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明市委书记 黄琪玉
今天市委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暨项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总结分析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促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推进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现在,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再着重强调两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态势(略) 二、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今年是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第一年,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四求先行”、“四个重在”、“四责要求”,努力做到“四求作为”,按照“重在持续,为在持续”的要求,着力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提升作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提升作为,在巩固和发展当前企稳向好的经济运行态势上提升作为,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重点。 (一)持续抓投资。投资是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去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3%,今年上半年投资的拉动作用更大,今后要继续强化投资的拉动作用,全力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重点项目和中央增投项目建设方面:重点建设着重抓进度,市政府将召开年中重点项目调度会,对150个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对24个进度滞后的项目、8个没有开工项目进行专项调度,对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面对面分析、点对点解决,确保三季度20个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预备项目80%动工。增投项目着重抓落实,确保年底前第一批增投项目90%建成,9月之前第二、三批增投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多渠道筹集,力争9月之前第二、三批项目配套资金落实到位;要落实项目前期工作,抓紧策划、论证、储备、申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央增投盘子。基础设施项目与生产性项目方面:要确保年内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长深高速公路三明段(永武)要全面开展路面施工,力争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泉南高速公路三明段(永宁)要督促施工单位加大生产要素投入,争取早日进入施工高峰,两条高速公路年内要完成投资26亿元;继续推进建泰、三明绕城、厦沙、三明至明溪联络线、兴化湾至尤溪、永安至漳州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建泰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同时,继续推进省道路网建设。向莆铁路三明段要加快项目建设的形象进度,全年完成30亿元的投资目标;做好杭广铁路三明段和浦梅铁路三明段的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底控制性工程动工;继续推进三明机场建设。永安火电厂扩改要抓好调度,按序时进度建设;积极争取三明核电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大唐永安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获批开展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源源不断地生成、落地、建设、投产。生产性项目方面,认真组织实施200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特别是58个亿元以上项目,要加快进度,提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招商引资方面:要一手抓好今年签约项目的跟进工作,确保三季度70%以上的合同项目动工,60%以上的协议升格为合同。一手抓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抓好市级库115个项目的推介,力争在汽车制造、矿产品精深加工、不锈钢复合材等项目引进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紧跟台湾工业发展动态和产业转移趋势,抓住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园区的契机,加强对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林业机械、食品加工等合作项目的策划和对接,吸引更多的台商入园投资创业;抓紧筹划项目、抓紧联络客商,做好参加“9.8”投洽会工作;突出对接央企、对接在京台资企业,筹划好9月份在北京举办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三明)投资项目推介会;体现全方位和综合性,强化林业特色,对接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拓展经贸合作,深化两岸交流,做好第五届林博会的筹备工作,把林博会办成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综合性会展。 (二)持续抓生产。实体经济是发展最重要的支撑,要千方百计促进工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抓住一切机遇,上规模、扩总量、提质量,夯实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要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季节,要做好服务保障,引导农民做好“三夏”工作,有序抓好农业生产,确保全年农业有一个好收成。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做大十个特色产业,着力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营销等龙头企业,实施一批上规模的产业化项目,建设一批种植、养殖和加工集中区,力争年内林竹、畜牧水产产值超60亿元,10大产业产值达到230亿元。要重视提升农产品品质,积极做好农业“五新”推广工作,加强农业“三品”、“一标”、“一牌”的认证和申报工作,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要抓好农产品市场营销,进一步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要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做好种养、加工和多种经营等文章,做到农、林、牧、渔多业并举,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推动工业提速增效。要分类指导抓提速,继续保持林产加工、机械及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和化工、纺织等产业的快速增长势头;把握市场需求趋旺、价格回升的时机,促进冶金等行业止滑回升、加速发展;抓住电力充沛等有利条件,鼓励建材等行业多增快产,开足马力生产。要分类指导抓复产,对上半年停产半停产企业要多分析,多研究,多引导,既要淘汰落后产能,又要从市场开发、要素保障、产品升级、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扶持有市场、有潜力的企业尽快复产。要分类指导抓增效,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重点企业做到一企一策,帮助开拓市场,促进营销,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三季度经济效益回升。要分类指导抓增长点,集中力量扶持建设一批成长型、税源型工业项目,投产一批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实施一批现有企业技改扩能项目,新增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进一步扩大税基、培植财源。要推动建筑业加快壮大。建筑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又是财政增收的有效渠道。上半年,我市建筑业产值完成33.7亿元,增长20.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要把建筑业作为保增长的重点来抓,支持本地建筑企业拓展本地市场,扶持有条件的本地企业承接工程,参与通信、电力、交通、水利等项目建设,特别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促进政府投资项目向本地企业倾斜,提高企业在本地建筑市场的占有率;支持本地企业开发区外市场,鼓励他们“走出去”承揽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区外市场占有率;支持本地企业上等级,落实市政府出台的扶持本地建筑业发展壮大的措施,积极引进外地建筑业企业在我市法人注册登记、设立总部,提升我市建筑企业实力,增强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持续抓消费。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9%,但6月份的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下降。为此,市委、市政府8月份要对搞活三产、扩大消费进行专题调研、专门部署,进一步培育第三产业,拓展消费需求。要打造消费平台。抓住加快流通产业试点城市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永安林竹产品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抓紧城市物流园区、闽西北物流园区和三明“无水港”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壮大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各类商贸服务业,着力提升传统商贸企业规模,采取各种灵活政策措施,积极帮助小型、分散的商贸企业(个体户)进行公司化规范经营,培育做大一批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连锁店、大卖场、连锁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法律咨询、会计评估、广告策划、房地产代理、工程管理等中介服务业,提升中介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要培育消费热点。积极促进汽车消费,拓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增加房地产市场投资,加大商品住房促销力度,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用好扶持政策,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建设,推进家电下乡等工作,积极拓展农村消费。依托“林博会”、丹霞文化旅游节、笋竹文化旅游节、小吃旅游文化节等载体,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扩大市场销售,繁荣活跃市场。要提升消费增长点。把握旅游旺季到来的有利时机,全面提高旅游宣传的针对性,扩大旅游推广的覆盖面,做好“黄金周”重点客源市场的营销工作,进一步增加游客量和旅游收入。积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完善旅游投资项目库,积极推进泰宁中国丹霞地貌“申遗”和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打造海西生态与文化旅游胜地。加快规划建设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星级酒店等重点项目,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聚集人气,促进旅游消费市场升温。 (四)持续抓调整。结构调整是长期的战略任务,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使我们多年累积的结构问题更加突出,结构调整显得更加紧迫,只有坚定不移地把结构调整的工作抓好,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实现争先发展。要围绕做大产业调结构。重点是加快推进《振兴三明工业行动计划》确定的177个工业提升项目,以8大产业为重点,把老企业的改造提升与新项目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新上建设一批,扶持壮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限产淘汰一批,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低层次生产向高端制造提升,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产业群,力争年内冶金及压延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林产加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机械及汽车制造、矿产品加工和纺织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00亿元。要围绕做强龙头调结构。龙头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引领力量。我市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目前全市40家重点企业超过半数限产,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1.5%,比上年末下降10个百分点,做大做强优势龙头企业势在必行。下半年,要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帮扶力度,实行重点企业重点服务、重点支持、重点保障,创造条件促使企业在市场逐步向好的形势下扩大产能,力争有一批企业跨入年产值10亿元的行列。要选择20-30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按照“市县联手、一企一策”的模式加大扶持力度,争取有更多的中小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引导民营企业摆脱传统经营管理模式,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路子,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推动民营企业扩张规模、提升档次,实现上水平、上规模,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要围绕“块状”推进调结构。以打造海西金属材料及深加工、林产品深加工、矿产品深加工、机械及载货汽车、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六大产业基地”为目标,抓好8个省级开发区的建设与扩区工作,推进工业集中区开发,支持6个工业集中区申报省级开发区,抓好三明高新区新一轮扩区工作,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托绕城高速公路等规划建设,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在市区、永安、沙县、大田和将乐等地规划126平方公里,申报设立台商投资区,加快构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要围绕科技创新调结构。今年上半年,我市福建畅联电子有限公司(原国有市无线电二厂)承接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恒电位仪订单已经排到年底,能够“攀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得益于这家公司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步伐,使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中脱颖而出。实践证明,依靠科技创新老企业同样能够焕发新生命,小企业同样能够实现大发展。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力度,帮助企业抓住当前增值税转型改革和工业设备价格较低的良好机遇,积极开展设备更新和产品升级,下半年要继续抓好137项投资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力争年内80%以上项目投产;引导企业通过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实施一批产业产品改造提升项目,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向产业嫁接转化,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应对风险能力。 (五)持续抓要素。强化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意识,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千方百计激发经济主体的增长动力。要加强资金链建设,保障发展资金的供给。继续保持贷款持续增长,加强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政银企对接实效,保证贷款余额持续上升,保证工业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重和中小企业贷款占工业贷款的比重持续提高。继续推进担保行业发展,在充分发挥现有51家担保公司作用的基础上,用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快资源整合,有条件的县要力争组建亿元以上担保公司,增强担保机构融资服务功能。继续做好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抓住首批创业板企业将于年内正式挂牌交易的有利时机,抓紧运作,做好永安智胜化工等40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推进工作,争取部分符合条件的成长型企业挤入创业板。继续推进城区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加快村镇银行发展,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抓紧组建创业投资公司,争取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全方位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扩大民间投资,尽快出台落实省政府扩大民间投资政策的具体措施,调动和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要加强营销链建设,保障企业产销衔接。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省内外营销协作,加盟大公司、大企业营销网络,借助国内外各类展销会、交易会等平台,多方开辟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引导政府采购、市政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采购地产工业品,促进钢材、水泥、工程机械等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扶持出口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市、县两级都要进一步加大对出口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一批出口龙头企业,积极指导企业抓住6月1日起国家再次上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省上加大外贸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力争下半年外贸出口实现止跌回升。要加强用工链建设,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健全完善职业供求预测监测机制,全面了解和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和企业用工情况,统筹做好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努力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技能人才。 做好以上重点工作,必须按照省委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提出的“始终突出发展,始终准确站位,始终勇于突破,始终依法依规,始终树好形象,始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要求,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突出发展,融入全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突出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三明才能在海西建设中有地位、有作为;只有立足全局、融入全局、呼应全局,三明才能在海西建设中凸显特色,提升优势,实现更大发展。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海西发展全局的高度,主动融入,主动作为,特别是要按照国务院《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四个战略定位,着眼于发挥老区苏区、老工业基地、生态、区位和精神文明创建等优势,着眼于提升“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地谋划好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发展重点。最近,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初步提出了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综合枢纽、重要制造业基地、重要生态文化旅游胜地的目标定位,正抓紧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下一步,市委还将召开全委会进行全面部署。各县(市、区)都要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出发,主动呼应大局,从自身的优势、条件、基础出发,准确站位,全面对接,勇于突破,科学地、超前地谋划好各自的目标定位和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等规划,努力在解放思想中勇闯新路,在改革开放中激发活力,在创新创造中壮大实力,在先行先试中力求突破,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突出运作,主动作为。运作就是要主动地积极地去做,就是要少说多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就是要不断创新、突破难点、着力提升,体现实干实效。要善于把握经济走势,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和宏观政策的变化,重点分析一些波动较大的关键性指标,更加敏锐地从数据变化中发现苗头性、规律性和趋势性的问题,不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测和协调调度,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善于创新服务机制,把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提升效能的契机,按照“四个不让”和“转变作风从我做起,群众满意是我追求”的要求,全面开展“五比竞赛”活动,加强绩效考评和机关效能建设,全面落实健全行政服务机制的八项制度,切实把精力放在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上,放在帮助经济主体用好政策、对接市场、筹划项目、技改提升和创建品牌上,真正让基层、企业和群众办事方便满意,让投资者和企业感到规范高效。要善于研究政策措施,进一步宣传和落实好既定的政策措施,创造性地把政策宣传落实到基层,宣传落实到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益,同时,要未雨绸缪,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判断,加强政策措施的超前谋划,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在平时,一旦需要的时候,相应的措施就能及时跟进。要善于破解发展难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抓住关键与核心,集中力量逐一突破;对体制、机制性障碍问题,要通过创新思路、创新机制,用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热点问题,要采取措施重点突破,认真加以解决。 三要突出为民,凝聚合力。下半年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保”是相辅相成的,保增长是重中之重,没有增长就保不住民生、保不住稳定;没有民生的改善,就不可能激发全社会谋发展的积极性;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什么事都干不起来,发展与民生也难以保证。因此,我们在紧抓发展第一要务的同时,必须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坚持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握好工作推进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扎实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推进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通过民生的改善来汇集民心民力,形成应对困难、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始终把保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做到保而有力、保中有序,讲规范、讲程序、讲方法、讲效果,严格依法办事,既敢于直面难题又善于化解矛盾,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保障安全生产、遏制安全事故发生的能力,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不断健全从制度和源头上维护稳定的机制,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要突出正气,树好形象。突出发展,必须有一个正确导向、有一个正气氛围,这样发展才有希望,才能持续。没有正气、没有好的氛围,工作肯定搞不好,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讲正气,就是要依法依规、公正办事,做什么事都是这样,发展问题如此,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也是如此,超越了法律法规的界限,就要依法依规严惩,超越了党章党纪的界限,就要依纪依规严处。讲正气,就是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宽容失误者、惩治腐败者,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净干事”的良好风气,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讲正气,就是要做到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自已的实际行动树立起党员干部推动工作、为民尽责、清正廉洁的形象。 展望下半年,机遇与风险同在,希望和挑战共存。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信心,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奋力攻坚,为推动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