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交通枢纽建设与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三)(2008年增刊1)

[复制链接]
安永老秘 发表于 2009-5-26 19: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三、交通枢纽建设对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又是让经济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通道。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区域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布局,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都有非常明显的带动作用。三明市由于长期受交通“瓶颈”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福建省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三明市1980年GDP占全省GDP比重为12.9%,1990年降为11.7%,2000年降到6.5%, 2003年继续降到6.14%,此后一直在6%上下徘徊。福建省9个设区市经济总量比较,1994年以来,三明市的GDP一直处于第5位,2007年龙岩市赶上来,三明市又退居第6位。随着三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必将得到巨大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将突破交通“瓶颈”制约,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将会对三明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有利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对于当前扩内需、保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如前所述,今后一个时期,三明市境内在建和拟建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永(安)武(平)、永(安)宁(化)、泰(宁)建(宁)、三(明)厦(门)、永(安)漳(平)等5条高速公路三明段总里程320多公里(2008年新规划的三明绕城、尤溪至莆田兴化湾、三明至明溪等3条高速公路尚未列入计算),向(塘)莆(田)、南(平)三(明)龙(岩)、长(汀)永(安) 泉(州)、建(宁)龙(岩)等4条快速铁路三明段总里程660多公里,仅仅这些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建设资金初步估算就需要700亿元。据《福建日报》报道,2008年12月7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和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在北京就进一步加快福建铁路建设步伐进行了具体沟通,进一步明确了福建省第一轮铁路五大项目在2012年前基本建成,新一轮铁路十大项目从今年开始至2012年全部开工建设,2015年前基本建成。铁道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明确了三明市境内拟建的3条新铁路的开工时间:2010年开工建设南平—三明—龙岩铁路和浦城—建宁—龙岩—梅州铁路,2011年开工建设长汀—泉州铁路。由此看来,从2009年至2015年的7年间,三明市仅目前已经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平均每年需要投入建设资金100亿元。大规模的交通建设投资将直接拉动三明市GDP增长,同时大规模的公路、铁路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钢材、水泥和筑路机械,将直接拉动三明市域内的三钢集团、厦工三重和众多水泥企业等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大规模的公路、铁路建设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所有这一切,对于直接促进三明市经济增长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当前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形势下,加大交通建设投资力度,加快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保持三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迫切需要。
    (二)有利于改变区位劣势,拓宽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暢,福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缺乏腹地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提出,使福建经济发展有了更高的站位和更广的空间,加强与周边省份尤其是西部内陆省份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要拓宽对内联接通道,就是要充分发挥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在加强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加强与内陆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福建沿海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把广阔的内陆地区扩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广阔腹地,使福建经济能在更大的空间作出更优的发展选择,而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则正好为这种发展选择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不仅为三明连接福州港、湄洲港、泉州港和厦门港等四大港口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等两大空港贯通了“山海协作”快速通道,把三明纳入了福建省“4小时交通经济辐射圈”和涵盖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半日交通经济辐射圈”,使三明市更好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而且也把三明纳入了涵盖江西全部、浙江西南部、广东东北部、湖南南部等地的“一日交通经济辐射圈”,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省份架起了便捷的交通线路,给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具体来说,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1.有利于对接沿海、融入“海西”。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条件落后,使三明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虽然处于沿海省份,却是沿海省份的一块内陆“盆地”,三明人俗称落在“井底”。地理区位的局限性,使三明市长期处于福建的边缘,难以融入福建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协作和产业分工,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交通条件的改善,三明市的地理区位很快就会从“井底”上升到“井口”,同时也会在区位提升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三明市域来看,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区域将会从现有交通比较便利的纵贯三明中部的“永安—三明市区—沙县”繁荣带向东南、西北两翼推进,逐步拓展到整个区域,从而使三明区域经济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从福建全省范围来看,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山区落后交通条件的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山区的资源优势由于缺乏资本与技术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而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由于山区发展滞后导致内需不足,产业梯度转移受到限制。随着山海对接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建成通车,把福建西部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融为一个整体,为山海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现代化的交通条件,将会极大地推动沿海地区产业向山区梯度转移,带动山区的资源开发与市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会使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升级与优化,使全省经济实力在山区与沿海按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协调发展中得到增强。由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三明市也能够借助便利的交通条件将经济发展空间拓展到市域之外,特别是由三明通向沿海港口城市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后,从三明到沿海港口城市的车程由6—7小时缩短到3小时以内,三明与沿海发达地区能够建立起更加快捷、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使三明从“山区”变为“沿海”,从而更好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有利于纵深推进、拓展“海西”。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三省的部分地区。从海峡西岸经济区来看,三明市正好处于中心位置,是福建省沿海港口城市联结江西等内陆省份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向内陆省份延伸的重要区域。特别是从福建与江西两省的联系来看,三明市位于闽赣两省边界中部,全市有泰宁、建宁、宁化等3个县与江西省的黎川、南丰、广昌、石城等4个县相邻,两地之间有很长的边界线相连接,江西大部分地区通向福建,特别是通向福建沿海的福州、莆田、泉州等港口城市,经由三明路线最近。但是,由于三明市地处山区,西有武夷山脉阻隔与江西的交通,东有戴云山脉阻隔与本省沿海的交通,高山骏岭阻隔造成的三明市长期以来相对闭塞的交通条件,既阻碍了三明市与本省沿海发达地区的经贸往来,也阻碍了福建沿海发达地区通过三明市西进与江西等内陆省份的经贸往来。长期以来,江西省经过三明市通往福建沿海的交通条件较差,三明在沟通福建与江西的经贸往来中,未能起到与其地理位置相称的重要作用。自从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福建段建成通车后,三明市在沟通闽赣两省经贸往来中的地位开始显现,今后随着泉(州)三(明)高速公路、永(安)宁(化)高速公路、向(塘)莆(田)快速铁路、长(汀)永(安)泉(州)快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在三明市境内将形成由福建通往江西的2条高速公路、2条快速铁路组成的4条便捷通道,三明交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交通体系特别是闽赣两省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对内联接的目的在于将广阔的内陆地区拓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腹地,使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在更大的空间中作出更优的选择,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为这种选择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由于武夷山脉阻隔了福建与内陆省份的交往,使得长期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缺乏腹地支撑,而主要依靠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目标的提出,使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高的站位和更广阔的空间,加强与周边省区尤其是加强与西边内陆省份的经济贸易合作,对于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在这个意义上说,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不仅使三明市更直接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而且从全省范围来看,三明市从交通“死角”变为“枢纽”,从福建的“边缘”变为“前锋”,通过三明市这个重要节点发挥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使福建与江西等内陆省份的经贸往来更加便捷,从而进一步拓展福建经济发展的腹地,扩大福建经济发展空间,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形成。三明市作为福建省联系内陆省份的出省口,其区位优势将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中得到提升,同时也会在区位提升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
    3.有利于贯通南北、对接“两洲”。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三明市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相联结的中间地带。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今后三明市境内将形成以“一纵两横”高速公路、“两纵两横”快速铁路为骨干构成的“井”字型交通网络,其中“两横”东与本省福州、莆田、泉州、厦门等沿海港口城市相通,西进江西通向广阔的内陆腹地,其中“两纵”则北经浙江对接长三角经济区,南入广东对接珠三角经济区。“两纵两横”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使三明由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理中心”变为“交通中心”,三明交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乃至全国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三明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而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更好地发挥对接“两洲”的重要作用,使三明进一步融入全国各大经济区,承接跨省域的产业转移,实现跨省域的产业对接和市场对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三)有利于改善经济布局,完善区域发展战略
    交通状况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一般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点与经济中心区总是随着新的交通设施的形成,围绕着交通要道以“点—轴”模式不断形成与发展,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经济结构伴随着“增长点”与“中心区”的集聚与扩散效应而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而加速。回顾三明市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历程,三明市区域经济布局也正好对应了交通状况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一般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交通建设,使三明逐步形成了沿沙溪两岸以鹰厦铁路和205国道为主干道的交通格局,并由此形成了以鹰厦铁路和205国道为主轴的三明市区域经济布局特征。以三明市为中心城市,以永安市为次中心城市,沿鹰厦铁路和205国道向南北两端延伸的中轴经济带成为三明市工业集中区和经济繁荣带,体现了交通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三明市逐步形成了由“两带一圈”(永安—三明市区—沙县经济繁荣带,尤溪、大田产业承接带,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特色经济圈)到“一轴两翼”(主轴:永安—三明市区—沙县;东南一翼:尤溪、大田;西北一翼: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随着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未来三明市境内将形成“一纵两横”高速公路干线和“两纵两横”快速铁路干线,构成“井”字型交通网络,全市12个县(市、区)都处在这个交通网络干线上。新的交通干线的形成,将对三明市区域经济布局和优势资源整合产生战略性影响。根据三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发展态势,各县(市、区)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以及各县(市、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今后三明市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可能从目前的“一轴两翼”向“三带两区”到“四带两区”发展。就经济带而言,近期可能形成“一主两支”(“一纵两横”) 3条经济增长带,中长期可能形成“一主三支”(“两纵两横”) 4条经济增长带。1条主轴就是“井”字型交通网的东边一纵,3条分支就是“井”字型交通网的南北两横和西边一纵。就经济区而言,可能形成东南和西北两区,东南为工业、商贸经济区,西北为农业、旅游经济区,随着工业产业从沿海向内地的渐次梯度转移,将呈现东南工业、商贸经济区逐步向西北拓展的趋势。
    1.中部经济带:永安—三明市区—沙县纵线。这是三明市的中轴线,也是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过去凭借鹰厦铁路和205国道造就的这条三明中部的工业走廊和经济繁荣带,今后将在引领、辐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2009年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和2010年永(安)武(平) 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三明市这条中轴线又增加了一条作为长(春)深(圳)高速公路组成部分的贯通南北的高速公路。今后随着沙溪水运开通和沙县机场建成通航,作为杭州至广州铁路大通道组成部分的南(平)三(明)龙(岩)铁路的建成通车,三明市这条中轴线将有2条公路干线、2条铁路干线和1条水路并行,还有1个机场,成为三明市境内交通最便捷、运输最繁忙的南北大通道,也是三明市域内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主轴”。这条经济繁荣带向南北两端拓展,延伸到龙岩市和南平市,将发展成为福建省内与沿海繁荣带并行的次繁荣带。随着三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这条经济带上的沙县和永安市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它们不仅是三明市区向南北两端延伸的重要区域,而且还是三明市“井”字型交通网络中的两个重要节点,分别连接三明北部经济带和南部经济带,对于把三明中部经济繁荣带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和向南北两带和东西两翼拓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条经济带目前是“一主(三明)两副(永安、沙县)”3个城镇,今后随着沙县撤县设区、三明与沙县一体化和交通干线沿线次中心镇的发展,将形成“一主(三明)一副(永安)”2个城市构成的城市联盟。
    2.北部经济带: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横线。这是三明市“井”字型交通网的北边一横。这条经济带由于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已经初步形成,待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的向(塘)莆(田)铁路于2011年建成通车后,这条经济带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这条经济带向东西两端拓展,向东接受省会城市福州的辐射,向西北则与江西省北部(南)昌九(江)经济圈对接。在这条经济带上,由于沙县处于“井”字型交通网的东北交叉点,是三明市中部经济繁荣带辐射北部经济带的一个节点,同时向(塘)莆(田)铁路新三明站设在沙县,三明机场也在沙县,决定了沙县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目前三明市已经规划在沙县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场站。由于三明市高新技术工业园金沙园在沙县,原来从三明市区退出的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落户沙县,近年来沙县经济快速发展,可以预料,今后沙县的加速发展对于三明北部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将产生重要辐射作用。
    3.南部经济带:大田—永安—明溪—清流—宁化横线。这是三明市“井”字型交通网的南边一横。这条经济带由于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永(安)宁(化)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可望在3—5年内初步形成,今后还将随着长(汀)永(安) 泉(州)快速铁路的修建而进一步发展壮大。这条经济带向东西两端拓展,向东接受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的辐射,向西则与赣南地区对接,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腹地。在这条经济带上,由于永安市处于“井”字型交通网的东南交叉点,是三明市中部经济繁荣带辐射南部经济带的一个节点,也有必要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场站。永安是老工业基地,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今后永安市的加速发展对于三明南部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将产生重要辐射作用。
    4.西部经济带:泰宁—建宁—宁化—清流纵线。这是三明市“井”字型交通网的西边一纵。目前这4个县仅靠一条205省道相连接,交通条件还比较落后。今后浦(城)建(宁)龙(岩)铁路的修建将会促成这条经济带的形成。三明市“井”字型交通网的西边一纵连接的都是闽赣边界县、老区县、客家县,泰宁县有世界地质公园,宁化县有世界客家祖地,建宁、清流也有独具特色的旅游点,这条纵线往北延伸对接武夷山水旅游,往南延伸则对接闽西红色旅游和客家土楼旅游,因此加快这条纵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老区经济和闽赣边界贸易,发展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和客家文化旅游都有重要意义。为此,有必要在这一纵线上再规划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北起建宁接泰(宁)建(宁)高速公路,经宁化、清流,南至连城接永(安)武(平)高速公路,或至长汀接龙(岩)长(汀)高速公路,在闽赣边界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高速公路。在这条纵线上,泰宁和宁化分别处于“井”字交通网络的西北和西南两个交叉点,有必要分别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场站。
    5.东南工业、商贸经济区:包括梅列、三元、永安、沙县、尤溪、大田等6个县(市、区)。这6个县(市、区)200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542.28亿元,占全市的85.2 %。处于中部经济带上的梅列、三元、永安、沙县4个县(市、区)由于长期以来得鹰厦铁路和205国道的地利,已经成为三明市的工业和商贸走廊。尤溪靠近福州又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利资源,大田靠近泉州又有丰富的煤炭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近几年来尤溪、大田两县得沿海工业转移先机,工业发展较快,随着2009年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和2011年向(塘)莆(田)快速铁路建成通车,尤溪、大田两县与沿海城市的经贸往来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工业和商贸经济的发展。因而尤溪、大田两县作为三明市对接沿海工业梯度转移的产业承接带,最有可能首先融入三明中部经济带而共同构成三明东南工业、商贸经济区。
    6.西北农业、旅游经济区:包括将乐、泰宁、建宁、明溪、清流、宁化等6县。这6个县有丰富的农林资源和特色农产品,除明溪外都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适宜着重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宁化、建宁、泰宁处于三明市乃至福建省向江西拓展经济腹地的前锋区位,有基础也有条件大力发展闽赣边界贸易,特别是宁化县城是闽赣边界中部城区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城,历来有边界贸易的良好基础,目前限于交通“瓶颈”制约,边界贸易发展受限,今后随着永(安)宁(化)高速公路和浦(城)建(宁)龙(岩)铁路的建成通车,宁化县城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闽赣边界贸易重镇。
    7.区域经济布局发展趋势:东南经济区逐渐向西北拓展。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影响的上述区域经济布局的形成与发展,只是就各经济带、经济区之间的主导产业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死板的、整齐划一的,而是各经济带、经济区以一种或几种主导产业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多样化的统一,如处于东南经济区的永安、尤溪也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永安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处于西北经济区的将乐县近年来工业也有较大发展。东南、西北两个经济区的划分也不会一成不变,而会随着中部经济带的不断发展,使东南经济区逐渐向西北拓展,由于三明市区工业用地不足,工业的发展必然要向西北农业经济区拓展。明溪县紧靠中部经济带,三明市名就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三元、明溪两县一度合并而来,随着三明市区的发展壮大,明溪县有优势再度纳入三明市区,新近规划的三明至明溪高速公路将会为明溪融入三明市区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是明溪县也有水源资不足的劣势,使其发展受限。将乐县也距离中部经济带较近,目前已经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又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具备发展工业的优势,也会首先接受东南经济区的拓展。
    三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对于促进三明“四带两区”新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形成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能够加快优势资源的整合和优质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四)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三明市虽然是福建省老工业基地,同时农业资源、林业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落后的交通条件的制约,这些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被高昂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机会成本所抵销,因而削弱了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通过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使三明的交通运输网络能够紧密对接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乃至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各种交通运输资源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交通资源的合力,从而更好地开发、更充分地利用、更有效地配置三明的优势经济资源,使资源优势能够更好更快地转变为经济优势。
    1.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振兴。三明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以三钢、三化、三重等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代表的三明重化工业,是资源密集型工业,也是交通依赖型工业。由于三明没有沿海地区的港口优势,由交通条件所决定的原材料输入和工业品输出的运输时效、运输成本,成为三明工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使得三明与沿海港口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从而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三明老工业基地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也为三明老工业基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有利支持。随着沿海地区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一些土地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具有土地、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内陆区域转移,这种工业产业从经济增长中心区向周边欠发达区域扩散的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梯度转移不仅仅是简单的设备转移,更是包括与这一产业有关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转移,通过承接产业同时承接相配套的技术和人才,比单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更有效率。三明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技术力量较强的大企业多,发展工业的潜力很大,但是过去受落后的交通条件限制,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利用,人才资源还不断外流。交通条件的改善为三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了条件。随着境内由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构成的“井”字交通网的逐步建成,三明既可以实现山海协作,承接福建沿海地区的化工、纺织等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转移,又可以承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通过承接这些产业来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把三明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全国各大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当中,从而提高三明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三明农业在福建省占有重要地位,三明是福建省的重点产粮区和重点林区,烟叶、果茶、食用菌、畜禽等产业也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三明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但由于区位特点与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三明农业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有季节性强、不耐储存等特点,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其商品价值,这就使得交通条件成为决定农产品市场范围的重要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善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农产品市场范围扩大,使农业结构可以根据更大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随着三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不断发展,把全市12个县(市、区)都纳入到由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构成的“井”字型交通网的主干线上,使各地能够在市场信息的引导下,按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以自己的特色产品形成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为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联接市场一头联系千家万户农民提供了便捷通道,密切了产供销之间的衔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还为吸引台湾农业资金与技术,加速明台农业合作打开方便之门。所有这一切,都会强有力地推进三明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3.有利于加快形成旅游大市场。三明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比较分散,长期以来受落后的交通条件的制约,不能把全市的旅游资源联成一个整体,无法发挥组合优势,未能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同时由于交通不便使游客的旅游开支增加而旅游效益不高,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丰富的旅游资源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近几年来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三明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仅以泰宁县为例,在高速公路通车前的2004年游客接待人数为72万人次,2006年1月福银高速公路福建段全线通车后,到泰宁的游客大幅度增长,2006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39.3万人次,比2004年翻了一番。随着三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不断发展,将会给三明旅游来带来更好的发展条件。三明正在规划建设的“井”字型交通网络形成后,一方面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在三明境内构成“回环”线路,把原先分散的旅游景区联为一体,使全市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促进形成三明旅游的“大市场”;另一方面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构成的“井”字型交通网络使三明市与外界形成“四通八达”的便捷通道,加上三明机场通航,将使三明旅游与省内外各大景区快速、高效对接,使三明旅游更好更快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4.有利于现代物流业的形成和发展。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将会促进三明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物流中心。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三明不仅可以聚集和扩散本地的工业产品、林竹产品、农副产品,而且还可以聚集和扩散本省南平、龙岩和邻省江西等地的商品,为市际和省际商品交流发挥重要作用。交通条件的改善引导物流企业和工业企业合作,向工业企业提供包括包装、装卸、仓储、运输和配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物流业的形成和发展将会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带动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因此,以现代交通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会成为三明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会对相关产业产生带动作用。
    (五)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加快城镇化进程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三明市各县(市、区)规模偏小、城镇人口偏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气不旺”,这也是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县(市、区)规模来看,全市12县(市、区)中,人口不到15万的有6个;从城镇人口来看,全市2007年末常住总人口2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0.8万人,占42.3%,比全国低2.6个百分点,比全省低6.4个百分点。要使三明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就必须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在交通枢纽建设的影响下,三明市农村人口会逐步向处于交通干线上的城镇转移,最后在三明市境内形成与“井”字型交通网络相类似的城镇群。
    1.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三明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三明市农村人口转移进程较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交通条件制约。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农业难以集约经营,农业所需劳动力相对较多,同时交通不便又限制了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大大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交通干线附近的城镇的兴起和繁荣,特别是交通干线上的多个城镇连接成片和随之出现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会提供更多适合农民进城的就业机会,增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2.有利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市。从三明市内部来看,随着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三明中部经济繁荣带上的永安、三明市区、沙县这3个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三明市区与沙县一体化以及三明市区与永安市构建城市联盟的进程将大大加快,有利于把三明市区建设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全省范围来看,根据《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今后福建省将形成“一带(沿海城镇密集带)、四轴(西部山区发展轴、北部福武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和南部厦龙发展轴)、双极(依托一北一南两大中心职能地区形成的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多核(多个区域次中心)”的海西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不断发展,将使三明市各县(市、区)加快融入全省“一带四轴”的城市群。三明境内“井”字型交通网络拉开的4条经济增长带有2条是“四轴”当中的“两轴”:三明中部经济带的“永安—三明市区—沙县”一线向南北两端延伸到龙岩市、南平市,共同构成“中部核心发展轴”;三明西部经济带的“泰宁—建宁—宁化—清流”一线向南北两端延伸到长汀县、邵武市,共同构成“西部山区发展轴”。此外,作为三明与沿海之间产业承接带的尤溪、大田,分别距离福州、泉州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有条件融入“沿海城镇密集带”发展;作为三明中部经济带向西拓展的明溪、将乐,则有条件融入“中部核心发展轴”。
    3.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发展。交通经济学的“点—轴”理论认为,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一个地区首先会在若干“点”上(如高速公路出入口、火车站周边城镇)形成区位优势,吸引人口、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这些“点”聚集,随着一批支柱产业或龙头企业的建立, 商业、运输、餐饮、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也随之而来,汇集到这个“点”上。当这种经济集聚效应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点”就会沿着交通干线进行“轴”的扩散,把“点”的繁荣扩展为与交通干线并行的“带”的繁荣。过去鹰厦铁路和205国道造就了三明中轴线“永安—三明市区—沙县”的繁荣,今后三明境内“井”字型交通网络将拉开4条经济带的繁荣。随着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不断发展,三明市所有县城和一大批乡(镇)都处在交通干线上,如福银高速公路在尤溪县洋中镇、沙县青州镇、夏茂镇、将乐县万安镇、泰宁县朱口镇等地设置互通口,泉三高速公路在大田县吴山乡、桃源镇、永安市西洋镇等地设置互通口,永武高速公路在永安市小陶镇设置互通口,永宁高速公路在永安市大湖镇、明溪县胡坊镇、清流县嵩口镇、宁化县石壁镇等地设置互通口。“一纵两横三联”高速公路和“两纵两横”快速铁路干线全部建成后,除了所有城市、县城将建有火车站和高速公路互通口外,每个县(市)都还有1—2个乡(镇)建有高速公路互通口,给这些县城、乡(镇)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扩大,原先的穷乡僻壤将会变成新兴的工业区、商业区和繁华的城镇,变成县域次中心,并由“点”向“轴”扩散,逐步形成经济增长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79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