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加快推进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复制链接]
溪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0-23 06: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两大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圈率先实现了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也使该区域正在成为实力雄厚、具有发展后劲的第三增长极。东北地区要想在未来发展中抓住机遇,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北地区共同面临的必然趋势和重大课题。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正在成为四省区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也已经日渐成熟。为使东北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在多方面开展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程度更深的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加快推进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
  为了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强运输通道建设、形成综合运输体系是实现东北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目标。一是以哈大经济带为轴心,以二级轴线城市为框架,以对蒙、朝、俄三国贸易口岸为基点,建立完善的铁路公路网络、港口和机场体系,构建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网络化;二是借鉴美国大都市区域规划组织(MPC)模式,将整个为区域服务的交通基础设施看作是一个整体来设计,建立统一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协调建设秩序、审核招商项目立项、落实区域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对接。当前,协调东北区域内跨省(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新建与改造蒙东地区煤炭基地与东北其他各省主要煤炭消耗区之间的铁路与公路建设,解决东北地区未来经济发展能源供应问题;三是以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依托,实现统一的交通管理体系,各省(区)交通管理部门要商讨制定区域内统一的交通管理法规细则、政策体系,建立共享的交通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使资源、生产、消费地区通过高速公路网络紧密连接起来,并率先在东北地区各省(区)市之间实现高速公路无障碍通行。
  2、加快推进水资源规划与利用一体化。
  东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污染及生态危机等问题,导致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明显减弱,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是东北地区内各省(区)市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解决水资源问题,在思想上必须认识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是实现东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规划上在国家水利部和松辽委的直接协调下,要全力促进编制“东北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用于指导东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解决好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划分流域上游与下游责任、松花江与辽河水资源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在政策上要建立东北地区水资源使用补偿机制,明确流域生态补偿责任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途径,以支持水资源输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3、加快推进产业布局与规划一体化。
  实现东北地区产业布局与规划一体化,必须立足于东北地区各省(区)市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从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合理调整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的区域布局,协调大项目的分布,加强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改变产业规划上缺乏省(区)市间协调和互动发展的局面。要从各地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实现各省(区)市之间经济差异化发展。众所周知,辽宁省的装备制造、钢铁、石油化工、造船、飞机制造等产业,吉林省的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黑龙江省的重型机械、能源等产业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开发等产业,都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各省(区)市应避免趋同发展,产生彼此削弱竞争力的后果。要本着重点发展自己优势,积极为其他省区产业配套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同时,也要根据本地条件有选择地发展代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和光能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东北各省(区)市之间通过形成既有本省(区)特色和优势产业、又有整个东北区域内分工合作的产业分布格局,形成强大的东北区域整体对外竞争能力。此外,要协调存量资产重组,借鉴长三角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建立东北地区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及市场协调委员会,签订一系列促进产权市场联合的协议,进而推动产业布局与规划一体化。要重视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及世界性粮食危机的影响,借鉴“欧洲农业保证和支持基金”的经验,建立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保证基金”,正确处理、协调和支持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布局与发展。
  4、加快推进旅游市场一体化。
  东北城市高峰会议关于建立区域统一旅游市场的共识是旅游产业合作的良好开端。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发挥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根据东北地区多民族文化的传统和靠近蒙、朝、俄等国边境的地缘优势,以“合作、共赢、共享”的理念形成区域统一旅游市场。一是探索和建立东北地区旅游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用于指导建立区域内共同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市场资源与信息、建立旅游市场网络,形成利益共享的旅游合作发展模式。二是在旅游产品上塑造东北旅游整体形象,以东北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冰雪游”、“生态游”、“边境游”、“工业游”、“民族游”等旅游品牌。三是在旅游市场开发上,要把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几条东北地区跨省(区)市的旅游线路,开发反映东北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四是开发体现休闲、度假性质的高端旅游产品,开发集观光、会展、商务、博览、休闲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加快推进对外开放一体化。
  东北各省(区)中辽宁属于沿海,其它省(区)属于沿边省份,拥有与俄、日、韩、朝、蒙等国相邻的地缘优势,边境口岸众多,对外开放具有资源、产业和人才基础。实现一体化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使东北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桥头堡。首先,要形成全方位的开放通道。以大连保税区为东北开放的龙头,以对俄、蒙、朝边境自由贸易区为支撑,以交通大通道建设为基础,抓好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黑河、绥芬河、吉林珲春等共享海陆口岸,打造四通八达、互相连接、相互支持的对外开放渠道,以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一体化带动东北地区一体化对外开放。其次,以“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为交流合作的平台,构建图们江区域合作领导人会议机制,将长吉图建成新的对外开放带。最近长春市正在加快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论证与建设,以同长吉图对外开放带建设衔接。第三,利用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契机,在内陆口岸建立保税库与保税物流中心,各省(区)海关在海关总署的协调下在东北地区全面试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新型通关监管模式,扩大商检“绿色通道”的适用范围,形成东北地区一体化的对外开放绿色通道。
  6、加快推进科研基地建设一体化。
  东北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济济,这是东北地区与其它地区对比的明显特色,要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科研基地一体化建设。各省(区)市在突出发展自己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实行自主创新战略,加快科研信息、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协作、合作和交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全国开创出有东北地区和本省(区)特色的知识产权成果;依托东北地区的人才优势,加快建立东北地区科研专门人才的培训、引进、留住机制;打造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科技高地和平台,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振兴。
为了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当前需要尽快建立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机制:
  一是要尽快建立国家、省、中心城市、一般城市四个层次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使东北区域经济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各项重大决策得以落实,各省(区)、市之间建立双边和多边经济联系,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二是要建立东北地区资源、利益共享机制,消除省(区)市之间各种合作障碍,以调动东北地区各省(区)市和企业加快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确认地方政府之间签订的有关双边或多边利益分配协定的法律效力,使区域经济合作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形成区域资源利益共享机制。
  三是要建立区域经济补偿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协调好东北区域内部各个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
  最后,提一点建议。建议中央进一步加强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领导、支持和协调。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成立以后,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走出困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东北人民不会忘记。现在,振兴东北办并入国家发改委,我们各省(区)市都希望今后还要继续高度关注东北发展,继续对东北区域一体化给予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协调,加快东北经济一体化向高级形式发展的步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一体化、制度一体化。
  我相信,有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在东北各兄弟省(区)市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必将克服困难、快速推进、健康发展,使东北区域早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以新的面貌呈现在我国和世界面前!
  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33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