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训) 为推进连城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复制链接]
文秘114 发表于 2009-10-13 08: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连城县政协组织文教卫体委和学习宣传委部份委员,对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调查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和异地考察等形式,认真了解了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加快发展连城县职业教育(培训)的主向、重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必要性。职业教育(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当前,连城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在发展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虽然劳动力成本较低是连城发展的一个优势,但我们决不能长期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来获取发展,相反我们要想方设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优势、加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抓好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抓好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合连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大军和技能人才,切实为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连城新一轮大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支持。

2、紧迫性。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他们在每引进、开工、建设一个项目和企业时,都会统筹考虑用工问题,着手寻找用工来源,并极早培养、培训合格工人或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科技人员,以此确保项目建设、开工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但从连城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令人担忧,形势比较严峻,而且随着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连城境内的企业势必逐年增多,能否给企业提供大量的一线操作工人,将直接事关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目前,连城县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与企业用工技术化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根据调查统计,全县现有取得职业技能资格人员3508人,占可用综合劳动力资源的2.34%;其中取得技师和高级工等级人员197人,仅占全部技工比例的5.62%。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还发现在竹炭竹醋加工、机械制造等方面的新项目和新产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非常奇缺、严重匮乏。如机械产业,据初步了解,目前全县掌握这一技能的人才仅有300多人,而企业的实际需求为2000人以上,供求失衡极为严重。

综上所观,我们清醒地看到,如果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就势必影响连城县项目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势必制约、阻碍连城的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综合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资源,尤其是培养与项目开发和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十分迫切而紧要。我们一定要站在发展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训)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连城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中专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目前,连城县职业中专实行"双证制"职业学历教育,即各专业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必须通过相关的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在此基础上,该校还积极开展中短期的培训工作和“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通过技能鉴定站帮助参训人员获取职业等级证书。2004年以来已帮助2520人通过有关工种的中、初级技能鉴定。但是,县职业中专发展职业教育也还存在明显的劣势。一是办学条件较差。特别是专业课教学所需的设施和设备几乎空白,教师常常纸上谈兵。二是职教师资缺乏。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严重匮缺,现有教师原来只适合上文化课,对陌生的专业课经验甚少。三是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市已有龙岩农校、龙岩侨中和长汀职专等3所国家级重点职专,除连城外,其余各县的公办中职学校均为省重点职专,唯连城职专还只是省合格中职学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速发展,这种差距的幅度还将继续加大。

2、职能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一方面,县委农办紧紧围绕“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县”建设,先后成立了县劳动就业中心、职业中专、县农机学校、新泉美食协会、县农村劳务交流协会鞋服培训和旅游协会培训等6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训农机修理、厨师和服务员等各类学员1069人,技能培训1268人,颁发证书909本。另一方面,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县职业中专联合开展"双证制"培训,与县旅游局联合举办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与农办、农业局、科协、老区扶贫办等涉农部门联合创办再就业培训基地,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近两年,已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61人。同时,认真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今年以来共组织4个工种鉴定592人,其中初级工569人,中级工23人。同样,这些部门和单位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职能交叉,各自为战。各部门和单位的职业技能培训联动机制尚待完善,职能技能培训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利用,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二是宣传力度还不够。众多农村劳动力对转移就业促进增收的认识不足,对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不感兴趣。加上我县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就业岗位少,无法吸引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实现就业。三是培训资金缺口较大。培训机构软件硬设施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四是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意识不强。尚未形成拥有等级技术工人的强烈愿望,导致参加培训的劳动力人数不多。

三、当前连城职业教育(培训)必须把握的两大主向和两大重点

1、要凸显两大主向。就是要切实找准连城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定位,确定连城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方面,必须紧扣"抓项目、上工业"的工作导向。职业教育(培训)必须服从大局、服务发展。抓项目、上工业,加快推进新一轮大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连城最重要最迫切的战略任务。因此,要把连城的职业教育(培训)与"抓项目、上工业"的工作导向紧密结合起来,立足现有的项目、企业和矿冶、化工、食品、竹木、机械等产业,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项目开发建设、发展工业经济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和实践型、技能型产业工人,不断夯实项目开发建设和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基础,真正使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必须着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就决定了连城的职业教育应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开展多元化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大量在新农村建设一线从事生产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同时,要以农民技能化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对农民转产转岗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尽快发展,带动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2、要突出两大重点。就是要立足全县劳动力资源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连城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初中毕业未升学人员的职业教育。据统计,2003年至今,连城县已有1.5万名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初中毕业生流向社会,且预计未来3年内,还将有此类人员1.3万人。从他们年龄结构和我县经济建设发展进程来看,这些人无疑是今后一段时期连城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但是,这些年轻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劳动技能培训,也未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更没有什么实践经验。从这点来说,他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没什么质的区别,可谓"无差别劳动力",必须尽快进行改良,落实到具体措施上,就是要将他们组织起来,参加系统规范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连城县绝大部份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他们从事生产和就业技能十分缺乏。必须加强对这一庞大群体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从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两个方向着手,设置培训课程,安排培训内容。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培训的重点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示范应用和推广;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是家政服务、营销、餐饮、建筑、维修、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在培训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积极引导有技术基础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种特种岗位资格证(操作证)培训,鼓励他们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四、加快发展我县职业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为加快连城县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连城新一轮大发展的水平,使职业教育真正为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不断推动连城的项目开发建设和工业经济发展,推进连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组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重点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环境。县、乡政府各种会议应大力宣传、充分肯定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前景以及在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正面舆论和主流媒体上凸显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条件成熟时,建议政府召开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使广大未升学就业的学生和农村劳动力确立"参加职业培训,学习一技之长,同样可以致富"的思想。县委报道组、县广电局、《冠豸山下》报等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培训)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职业教育(培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培训)的浓厚氛围。

2、强化政府统筹,加大资金投入。县级人民政府是兴办职业教育(培训)的主体,县级财政投入是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主渠道。要加快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职业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县委农办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政府的"阳光工程"项目投入,加大对培训农村劳动力的资金投入。县财政局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专项经费,确保按时、足额、专项投入职业中专和其他开展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部门单位,切实完善城乡培训网络。每年的城市教育费附加,要确保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培训)。县财政在安排农村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经费中,可考虑提取部分用于职业教育(培训)。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可促成各类企业委托县职业中专开展一线职工的职业技能强化培训。县物价、税务等有关部门要对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在收费及税收上给予优惠及扶持。此外,县政府还要鼓励社会各界、公民个人以及县外组织对职业教育(培训)提供资助和捐赠,同时,尽量帮助县职业中专于2006年10月份成功申报并通过省级重点职业中专评估验收,获取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专项资金的资格。

3、加强政府指导,推进职教改革。积极引导县职业中专进行改革,按照市场调节的原则,及时对准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对准岗位调整课程设置,对准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走工学结合的路子,并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推进农科教结合。比如,在学制安排上,可以推出长、中、短期学习培训班,供学生自主选择。主修一个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获取毕业证书和该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以外,只要其有能力,还允许学生同时考取一个以上其它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以便择业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在专业设置上,要紧紧围绕省、市、县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摒弃老化、市场日趋饱和的专业,考虑开发市场急需的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烹饪、服装加工、种植养殖等专业;在教材处理上,可以根据专业目标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增、删、改,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在师资建设上,可以考虑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并邀请企业工程师、高级技工来学校讲学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动手操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在校企合作上,可以结合学校寒暑假、毕业前实习、企业加班急需临时工人等情况,以班级为建制合理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劳动实践、打零工,既可赚取学费减少家庭经济压力,又可从实践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等等。此外,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建议成立县职业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和服务工作。学校成立相应的机构,与县内外企业人事部门保持联系,掌握人才需求的信息并及时反馈给毕业生,指导毕业生就业。

4、部门协调配合,共促职教发展。各级各部门应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形成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强大工作合力。县委、县政府要给各乡镇下达一定数量的任务,每年组织劳动力前往职业中专或其他培训机构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乡镇主要领导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之中,也可单列兑现奖惩。同时,要对现有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做到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利用,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方向的不同,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和内容。县政府要出台有关规定,责成公安、劳动保障、人事、工商、税务、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用工准入制度的执行监督,引导劳动力“先培训,后就业”,从源头上堵住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不规范操作的混乱局面。教育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我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责任,为政府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当好参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继续收集、发布用工信息,严格规范就业准入制度,帮助劳动力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商、税务部门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免县职业中专的税费。人事部门要在职业中专配备专职教师和教师评聘等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建议建立由县政府牵头,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科技、发展计划、财政、建设、工商、人事、物价、扶贫、税务、国土等部门参加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全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县职业中专自身也要想尽办法,确保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出得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54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