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省率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城乡融合、互动发展、共同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省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定我市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城市,赋予了我市新的历史使命。在全省率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新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破解“三农”历史难题的根本途径,对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实现“两个率先,一个努力”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新余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统筹城乡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市第六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了坚实步伐。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已具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条件和基础。然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消除,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居民平等发展、共享成果的制度政策仍不完善。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在更高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市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一个努力”进程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在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要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探索和示范,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把握在全省率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指导思想,明确其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在全省率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新农村为核心,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和社会参与、自主探索和政策支持、分步实施和梯度推进”的原则,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转变,使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共同繁荣和高度发展,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努力把新余建成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先行区、示范地。
2.总体思路。抓住试点工作有利契机,集全市之力,组织实施“3378”战略,即:围绕“一年启动点上突破,三年见效差距缩小,五年基本实现目标”三个目标,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三个集中,推进“规划布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就业社保、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管理”七个一体化,创新“农村经营、土地使用、金融体制、行政管理、城镇建设、创业政策、农业投入、农村建设”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3.目标任务。经过五年的改革发展,到2013年,城乡体制机制基本接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二元结构初步改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新余成为体制机制较活、统筹水平较高、带动作用较强的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基本形成经济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基本框架。
——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整体规划完整,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合理,基本形成市域“一带一心双核五区”的城乡空间结构,“新余中心城市—分宜县城—重点镇—一般乡镇”四级城镇体系,“一城四片,环带相接,两江四岸,山水入城”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力争到2013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65%,城区人口达到6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基本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布局更加协调,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多个支柱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力争到2013年,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分别跨越3000亿元、400亿元、8000亿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攀上2万元和1万元台阶,实现江西亚中心目标。
——基本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内外交通、公用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享。
——基本实现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内外平等就业。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创业保障、就学保障、就业保障、征地拆迁补偿等八项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基本接轨,主要民生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电、通信等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建立包括企业、村庄层面的小循环,开发区等区域层面的中循环和整个城市层面的大循环的三个层面循环体系,生态经济加速发展,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基本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一元化的户籍管理体制基本建立,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政策基本消除。基本建立科学民主的乡村工作运行机制,初步构建新型高效的为民服务工作体系。
4.路径步骤。分三个阶段实施。2009年为起步阶段,成立机构,宣传发动,启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工作,分地区、分行业开展示范点建设,基本完成全市整体规划和分块实施规划,各示范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至2011年为全面推进阶段,在示范点建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创新各项政策举措,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各项制度,使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GDP、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等大部分指标实现接轨,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机制和体系。2012年至2013年为第三阶段,全面缩小城乡差距,基本在全省率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突出工作重点,大力推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全省的率先形成
(一)坚持科学规划先行,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建立布局合理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
5.完善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布局。按照“全域新余、凸显特色、三个集中”的原则,加快编制完成《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精心修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区(市)县域总体规划、乡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以及市域一体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各项规划,努力形成城乡统筹、相互配套、互相衔接、全面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中心城区形态拓展,加快一城四区特色显现,加快镇村建设水平提升,到2013年,基本形成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一带一心双核五区”新型城乡空间结构。
6.推进镇、村规划。将镇村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加快村庄布点规划,全市所有乡(镇、街道,以下简称“乡镇”)必须在2009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按照“结构升级、集聚发展、分类引导、节约高效”的原则,规划好村庄住宅建设用地,经济发展用地(含留用地),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用地,文教卫体、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7.强化规划监督管理。按照权责一致、管理高效、监控有力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县(区)、乡镇、村的规划事权,理顺规划决策、执行、监督关系。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制度,县(区)、重点镇总体规划须经市规划部门审查,同级人大审议,报市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其他乡镇总体规划须经县(区)规划、国土部门审查,同级人大审议,报县(区)政府审批后组织,并送市规划部门备案。建立派驻城乡规划督察专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全面监督,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二)突出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8.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围绕“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江西亚中心城市”战略目标,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思路,推进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核心的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向新余经济开发区集中,特优钢材及深加工产业向良山工业园集中,新材料产业向分宜工业园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县(区)所在地及有条件的重点镇,搞好第三产业布局;中心城区、分宜县城集中发展金融商务、商贸流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仙女湖区和仰天岗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教育科研、生态农业、文化创意等绿色产业。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区域,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农业、特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9.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功能定位,以市现代农业科技园为抓手,围绕“3321”工程,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每年以较高标准新建或改造一批规模种养生产基地。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奖励基金,培育走廊经济、流域经济、园区经济,探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业态。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通过立项奖励的办法,每年按20%的行政村推进,五年内将全市每个村都打造成有各自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雏形。以发展籽种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和创新农业为重点,深度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示范等多种功能。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打造农业高新企业的孵化基地,鼓励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自主创办或领办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大品牌农业建设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形成标准化、检验检测、安全认证、执法监管和市场服务一条龙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0.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向二、三产业延伸。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全力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将恩达、百乐、金土地、福润、科农等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发展成销售超过10亿元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2-3家上市;将现有的61家市级龙头企业发展成销售超过1亿元的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新的龙头企业,逐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先进适用技术转变,由小批量加工向规模加工转变,构建“扶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把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农业招商引资重点,提升农业外向型水平。
11.发展度假式乡村休闲旅游。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依托农居和农村良好生态,围绕中心城市、分宜县城发展城郊型、参与体验型、农家乐休闲农业;围绕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发展科技、教育、参与型休闲农业;围绕新余蜜橘、葡萄、油茶、花卉、茶叶等特色农业发展观光型、体验型休闲农业;围绕仙女湖、仰天岗、蒙山、百丈峰、大岗山、严嵩故里等自然景观,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型休闲农业。按照个人投资、政府补贴的原则,推进村庄改造与乡村旅游区建设,推进农村住房景观化改造,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格局。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建立起与乡村休闲度假式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12.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新建或改造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乡镇中心集贸市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鼓励连锁企业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延伸,支持农资超市、农家店和农村社区商业中心建设,力争到2011年,实现全市每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拥有一家以上规模连锁超市。认真组织开展家电下乡工作,确保家电下乡工作顺利推进和有序开展。创新农产品有效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超市(酒店)+基地”供应链模式。鼓励发展农村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订单农业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农村经纪人、运销专业户和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格局。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畅通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
13.加快城乡公路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完善新余至周边市县的“一小时交通圈”,加快仙女湖大道、创业大道等城乡快速通道,市域内各乡镇、中心村与赣粤、沪瑞、大广三条高速公路连接的快速干道,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道路沟通网,旅游公路网,以及覆盖所有自然村的康庄工程“六大交通网”建设。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二横四纵”公路骨架,全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枢纽、贯通各乡镇的“半小时公共交通网”,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纵横交错、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力争到2013年解决沟通市际、县际、乡级间的断头路,全市所有行政村通客车,所有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城市公交车延伸到所有中心镇,所有中心村都有进城客车,使新余成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和公交一体化的地区。
14.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13年底以袁惠渠为重点的全市各灌溉系统畅通无阻。加强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防洪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切实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加强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的农田修复和保护,通过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
15.加快城乡水、电、气等设施一体化建设。统筹安排城乡公用服务设施建设,使现代供(排)水、供气、供电、通信网络向农村延伸、覆盖。大力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加快建设白梅水库,积极保护孔目江全流域城市饮用水源地。鼓励镇村联合投资建设供水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实行分片联网,统一供水。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推动太阳能产品在城乡广泛应用。启动建设一批输变电及配套设施项目,完善城乡供电网络。依托现有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公司,加快管线、基站等设施建设,形成高标准的城乡通讯网络体系。加快实施“村邮户箱”工程,大力发展农村通邮服务,到2011年,行政村邮站建设覆盖率达100%。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城乡通信、有线电视、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力争到2013年,全市100%的行政村建有信息服务点,100%的社区建有社区服务网站,70%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100%的政府行政许可事项和办事事项可网上在线办理。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推进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体群众活力
16.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城乡一体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多渠道扩大就业途径,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充分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统筹城乡人力资源管理,探索建立健全城乡就业统计标准和体系,做好城乡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和乡村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居)、就业用工单位五级信息网络,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动就业信息。积极开展就业和创业的培训,完善面向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体系,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实效。抓好困难群体安置及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统一的零就业家庭资助政策。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制定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计划和措施,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力争到2013年,新增转移本市农村劳动力6万人,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以上。
17.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相衔接的框架体系。探索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村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接轨,逐步提高标准、缩小差距,力争5年内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社会。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创造条件,积极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并轨;继续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高筹资标准,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报销比例和保障水平,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救助办法,加大助医、助学等帮扶力度,逐步将全社会的老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以及需要救助的特殊困难人群纳入福利对象范围;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和价格补贴机制,逐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和提高享受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水平差距。到2013年,努力实现城乡保障项目基本同有,保障水平逐步接近,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幼有所学。
(五)均衡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8.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力争到2011年,基本实现“中学向县区政府所在地集中,小学、幼儿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率先在全省实施中小学12年制义务教育。继续大力扶持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重点组建若干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新余籍初、高中毕业生就读我市职业院校财政给予学费补贴。加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实施城乡学校联合办学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继续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19.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搞好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合理布局村卫生室,加强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2013年,全市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合格率100%,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合格率90%。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完善城市医院、医务人员对口支援农村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体系,加强药品市场监督管理,保证农村用药经济、便捷、安全、有效。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20.繁荣农村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基础建设、人才培育、遗产保护、典型带动、财政投入五大工程,推进以“一台戏、一堂课、一部电影、一个橱窗、一支队伍、一项大赛、一个专栏、一个评比、一本册子、一个书屋”为内容的“十个一”农村文化建设,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力争到2013年,全面完成市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的达标改造,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书屋)。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体育小康”工程,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农村、农民特点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力争到2012年,全市每个行政村配有一条健身路径。加快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城乡联网步伐,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六)深化宜居城乡建设,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打造江西最美丽城乡
21.加大城乡生态建设和保护,提高生态承载能力。深入开展百万树木进村入户、百万树木进城入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加大城乡绿化力度,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继续实施保护母亲河、退耕还林、“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到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优化调整矿业布局和结构,推进“园区矿山修复”工程,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到2011年,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50%以上和30%以上。坚决把“十大节能减排工程”落到实处,关停重污染、高排放的行业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城镇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到2013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
22.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逐步消灭农村危房、空心村、城中村,推广农村新房型,推进“六改四普及”,实施以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和村庄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绿化工程,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继续实施沼气补助政策,支持养殖场和饲养集中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鼓励农户建设家庭沼气,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推动沼气在农村普及。加大农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农户购置太阳能热水器等生活设施实施补贴,力争10年内100%的农户用上洁净能源。
(七)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提升农村民主、文明水平
23.推进城乡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创新城乡党组织设置形式,以“按需对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部门村庄联建等新形式,使党组织作用覆盖到城乡经济社会各个角落、各个方面。完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互助网络,健全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互助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结对共建、互帮互助体系,推动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完善城乡干部、人才培养锻炼、交流互动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健全城乡双边管理网络,探索建立动态反映、灵便快捷、城乡一体的党员干部动态管理方式、开放透明的党员监督机制和党员教育机制,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组织保障。
24.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照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将公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进一步完善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探索实施按居住地划分的人口统计制度,进一步简化户口办理程序。完善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各项配套政策。深入研究原来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承包、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衔接,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本市户籍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在农村有承包土地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保留,同时依法享有和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有的权利及义务;对市外迁入人员、城镇流向农村人员实行准入管理制度,加速城镇人口和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对外地符合政策迁入我市农村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依法享有和履行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及义务。到2013年,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探索实现以身份证为核心凭证的社会管理模式。
25.深化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党组织基层民主管理,健全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构建以群众利益为核心、以人民满意为基本取向的基层运行机制。以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营造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活动,加强国防力量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三、创新体制机制,为在全省率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增添活力和动力
26.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坚持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加大对农田、林地、山林(含果园、茶园等)、水利设施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的保护,力争2011年底前完成这些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力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促进土地向农场、农庄和专业大户集中。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服务。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资源性、资产性、服务性收入,切实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统一经营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农民合作组织,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组织形式。推动农民合作组织与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园区化紧密结合,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合作组织的影响力、带动力;引导农民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分配制度,提高社员分红水平。
27.探索建立土地置换流转机制。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培育和发展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稳妥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不足。探索建立宅基地置换机制。根据统筹城乡建设的要求,探索制定农村范围内农民宅基地异地置换办法,按照承包地与宅基地分开、征地与拆迁分开的“两分开”原则,鼓励农民进入城镇购房、建房和向中心村集中居住。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范围和对象、审批权限和方式、程序和要求、终止和处置、权益和管理、方法和措施等加以规范,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流转市场,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规范流转。探索“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保障”政策。在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对有地居民土地被全部征收或全部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和无地居民一样享受相应的各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政策。
28.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制度,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服务农村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点并扩大农业信贷规模,提高农贷比重;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积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以外出务工农民、失地农民保险为突破口,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前提,将种植业、养殖业项目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试点范围;加快农村财产保险业务发展,为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险保障。加强农村金融监管,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29.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结合乡镇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色来确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办法,引导乡镇政府实现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扎实开展村级综合改革,推动村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相分离,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产权,健全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推进强镇扩权,探索建立市直管重点镇体制。促进管理资源下移,县(区)通过委托、授权等形式赋予乡镇在村镇建设、土地规划、投资项目等方面的审批权和乡镇管理等方面的执法权。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农村新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以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为出发点,合理规划布局农村新社区,科学设置农村新社区组织模式,切实完善农村新社区的服务、自治、稳定和保障功能,积极培育农民群众建设新社区的主体意识,实现农村社区居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监督。
30.创新城镇建设模式,加快培育发展中心镇。按照梯次发展的思路,区分重点发展区、优化整合区、一般发展区,重点扶持发展良山、罗坊、河下、欧里、姚圩、水北、湖泽、杨桥、钤山、双林等十个中心镇,其中在孔目江流域规划建设一个赣派生态中心镇。强化功能定位。将中心镇建成所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服务中心,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各具特色的小城市,主、副中心城市的特色功能区和卫星城,新余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的基础性节点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和联结纽带。优化空间布局,各中心镇分别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小区、一个公寓式住宅样板小区、一条样板商业街、一个综合型公园和一个休闲广场。强化产业支撑。按产业布局规律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向集镇产业规划区内集中,使之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多业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改革扶持办法。完善财政、信贷政策,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对重点培育的中心镇给予倾斜,实行超收分成、规费减免、资金补助、财政贴息等优惠措施;实行用地倾斜政策,在建设用地指标安排方面,优先安排中心镇重点基础设施、公用设施项目需要。
31.创新农村创业政策体制。创新要素供给,完善政策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创新融资政策。从农户家庭经营的实际出发,采取农户家庭综合授信贷款、资产抵押贷款、自然人保证贷款及农业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等方式,支持农户从事个体工商业;稳步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加快实施,逐步试办农田、林地、山林(含果、茶园等)、水利设施承包经营权质押、农作物抵押等贷款担保方式,多渠道缓解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强化扶持政策。结合工业功能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专业市场等建设,创造条件开辟农民创业园,拓展农民自主创业平台;研究制定农民自主创业项目导向,建立信息发布交流平台,落实专项扶持资金,减免规范相关税费,强化对农民自主创业的引导、服务和支持,实现由劳务向创业转型。
32.探索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投入保障新机制。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进投入方式,参照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运作模式,组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的市级政策性的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集中市级用于发展农业的财政性资金和部分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搭建农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
33.健全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与城乡统筹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科学界定市、县(区)事权、财权,加大市级事权、财权下划力度,合理划分市、县(区)财政收支范围,确保县(区)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进一步增强县(区)、乡镇两级的公共服务能力;按照“三个高于”、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稳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比例,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健全社会投入、帮扶机制,形成农村建设共建共享格局。发挥农民主体投入的积极性,完善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健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的筹资筹劳机制;以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税费减免等多种综合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外资资本投资新农村建设;鼓励党政部门、部队、工商企业与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对,支持其发展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在全省率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4.认真组织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各部门必须按照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建立领导联系制度,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充分发挥各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领导小组作用,充实加强办公室力量,保障必要的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和工作经费,落实定期分析、研究和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例会制度,切实担负起任务部署、力量组织、政策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全市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健全各级各类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与农村结对帮扶制度,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35.广泛宣传发动。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层层宣传发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要重点帮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城乡一体化的伟大实践。要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全市上下共同关心、协力参与的浓厚氛围,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合力。
36.强化考核奖惩。建立全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序时进度要求,硬化工作落实措施。按照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工作纳入到县(区)、市直部门绩效考核、垂管部门的绩效评议范围,实行年度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动任务落实,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