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台商登陆20年

[复制链接]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09-8-18 08: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台商登陆20年

 

李  非   刘严毅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提出一个企业发展的水哲学:水具有清浊并吞、随方亦圆、上波下静、变化无穷、渗透扩散、久储必臭、急流澄清、生存至宝等的道理。纵观台商登陆20年的发展历程,始觉他们正是以水的哲学,冲破阻碍,在大陆生根、发芽、结果。而今,大陆台商更是以水的精神,突破瓶颈,在大陆激起新的浪潮。

历程:东水拍岸,四起乐章

20多年来,虽然台湾方面一直存在着限制台商投资大陆的禁锢,但百万台商突破层层阻碍,汹涌登陆,奏出了破冰、泉涌、汇流和激浪四部壮美乐章。

破冰

20世纪80年代,台商迫于岛内生产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开始了对外投资的漫漫路程。为规避台湾当局的政策管制,初期一些中小型企业以迂回的方式投资大陆,表现出隐蔽、零星而分散。台湾开放探亲后,登陆台商开始由暗转明,数量逐步增加。许多台商纷纷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香港转口、海外销售”的模式,把大陆沿海地区作为以轻纺为代表的劳力密集型产业的加工出口基地,短短几年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

泉涌

90年代,借邓小平南巡之后的改革春风,台商采取各种不同方式,扩大对大陆的投资。这期间,台资企业不仅从第一波以轻纺为代表的劳力密集型扩展到第二波以石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形态,而且投资范围也从珠三角扩展到长三角,通过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设立投资和经营据点,开拓和分享大陆市场。至90年代末,大陆台资企业已逾4万家,协议投资金额超过400亿美元。

汇流

世纪之交,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活动更加活跃,而且汇泉成溪,逐步从单纯的委托加工变为邀请卫星工厂共同参与,联合上、中、下游相关配套产业一起投资。在这期间,台商从最初消极的“跑带”生产战略转变为积极的“生根”产销战略,而且以电子资讯为代表的台湾高新技术厂商纷纷到大陆投资,提高了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技术层次,掀起了第三波投资热潮。至2007年底,台商投资大陆累计共达7万多家,协议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

激浪

近年来,在台商制造业投资日趋成熟的基础上,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也正加速向大陆转移。台商纷纷在大陆筹设研发中心、IC设计中心及软件开发基地,甚至区域营运总部,利用大陆相对低廉的软件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开发设计新产品,提供给大陆台商,或为当地市场和生产服务。包括物流、商贸、金融、交通运输、信息咨询以及其他工商服务等领域在内的服务业已逐渐成为台商新的热门投资领域,激起了第四波登陆浪潮。

成就:水土相融,润物有声

从目前整体上看,大陆台商从早期的个体分散行动朝着生产一体化、产品系列化和行业配套化发展。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批准项目的80%以上。在西进潮中,台商初步形成了珠三角、闽东南和长三角三大聚集地,并向环渤海挺进。从个体来看,大陆台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但规模化和集团化的大台商日益增多,而且单个项目越来越大,从原来主要是百万美元左右的规模,发展到现在出现数亿甚至10多亿美元的规模。

台商在大陆的发展,不仅对大陆台商自身、大陆经济和台湾经济起到了三赢的作用,而且也加深了两岸的经贸交流,促进了两岸民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稳定剂和润滑剂。

营造三赢局面

在大陆投资的台商获利颇丰,投资效率高,企业经济效益好,增资扩产多。20多年间,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5万家,台商实际投资450多亿美元,到资率近50%,而且台商盈利面在60%以上,累计增资超过100亿美元。

作为大陆重要的外来投资者,台商投资对大陆经济,尤其是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贡献十分显著,而且台商带来了资产设备和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本地化的趋势增强了大陆企业员工的市场观念,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企业引导和带头的作用。

对台湾而言,台商登陆也为台湾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出路。在台商投资的带动下,台湾对外经济循环从早期的旧“三角模式”(日本技术—台湾加工—外销美欧)变成了日本提供技术—台湾设计—大陆加工—美国销售的“四角模式”,并向“新三角模式”(日本进口—台湾设计—大陆加工与销售)转化,将来更有逐渐演变为主要直接运用大陆技术和市场的“双环模式”趋势。

增强两岸经贸交流

20多年来,随着大陆台商的迅猛发展,两岸由投资带动的贸易规模快速扩大,增强了两岸经贸的往来。目前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大陆市场对台湾的重要性由此可见。2007年,两岸贸易规模达1245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235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口约1010亿美元。

促进两岸交流和沟通

在两岸经贸趋于活跃的带动下,两岸人员往来也日益频繁,各种经贸文化交流和论坛大大促进了两岸民间的交流和沟通,更是直接促进了“小三通”和节日包机常态化等往来形式的发展。2007年,台湾居民来大陆约460多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近30万人次,合计近500万人次。

自2001年初“两门”、“两马”航线开通至2007年底,“小三通”总客流量已达268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91%。2007年,“小三通”直接往来客运航线运送旅客77.8万人次,同比增长16%。这一成果与台商密切往来两岸是分不开的。

转型:上波下静,渗透扩散

2007年,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进程中关键的一年,也是大陆台商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年。《物权法》和“两税合一”新税制的出台,新《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大陆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快速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两岸形势的发展动向……这些新情况,对大陆台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大陆台商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走出经营成本逐步提高的困境期,完成企业转型,是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形势风起 面临挑战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以及大陆优化产业结构政策的变动,传统的台商聚集区开始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挑商选资”,台商投资的门槛越来越高;工资水平和地价水平的上升也使大陆台商的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大陆市场的逐步成熟也使大陆台商与外资和本土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降低成本 渗透扩散

为了降低成本,大陆台商一方面以连锁或产业链等“联合舰队”的形式扩展投资,另一方面又转向环渤海和内地等区域,寻找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发挥优势的新生长点,“北扩内移”的步伐逐渐加快。同时,台商在生产、研发、管理、筹资等领域本地化的策略也日趋显现。大陆经济政策的调整也让台商发现了新的商机。在研发、设计、后勤服务等直接生产性服务业投资逐步做大的同时,台商渐渐向商贸、金融、咨询等高端服务业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4粉丝

2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