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的治史思想
刘雄
江泽民同志在探索和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将之提升到事关治党治国的高度,其治史思想大致可概括成如下几个方面。
关于治史的重要性。在江泽民同志看来,今天我们在治党治国及处理国际事务中所遇到的许多重要问题,“大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不了解历史,就不能全面了解这些问题的由来”,如果不从或不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就会因对这些问题的不甚了了,导致认识上发生偏差甚至错误,处理起来必然失去针对性、准确性。因此他认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因如此,他反复强调: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历史,“不了解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不知道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不掌握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怎么治理社会、治理国家?怎么处理国际事务?”
关于治史的目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学习历史,“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历史发展和社会兴亡的规律,更加自觉、更加紧迫地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具体地说,学习历史,就是要为今天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服务。他举例说,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过程中之所以一挫再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对中国的历史与当时的现实了解不深,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中国近代走向衰落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总结,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中国落后,是由于生产力落后和社会政治腐朽。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凌,更加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落后和国家的衰败。”从而高举起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旗帜,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所以蒸蒸日上,同样由于我们党深刻总结了我国和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从而大胆地进行改革开放之故。
关于如何治史。江泽民同志认为,首先必须提高对历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形成重视学习历史的氛围与制度,特别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包括各级党校、干部学校的培训)、社会教育中,“都应该重视和贯穿历史的学习”。其次就是要尊重历史的客观事实,“历史事实不能抹杀,也不能歪曲”,否则,你就无法了解历史的真相,因而也就无法从中获得历史发展与社会兴亡的客观规律,甚至会走向历史错误认识的误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历史遗产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不能不加鉴别地统统继承下来,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精华,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