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同榜传佳话 3 e5 o7 \* a8 U0 u4 @! _; x
# `' V9 e8 Y% E6 v0 x% n林少川
. O* g* S) `' z( I人生中注定有许多平平常常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淡忘,然而,对我来说,有一个特殊的日子永远不会忘记。
4 h: j1 _: J5 G( N( y# \- u1978年1 0月7日这一天,是恢复高考之后,我上大学的日子。时年25岁当了4年知青的我,和比我小2岁当了3年知青的弟弟林双川,兄弟双双脱去日本“尿素”袋做成的物美价廉、经久耐磨的农场“工作服”,换上母亲用当时很时髦的“的确良”布料裁剪做成的新衬衣,踏上了大学路。尽管穿着拖鞋的脚上还有些泥巴,但长期紧握锄头柄磨出老茧的粗手,却各自揣着“厦门大学历史系78级”与“厦大中文系78级”的《入学通知书》。为省下几元钱的路费,我们还幸运地在福厦公路泉州段搭上了过路便车。 4 [9 a9 R8 w+ C/ r) v) D2 C
第一次看见厦门大学大门白底黑字的校牌,顿时有种天上人间、恍若隔世的眩晕感——这就是厦大的美丽校园?以至于生活了几个月后,我仍处在一种难以遏止的梦幻之中。
0 H6 q0 w, `- z4 v8 K2 A3 ?! ^+ V" C8 p这是我们兄弟人生的一个新开端,也是共和国整整一代“新三届学人”人生的另一个开端:通过高考入学,对我们来说看似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步。因此,虽然日历已经翻过了30年,但那天入学的记忆却深深地嵌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个特殊的年代,注定要被历史铭记和感激——恢复高考,恢复公平,成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
5 e- q! b. a* X, l# x1 `时间回溯到那难忘的1977年。
0 u: |8 n( U5 ~5 K, f( p. K能走进考场,对于我们这批考生来说,机会实在太难得了。高考制度在“文革”期间被迫停了10年,这中间虽然也招收过少数的“工农兵学员”,但入学录取方式主要是以家庭背景和政治表现等条件进行的“政治推荐”,上大学对于全国广大中学生来说,简直是白日做梦,比登天还难。至今我还保留着一张1976年的空白《推荐表》,这是一次本属于我而最终被剥夺了的机会。眼睁睁地看着大学与自己失之交臂,那感觉,无奈而悲切。 : _; [ R( ?; u. e% m9 X7 j
我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在泉州双阳华侨农场,作为“知青”“修理地球”,当时深感前途渺茫。记得有一天,我骑着一辆除了铃声不响其它到处乱响的破自行车,来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后渚港,看厦门大学考古队发掘一艘震惊世界的宋代古沉船。当时,厦大的庄为玑教授也正在现场。他见我“破帽遮颜”,却一直饶有兴趣,并神情专注地观察,便鼓励我“不要荒废学业,坚持自学,今后如果恢复高考,可以报考厦门大学历史系。”庄教授的一句话,仿佛点亮了我心中的明灯,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希望。此后,我白天下田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博览群书,心中深埋着对未来的希望。 - }% {9 S" D1 D5 S1 s& o# w
“机遇光临有准备的头脑”,机会终于来了。77年冬天的高考,我和弟弟刚从农田里拔出泥腿去赴考,就双双上了分数线,但最终还因“政审”不过关而被刷下。然而,我俩并不灰心,而是暗中使劲,再次参加了78年夏季的高考。此次农场派出大卡车,将我们100多个考生载到市区六中考场。时值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熬,考场上没电风扇,更别说空调,幸好监考老师“土法上马”在每个考场的角落放上冰块降温。 + Z! W( G0 N: p! S2 l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考场里的每个人内心都是十分紧张,气氛凝重。因为那时的录取率极低,当年全国有500多万考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人数只有28万,我们农场这批考生中只有我们兄弟俩幸运地考上了大学(而且是厦门大学),说是“百里挑一”并不为过。 ! E4 p, P- C j7 R3 r
考试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23号,我们兄弟俩就又下田劳动了。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我至今还保留着一本出工的“记分簿”,上面还记载着7月23日“削田岸草”。
, M+ _% w* F, F随后的日子都在等待中过去,等待的日子是充满希望的。
f; H* T5 }6 \+ j g$ i/ {& A1978年9月27日上午,我和弟弟正在农场甘蔗田里“剥蔗叶”,突然听见邮递员高声喊:“林少川、林双川,厦门大学录取通知书!”我俩赶紧从蔗田里钻出来,激动的心情无以表达,分别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挂号信——黄色的牛皮纸信封,印着厦门大学4个红字,上面还有漂亮的钢笔字写下的“林少川”、“林双川”的名字。
h/ P+ Y' E$ {7 ?: \* H& q5 p+ A9 @* `30年过去了,这两封挂号信还被我珍藏在农场的老家。我这一生中可能收到过无数的信函、邮件,但最令我难忘的就是这“兄弟同榜”的录取信了。至今我还记得弟弟的挂号是“969”,我是“970”,邮戳上的日子是1978.9.25。挂号信经过2天的邮程才到泉州。当时考试5个科目,我们兄弟俩都考出了400多分的好成绩,我的历史科成绩98.5分,弟弟的语文接近满分,于是我上了历史系,弟弟上了中文系。这在家乡泉州一时传为佳话,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因此也脸上露出了笑容。听到消息,他们连忙到村头杂货店,买了一串鞭炮燃放起来。在喜炮的烟雾中,我和弟弟恍如“范进中举”,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弟弟偷偷地咬了一下手指,我挠着他的胳肢窝好不容易才让他笑出声来。他连连问我:“这不是梦吧!”那一刻,与邓小平同岁的老祖母高兴得流下眼泪。门前大树上飞来两只喜鹊,妹妹高兴地跳起来高喊:“喜鹊报喜!”“喜鹊报喜!”
, x- O. V! \0 E: v7 v' j" ?; V我们深知大学来之不易,因此特别珍惜,特别能吃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当时教室不够,我与弟弟每天都要抢先占位,才能在教室自习,否则就要坐到树下了。当时在陈景润精神鼓舞下,我与弟弟每天的生活轨迹就是三点成一线:宿舍-教室-食堂。说到食堂,我们每天的伙食费仅几角钱而已。那时,我俩同时都享受着当时的最高助学金——每月24元,除了伙食费还能省下一些来买书呢。
* W7 p1 \! A" ~8 O4 f7 z7 ?$ i在大学里汲取知识是快乐的,而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4年过去了,1982年,我们毕业了,弟弟上了北京,到新华社当记者,并当上了“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主编,还作为“大陆首批访台18名记者”载入中国新闻史;而我则回到泉州,在华侨大学任教,后来任《泉州晚报·海外版》主编,现在是泉州学研究所所长。
9 G7 c, Z* b0 |+ a3 Q3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我和弟弟都各自事业有成,早已评上正高职称。但我们特别珍惜,特别感恩,特别低调。我们从心底里感谢邓小平及时扭转乾坤,使我们能够从农田里拔出泥腿,正正经经地走进高考考场,靠着实力走进大学的校门,并取得今天的成就。虽然当年的高考已成为历史,但我们的“高考情结”却始终挥之不去,它深深地打上“新三届学人”的烙印,鼓舞着我们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不断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