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区工作] 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社工队伍 促进和谐平安新余建设

[复制链接]
不得不说 发表于 2009-7-23 08: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事业单位和民间社会团体提供的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社会工作人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普遍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社会工作在我国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起步时间较晚。而在新余,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社会工作赖以正常运行的社工人才建设还欠缺基本的社会舆论氛围与体制机制保障。如何发挥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作用,亟待我市加大工作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社工队伍,积极探索出发展我市社工人才队伍的现实路径。

一、加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新余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1、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我市的社会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工作理论探索和实际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工作人才缺口较大,没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人才机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比较低,岗位设置不健全,宣传舆论氛围不充分,全市社工人才队伍总体呈现人数少、作用小、影响弱、薪水少的尴尬局面,与中央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与建设和谐新余的现实需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无论是数量和能力素质上都还有很大差距。

2、社会工作政策体系不健全,教育培训力量相对薄弱。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没有固定的专业培训计划,也没有开展专项职称评定,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体系缺失,社会工作人才普遍工作积极性、服务意识不强,业务能力亟待提高。同时,缺乏专门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学科的高等教育培训基地,我市所属普通高等院校(如新余高专)还没有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学科,教材、专业实习和培训基地等还不健全,缺乏支持本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教育基础。

3、激励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目前,我市社会工作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还未建立,扶持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体制还不完善。

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迫切任务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是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诚信友爱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保障;是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三、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探索一条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路径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社工队伍成长壮大的舆论氛围。一是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和人才内涵和标准的宣传教育工作,澄清模糊认识,普及社会工作知识。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充分运用广播、墙报、专栏、标语等宣传形式,开办社工专栏,举办社工节,开设社工网站等形式和活动,营造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宣传造势力度,充分利用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加强社会工作的宣传报道,发挥舆论先导作用。特别是要深入宣传社会工作的典型案例,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2、加大依法建制力度,建立有利于社工人才队伍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健全工作规程。由党委和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结合新余实际,制定诸如《社会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社会工作者岗位补贴暂行办法》、《社会工作者行为规范》、《社会工作者培训规划》、《社区公益岗位人员管理办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方案》等之类的政策性文件,从政策上保证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使社会工作发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结合各地实际,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标准》、国家人事部和民政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有关规定,制定出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规划,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具有新余地方特色的社工制度框架,完善包括注册管理、职业规范、薪酬标准、继续教育、岗位设置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工作职业制度,积极推进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化建设,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可操作性。

3、建立领导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综合协调、牵头抓总,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工作机构。市一级成立社会工作管理局,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委会)四级联动机制,合理设岗定编,统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三是积极开展试点工作。重点在城市社区确定1-2个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试点,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建设为突破口、以社区队伍为抓手、以社团为组织载体,实现社区、社工、社团“三社”的良性互动。四是完善岗位设置。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积极开发社工岗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分级分类,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

4、建立培训机制,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一是大力开展专业培训。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依托我市现有的新余高专等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机构,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鼓励他们通过参加进修、实习、短训、函授、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尽快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引导社工人才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

5、建立激励机制,打造社会工作人才“洼地”。通过出台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离退休干部投身到社会工作中来,吸引一切热心社会事业、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优秀人才集聚到社会工作中来,共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二是推进资格准入制度。依据《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科学规范地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汇聚那些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管理、教学和研究且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来,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和合理薪酬机制。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可靠的社会工作经费保障体制。制定出台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完善奖励政策,切实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确保社工人才的工资报酬不低于同等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3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