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明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作为新兴城市,三明的工业化和建城设市都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才正式开始的。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把“一穷二白”的三明建成了包括钢铁、化肥、医药、农药、纺织、化纤、印染、水泥、塑料、机械、木材加工、建筑材料等几十个行业的福建工业基地,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纺织厂、化纤厂、制药厂、胶合板厂、化工机械厂、重型机器厂等一大批成为三明甚至是福建经济支柱的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到1990年共建成各类国有工业企业2098家,企业数为全省14.6%;固定资产原值53.5亿元,占全省18.5%;工业总产值81.72亿元,占全省13.6%;销售收入66.17亿元,占全省17.1%;利税总额9.02亿元,占全省17.6%;三明工业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6%。可见三明的工业化从无到有获得大发展。但计划体制制约、传统模式束缚、经济(产业、行业、工业)结构畸形、科技进步缓慢,加上区位交通劣势、人才流失严重等影响,三明工业化的进程不快、效率不高。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来看, 2003年三明国内生产总值为286.53亿元,人均GDP为11000多元人民币,按当年的汇率换算约为1341美元,只超过世界工业化指标1200-2400美元的下限141美元。这表明三明经济只是刚刚步入工业化的门槛。
从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生产增加值比重的指标来看, 2003年三明制造业增加值占社会全部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为24.33%,只超过世界工业化指标20%-40%的下限4.33个百分比。这表明三明经济总体上尚处于刚刚开始工业化的起始阶段。
从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指标来看,2003年三明该项指标为25.6%,比世界工业化15%以下的农业指标高出了10.6个百分点。表明三明经济仍然处于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偏低的状况,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仍然相当漫长。
从农业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比重的指标来看,2003年三明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5.57%,超过世界工业化中农业就业人员占20%以下指标35.57个百分点。这表明三明农业劳动力积压太多、转移太慢,加快三明工业化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从城镇人口占社会全部人口比重的指标来看, 2003年三明全市268万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仅占41.5%,低于60%以上的国际标准18.5个百分点,可见三明工的社会城市化、人口市民化的水平也比较低,人气不旺反过来又影响了三明工业化的发展。
从行政区所辖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三明所属10个县(市)中,永安、沙县的工业化比较快,2004年这两个县(市)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占据国民经济的大半壁江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增加值、农业生产总值、农业从业人员和城市人口的比重基本达到工业化标准。而其他8个县中只有泰宁县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项指标达到1452美元,略高于世界工业化标准的下限。可见三明所属各县(市)工业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从三明经济在福建,9个设区市的位次来看,除了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五位、城镇人口比重居第六位之外,三明的制造业增加值占社会全部商品生产增加值比重、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和新增工业产品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三项指标均为全省最后一位;三明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三项指标为全省倒数第二位;三明的耕地保有率居全省倒数第三位,每万元GDP用水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倒是全省第一。
二、制约三明工业化发展的因素探究
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三明工业化发展模式、特殊的建设背景和区位劣势、经济基础等因素从诸多方面形成了三明工业化的障碍,严重制约了三明工业化的进程、水平和质量。
1.计划经济体制的障碍。国有经济的管理体制中,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换艰难迟缓,导致政府行为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结果一是作为代表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表人长期“虚置”和出资人长期“空位”,二是国有企业领导任免权、项目决策权等经营管理权最终难落实到位。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虽然已经全面改革转换,但转换的形式多于内容和实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到位,尤其是法人治理结构即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虚构或异化,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科学、不健全。其他所有制经济也同样存在体制和机制问题。
2.产业格局不合理的障碍。2003年三明的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5.6:40:34.4,第一产业比重居高不下,农业增加值仍占GDP的25.6%,超过工业化指标1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只占40.0%,制造业增加值占社会商品生产增加值比重仅24.22%;第三产业比重仅有34.4%,低于世界第三产业比重平均在60%以上、发达国家在80%以上、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以上的时代要求。
3.行业结构不合理的障碍。三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五分之三分布在门槛较低的木(竹)材采运加工、农产品加工、食品、纺织、服装、化纤、皮革、毛皮、羽绒、家具、文教体育用品、化肥、农药、塑料、机械、金属压延加工等等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激烈的基础工业,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经济效益较差。
4.轻重工业比例不合理的障碍。2003年三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重为28.9:71.1,高于全省平均50.5:49.5的水平,呈现重工业过于重,为福建省之最,而轻工业比重又太轻,低于福建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三明的采掘、原料、建材等资源型工业比重高,属于上游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小,也造成三明就业空间窄小和就业机会稀少。
5.经济要素关联度不合理的障碍。工业结构与其他经济要素的关联度小,即以采掘业、原材料初加工为主的企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关系远、疏、淡,加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小,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加工多深加工少,使三明的工业化对农产品加工业影响小,对服务业拉动作用也不大。过于倚重少数非市属的企业,2003年三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属于中央省属的钢铁、水泥、化肥等大中型企业产值比重高达58%,产业链条与地方企业关联小,对地方工业的辐射和对地方经济的带动都比较弱,对三明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也比较小。
6.科技进步动力不足的障碍。企业技术装备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三明的企业多为水泥、建材、纺织、化纤等原材料的基础工业,企业装备、工艺和产品的技术含量都比较低,大多数属于进入的门槛比较低的传统技术装备。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主体错位,三明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只有技术性的工程师、没有研究性的科学家,远未能成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主体,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能力弱,产品升级换代慢,大多数产品都是科学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很小因而缺少市场竟争力的“大老粗”即“大路货、老产品、粗糙产品、初级产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经费不足,2003年三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经费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只有0.39%。科学技术对三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徘徊在40%,远没有成为第一生产力。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很少、高新技术含量很低,2003年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有1.5%(福建省最后一位)。
7.不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一是工业资源少,主要资源缺。作为福建的重要工业基地,三明連钢铁厂的铁矿、焦煤,纺织厂的棉花、棉纱也十分缺乏;作为福建的林业基地,虽然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但大部县区已无木材可伐,使原本成为山区县财政支柱的林业企业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二是资源消耗大,经济成本高。2003年三明每万元GDP用水量高达1120M3,高居全省9个设区市之首;三明全市耕地保有量仅为98.5%,居全省倒数第三位。三是环境污染重,生态质量差。2003年三明万元GDP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达69吨,为全省之首,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03,属于中度污染城市。
三、加快三明工业化的对策选择
在计划体制包袱重、传统模式惯性大、区位劣势影响多、经济发展条件差的情况下如何加快三明的工业化进程?唯有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才是现实的选择。
1.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快三明工业化提供体制动力和制度保障。要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有步骤地推进政府改革和企业改革。要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着力转换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政企公开、政事公开,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为加快三明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行政体制动力。三要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把三明的公有制经济做活做强,把混合所有制尤其是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调整的力度,不断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新型工业化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三明的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太少、规模太小、产值太低、地位太弱,要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打破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只要法律规定未禁止的领域都允许非公有制进入,使非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做大做强,更有力地推动三明新型工业化进程。四要深化企业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和完善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关系、机制,形成科学的经营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制约机制,使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独立地进行决策、管理和经营,从根本上激发三明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五要改革完善投资、融资、财政、税收、金融、就业、分配、保障、人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司法等体制,从各个方面为新型工业化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制度保障和机制动力。
2.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信息技术加快三明工业化。三明实施信息化战略必须以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即以具有成长性、具备竞争力的化工、机械、纺织、建材等优势企业为依托,深入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抓好数字化设计、生产、装备、改造、更新、管理的技术开发应用,形成一批数字化企业;强化二维CAD的推广普及和三维CAD应用以实现数字化设计,推动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过程自动化控制以实现数字化生产,提高自动控制水平以实现数字化装备,扩大企业资源、客户关系、供应网络、电子商务等技术的运用以实现数字化管理。总之,必须通过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来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的新产品;建立一批制造信息化示范企业,通过辐射和扩散效应提升三明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动三明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人才队伍。
3.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明的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仍然是三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企业尤其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加快三明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尤其是机械、纺织、化工、冶金、建材、林产加工等行业只有广泛地运用高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才能获得生机。服务业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降低流通成本;以中心城镇、物资集散地和生产地为依托改造提升传统商品交易市场,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体系,推动三明地产货走向全省全国全球大市场。
4.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发挥产业优势促进三明的工业化。2003年三明的冶金及金属压延、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林产加工、纺织工业、化工工业、水泥制造六大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94家,占三明全部工业企业总数75.7%;工业总产值177.3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3.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8.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94.1%,产业集群已经基本形成并在企业数量、产值比重、发展贡献等方面成为三明工业的支柱、经济的龙头 。但三明的企业大部分不够大不够强,没有发挥出产业集群的效应、产业特色的效益和产业主导的作用,因此三明产业集群生成发展的机会和发挥作用的空间都很大。首要的是政府作为和政策引导。要深化政府行政改革,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从战略上规划、政策上支持优势产业尽快做大做强而成为优势产业集群和经济支柱。重点鼓励特色企业依托省内外大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在区域协作中培育壮大特色企业和特色产业;筛选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对接全省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化原料等生产基地,并和三明的中央省属企业搞好上下游产品的配套协作,以延长产业链条、做大特色产业;以特色名牌产品骨干企业为龙头开展行业分工与协作,壮大三明的机械电子、纺织化纤、建筑材料、林产化工等特色产业基地;交通、能源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公共产品、稀缺资源、自然垄断等行业引入多元主体来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机械、化工、林产等基础好的产业采取“靓女先嫁”、增资扩股等方式扩张,促使三明的特色企业发展变成特色产业、进而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要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要积极采取资本、技术、产品扩张和经营合作等方式发挥企业优势、扩张企业强势;经济要素关联的中小企业要积极依托优势企业有效地延长生产链、产业链,开展配套生产、协作服务,加速企业的发展、优势的发挥,结成优势产业大链条和形成优势产业大集群,有力推动三明工业化。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协调、均衡、永续发展。一要坚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资源和矿山、森林等资源,把环境保护放在招商引资第一位,强化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坚持工业化与环境保护双赢。二要选择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运用清洁生产工艺,提高工业生态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加大开放力度扩大区域合作,发挥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接受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和产业辐射,通过合作协作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担当配角、助手和伙伴的过程中扩大三明发展商机。四要千方百计发展高新技术和技术密集产业以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又发挥三明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兴办投资规模小、技术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城乡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纺织、轻工、机械等劳动密集产业进行嫁接合作、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体制创新,把企业做活、做大、做强,加快三明的新型工业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作者简介:郭非凡,中共三明市委讲师团副团长,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