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市农村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广大农民收入增加最多的阶段。过去三十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改革农村经营体制入手,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社会面貌逐渐改变,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
回顾我市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光辉历程,我们历历在目:
一、实行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市委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将土地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并允许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给农户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据抽样调查(以1983年为基准,之前数据为推算数,下同)资料显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41元,是1978年的44.7倍。林业通过股份合作、集体林经营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管理经营权交给林农。2007年农民人均林业总收入456元,是1983年的12倍。
二、发展乡镇企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廉价农产品等社会资源。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沿海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积极推广曹远、青州、新阳、上京等乡镇发展乡镇企业的做法,推进乡镇工业发展。到去年底,全市共有乡镇工业企业7218家、产值300.5亿元、从业人员达33.7万人。重视区域经济,完善城乡发展规划,鼓励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集镇集中。
三、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革前实行“均贫”制度,割资本主义尾巴,谈“富”色变;改革后允许农户搞多种经营、从事非农产业,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富裕起来,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据抽样资料显示,去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户355户,比2002年增加1.6倍,占调查总户数的46.1%,比2002年提高28.6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达7656元。通过省小康办验收,1998年全市有86.5%的乡镇、88%的农户基本实现小康,全市小康综合进程得分达96分。
四、发展市场经济。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取消统购统销,农业已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变,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粮、经、畜等多种经营并举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二、三产业转变,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按所有制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按组织结构分:有个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经济等;按经营方式分:有承包经营、个体经营、合伙经营、租赁经营、雇工经营、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企业集团、外商独资等;按分配方式分:有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比例分配等。2007年我市农民总收入中现金收入人均达到5498元,比1984年增长16.5倍,年均增长13.2%,所占的比重由1984年的66.7%提高到86.1%,这一变化标志着农民己经步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同时通过推进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开拓出口渠道引导果茶等特色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五、推进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支持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引导发展“一村一品”等,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到2007年,全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14家、市级109家,年销售收入72.9亿元;带动农户45万户、面积421.7万亩、吸纳就业2.2万人。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拓展农村金融产品;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开展农村住房保险、森林火灾保险和水稻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探索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来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要素自由流动、经济互促共进、社会和谐共融。2007年底全市农民人均金融资产余额达到3685元,比1984年增长50.9倍,年均递增18.7%;年末人均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387元(不包括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比1983年增长50.7倍,年均递增17.9%。
六、引导劳动力转移。我市年末农村劳动力97.3万个,耕地面积245万亩,人均负重面积2.5亩。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举办专场招聘会实现有序转移和发展“4+1”产业,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007年全市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达39.77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1.7%,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是1978的6.4倍。2007年农民人均非农产业总收入达2582元,是1983年的30.7倍,年均增长15.3%,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83年20%上升到40.5%。同时通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设小城镇、完善社会保障、加强信息和中介服务、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等问题,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逐年加快。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中有38%来自非农收入。
七、贯彻落实“多予”方针。建国初期,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把农业创造的价值转移到工业和城市,造成农业虚弱、农村衰退、农民贫困。改革开放后,虽然不断地改变这种格局,但步伐不快。2003年中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4年又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当年全市减免农业税和农业附加3881万元。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村文化、社会建设的投入,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支持粮、油、猪、禽生产,支持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业的发展。2008年中央、省市安排种粮直补1.3亿元、粮食定单补助824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960万元、畜禽养殖补贴214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2倍、37.3%、89.3%和83.7%。农民不仅不要上交皇粮国税,而且可以从国家拿到补贴,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没有的。
八、建社保助贫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积极实行开发式扶贫和搬迁工程,从1994年至今,全市共投入补助资金2879万元,帮助6384户、28729万人搬出山旮旯,走上致富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造条件逐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残疾人事业。据抽样资料显示,2007年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14户,比2002年减少51.2%,占调查总户数的1.8%,比2002年下降2个百分点;200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9元,比1983年增加3368元,年均递增11.6%;农民恩格尔系数由1983年的64.2%下降到46.7%。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标准由1000元提高到1200元,6.74万低收入人口得到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参合农民179.32万人,参合率达90.3%;共有6.8万人次得到住院补偿,发放补偿金5561.9万元。为春季入学的79909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为94443名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
九、发展现代化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经营单位细化,小生产如何应对大市场,市委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开展农科教结合,努力使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节约、生态、安全”的目标发展。2007年全市科技经费支出总额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6%。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水平。加强现代物质装备,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上下功夫。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发展循环农业。发挥“五缘”优势,突出“六求”作为,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三明)合作实验区,进一步拓宽明台合作交流渠道。到去年底,全市累计批办台资农业企业119家,总投6505万美元;引进台湾新品种169个、推广面积10万亩,新技术48项、推广面积2.5万亩。
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安全。扩大人工造林,建立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实施生态保护工程,2007年发放生态林补偿资金5110多万元。加强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保护生态环境。重视对水资源、土地和空气的污染治理,维护人居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发展节水灌溉和无公害、绿色产品。推广沼气利用,搞好饮水安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
十一、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体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村民委员会负责人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建立民主评议监督和村务公开制度,实现管理民主,让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断深化,村务决策听证全面推行,71%的建制村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农村财务规范公开面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普遍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平安三明积极性,“文明村镇”、“文明户”评选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一批文化中心示范户、文明标兵户,和谐的乡风民风进一步形成。
十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造中小学危房,改善教师待遇,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对贫困学生给予补助,2007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3870万元。实施村村通电视、广播工程,广播人口覆盖率95.8%,电视人口覆盖率98.7%。在农村建立图书室,2006年以来全市近1000个建制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新建休闲健身场所590处。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八荣八耻”的思想道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和睦共处、见义勇为的美德。加强法制宣传,营造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2007年三明市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424元,比1983年增长61.3倍。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旅游、休闲娱乐支出42元,农民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充实。全市建立乡镇卫生院129个,村卫生所2189个,共有乡村医生(含卫生员)3323人,35%的村卫生所完成规范化建设。
十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07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主食的比重为20.3%,比1983年减少30.1个百分点,副食和其他食品比重比1983年增加19.6个百分点;农民居住支出470元/人,是1983年的29.4倍;居住面积43平方米/人,比1983年扩大了2.4倍;其中砖木和钢筋混凝土结构38平方米/人,是1983年的20.1倍。2007年农民购买成衣金额190元/人,占衣着消费支出的78.5%,珠宝饰品、化妆品也成为农家女的消费品。2007年农民交通和邮电费支出220元/人,是1983年的115.8倍;百户拥有摩托车98辆、固定电话89部,移动电话134部、洗衣机63台、彩色电视机117台、电冰箱46台、空调机8台、热水器31台、影碟机63台、微波炉10台;农村电话通村率达98.6%,自来水通村率达68.8%;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7.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三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可以预见,未来我市农村将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