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三明市委书记黄琪玉在全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2009)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0-25 08: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四求作为”的要求,对进一步加快我市第三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和部署。最近一段时期,市直有关部门围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召开这次会议,先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前几天,我和立双同志、有极同志以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同志又到市区、沙县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刚才,有极同志对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作了重点发言。等一会,道崎市长还要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认真谋划,抓紧研究和落实各项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为推进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下面,我着重讲四个方面。
  一、这几年我市第三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第三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商贸、物流、旅游等行业为龙头,其他行业蓬勃发展的格局,不仅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贡献。2008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9.37亿元,占生产总值31.4%,增长9%,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实现税收对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的贡献率为50.5%,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财政增收的重要力量。2006—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4%,其中2008年为182.92亿元,增长22.5%,增幅创14年来最好水平。今年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39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居全省设区市第4位。
  二是有亮点。比如商贸流通业,全市已建成商品交易市场202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市场15个。近年来新建培育了闽中汽车城、海鑫钢材市场、农资批发市场等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力的专业批发市场;陆续引进了麦当劳、肯德基等外资商业和国美、苏宁电器、新华都、永辉超市等全国知名商业企业,以及别克、现代、大众、本田等品牌汽车4S店。比如会展业,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会展,沙县小吃文化节、永安笋竹节、中国丹霞(泰宁)文化旅游节等专业展会影响力持续提升。比如旅游业,2008年接待游客725.77万人次,增长16.5%,实现旅游总收入25.05亿元,增长16.8%。
  三是有潜力。这几年我市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2006年以来,全市共实施第三产业的重点项目63个,总投资131.3亿元,其中31个项目已投产或部分投产。2008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9.89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投资8.6亿元,增长147.3%;房地产开发投资66.32亿元,增长40.1%。目前,海西三明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快推进,全市还有2个重点物流园区项目,10个大型专业市场项目,7个省市级重点旅游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
  二、当前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尽管我市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全省其它设区市相比,我市第三产业无论是在规模、结构,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总量看,规模还不够大,去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09.3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9%,低于全市GDP占全省比重1.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的形势更不容乐观,1-7月,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18.87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4%,居全省第八位,仅比莆田多0.3亿元,分别比龙岩、宁德和南平少17.01亿元、13.05亿元和12.5亿元。从增速看,明显滞后于工业,2006—200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工业增加值增速低11.7、8.8、14.5个百分点;今年情况同样不容乐观,1-7月,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比工业增加值增幅低8.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低5.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末位;1-6月第三产业地方税收虽然收入总额同比增长16.8%,但有4个行业出现负增长。特别要看到,目前我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指标不同步、不对称的现象比较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第四,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1.42亿元,居全省末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6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6%,居全省第八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市第三产业增长相对滞后。从比重看,2006—2008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36.2%、34.9%、31.4%,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三年来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降了4.8个百分点。从结构看,产业结构总体层次不高,主要依赖于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仍处在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新兴服务业起步较慢,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科技发展的行业相对滞后,缺乏高技术含量、高效益、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务产业。
  这些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客观来说,首先,是工业发展程度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有限。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程度越高,对物流、人流的集聚能力就越强,对第三产业的带动力也就越强。目前,三明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同时,2008年,三明市区人口39.4万人,是全省市区人口最少的设区市,各县(市)中城区人口超过5万人的只有5个,外来流动人口较少,消费需求不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主观来说,主要还是重视不够、力度不够的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对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什么是第三产业,为什么要抓第三产业,怎么抓第三产业,心中无数,由此相应地在对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部署、力量安排、资金扶持、改革措施、政策推进、环境营造等方面力度不够大,成效也不明显。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第三产业,首先要弄清楚第三产业包括哪些内容,涵盖哪些方面。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主要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行业。
  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地方的发达程度,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有关资料表明,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为65%,中等发达国家为50%,发展中国家为30%。三明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除了继续加强农业、提升工业外,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大突破。
只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做大经济总量,全面提升三明的整体竞争实力。目前,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是投资,投资的重点又是基础设施和工业,短时期内工业在经济增长中担当主力军的地位不会改变。但要看到,随着工业的快速增长,如果没有服务业的有效跟进,没有原材料供应、产品运输、仓储物流等方面的配套,工业增长同样难以持续。因此,工业发展要以第三产业的服务和配套作保障,而第三产业发展又必须以工业的充分发展为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三次产业之间,特别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整个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只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群众的消费升级步伐加快,社会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不仅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提高,而且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这些都要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来满足,比如发展文化、娱乐、休闲、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既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比如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广大农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体现着城市发展的水平,体现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水平,体现着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平。
  只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有效解决就业,促进财政增收和城乡居民增收,更好地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三产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大,是构成地方财源的主要方面,是壮大地方财力的重要基础,目前全市税收中有一半以上的税源来自于第三产业,如果能够在规模上做大,在实力上做强,第三产业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就会更大。同时,第三产业门类广、投资少、见效快,建设周期短,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就业,能吸纳大量的城乡劳动力。据测算,单位服务业产值所吸纳的就业岗位是工业的3倍,因此,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必须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
  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已经作出全面部署,总的要求十分明确。就是要围绕落实“培育三产、搞活三产”的思路,突出做好“育、活、聚、实”的文章,通过培育来加快拓展,通过搞活来激发动力,通过集聚来提升实力,通过实干来体现实效。
  (一)突出“育”。就是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拓展培育。现有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得比较快、比较好的行业、企业要着力提升,着力壮大,刚起步或者尚未起步的领域要抓紧突破,抓紧培育。比如,文化创意、动漫产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我市基本上是空白,当前,要借助本市高校的力量和外来的力量来推进发展。比如,文化体育产业,全市范围内文化体育服务场地不少,但资源整合要加强,以适应人们现代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保健、健身、表演、文体交流、艺术创作等面向群众生活的新兴服务业。比如,中介服务业,总体发展还不够快,必须适应广大企业和城乡居民的需求,积极发展物业管理、信息服务、商务代理、工程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行业,拓展各种服务功能。比如,金融服务业,如何引进更多的金融服务业态,推动证券、信托、保险、租赁、担保、典当等行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促进现代金融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比如,如何依托33个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外包,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真正把制造业发展的优势转化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实现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这些都是下一步必须重点突破、重点培育的领域。
  (二)突出“活”。当前,重点是要搞活市场。三明是全省最主要的钢材、水泥、纺织品、载重汽车、工程机械和粮食、林竹、水果、蔬菜、烟叶、食用菌的产区,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现有各类专业市场,加快培育一批新的专业市场,尽快建成一批年交易额5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场,用产品优势、价格优势、服务优势来开拓区外市场,吸引人流、物流,真正使三明成为特有工业生产资料和特色农产品区域中心市场。要搞活消费。当前,我市商品购买力外流现象不容忽视。据不完全调查,仅家具一项,每年外流购买力就达到6000多万元,至于高档服装、化装品、首饰等外流的购买力也不在少数。因此,提升现有商贸企业,加快引进有实力的大型商贸企业,提高商品档次,防止购买力外流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同时,如何进一步启动已经成为消费热点的汽车消费市场,还需要花真功夫去研究,下大力气去推进。今年以来,全市汽车销售增长情况与龙岩相比差距较大,从车购税看,1-8月我市为1亿元,比增12%,而龙岩为2.22亿元,比增32%。近期,要重点扶持发展汽车4S店,初步测算,每新上一家国内一线品牌4S店,可实现年利税近500万元,可以安排就业100-200人。目前,在主轴区域已初步形成了4S店的聚集区,要依托这个优势,从融资、用地、技工培训、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争取建成海西乃至我国东南地区的汽车销售、零配件和汽车维修业的集散中心。要搞活物流。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三明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作为海西建设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枢纽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要按照“开放活市”的要求,通过规划带动、政策引导,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网络体系,扩大全市物流产业规模。近期,要重点抓好海鑫钢材、公路运输等物流信息平台,开发闽西北物流园区、三明城市物流园区,加快推进闽西北冷冻产品物流配送、华油仓储、粮食仓储、农资等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培育壮大一批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为一体的物流龙头企业,努力把三明建设成海西区域性物流节点,切实通过物流产业的不断壮大,带动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突出“聚”。就是要围绕建设海西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块状”推进的要求,下大力气集聚各种要素,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集聚商气。要结合城市的开发建设和改造提升,加快建设能够集聚商家、具有一定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比如市区,近期拟重点打造五大特色商圈:①阳光城商圈,建成7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②徐碧新城商圈,建成高档商务办公和休闲区;③下洋会展商圈,形成会展、大型超市、市民健身娱乐为一体,连接两区的新商圈;④新市北路--瑞云路汽车商圈,集聚一批品牌汽车4S店、汽车超市、二手车交易、汽车维修美容、汽车信贷保险、汽车上牌服务、汽车商务酒店等相关服务业态。⑤列西商圈,开发以西江滨路文化休闲街、工业北路装饰建材街为主体的商业中心。要集聚人气。人气足,才能消费旺,才能三产兴。要通过发展旅游来集聚人气。三明旅游资源丰富,大有文章可做。虽然近年来,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增长较快,但从真正可以反映外地游客来明旅游情况的主要景点接待人数来看,情况并不乐观,2008年全市主要景点接待人数为112.7万人次,占全社会游客人数的15.5%,低于全省34.8个百分点,低于南平7.3个百分点,表明真正来明旅游人数并不多,通过旅游来集聚人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三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经下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抓紧实施,进一步凸显三明生态、文化优势,进一步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全面开发和提升休闲、安养、文化旅游精品,加大景区“吃、住、行、购”等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和舒适性,吸引更多的人到三明旅游、休闲、度假。要通过房地产的有序开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来集聚人气。着力发挥山水城市的优势,增强城市配套功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特色和品位,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让更多的外来创业人员、务工人员愿意留下来、住下来。当前,尤其要把握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加快现有商品房的促销力度,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要通过改善消费条件来集聚人气。加快完善市区、县城的餐饮、娱乐、商业等设施,重点推进一批四星级以上饭店建设,力争明年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家四星级以上饭店,同时加快发展相配套的吃、购、娱等行业,更好地满足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要集聚龙头。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要靠强有力的龙头带动。一方面,要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帮助现有商贸、物流、餐饮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其在行业的领军作用、在区域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培育力度,扶持一批有前景、有潜力的中小型三产企业,特别是对尚在起步阶段或加快发展阶段的中介咨询、服务外包、创意、软件等新兴行业,一定要择优扶持几个重点企业,促其快速成长,成为龙头企业;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国际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促其落地我市开办分支机构,比如已经引进的新华都、国美、苏宁等知名企业,以及下一步还将入驻的沃尔玛、永辉等,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引进大型的连锁酒店、连锁餐饮等,带动提升我市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要继续推进市区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近期重点是徐碧新城CBD建设,这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载体,能够带动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的合理集中,带动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集聚,一定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引导和吸纳更多的龙头企业在中央商务区设立总部和技术研发中心,吸引知名大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进驻,使之成为我市总部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四)突出“实”。抓任何工作,都要立足于做,立足于主动积极地去做,真正通过实实在在的做来体现实实在在的成效。主要是责任要实。市政府要抓紧成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划及重大项目的协调和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紧从财政投入、融资服务、用地保障、用电服务、智力支持等方面研究制定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项措施的制定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工作部署层面,要更多地体现针对性、操作性、超前性,真正能让项目业主感受到支持和帮助,实现超常规的发展。服务要实。第三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门类,涉及的职能部门多,不少业务有关联,甚至有交叉,光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齐心协力,紧密配合,联动推进,共同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多想办法,多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比如,如何对信息服务、工程咨询、商务代理、动漫产业、文化创意、健康产业、教育培训、会展、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促进加快发展。如何发挥金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扶持作用,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融资压力,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如何关心和扶持运输企业的发展,促进运输企业和生产企业的联盟和合作。如何通过政策支持,促进本地物流、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企业承接市内大型企业的相关业务,实行服务外包,促进工程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在本地加快发展壮大,这些都需要我们相关的职能部门认真去思考,认真去研究,认真去运作,认真去实现。成效要实。发展第三产业需要抓的事情很多,一定要注意理清工作头绪,分清轻重缓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协调性和实效性。对于现在抓,年内就能够见效的工作,比如,推动符合条件的限下企业升格为限上企业,做好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促销,有效扩大商品房销售、促进住房消费,抓紧抓实抓好现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加大家电等大宗商品下乡促销力度等,一定要立说立行,做到立竿见影,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多做贡献;对于现在抓,近期能够见效的重点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逐个逐项组建团队,确定工作进度,确保都能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推进,争取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对于现在抓,今后实施的项目,要认识组织论证,科学进行规划,积极争取支持,加快组织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项目持续推进的工作局面,才能真正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成效体现在经济的增长、财税的增加、就业的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上。
  “培育三产、搞活三产”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部署,这次会议既是部署会,也是动员会。只要我们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立足海西、争先作为,精心谋划、持续运作,就一定能推动全市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0-25 08: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第三产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体现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有利于扩大社会分工和社会化服务、提高经济整体效益,有利于改变消费结构、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有利于参与区域竞争、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拓展就业空间、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带动我市经济实现新跨越显得尤为重要。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在现代社会中,第三产业以其有机联结社会生产、生活、流通、分配、消费诸环节,凸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成为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强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深入落实“培育三产、搞活三产”的第三产业发展思路,按照全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专题会议提出的“育、活、聚、实”的要求,全力推动我市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在扩张三产总量上下功夫。要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精心选择一批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形成产业优势和特色的第三产业项目,特别是要注意选择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市场发展潜力大、就业容量大、带动力强的项目,力争使更多的项目能够尽快投入运营,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引擎,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要在重点企业培育上实现突破,按照发展大商业、建设大市场、加速大流通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集团公司,促进第三产业的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提升第三产业的产业化水平。要在重点区域发展上实现突破,突出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明确功能定位,调整产业布局,提高经营水平,努力把市区和各个县城建设成为区域商贸、金融、信息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形成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增长极;把小城镇作为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效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在加大要素投入上下功夫。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把财政资金重点投向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和骨干项目,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第三产业。要大力吸引外资和社会投入,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发展环境等措施,积极引进三产投资者;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私营业主以资金、设备、技术、劳务等要素投入第三产业;对那些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投入少、见效快的行业,要放胆、放手地鼓励社会投入;金融部门要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探索设立发展引导资金和专项发展基金,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运用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第三产业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发展。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努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市场的升级改造,重点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特色市场。积极引进新型业态、现代管理和营销方式,通过培育和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管理方式,完善和扩大市场营销网络。加快建设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物流设施,有步骤地发展和完善社会化物流企业,构筑现代化的物流网络。进一步抓好餐饮、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加快重点旅游景点建设,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加快客源市场开发,力争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带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进一步支持银行、保险、证券业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强化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特征和国际通行规则、功能完备、公正执业、管理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把三明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积极引导房地产和社区服务业发展, 使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同步推进。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在营造良好环境上下功夫。要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放开搞活的原则努力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把优化行政执法环境作为优化环境的重要内容来抓,强化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要把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作为优化环境的根本措施来抓,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和法规制度,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加大信用监督和信用惩戒力度,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