i o$ J' q8 F
3 ]& C% z; I3 A6 e) i晋江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13个镇,共386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03万人,外来人口保持在70万人以上,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200多万人,号称海内外300万晋江人。2001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列为中等城市,2002年被中编办确定为全国5个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综合经济实力连年位居福建省首位,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分别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7位、第7位。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亿元,农业总产值20.4亿元,财政总收入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86元。近年来,我市紧贴新农村建设实际,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力度,较有成效地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拟在调查研究、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挥好农村实用人才在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1 @" E( h7 y1 N
一、我市农村实用人才的地位与作用 - S$ Y( u/ g3 [
农村实用人才一般是指在农村经济活动中,掌握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经营创新能力,能不断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在农村经济实践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他们活跃在广大农村,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学习、接纳、应用、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初步建立整体联动、选育结合、政策激励的农村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支带动作用明显的建设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据调查统计,2006年全市有农村实用人才63058人,比2005年增长1.6%,占全市总人口6.12%。从人才类别看,生产能手22185人,占35.18%;经营能人38571人,占61.16%;能工巧匠2302人,占3.66%。这些人被当地群众公认为农村实用人才或者称为“土专家”、“田秀才”。 ( f; _2 ?& r: c% x( ]/ V G U l
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农村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G1 A7 ^; N$ s, Y5 J. u$ O" |: c
一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农村实用人才长期活跃在市场与生产者之间,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因此他们的经营范围和提供的信息,往往成为生产者无形的订单,成为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指挥棒。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领办或创办的各类农业专业场(户)2345家,其中:渔业928户,创造全市渔业产值的87%;畜牧685户,创造全市畜牧产值的52%;种植业732户,其中果树专业户承包面积占全市50%,436户种植大户年商品粮超过2268万公斤,可供10万人一年口粮,有5个专业户获“全国种粮大户”殊荣。 " @+ U Q3 A; s. J3 Y
二是创新了农业经营体制。一些农村实用人才通过组织成立专业协会,运用产业化的经营形式,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经营体制和方式的创新,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目前,全市共有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协会25家,拥有会员2800多人,有的已达到一定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6 B7 n, k5 O/ V* V [三是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在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农村实用人才对帮助农民及时将农产品推向市场,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解决农民的盲目种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 ^! T2 h7 D7 ]5 r" u' Z% `. d9 g7 e
四是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一些农村实用人才在掌握了一技之长后,主动传、帮、带,带动本地农民务工,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市累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76万人,其中有较大部分务工经商者属于能人带动的。 * H7 S$ s# d; P' N/ w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从现状特征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量不足。全县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总人口和农村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6.12%和12.07%。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军人才的数量就更少,远远适应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文化层次低。中专及以上学历1731人,仅占2.7%,加之视野狭窄,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海峡西岸新农村的需要;三是分布不平衡。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多集中在农业种养业,能工巧匠特别是文体、卫生、艺术类人才偏少;四是人才外流严重。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学有专长的实用人才,都想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考虑到城镇发展,一般都不甘心留在农村。 7 ]8 o' {! F( Z5 m7 c8 }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 l5 C: g4 @( {' _& Y ~# ^
1、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模效益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滞后”:一是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发展。缺乏改革的意识,习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思想解放力度不够,无远大理想和追求,沉浸于“小富即安、满于现状、固步自封”的状况;二是致富方法滞后于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不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只图眼前,不求可持续发展。三是道德法律意识滞后于经济发展。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自制能力不强,不仅不能为确定的“领头雁”鼓劲撑腰,反而不时暴露出“怕自己穷,怕别人富”的阴暗心态,打击了农村实用人才带头致富带动一方致富的热情和信心。 9 N8 D2 q; {: r. w: K% |
2、受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环境的制约,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显得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够”:一是培训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培训网络功能不全,科技培训基地未能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二是培训突出重点不够。表现在筛选致富项目,把握致富信息上目标不准、方向不明。三是培养方式和方法不够。农村实用人才的文化结构参差不齐,在培训方式和方法上,注重了理论培训,忽视了实践操作培训;注重了普通号召,忽视了因势利导;注重了项目开发,典型引路显得不力,造成农村基层人才后继乏人的状况。 3、受农村落后的发展环境制约,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农村实用人才的价值在于他们有科技和市场头脑、发展眼光、致富专长,但落后的发展环境制约其能力的发挥和事业的发展。首先受交通、地理、信息、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影响,农民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缺乏主心骨。其次受资金、设备的影响,追求的事业成了无翅之鸟、无水之舟。再者,受技术信息的影响,他们生产的产品很难走出市场,走向社会。 : P/ H9 N2 _- }0 _+ X5 |
4、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局限,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进程缓慢。现阶段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尚处于尝试性开发的起步阶段。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纷纷闯入城镇创业,使农村这个大市场人去楼空,人才匮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部门服务不配套。目前,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政策还比较少,培养、利用农村实用人才的相关配套政策也不健全,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 ]1 s) g& Y" U9 j* E5 x- Q+ s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 f% a' K, m# }' \+ I; S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把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7 ^8 z* r0 D6 g
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要不断提高人们对开发、利用实用人才重要意义的认识。一是强化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认识。二是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要在推广典型经验上狠下功夫。要善于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专门召开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典型经验交流会,由先进镇(街道)介绍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取得的经验,“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其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工作,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促致富。三是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4 w4 V' N' E4 R9 p/ B) `, e0 \
(二)加强教育,注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 I' X# l" F" Z0 f9 [, S
一是要改革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改革现行农村教育体制,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兴办与农村经济紧密联系的各类职业学校,使广大农村青少年接受农村实用技术教育,让他们带着技术回家参加劳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二是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培养急需实用人才。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可以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不同的形式,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请专家教授讲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 g/ r1 e% r! g, c Q9 g(三)积极支持,热情帮助,使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8 } ?5 X$ i- V农村实用人才和当地群众结合最紧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具有示范作用,更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放手发展,并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政策和待遇上要给予农村实用人才充分的倾斜,并通过评审农民职称,选拔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担任村级领导职务,使农村人才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一是要支持实用人才兴办企业。大胆启用农村实用人才担任厂长、经理兴办个体、私营企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成果、经营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上去,直接创造效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富一方人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是要通过大户辐射的方式推广技术成果。选用部分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政治素质过硬的大户作为专业示范户,并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交给专业户、示范户,由他们先搞起来。当地农民看到用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带来的利益,就会自发地跟着用起来,一项新的技术或新的品种就得以推广,一项新的产业就可以形成。三是要鼓励实用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对周围农民进行“传帮带”。主要通过结对子方式进行传、帮、带,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等活的东西扎扎实实地传授给周围群众,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新技术,使用新品种,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 H3 Q, t" Z1 c. ^
(四)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
; y, q6 O, G( N0 [3 M+ _7 `, V1、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人才的激励机制。一是鼓励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扶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按国家政策规定给予优惠和支持。改革和完善分配办法。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开发、科技承包或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并保护其知识产权与合法收入。三是改进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办法。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学历、论文、外语等方面继续给予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对取得技术职称和高技能等级的实用人才应优先提供培训机会,并可作为申报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条件之一。四是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表彰奖励。 , k L0 j' y5 e e2 h
2、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机制。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靠培训,二靠引进。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是促使农村劳动力成长的主要方法。要通过建立农民培训体系,搞好农村实用性人才的开发培训。一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班或农业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组织村干部和优秀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三是兴办农业科技示范户,让农业科技带头人引路示范。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行科技推广、农业知识普及。五是选送青年农民到高校进修深造,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不管采取哪一种形式,关键是要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做到有章可循。人才引进也是壮大农业人才队伍,优化农村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将成为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要积极适应形势,抓住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切实壮大农村人才队伍,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质。
+ L* l- o8 `, d _/ |3、要健全农村实用人才选拔机制。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现状,要建立健全“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按照“有素养,有影响,有贡献,有效益,有创新”的标准,搞好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工作。加强考核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鼓励更多的农民群众成长成才,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 T7 {% H+ p# o. | U& f4、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化管理和保障机制。要积极围绕农村实用人才的市场配置、职称、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探索和建立农村乡土人才的社会化管理机制。要尽早研究制定诸如农村人才流动、农村实用人才的聘用合同鉴证、农村人才争议处理等办法,保护各类农村人才的合法权益,为农村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加快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