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傅福荣——
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文史资料工作的根本保证。文史工作是政协最具特色的工作之一。市政协领导对文史委的工作,既有宏观的要求,又有微观的指导,有力地推动文史工作的发展。市政协主席会议认真研究本委提供的年度计划,指明文史委该年度的工作方向及《泉州文史资料》征编方案,在编辑书刊、外聘编辑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分管领导不仅参加文史委每一项工作,而且具体部署每一阶段的工作,及时肯定文史委的成功经验、指出不足,使文史委每年都能较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风正、业精、心齐”的工作队伍,是文史工作不断前进的重要基础。文史委始终重视文史工作征集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文史委委员的主体作用,及时通报征编课题,动员文史委员积极投稿。今年聘请了4位在泉州文史界享有声誉的退休老教授老报人为市政协文史委特邀编辑。同时精心打造了一支具有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全局精神的工作队伍。
文史工作必须依靠各级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支持。文史资料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如采编《走向冠军之路》泉州籍冠军事迹的实践证明,以统战的方式开展工作,团结一批统战对象和史学界人士,依靠政协系统的大协作,是文史资料工作能取得有效成果的重要经验。
政协福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戚信总——
市政协主席会议把完成《榕台关系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列入今年工作的硬任务。陈扬富主席特别指出,编撰出版《榕台关系丛书》意义重大,一定要认真抓好。要全面、准确、科学、严谨地反映福州与台湾的历史,精心做好编撰出版工作,保证质量和水平。负责分管这项工作的王聪深副主席高度关注《丛书》的进展,多次组织召开《丛书》编审工作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及时协调出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在省、市文史方面专家学者的努力下,在福建师大、省艺术研究所、闽江学院等有关教授、学者的积极参与下,特别是在台湾的当事人后代和福州同乡会的积极帮助下,《丛书》编撰、出版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征编出版《榕台关系丛书》之政治社会篇、商贸经济篇、教育文化篇、宗教信仰篇,共计50万字。
同时,我们注意挖掘闽都文化的深厚底蕴,征集出版富有福州特色的文史精品书籍,为繁荣我市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一是完成《闽剧史话》征编、出版工作。征集范围遍涉福州“十邑”及宁德、南平、三明部分通用福州方言的县、市,该书约15万字,内容详尽客观,融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既为闽剧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二是完成《福州十邑摩崖石刻》征编、出版工作。该书以收入古代的摩崖石刻为主,凸显福州十邑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目前征编出版工作进展顺利。
厦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宣传委员会主任卢怡恬——
推动文史资料工作的“人”包括三部分:一是文史专家;二是有关领导;三是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成员,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从实际承担“存史”任务的责任主体看,文史专家是“主脑”,他们决定了文史资料的选题、立意、水平和质量;各级领导是“心脏”,他们对文史资料工作及其意义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对这项工作投入程度、支持力度的大小与优劣,甚至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是非成败;政协机关文史专委会是“躯干”、是四肢,他们服务水平高低、协调能力强弱、工作效率快慢、谋划功底厚薄,决定了文史资料工作的方向、进度和出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并做好“人”的工作。目的是,把各种潜在的积极要素集中起来并转化成现实的资源优势,真正为我所用,为“存史“、“兴业”服务。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富有统一战线、政协特点的重要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作为这项工作的直接组织、参与、管理者,为了不辱使命、完成任务,除了需要热情、诚恳、认真和执著,更需要科学的态度、方法。要充分信任、尊重、关心、爱护文史专家,大力宣传、倚重这些专家;要主动报告、介绍、宣传自己的工作情况,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要依靠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成员,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全面推进本职工作。
漳州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涂志伟——
在今年4月18日举行的全市政协文史资料10年成果展上,展出了市政协及各县(市、区)精选的文史资料书籍200多种近800册,展现了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协通过开展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重点征集,由综合性选辑转向专题化专辑,再由单辑转向系列化丛书,转向文史大型读物的过程,以及在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出版、发行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我们继续抓好《闽台关系文物史迹》、《闽台交流、闽籍台胞寻根谒祖》等全省政协文史协作专题的征集、编辑,继续做好漳台姓氏文化的整理研究工作,组织发动各县(市、区)政协和漳州各姓氏宗亲团体收集一批漳台族谱,扩大政协文史工作的影响力。
根据台海形势发展需要和漳州文史资源特点,从去年开始,市政协决定编写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资料性,总字数约280万的《漳州与台湾关系》大型丛书,打造漳台渊源关系文化品牌。作为具体负责单位,我们组成了专家顾问组、业务编写组,聘请一批有影响的大陆和台湾知名专家学者作为丛书顾问,打算每册都由一位大陆学者和一位台湾学者把关,力争提高丛书的质量。
今年7月底至8月上旬,以市政协副主席杨银玉为领队,以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的名义,组织一批市政协文史委委员、高校文史研究人员等组团赴台考察交流,收集整理有关《漳台关系丛书》的史料,收集有关漳台关系的文献资料,加强与台湾有关院校、学术研究单位的合作交流。在台期间,我们和台湾的一批学者专家进行交流座谈,互赠漳台文史资料,互表今后继续进行文化交流的意愿。
三明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廖上斌——
三明这座城市形成的特点是先有工业、后有城市,而这些工业大部分是从上海、厦门等地搬迁过来支援三明建设的,它们是三明形成发展的见证者。为了把这些珍贵历史资料保留下来,使后人知道三明的老根子,三明市政协决定开展《迁明企业》资料的征集工作。通过找史料、寻人头、召开知情人座谈会、上门约谈等方式,抢救这方面的资料,想方设法趁“三亲”人物健在时把珍贵历史资料保留下来,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另外,我委负责征编的《三明古建筑》系列丛书包括《三明古民居》、《三明古寨堡》、《三明古村寨》、《三明古桥、亭、台、阁》等专辑,采取总体规划,分步进行的方式。目前,《三明古民居》的征编工作已经完成,并交出版社出版发行。《三明古寨堡》的征编工作也基本完成。
莆田市政协学习宣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翁卫平——
2008年度,我们把编辑出版综合性的政协文史资料《莆田体育百年》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编辑过程中注意坚持主旨鲜明,立足“三亲”,坚持精品标准,精心征集、精心编校、精心印制,注重图文并茂,为2010年将在我市举行的省运会提供一份文化礼品。该书注意广覆盖,从我市百年体育角度,以时间为经线,以体育界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为纬线,以我市体育特色为节点,全面介绍百年体育发展轨迹。注意栏目布局合理,既有“辉煌历程”、“国级荣誉”、“走向世界”、又有“体坛史话”、“人物春秋”、“兴化群英”、“品牌之路”等栏目。书中除刊载许多文字材料外,使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来印证史实,装帧精致,设计美观。
莆仙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魅力极大文化含量极高的古老名片,在国家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类名录中,莆仙戏列位居前。为了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本委加紧做好《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编纂出版组织工作。现已确定该丛书全套共23卷,每卷计划约40万字。每卷由一位分卷主编负责。交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今年已完成校注5卷,10月份开印。目前正在进行校注的8卷,争取2009年5月份定稿付印。《锣鼓经》《舞台美术》《史料集》卷也将尽快着手运作。确保所有工作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时间到位,质量到位,为莆仙戏更突显出中国南戏“活化石”的特色与魅力,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基础。
南平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涂义珠——
为了展示闽北绿色腹地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闽北水利水电发展脉络,搜集水利水电事业发展过程中宝贵的文献资料,以促进闽北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推动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和服务闽北经济建设,经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编辑出版《闽北水利水电》一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3月初,我们先下发了组稿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政协及时与当地水利管理部门联系协商,进行走访摸底,并于3月底召开了全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工作会议,在会上对该书编辑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在发动各县(市、区)政协的基础上,还采用征稿函、座谈会、登门拜访等组稿方法向水利水电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约稿,还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写稿、投稿,为保证稿件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该书组稿工作已完成,编辑工作正在积极展开。
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木森——
1969年,厦门、泉州、莆田等沿海城市3万多名知青奔赴闽西红土地。他们以青春的生命和理想融入了这片红土地,和闽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缘,留下了人生永远难忘的印记。为了回顾闽西知青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讴歌闽西知青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伟大进程中兢业奉献的时代风采,增进知青与第二故乡的感情,凝聚和激励广大知青回报第二故乡的热情,发挥知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推动龙岩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龙岩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于2009年上半年编辑出版《回望闽西——知青情系红土地》文集。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市政协衷梅英副主席的带领下,龙岩市政协文史委分别到厦门、泉州、莆田拜访老知青,开展联谊活动;到各县(市、区)政协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召开了《回望闽西——知青情系红土地》文集创作座谈会;在《厦门日报》、《泉州晚报》、《湄洲日报》、《闽西日报》上刊登征文启事,向广大知青征稿。目前,此项工作进展有条不紊,已收到稿件180多篇,照片20多张,有望在年底完成审稿编辑工作。
宁德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主任林校生——
在以往征编《闽东古镇名村》和《闽东名人故居》的基础上,组织委员开展闽东省级、市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情况调研,到我市霞浦县盐田乡上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福安社口镇坦洋村,蕉城区九都镇贵村、霍童镇邑坂村和霞浦长春镇传胪村古城堡等几个有代表性的村镇进行实地走访和开展座谈。深入了解各地在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和保护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困难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了《闽东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情况调研》的调研报告,还邀请市文化与出版局到市政协通报全市名镇名村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这些活动,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我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促进了各级政府认识到对现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尽可能做到合理、科学。年初,我委还组织委员将去年开展的非物质文化调研成果进行整理汇总,撰写出《关于加大力度保护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建议》、《呼吁市委、市政府应十分关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等提案,进一步推动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