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刚才总理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应实行自由贸易,我们也知道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我们也留意到,近期一段时间以来,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明显增多,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渐增多起来。有评论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了较大影响。请问总理,中国政府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谢谢。
; F' w9 K& _' k 我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我方才已经讲了,自由贸易不仅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促进世界的和谐,还能改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 , A0 J4 Y: `' q/ y
我对有些国家要提高出口的比重予以理解,但是我所不解的是,为了提高本国的出口而贬低本国的币值,反过来又企图用施压的办法来强迫别国的货币升值。我以为这种做法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 ' M' {5 o! S( }" n* W6 Z* {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贸易保护主义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这应该引起全世界各国的警觉。我们将采取措施,扩大进口,去年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向欧美派出多批采购团。 5 j+ B! D' V* [
我们还要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我相信,自由贸易会给应对危机、经济复苏带来有力的推动力量。
) W$ Y8 W% M' K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推进多哈回合的谈判,使多哈回合能够在公正、平衡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合理的贸易秩序。 ! ~: ?# G6 S: q" P- w' z0 [& [
我真诚希望美欧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且放开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这有利于贸易的平衡。 & S `. n' B% w8 M1 K
在这里我愿意给记者们介绍一个你们不甚熟悉的情况,那就是中国的贸易总量虽然很大,但50%是加工贸易,60%是外企或与外企合作企业的出口贸易。如果说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也无异于打击了你们本国的企业。谢谢你。 8 ~7 m* i" b [* T2 k
[德新社记者]:温总理你好。大国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现在正在崛起,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以及政治、安全、经济等领域的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我们了解,在中国政府内部也在就该问题进行着积极的讨论。我想了解,中国是否有这个能力以及意愿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5 ?% m k/ u, {" }, x0 ^" D
你的问题问得还是比较平和的。实际上现在在舆论上,已经出现了“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必胜论”的观点。 5 I8 Y0 Q# [2 ~, K& Z
你给我一个机会阐述一下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 n! H, l& Y; [" t 第一,中国这些年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我们确实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 a' T+ e: a7 ]; K$ I# Z
前不久,就是为了征求群众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我到离北京只有150公里的滦平县。我看到那里的群众虽然这些年来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变,但依然与北京有很大的差距。
5 X& D# F7 ~) w/ n' k. t 这个村子我已经去了三次了,分别是2000年、2005年和2010年。
/ ~* }5 ^4 ~2 O2 i( P4 D 我经常劝记者多到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看看,你到那里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我们要实现小康目标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要建成一个中等发达的国家,至少要到本世纪中期;要真正实现现代化,还要上百年的时间以至更长。 3 U- M* l- H% l+ l
第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5 b/ d# M4 I0 }( J" P' B
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任何国家,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 ( y2 {( A/ }) K. _& F7 y' [
第三,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
9 K, m- h. ?: d% C: ^+ L 第四,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主张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解决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的重大问题。中国对不发达国家实行的援助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4 U0 n. d! E" I5 q5 _' a2 O: d 这四点就是我们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谢谢你。
# I$ P8 a: I$ k; [3 w( c! U9 N [香港星岛日报记者]:总理您好。香港经济现在正在从国际金融危机的低谷中走出来。您去年曾说过要更好地解决一些香港的深层次问题。您可否详细跟我们说一下这些矛盾是什么?对我们解决这些矛盾有什么建议?国家正在编订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能否谈谈香港在这个规划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另外,总理这几年非常忙碌,很多人都很关心您的身体健康,能说说您是如何一直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吗?谢谢。
. T- I6 v8 Y" K( J1 W% B; X 我以为香港在经济上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第一,如何发挥已有的优势,继续保持和发展香港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地位。 + n, q, M! J U& _" x& ]
第二,如何结合香港的特点发展优势产业,特别是服务业。
8 P# ~# y0 w6 E 第三,要利用香港毗邻内地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香港与珠三角的联系。内地的广阔市场、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是香港今后发展的潜力所在。 ' E6 _0 M4 D; `- ~# [& y
第四,香港人民要包容共济、凝聚共识、团结一致,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今后不仅会在经济上还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还会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主政治。 & y3 h( U6 M% A0 x8 P& i
第五,还有两点不要忽视,一是注重改善民生;二是发展教育。 ; Q2 H1 w7 P, s( V
至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主要是编制全国的规划,当然我们在编制规划过程中会考虑香港与内地的紧密经济联系,特别是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我们编制规划会充分征求香港各界的意见。 / N1 q8 u9 y1 t; u
至于我的身体,大家会看到,我还是有着充沛精力的。 . {) [3 O/ S5 {0 x* {/ v, ~
虽然我是一个基本没有节假日的人,但我还是喜欢锻炼的,无论是散步还是游泳,都使自己的身心能够放松,以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对付繁重的工作。
$ W. @3 A+ [5 X4 |0 W+ Q 谢谢你,向香港同胞问好。
" f; \. w0 Y9 F/ E- [$ m( O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温总理你好。我的问题是这样的,最近有一些外国企业抱怨说目前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不如以前这么友好,最近谷歌表示要退出中国市场,去年中国逮捕力拓公司4名员工也引起了担忧。总理,您对这两个事件有什么看法呢?将来中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外国企业放心?谢谢。 - W7 }! ~, w2 g3 o0 G! ]
其实你说的情况和每年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并不完全符合。但是,我还是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 z5 I" A) O/ N! g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欢迎外国企业到中国依法经营。我们不仅要大力引进外资,还要特别重视引进外国的技术、管理方法。我希望外国的研发机构更多地能建立在中国,这样可以提高外资使用的效益和质量。 ) u Y6 V2 i* v) Q; c1 V' i
我们要从法律上为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且使外国的企业能够享受同中国企业一样的公民待遇。 k0 B# y6 ]$ I p( T/ y
比如,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实行了许多刺激经济的政策: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我们都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参加招标的既有国内企业,也有国外企业,也有台商和港商。
% i9 l$ Y6 Q5 v! z; X8 d; p" |, ^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我同外商的接触还不够紧密。今后在我这三年的工作当中,力求能多增加一些同外商接触的机会,使你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政策,同时我也愿意听取你们对中国吸引外资的意见。谢谢你。
% |* P# e! X$ r, \" T6 V. J" L [中央电视台记者]:请问总理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问题。根据官方的数字,去年新增的贷款投放量是9.6万亿,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是30%,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是居高不下。因此有人担心出现经济泡沫。请问总理,您有这个担心吗?在考虑通胀预期的前提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有退出或者部分退出的可能性吗? % u2 b0 C' x" |1 N6 H0 d2 R/ x
你提到一个让我非常感到担心的问题。我曾经讲过,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 # x( f" y: M+ c
处理好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和管好通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方才我说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光明的路,但是这是很难实现的,而且必须实现。 ; S2 s( o! d/ ^4 `0 Z* w5 f
我们必须注意三点:第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货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要保持利率的合理水平,同时要管好通胀预期,处理好这三个问题是货币政策的精髓。
+ F5 j. E6 r1 f- J4 R" \' i 第二,高度重视农业,千方百计使今年农业有一个好收成。农业不仅是整个经济的命脉,而且就今年来讲,关系今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关系是否能够管好通胀预期。
, B \9 _0 ?( R8 ]8 [, x0 @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
7 u- A8 `$ b+ p. s/ r 第三,我们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巩固来之不易的经济企稳回升的大好形势。如果经济再出现反复的话,那么带来的损失就太大了。但同时,我们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力度和效果。 6 w( a% |/ b9 z6 U7 d: [( K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这需要十分谨慎和灵活。我相信明年的记者招待会我还是满面笑容的来对待你。谢谢你。
/ @6 d5 D+ } X+ j: C [路透社记者]:一年前您在这里说过,有点担心中国在美国的资产安全,请问您今天是一样的担心?更担心?比较放心?还是有信心?另外,您刚刚讲过中国内部的一些担心,如果允许我问新的事情的话,那就是国际上您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 Z( y$ ~* K* k3 P
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我们一定要把这笔巨大的金融资产用好和保护好。因此,我们对外汇储备的要求首先是安全,其次是流动,第三是保值增值。
8 h# j4 W$ h7 G 我们在国际上之所以购买一些国家的债券,都是为了通过多元化的经营达到我所说的目的。 9 E& d4 H' @6 ?
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国,币值的不稳定引起我们很大的忧虑。我去年说过我担心,今年我还要说我担心。 + W$ Y: ?" P) p1 h* R
因为国家的金融资产不容得有一点的闪失。在这里,我还要强调另外一面,美国国债是以美国国家信誉做担保的,我希望美国以实际行动让投资者放心。 $ o/ u, B L" K- `8 ?7 s
这不仅对投资方有利,对美国也有利。 1 y) }' A5 Q; l T1 A* w# W
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国外的形势的担心。对国外的担心,最主要还是在安全和稳定上。我们正在集中精力进行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一个和平和安全的环境。 ; {3 k- s( r. y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这些我已经讲过了。总之,我们愿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政治和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l2 k/ x$ V2 i+ a3 p' N9 d [法新社记者]:您好。我想问一个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大概一周以前,中国外长表示美方应切实行动,使中美关系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我想问的是,中方认为美方应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才能使中美关系重新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中方现在还在等待美方采取这些具体步骤吗?还是中方愿意以中美关系的大局为重,不再纠缠和计较现在中美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 g6 G' h6 a/ T f" i
中美关系是我们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它不仅关系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过两国的范围。 * o V( M( b0 j0 t3 J%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两国关系。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后,中美关系有个良好的开端。
) h9 W" U8 R# a0 y/ p' ^# J 但是最近一段时期,美方在达赖喇嘛访美和对台军售等问题上触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美关系受到严重的干扰,这个责任不在中国,而在美方。
1 h! G, H! }" G" J8 ?5 M, q! M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基础,我们希望美方能够正视问题,以实际行动回到三个公报的基础上来,使中美关系得以恢复和改善。
5 T3 e* X% C8 M# j 我曾经讲过,中美建交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我们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 U6 a5 x# ?6 p+ H: o3 }# E4 h$ K
[李肇星]:各位朋友,时间过得太快,再过两分钟就12点整了,经征得总理同意,再提最后两个问题。谢谢。
6 ?. |- K8 ]' X& ?! S, o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总理您好。国际社会十分关注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要求德国、日本和中国这些主要出口国家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来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谢谢。 " X; y0 d+ L6 ^$ j9 C" z! Q6 c
我认为世界经济的失衡,不能把眼睛只盯在中国的贸易上。世界经济失衡,主要是反映在一些主要经济体消费与储蓄的失衡,一些金融机构只顾自身利益,过度扩张而造成金融的不稳定。如果从深层次讲,世界上最大的失衡是发展的不平衡。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受害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
) y7 M: {& w2 _) ]& S 至于贸易,我已经讲过了,我们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进口。同时,我们也希望发达国家能够放开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 b3 \& r. j! ^1 V }) K
解决世界经济失衡问题,需要各国协调一致。特别是在宏观政策上,如何保持和稳定经济复苏的大好形势,同时,对金融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谢谢你。
7 ^; d( s/ t1 P9 x) b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温总理,您好。第一个也是跟外交有关系,但是我们想从民意的角度来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国内很多老百姓对于国家实力的自我感觉、社会氛围可能出现了一些变化,就是有的时候在媒体上会看到一些民众说我们中国强大了,我们现在要在国际上扬眉吐气,有一些民众的反应可能也比较极端一些。请问这个民意对于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有多大影响力? $ R6 f4 q1 f8 T3 L: Q8 Q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作为最后一个提问者,请允许我问一个今天早上一直没怎么谈到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政府工作报告里说要分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促进社会公正和谐,让人民更幸福、更有尊严地活着。但是我看到社会上也有一些现象,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不公,比如收入分配不公,农民工融入城市也存在很多困难。作为总理,您如何指导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中国人民过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的生活? / Z+ ^, I" h* h+ o; f: T7 J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太深重了。因此,他们对于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怀有强烈的感情。我们的外交政策基本出发点还是要维护国家的利益,最重要的就是主权和领土完整。
) n: l/ o5 M5 ^" O 当然,我们的对外方针还要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国又是一个重友谊、守信用、有尊严的民族,平等对待对我们友好的民族,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出发点。
- H9 v4 ~$ X$ p* L 因此,世界的文化是多样的,国家的社会制度也是不同的,但是我们认为这都不妨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相学习和借鉴。在这方面,我曾经在新加坡就讲过,开放包容,国家才能富强。如果说民意,那么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应该尊重的。 ; n/ k: U5 T( p8 e0 ^
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1 p1 J' z/ J* M' ^- e! M) [ 勿庸讳言,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8 k; F( {! d8 ~1 `5 w
我曾经讲过,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要更多地关注穷人,关注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占大多数。
( y; {) M4 `1 f8 n3 V 我们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能使每个人也有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机遇。
2 h) H/ ^& M, E) m V 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
' }6 Y7 q6 }" @' w j%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