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新余市搞活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调查

[复制链接]
爬格子 发表于 2009-8-1 11: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用好用活金融 发挥倍数效应

新余市是我省一个人口和面积小市,既无区位优势也无资源优势,过去长期靠“一钢独大”支撑全市经济。近些年来,新余市转变发展思路,高起点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全市生产总值连续7年保持了15%以上增速,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402.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5604元,按年末汇率计算已超过5000美元,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均居全省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到了全省1/3。新余市的快速崛起,可以说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支撑新余市经济高速发展,直接的是工业的高速增长,是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是支柱产业的不断壮大,是城乡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而这些又离不开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金融,做好做活金融这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正如市委书记汪德和所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一种生产力。用好用活了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将产生乘法的倍数效应。”2004——2008年,是新余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金融业迅速发展的五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均列全省前三位,其中有三年列全省第一位;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66.48%,加上异地金融机构贷款,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的比重高达93%以上。同时多样化的融资手段得到有效运用,其中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130多亿元,居全省第一。如何通过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新余市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借鉴。

围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做好做活金融这篇文章

新余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着力做强支柱产业,形成了以赛维为核心的新能源、以江锂为核心的新材料和以新钢为核心的冶金三大产业发展格局。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0.4%,其中三大支柱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2.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6个百分点。在短期内,这些支柱产业的快速形成,需要高密度、大规模的投入,没有金融的强有力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2005年以来,仅新钢、赛维、江锂三家骨干龙头企业投资总额就接近300亿元。新余市做好做活金融这篇大文章,首先是围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展开的。

1、把产业规划与金融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新余市在谋划产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金融支持,在制定产业规划的同时制定金融规划,把产业发展和金融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是一个符合现代经济的创新理念。市委、市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自始至终邀请各家金融机构参与,充分听取金融机构的意见,把金融支持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之中。同时各金融机构围绕产业发展要求,及时制定相应的金融规划;市银监局先后出台了《银行业支持新余市“工业销售收入500亿”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银行业支持新余市“工业销售收入1500亿”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新余市银监分局关于银行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新余市银监分局关于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10多个指导性文件,人行新余市中支牵头制定了《新余市金融支持光伏产业发展2008~2012年信贷规划》,着力引导银行业支持新余市地方经济和支柱产业发展。

2、运用多样化融资手段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发展。一是大力开拓直接融资渠道。2005年,在新余市委、市政府支持下起步的江西赛维LDK公司,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建设到试产、从扩建到在美国成功上市的发展历程。2007年6月,赛维借助国际风险投资机构,成功实现了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一次性募集资金4.69亿美元,成为2004年以来在美融资金额最高、单一发行量最大的IPO的国内企业。时隔不到一年,赛维公司又在美发售了4亿美元可转换高级债券,加速扩大多晶硅硅料和硅片产能,成就了世界级的光伏企业。2007年4月,新钢公司借助新华股份公司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直接融资87.11亿元,还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募集资金27亿元。这对新钢公司加快三期技改,完成投资126亿元的300万吨薄板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推进企业上市,新余市政府成立了协调指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目前全市已有江锂公司、赣锋锂业等10家后备上市企业。二是推进银企战略合作。新余市提出确保三大产业特别是核心企业的贷款满足度达100%。市政府多次组织邀请上级银行机构到新余进行专项调研,积极引进异地银行在新余开展信贷业务,召开银企融资洽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仅赛维公司一家就获得各类银行授信105.82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授信企业,年末用信余额93.67亿元,其中贷款余额32.87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17.2%。三是创新融资形式和手段。各银行机构近年来为企业提供进出口押汇、贴现、保理、票据承兑、各类信用证、保函、国际贸易融资等全方位的金融产品服务,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帮助赛维公司用活每年10亿美元的预收货款,新余市外汇管理局主动作为,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为赛维的三家关联公司量身定做境内外汇相互使用的政策框架和思路,大大节约了公司的结售汇成本。新余市还积极开展、引进信托和金融租赁等多种融资方式。截至2009年3月末,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累计为钢铁、新能源产业融资8亿元;通过发行6次信托,信托融资余额5.68亿元。2008年末,全市担保融资达10亿元左右,完成贸易融资、保函、信用证等各类其他表外业务数十亿元。

3、围绕整个产业链为上下游配套企业提供融资。新余市不仅重视为三大产业的核心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且重视为上下游企业融资,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以光伏产业为例,新余市在重点支持赛维公司的同时,鼓励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企业搞好金融服务。对光伏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如晶锋光电等上游的硅料、硅片制造企业,瑞晶太阳能、昇阳光电等中游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公司,江西中材、纳尔灯饰、奥特曼光伏等下游及辅助企业,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贷款限制条件;在融资、表外业务和理财方面给予支持,部分银行在贷款利率上执行优惠利率;加强与授信银行的上级行沟通,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授信银行总、分行重点客户,争取信贷上的优惠政策。对新钢公司前10位供应商及前20位经销商给予信贷支持,促进新余钢铁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体系。

创新多样化的融资手段 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着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同时,新余市着眼破解发展难题,抓住金融创新重点,运用多样化融资手段,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做强融资担保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小企业是新余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全市共有各类中小企业26899家,实现税收26亿元,吸纳就业17.7万人。多年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信度低、缺乏有效的抵押和质押资产,普遍存在贷款难问题。2000年新余成立了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由于规模和实力不大,发挥的作用很有限。2005年,新余市创新思路,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经营权交给市国资公司,所有权划转市担保中心,使担保中心拥有的优质资产增至6.3亿元,实力和担保融资能力迅速增强。市担保中心与各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担保资金放大比例为1︰7(最高的达到1︰10),有效资产放大比例为1︰2——3,开创了全省优质资产放大担保融资的先例。同时,担保中心还不断创新担保贷款方式,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担保、出口退税担保、合同履约担保、消费信贷担保、还贷短期拆借担保等新型业务。至2008年底,担保中心累计为550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近23亿元。目前,新余市又将市体育中心、国有改制企业的剩余资产等经营性资产划归市担保中心,并积极引进合作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同时分宜县、渝水区将参照市里的做法,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有效资产。

第二,做实小额贷款工作,推动各类人员自主创业。新余市2002年起启动小额贷款工作,推动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建立了由市劳动保障、财政、银行等部门单位参加的再就业小额贷款工作联席会议;开展“一站式”服务,并与免费创业培训相结合,与信用社区建设相结合。尤其是做实“四个台帐”(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台帐、小额贷款贴息资金台帐、担保中心基本财务台帐、小额贷款担保贷款业务台帐)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去年下半年以来,为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新余市专门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市政府设立了信用和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各5000万元,为回乡创业人员创办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凡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回乡务工人员,可获得5万元的担保贴息贷款;回乡创业人员及企业有一定规模、经营稳定的,通过资产、土地担保和企业联保方式,可获得200-500万元的贷款。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49亿元,其中个人贷款4.21亿元,直接扶持自主创业人员12182人,带动其他人员就业36476人。

第三,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新余市把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产业致富结合起来,大力推行“信用共同体贷款”,重点支持“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让农户从农业产业链中获得更多收入;同时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与回收方式,由银行放贷给农户,农户出售产品给企业,企业协助银行回收贷款,形成银行、企业和农户三方平等互惠的利益共同体。如恩达家纺,是一家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为支持企业发展苎麻种植基地,新余农村合作银行开办了苎麻种植户贷款项目,项目由分宜县农业开发办和恩达家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并由县农业开发办提供20%的风险保证金。2005年5月,新余市政府与农发行江西省分行签订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由市政府按5%的比例提供担保基金,争取到了3年内提供30亿元的授信,共支持了36家产业化龙头企业。这种由农发行与市级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做法,在全国仅有两个市。目前市政府正与农发行签订新一轮50亿元授信的金融合作协议,并着手组建农业产业化企业专业担保公司。至今年3月末,全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39.03亿元,占到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17.02%。

第四,构建政府性的投融资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这些年,新余市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005-2008年,仅市本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完成投资额46.3亿元。新余市创新思路和观念,实现由单纯依靠土地出让向资本运作方向转变,构建了政府性的投融资平台。2002年,新余市就整合城建系统11家企事业单位的国有经营性资产,组建了市城投公司。此后又成立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新余市运用这些政府性的投融资平台,通过开发性金融、信托产品、债券形式以及商业银行贷款,开展投融资服务,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集中力量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在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同时,“量长远之力,举可偿之债”,采取财政贴息的办法,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加大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以信用高地构筑资金洼地

为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从2002初开始新余市就提出了“信用新余”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信用新余的若干意见》,提出并实施“信用立市”战略,明确提出“信用建设要走在全省的前列”;率先启动“金融信用先行工程”,大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金融生态与经济生态共生共荣的局面。今年4月,在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新余市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设区市。

一是大力支持金融机构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通过对原农村信用社改制,于2006年10月组建的全省首家设区市农村合作银行。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专门出台文件,调动各方面力量,协助农村合作银行清收不良贷款。到2008年底,共清收处置不良贷款23641笔、5.82亿元。市政府支持和协助各银行开展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工作,并专门出台政策给予奖励;对企业改制中应承担的银行债务,市政府主动承担、分步偿还。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5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从2003年末25.22%降至2009年3月末的1.5%,下降23.72个百分点,为全省同类机构最低水平;农业发展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由2003年末的67.33%降至2009年3月末的10.87%,下降了56.46百分点,也为全省同一机构最低水平;新余农村合作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由2003年末的22.99%降至2009年3月末的1.03%,下降了21.96个百分点。此举极大地增强了各金融机构扩大信贷的信心和支持新余发展的积极性。

二是推进政、银、企之间的互信建设。全面清理对企业的合同,对这些年来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凡政府承诺的全面兑现。近几年,市财政仅支付原来的各种工程欠款就达6亿元。同时要求全市所有规模以上企业按照银行贷款的条件和要求,做到财务状况的规范、透明。银行也主动提供财富辅导、理财规划、融资咨询等服务,建立和完善企业、个人征信数据库,开展信用评级。这些举措使政府、企业、银行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形成了互信共赢的发展格局。

三是构建政、银、企对接联系机制。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政银企联席会议,设立了市政府金融办公室。市里每年都举办银企融资对接活动,由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和项目资金需求信息和资料,由银行和企业间洽谈、对接。今年春季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中,共有市内外14家金融机构与43家企业、单位的66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97.94亿元。

“信用平台就是发展平台,信用高地就是资金洼地。”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改善了融资环境,加快了经济发展。不仅驻市银行的金融业务大幅增长,而且吸引了许多异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新余开展业务。目前,已有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兴银行、兴业银行等11家异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授信业务延伸到新余,贷款余额达到92.37亿元。在积极服务新余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连续五年实现“行行盈利”,2008年实现利润5.88亿元,是2003年的56倍,平均资产收益率为全省最高。在全省各银行系统年度经营绩效考核中,新余5家银行全部进入前三位,其中2家居全省第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10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