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明 徐文贤
近些年来,明溪县委、县政府抓住省里、市里建设生态省(市)的契机,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走出了一条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后劲,环保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全县GDP完成9.78亿元,比上年增长8.03%,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3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分别为6999.6元和3413.3元;城区渔塘溪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县长环保目标责任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一、树立“生态立县”战略,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明溪县是福建省重点革命老区,是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建设项目县、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县、南方重点林区县、国家级珍稀树种繁育中心项目建设县,位于三明市的中部,生态环境状况良好。辖区总面积1704平方公里,总人口11.6万人。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7.3万亩,林地面积21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2%,境内气候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水资源总量年均达到16.34亿立方米,适宜动植物生长,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资源特色明显,已发现矿产27种,探明具较大储量的有15种,是我国蓝宝石四大产地之一;有维管束植物169科586属1059种,有陆生脊椎动物28目75种118属279种,包括重点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水松、银杏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黄腹角雉等;有较好的旅游资源,人文底蕴深厚,龙湖村是宋代著名理学家、闽学鼻祖杨时的诞生地,境内考古成就斐然。
明溪县委、县政府立足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实际,提出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立县、科技兴县”战略,着眼于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委托复旦大学编制了《(明溪)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以改革开放为先导,以生态资源为基础,以重点项目为主线,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机制创新为保障,重点建设六大体系(即:调整已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重新布局合理的生态资源保护的网络和改变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构建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推动科学的城市化过程和控制人口增长,构建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构建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围绕生态功能区建设,构建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抓住与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契机,构建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县建设的领导体制、协调机制、决策管理机制、目标责任制和监督机制,组建了生态县建设专家咨询小组,批准实施了《明溪县城市环境规划》和《瀚仙镇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科学划定全县水环境功能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畜禽养殖禁建区、禁养区,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列入目标管理,作为经济建设和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地协调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了全县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围绕“六大基地”建设,筛选了
6大类
37个重点建设项目,努力把明溪建成全国最大的红豆杉人工种植基地、全省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全国一流的木薯变性淀粉生产基地、全省知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及集科研、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县。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通过南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福建超大集团投资1000万美元在明溪开发生态农业项目,首期合作项目已开工建设;三得力公司生产的三强牌莲藕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A级绿色食品认证;3000亩的沙溪有机果蔗种植基地、3000亩的城关有机茶园和1700亩的夏阳有机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成为省级有机食品试点项目。
推行多种行之有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全县已建成沼气池1142口,探索了猪——沼——果(茶、草)等新型生态种养模式;以竹山养羊、水面养鸭、果园养鸡、藕田养鱼为重点的立体种养模式在全县全面推广。明溪青木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肉牛养殖场,投资30万美元,首期年养渤海黑牛100只。该公司运用生态工程学原理,采用“种、养”相结合,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还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力发展加工型、科技型农牧企业。通过培育壮大林竹、中药材、绿色食品、畜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狠抓农业综合开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初步形成了以瑞海、大平为主的林产加工,百事达、万隆为主的食品加工,红豆杉公司为主的药材加工的产业体系,一头连农民,一头连着企业和市场,二产带一产,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三、以发展生态型工业为重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
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从明溪实际出发,立足比较优势,形成特色经济是明溪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一方面,积极筹建生态工业园区,主要发展科技含量高、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项目。明溪百事达变性淀粉有限公司投资2300万元,建成投产年产1万吨的变性淀粉生产线。该公司遵循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投资600万元用于污染治理,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水达到96%以上,槽渣经烘干后作为饲料,产生的污泥运到瀚仙镇木薯种植地作种植肥料,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又带动木薯种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的资源,生产特色产品。大平木业有限公司综合利用枝丫材生产园艺制品,年产值达150万美元,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明溪县南方红豆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总投资1.3亿元,已种植红豆杉
900万株,建立红豆杉基地
2万亩,以人工种植红豆杉为原料,年产
99.5%的紫杉醇90公斤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红豆杉提纯紫杉醇项目,被国家经贸委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实验性项目,被省计委列入2002—2003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五个一批”项目;木薯变性淀粉项目,被省科技厅列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一是建设林业生态保障体系。全县已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56.5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5.8%;城区绿化率为31%,人均绿地面积7.3%。二是各类保护区、示范区建设取得进展。新建总面积达13848.8公顷的君子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总面积达1710.4公顷的均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个自然保护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13%。到2001年底,已建立的50个自然保护小区、80个保护点,总面积达到1.32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5%,并对615株名木古树进行挂牌保护。三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已开展小流域治理3条,建立综合治理示范点(片)5个,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0亩。四是认真开展瀚仙镇创建省级生态示范镇工作。编制了《瀚仙镇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论证。该镇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食品以及农村沼气建设,开展生态旅游等等,正在逐步成为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农工贸一体化的生态示范区。
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营造生态县建设的浓厚氛围
一方面,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招才引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态县建设水平。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断密切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省农林大学、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局中药研究室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依托他们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提高生态县建设项目的策划水平,提升项目档次。特别是与复旦大学建立了全面的校县合作关系,双方已在紫杉醇提纯加工、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直接参与该县项目策划与技术开发的高级人才达
56名含 12名博导,并有
2位博士成为该县科技型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科研带头人。今年,经组织程序批准,有1名年青的教授(博士)成为该县的科技副县长。
另一方面,大力引导和鼓励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上下一心、政通人和、干群融洽、共图发展的良好风气。尤其是着力强化全民的生态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和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开展环保国策、环保科技、生态文化和环保道德的宣传教育,深入宣传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产业等有关法律知识和科普知识,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加强,人民群众对建设生态县十分拥护,形成了共识,为生态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溪生态县建设的实践,结出了环境与发展“双赢”的佳果,其核心在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经济,加强政策引导,依靠科学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证明了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
作者单位:明溪县环保局
责任编辑:黄元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