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加强农村宣传工作 激发农民主体作用(2007年第6期)

[复制链接]
不得不说 发表于 2009-5-26 17: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是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从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能上看,应着重帮助农民认清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热情。
    一、农民主体作用的涵义
    根据《辞海》,主体有两个涵义,一个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另一个指认识者、实践者。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客体是主体认识和活动的对象,是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世界;客体不依赖主体而存在,但主体并不是消极地适应它,而是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根据这一原理,对照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我们可以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涵义作如下解释:(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作用任何组织任何人无法替代;农村的主人是农民,这一片天地是农民的天地,怎么建设,如何建设,必须遵从他们的意愿,由他们来进行;(二)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对新农村有所认识。认识是实践的前提,也是实践的动力;对新农村毫无认识,或认识模糊,就不可能有建设新农村的行动;(三)在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实践,而不是被动工作;有了认识不一定就有行动,有了行动也未必就有理想的效果,这就关系到人的态度、意志、能力等问题,就农民本身来说,那就是素质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
    通过两年的宣传和实践,各地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上头热下头冷,干部热农民冷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农村城镇化趋势不可避免,农村的消亡随处可见,年青的一代已经分散到各个城镇,且相当多没有回村的意愿,建设新农村没有了中坚力量,也就没有实际意义;其次,祖祖辈辈几百年上千年聚族而居,生产生活都已习惯,打破原有方式融入新的族群采用新的方式生产生活,一时难以适应;第三,建设新农村,那是公众行为,必须以政府为主,农民个人的作用太小。基于这些认识,相当多的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仍然按部就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中央的政策、政府的宣传发动虽然有所动,却没有积极的态度,因而他们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
    二、抓住关键,激发农民的热情,增强农民的能力
    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通过宣传发动,使农民提高认识并,抓住关键问题,激发他们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能力。
    1. 树立目标。目标是方向,是动力。要通过宣传,让农民群众明确自己的美好未来和为实现美好未来必须实施的步骤,并理解目前的处境。一是以政策引导方向。通过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宣传和各级党委政府建设新农村重大举措的宣传,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以及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等重大举措的重大意义,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宏伟的目标。二是以规划指明途径。规划可以消除农村必然消亡的认识,使农民了解到通过小城镇建设和对老村庄的整合,一个崭新的农村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建起来。因此要特别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要让农民知道这个规划设计的根据和实现这个规划的可能性,明确实现这个蓝图的方法措施。三是以典型提供榜样。目前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不少典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可以为农民提供可以模仿学习的榜样,激发他们的热情和信心。
    2. 提高素质。人的素质是人们处事创业的基本条件,创业成就的大小与人的素质成正比。宣传工作担负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职责,自然就要从它的本职出发,为提高农民素质开展工作。一是通过学习宣传以提高其思想素质。通过干部培训、党员学习、村民代表会议、广播电视等,宣传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在广大农民的心中建立起共同的价值体系,使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建设新农村。二是抓好现代农业知识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宣传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形势的宣传,引导农民不断提高现代知识,掌握科技信息,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三是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各种思想政治工作、法律援助活动、扶困济贫活动等,全面增强农民素质。
    3. 营造氛围。当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所知、有所动时,氛围的制造尤为必要。。一是要在面上下功夫。通过广泛宣传,营造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声势,让这种声势对广大的农民产生教育和影响。要使规划上墙,贴标语,发资料,出板报,搞演出,让农民群众走过路过都能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字眼,闻到新农村建设的气息,听到新农村建设的号角,进而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目标要求和具体做法,激起创业建新村的热情。二要在点上下功夫,着力专题渲染。组织专题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到集镇开展专题咨询活动,组织专题宣传报道,派记者到各村采访,在县广播电视台作系列报道,组织专题报告进乡村解疑释难等等,通过专题活动推进宣传更加深入。这样点面结合,声色并茂,新农村建设就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上述几点,树立目标是抓导向引动机,提高素质是增内在动力,营造氛围是强化外部条件,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对农民的宣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使农民发挥主体作用而组织的宣传,必须照顾到农民的特点。现阶段的农民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由于广播电视的普及和人际交往的增多,他们的现代意识已经觉醒,很想冲破传统农业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使自己得到自由发展,使家乡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我们能够激发他们作为主体建设新农村的动力源。但是,由于年龄偏老偏少,文化参差不齐,从事的职业各有千秋,居住的地点东南西北,各种条件又给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提出了挑战。我们要抓住主要问题开展活动,突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选好内容。农民是最重实际的群体,现实生活中各种条件的制约也使得他们不能不重实际,例如种植某种新品种,就要实实在在地看到某种品种的好处;到某个地方建房,就要了解在某个地方建房的优势。因此宣传内容一定要实际,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化为具体的事例和条目,让他们看得懂,听得进,理解得透。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和基层干部在学习上级文件和下村做群众工作之间找到联系点、结合点,真正把党的政策化为农民看得见想得到能够付诸行动的东西。
    2. 用好方式。对农民的宣传要依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事项和时间灵活采用各种形式。通常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参观学习。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邻村或外地参观,或者向他们提供典型图片资料和电教片,用生动形象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教育引导和激励他们。二是借势带动。借新政策新举措的出台,例如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县乡每年一次代表大会、村委换届选举等农民热切盼望和关注的时机,将新政策新举措告诉农民;借民俗活动,例如迎龙灯、办庙会等活动将“和谐”“平安”“富裕”“幸福”等观念渗入活动的过程,使农民潜移默化;借农闲时节,在与农民的共同交流总结和期盼中做宣传鼓动;借娱乐场所、村头树下、祠堂店铺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这些是农民常聚之地,要利用这些场地抓好宣传,例如装广播、贴图片、读报刊、搞演出,使农民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三是有效解说。利用广播电视和村自办广播及时解答农民群众关心的普遍问题,由驻村干部和包户村居干部入村入户就某个问题或就某个农民作宣传,帮助农民理清思路,促进发展。
    3. 抓好队伍。由于对农民的宣传头绪多,难度大,因此除了党委宣传部门运用重点媒体和组织常规活动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运用其他载体组织具有农村宣传特色的活动,因此对农民宣传的队伍也必须具有农村特色。一要着力培育驻村工作组和村主干的宣传工作能力,激发他们做好宣传工作,因为这类人员长期在县乡村之间活动,他们是县乡村的纽带,是自然的信息员、宣传员。二要充分发挥乡村教师、农技人员和文化活动场所负责人的宣传作用。在农民心目中,乡村教师、农技人员是能为他们谋福利的人,因此说话的份量较重,要引导他们帮助宣传,文化活动场所负责人担负为农民提供文化产品的职责,其宣传作用也不可低估。三要发挥人员外出工作学习回乡人员的宣传作用,因为他们是“出门人”,见过世面,懂得较多,对农民有说服力。
  
    作者简介:卓祖澍,中共尤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3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