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网信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网信工作部署,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全市网信战线同志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开创我老秘网市网信事业发展新局面。刚才,单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体现了对网信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收。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切实增强网信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网信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去年全市累计约谈网站平台11次,关闭违法违规账号29个,清理有害信息近1000条,有效打击了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等乱象。特别是针对疫情防控、住房保障、养老诈骗等民生热点,及时处置涉企侵权信息,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二是网络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健全网络信用评价体系,推广电子标识公开,加强网络支付和寄递物流管理。淮安市在电子商务信用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构建了“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的信用档案,为全省提供了经验。 三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深化“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克拉玛依市通过“网信执法能力培训”,查处多起网络违法案件,获自治区网信办高度评价。 四是网络普法宣传成效明显。 各地创新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文化节”等活动,培养普法志愿者近千名,发布普法作品百余部,群众网络法治意识显著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网信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 一是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 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网络渗透,历史虚无主义、谣言炒作等时有发生,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是网络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系统漏洞等事件频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亟待加强。部分单位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象。 三是网络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自媒体野蛮生长、AI“小作文”造谣传谣、网络暴力等问题突出,行业自律和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领域网络执法力度偏弱,专业人才匮乏。 四是网信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个别干部对网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网信事业发展的担当意识不强,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处置轻预防”倾向。 这些问题,既有技术挑战,也有治理短板;既有机制漏洞,也有能力短板,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网信工作效能 做好新时代网信工作,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筑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弘扬主流价值 1. 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实施“正能量传播计划”,组织全市新媒体开展“新时代新**”主题宣传,推出系列融媒体产品。深化“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发挥“网民留言板”“领导信箱”作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2. 严格网络舆情管控。 完善“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应对处置”闭环机制,针对突发事件、社会热点,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挤压谣言传播空间。去年,我老秘网市成功处置“**事件”网络舆情,通过及时辟谣、正向引导,有效避免了舆情发酵。 3. 深化网络生态治理。 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谣言、有害信息、网络暴力等问题。借鉴西安市“清朗”行动经验,对违规账号采取“约谈整改+处罚曝光”双管齐下,形成有效震慑。 (二)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护航数字经济发展 1. 提升技术防护能力。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网络安全创新实验室,研发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的防护技术。推广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实现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时监测。 2.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建立“平台责任清单”,督促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落实内容审核、用户实名等制度。对履行责任不力的平台,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3. 加强数据安全治理。 落实《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涉及100万用户以上的网络平台赴国外上市,严格开展安全审查。开展数据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获取、倒卖个人信息等行为。 (三)推进信息化融合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 1.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布局,实现重点园区、乡镇5G全覆盖。支持**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慧车间。 2.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培育1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 3. 促进网络文化繁荣。 举办“网络文化节”,培育“网络公益品牌”,引导网民创作正能量作品。加强网络诚信建设,开展“诚信网站”“诚信网店”评选。 (四)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构建规范秩序 1. 完善网络法规体系。 推动出台《**市网络安全管理条例》,细化网络信用评价、平台责任等规定。建立“互联网+”监管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提升执法效能。 2. 加大网络执法力度。 开展“**净网行动”,重点打击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等违法犯罪。建立“行刑衔接”机制,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3. 深化网络普法宣传。 实施“网络普法工程”,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借鉴克拉玛依市经验,组建网络普法志愿者队伍,制作“普法动漫”“**普法短视频”,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五)建强网信人才队伍,夯实发展根基 1. 实施“头雁培育计划”。 遴选50名优秀网信干部,开展专题研修、挂职锻炼。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建网信人才培训基地。 2. 优化人才结构。 加大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建立“网信专家库”,聘请网络安全、信息化领域专家提供决策咨询。 3. 强化作风建设。 开展“**网信铁军建设年”活动,落实“一线工作法”,推动干部下沉基层、服务企业。对履职不力的干部,该约谈的约谈,该调整的调整,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三、强化保障、凝聚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网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强化全方位保障,凝聚全社会合力,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终端见效、落地生根。重点要构建“四个保障体系”: (一)构建责任明晰的组织保障体系
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决扛起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党委书记领办项目”机制,每年至少专题研究2次网信工作,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市网信委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实施“委员单位轮值制”,每季度由成员单位牵头组织专项调研,形成“问题发现—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链条。建立网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针对网络舆情、数据安全等突发事件,启动跨部门、跨层级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指令畅通、执行有力。 (二)构建科学严密的督查考核体系
将网信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设置“网络空间安全”“数字经济发展”等专项指标,权重不低于5%。建立“月度监测、季度通报、年度考评”机制,对专项行动实行“红黄蓝”挂牌督办,对重点项目开展“四不两直”督查。完善考核“双向评价”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将群众满意度、企业获得感作为重要评分依据。对考核排名靠前的单位,在干部选拔、资金扶持上给予倾斜;对连续排名靠后的,由市网信委主任进行约谈,并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三)构建多元协同的资金保障体系
建立“财政保基本、市场增活力、社会强支撑”的资金投入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网信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防护等领域。推广“政银企”合作模式,与国有银行、风投机构合作设立数字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不低于10亿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对投资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项目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用地优惠等政策。建立资金使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 (四)构建活力迸发的创新保障体系
实施“网信创新领跑计划”,设立“网信创新奖”,对在算法研发、数据安全、网络治理等领域取得突破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建立“网信创新实验室”,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攻关平台,重点突破区块链存证、AI内容审核等关键技术。开展“网信干部能力跃升行动”,每年选派30名干部到网信企业、科研院所挂职锻炼,定期举办“网信大讲堂”,邀请院士专家授课。建立“基层创新直通车”机制,对区县首创经验简化审批流程,优先纳入市级试点,形成“创新—试点—推广”的快速通道。
同志们,网信事业是关乎民族复兴的“先手棋”,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防火墙”,是满足群众期待的“民心工程”。 当前,我老秘网市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网络安全的攻坚期、网络生态的优化期,每一名网信工作者都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专项行动为战场,锻造“铁脚板”、争当“实干家”。让我们携手并肩、砥砺前行,用网络正能量温润人心,用数字新动能赋能发展,用安全硬屏障护航征程,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网信答卷!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