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地(指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周边地理区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这是狭义概念的客家祖地,广义概念的客家祖地泛指宁化县全境)在客家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客家文化的“根基”所在,与台湾客家人根脉相连,与台湾的客家文化一脉相承。经过十多年建设,客家祖地核心区(指客家祖地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地理区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初具规模,从而奠定了在客家文化中的应有地位,并在对外(包括台湾)客家文化交流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客家祖地与客家文化的关系
在客家文化的漫长形成历史过程中,派生出五种客家文化圈(或称模式),即大陆、次大陆、半岛、岛屿、岩礁客家文化圈,不管那种客家文化圈,都与客家祖地有着“根基”关系。所谓“根”的关系,是因为石壁是客家总祖地,占八成以上的200余姓氏的海内外客家人同石壁有渊源关系。在唐宋时期,石壁成为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和人文中心,客家民系、客家文化是在以石壁为中心的地域孕育、诞生的,换句话说,石壁是客家文化历史长河的上游和源头,所以,石壁是客家文化的根之所在。所谓“基”的关系,是因为客家人(指形成民系之后)的迁徙是从以石壁为中心地域出发的,分别向区内、国内和海外迁徙,他们成为客家文化流传海内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所以,石壁是客家文化的传播基地。还有,在这块孕育客家民系、诞生客家雏形文化的原生沃土上,蕴藏着丰富的各种客家文化形态(或资源),如客家话、民性、民居、饮食、服饰、风俗、掌故、传说、民间音乐,以及客家遗址、文物、文学、艺术等,除已挖掘、已出研究成果的外,还有大量的客家文化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从而使客家文化“根基”更加扎实。
二、客家祖地与台湾客家的历史文化渊源
据有关史料记载,大陆客家人迁移台湾,大量迁移发生在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以后。康熙年间,大陆客家人主要迁往屏东的高屏溪东岸近山平原等地区;雍正年间,大陆客家人主要迁往新化、云林、台中等地区;乾隆年间,大陆客家人主要迁往台北、桃园、新竹、苗粟等丘陵地区。据林嘉书考证:(目前)台湾至少有60个常见姓氏中的600多万人与石壁客家有关,其中300余万是客家人,另外200余万是传自石壁,又从闽南南靖、平和、诏安、漳州等地迁台的闽南人。(《客家摇篮·石壁村》) 又据英国传教士艮贝尔考证: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云其祖先系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客家源流与迁移》)再据宁化巫氏、罗氏、刘氏、林氏、黄氏、丘氏、李氏等族谱记载,其后裔迁居台湾开基立业,繁衍生息。如巫氏最早是在明末年间随郑成功一道前往台湾,入台开基于台南,后裔垦彰化,现台湾巫氏所供奉的始祖就是唐贞观年间开创黄连镇(宁化古称)的开山始祖巫罗俊。由此可见,台湾大多数客家人的祖籍地都在宁化石壁,与石壁有着根脉相连的姓氏渊源关系。现今台湾的客家文化,亦随客家人迁移台湾而随生产技术、生活习俗传入台湾,同样与石壁的客家文化一脉相承。
三、客家祖地核心区在客家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为民系特征的客家文化,是中原南迁汉民与闽粤赣毗邻地区原住土著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互相磨砺、互相融合而衍生的一种地域特色文化,是以中原古汉文化为主体,融入不同时期的江淮文化、长江文化及闽粤赣毗邻地区土著文化为一体的一种多元文化,包括丰富的客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和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福建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之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海内外客家人。
十九世纪以来,客家文化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包括台湾客家人,下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成为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后,海内外兴起了以寻根、祭祖为主要形式的客家文化热。面对方兴未艾的海内外客家文化热,宁化为吸引海内外客家人前来寻根、祭祖、旅游、投资,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是建设客家公祠的初衷),于1992年开始筹建客家公祠,并于1995年10月18日建竣,随后陆续建成了相关配套建筑,加上周围原有的古代建筑,一个以客家公祠为标志的客家祖地核心区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集展示、传承、祭祀、表演、研究、交流、传播于一体的客家文化体系,在本省还没有其他哪个地方像客家祖地核心区这样,初步建立起了多功能的客家文化体系。实践证明,客家祖地核心区在对外(包括台湾)交往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比经济作用更大的文化作用,并在海内外客家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客家文化牌”成了宁化目前唯一可以通向世界的文化名牌,并由此奠定了在客家文化中的应有地位。
1. 客家祖地核心区已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相对集中展示区。客家祖地核心区由标志建筑、配套建筑及古代建筑三部份组成,目前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标志建筑客家公祠是一座仿古客式建筑,由正殿(玉屏堂)、文博阁、祭祀厅、休息厅以及前廊、回廊组成;配套建筑由牌坊、姓氏碑廊、碑亭、碑林、客海禅寺、客家之路、广场、接待厅组成;古代建筑由张氏家庙、玉屏古亭、维藩桥、三圣庙、汉帝庙等组成。这些新旧建筑、阁藏文物、文字介绍、古今楹联等,内含比较丰富的客家文化;尤其是文博阁,珍藏着许多客家文献、器物、谱牒、书画、书刊等,是观赏、阅览、考察、研究客家历史和文化的阵地;客家祖地核心区已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相对集中展示区(也是载体)。另外,根据中科院地理所编制的客家祖地总体规划,围绕“世界客属朝圣中心、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战略发展目标和“客家祖地·三州佛堂”远景发展总体形象定位,在今后10年内,客家祖地核心区将建设六大功能区,即入口服务区、氛围营造区、中心祭祀区、情感认同区、民俗休闲区、附属文化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届时,客家祖地核心区将展现客家文化光彩四射的蔚蓝人文风采。
2. 客家祖地核心区已成为传承客家文化的物化象征符号。客家文化的许多文化形态都蕴藏在客家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显得分散、零碎,不便认知和解读,加之缺乏客家文化载体,难以形成直观的概念化、理性化认识。客家祖地核心区的标志建筑客家公祠及其配套建筑,是一个根据客家历史、客家文化的当代再创造,是一个根据现代需要构建出来的客家文化物化象征符号,便于认知和解读。对于非研究客家文化的大多数海内外客家人,只要游览客家祖地核心区,便可形成对客家文化直观的概念化、理性化认识。有了这种认识,可以重新强化海内外客家人“原生纽带”和“根、源、祖、脉”的族群意识,同时也重新划定了客家人族群认同的文化边界,从而成了区分客家“我群”与非客家“他群”的标志,使海内外客家人在这样的“原生纽带”和“根、源、祖、脉”上团结起来。
3. 客家祖地核心区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祭祖朝圣的重要场所。世界上有许多民族包括世界上著名的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都有自己的朝拜圣地,客家人自古以来一向重视礼教,敬睦祖宗,各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祭祖宗祠。客家公祠建竣及其祭祖大典公祭仪式的形成,标志着客家祖地、客家人的总根源、客家人总家庙的确立。由于构建的客家公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客家百姓公祠,正殿(玉屏堂)神坛供奉着162姓先祖神位,各姓氏的海内外客家人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其“根、源、祖、脉”,同时又从自己宗族出发追溯到宁化石壁而同中原联接起来,因而对海内外各姓氏客家人都有一定的吸引力,顺理成章成了十分注重“根、源、祖、脉”海外客家人朝拜祖先的重要场所。自客家公祠建竣及举行首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以来,海内外客家人纷至沓来,兴起了寻根谒祖的新客家运动(也是一种客家寻根文化),至今已吸引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海内外客家人及县内外游客27万多人次(其中台湾2000多人次)前来寻根谒祖、旅游观光,客家公祠常年香火旺盛,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祭祖朝圣的重要场所。每一位来自远方的客家人来到客家祖地核心区,如同基督教信徒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信徒到麦加朝圣般虔诚,当他们进入客家公祠正殿玉屏堂,看到本姓本族的先祖神位时,无不为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所感染,焚香点烛,顶礼膜拜,恭敬之极,或跪拜在地,叩不完的响头,或热泪盈眶,表不完的孝心,或站立良久,默默祈祷,此情此景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
4. 客家祖地核心区公祭仪式创造了一种客家新民俗文化。自1995年以来,在客家祖地核心区举行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其公祭仪式程序也是根据客家民间传统祭祖仪式进行的,不同的是主祭人为政府官员、海外客属社团的领袖们,而不是宗族中的长老。由于公祭仪式是一种全新的建构,它源于客家民间传统祭祖仪式,又是现代的创造与建构,因而它与客家民间各宗族的传统祭祖仪式也有不同。例如客家民间传统祭祖仪式虽也有一些客家民俗文化表演,如发彩仪式、锣鼓吹打等,但表演内容却没有公祭仪式那么多而相对集中。公祭仪式中的客家民俗文化表演还有客家山歌、花灯、擂茶、酒酿等,随着公祭仪式年复一年的沿袭下去,这种集中的客家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也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因此,公祭仪式以及相关的客家民俗文化表演也等于是创造了一种客家新民俗文化,即在客家民间传统祭祖仪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意识的创新。
5. 有一支研究、交流和传播客家文化的重要力量。宁化县客家研究会和联谊会作为客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在研究、交流和传播客家文化,促成客家祖地核心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多年来,经不断挖掘,深入研究,由宁化客家学者为主编撰出版专著23种630多万字,其中《客家祖地石壁丛书》8分册,约155万字,用文字形式将客家祖地的各种文化形态作了系统、规范的表述,是迄今为止有关客家祖地的客家文化研究成果的总集成,《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权威媒体以及海内外权威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赞誉,称赞该书是客家文化史上史无前例的辉煌成果。先后参加海内外举办的客属恳亲会、学术研讨会数十次,互相交流客家文化研究成果、体会和方向。在海内外各种报刊发表宣传客家文化的文章数百篇,配合中外媒体在宁采访活动百余次,藉此大力传播客家文化,扩大客家祖地在客家世界的影响。此外,客家祖地核心区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客家“两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功不可没。
四、客家祖地核心区目前面临的海内外压力和挑战
目前海内外客家文化热在不断升温,都在争打“客家文化牌”。从国外看,印度尼西亚客属总会已加入联合国非政府民间组织,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于2004年10月23日在首都吉隆坡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客家文化节,规格较高、场面宏大、影响深远。国内一些非客家地区如陕西、河南、四川等省都相继申办客家祭祖或恳亲活动。江西赣县投资6000万元,占地600亩,已建成“客家文化城”;河南郑州市投资数亿元兴建“世界客属文化中心”;广东河源市计划投资2.5亿元,占地5000亩,正在筹建“中国客家民俗村”,设客家博物馆、客家祠堂、客家十大屋式等36个景区,规模宏大,内容齐全;四川成都市也正在筹建“中国客家文化中心”和“客家大学”。以上地区的不凡举措,起点高、标准高、规模大、内涵丰富,对客家祖地核心区在客家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强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以上地区的客家文化工程项目一旦建成或付诸实施,将形成新的客家文化相对集中展示区、物化符号、朝拜圣地、新民俗文化等,将会吸引海内外客家人的注意力,分散对客家祖地核心区的关注,面临降低客家祖地核心区在客家文化中地位和作用的危机。
今后为巩固和提高客家祖地核心区在客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其重要作用,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祖地规模,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这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宁化县来说举步维艰,难以为续。客家祖地核心区是一个公益性文化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又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今后历届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五、把客家祖地核心区建设纳入建设文化强省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客家祖地已初步建立起了多功能的客家文化体系,具备了对台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条件,从福建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客家祖地核心区建成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是现实的必然选择。这对开展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客家文化发展,增强台湾客家人对客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加快两岸“三通”与和平统一步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提高客家祖地核心区在客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对台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用,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祖地规模,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否则,不进则退,将面临降低客家祖地核心区在客家文化中地位和作用的危机。此前,仅靠宁化一县之力毕竟力量有限,力不从心。为建设文化强省,使福建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应把客家祖地核心区纳入建设文化强省重要内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使其成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为此,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提高客家祖地核心区地位,使其成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展示区。客家祖地核心区虽已成为福建客家文化的相对集中展示区,但要成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展示区,还存在不小差距,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客家祖地核心区总体建设规划。而宁化财政是个“吃饭财政”,无力挤出充足的财力续建客家祖地核心区文化工程和配套项目。为提高客家祖地核心区地位,应将客家祖地核心区纳入建设文化强省的“一批文化设施项目”计划盘子,并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建,尽快启动客家祖地核心区总体规划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内实现三大发展目标,使其成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展示区。
2. 提升祭祖活动规格,使其成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特色活动和品牌项目。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迄今已连续举行12届,已成为福建客家文化展演的集中活动项目。除一届以省级名义举行外,其余均以市县联办名义举行。以县办为主,规格偏低,力量有限,客家民俗文化表演节目质量和水平不高,导致整个祭祖活动的文化层次不高,影响力有限。为提升祭祖活动规格,应将祭祖活动纳入建设文化强省的“一批文化活动项目”计划盘子,并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清单,争取早日通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客家祖地习俗)之乡”部级评审,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不断丰富客家新民俗文化内容,提高节目质量和表演水平,提升文化品位,扩大影响,使其成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特色活动和品牌项目。
3. 加快交通路网建设,使其成为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便捷通道。交通网络在对外交流中起着最基础、最直接的作用。宁化境内目前尚无国道、高速、铁路及空路,交通相对闭塞,海内外客家人进入性差,已成为制约开展对台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瓶颈。如许多海内外客家人尤其是老、弱、残者,本想参加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活动,由于交通闭塞而无法成行,只好望祖(地)兴叹。为改善交通闭塞状况,宁化于2005年开始实施 “畅通工程”,2006年已动工修建三条山区重丘二级红色旅游公路,可望于2008年全线建成通车;泉(州)南(宁)高速永(安)宁(化)段年内也将动工兴建,可望于2010年建成通车。公路网建成后,宁化交通闭塞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但对于海内外客家人尤其是老、弱、残者,经公路乘坐长途汽车还是十分劳顿,加之汽车运量小,对大批吸引海内外客家人成行仍受很大制约;若经铁路乘坐火车,不仅可免旅途劳顿之苦,而且运量大,可以使海内外客家人大批成行。当然,建设过境宁化铁路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据悉,经过宁化的建(宁)龙(岩)铁路已列入三明市重点前期项目,省里已将建龙铁路申报拟列入国家“十一五”路网规划,并力争“十一五”内动工兴建。泉南高速和建龙铁路现代大交通网建成后,将以厦漳泉为中心的闽南文化区和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边界客家文化亚圈(相对于大陆客家文化圈而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发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乃至妈祖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对台文化交流合作的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1.张恩庭、刘善群主编:《石壁与客家》,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2.张恩庭、刘善群、郑树钰主编:《论石壁》,海风出版社出版。
3.张恩庭、刘善群、张仁藩主编:《石壁之光》,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4.张恩庭、刘善群主编:《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5.刘善群:《客家与石壁史论》,方志出版社出版。
6.刘善群:《客家与宁化石壁》,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7.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宁化县石壁客家祖地旅游区总体规划(2006-2025年)》(评审稿)。
8.刘善群:《石壁客家文化史》(初稿)。
9.刘善群:《宁化客家祖地文化发展的思考》(研讨会交流)。
* 本课题为三明市2007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B206)。
课题负责人:廖金辉,中共宁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课题组成员:余福宁,中共宁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社科联主席;
刘根发,中共宁化县委党史办主任;
刘善群,宁化县客家研究会会长。
执 笔:刘根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