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明市委书记 黄琪玉
今天召开市委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2008年度项目竞赛活动表彰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凝聚各方合力,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同时,对去年项目竞赛工作进行表彰。刚才,发录同志通报了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和去年以来的项目工作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请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立双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表彰2008年度“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获奖单位的决定》。部分获奖单位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总的看,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强化项目带动,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和不断强化项目竞赛活动,有力促进了项目策划生成和开工建设,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促进了发展后劲的持续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项目竞赛活动,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了运作项目、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为做好项目工作付出不懈努力的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在今年的项目工作中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为促进全市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昨天,省委召开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对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挑战确实严峻,肯定应对总体有效,要求紧紧扭住发展,强调着力“四个重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三明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着重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的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促增长、重民生、保稳定,以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好于预期,实现较好开局,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总体企稳回升,趋势向好”。 一是总体企稳回升。体现在增长速度上,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0.35亿元,增长10.4%,增幅居全省第四位,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5.9亿元,增长17%,增幅居全省第二位。体现在内需拉动上,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14.07亿元,增长40.7%,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城镇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双双超过40%,势头比较强劲;去年国家安排我市新增中央投资项目124项,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2.04亿元,截止3月底已有49个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今年又增加了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85项,新增中央投资1.45亿元;一季度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56.34亿元,增长16.7%,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表明扩大内需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一步增强。体现在农业生产上,落实粮食播种面积343.87万亩,其中超级稻100万亩、再生稻21万亩;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0亿元,增长6.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良好,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体现在居民收入上,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7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11元,增长12.5%,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是趋势向好。从工业增长看,今年前三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环比逐月增加,2月份比1月份增长7.94%,3月份比2月份增长43.86%,特别是重点产业增势良好,一季度“4+1”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0.89亿元,增长16.4%;多数行业增速加快,3月份全市36个大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增幅高于上月水平;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一季度规模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03%,同比提高0.25个百分点。从用电量看,3月份全市用电量明显增加,全社会用电量比上月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比上月增长17.5%,说明企业生产开始加速。从房地产市场看,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09亿元,增长0.1%,实现了止跌回升;商品房销售面积18.95万平方米,增长17.6%,扭转了自去年1月以来持续负增长的状况。从信贷支持看,各银行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一季度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485亿元,比年初增加7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7亿元,同比增长33.2%,增幅全省第一位,增量全省第四位。从外贸出口看,对南非、中东、澳大利亚等新兴出口市场的开拓取得进展,对出口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月当月出口总额环比增长1.47倍,是今年以来首次当月正增长。从利用外资看,在当前国内外企业投资意愿明显谨慎的情况下,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3月下旬组织的赴港推介项目和招商活动,签约合同项目24个,利用外资达3.4亿美元,一季度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家,可比口径实际到资5980万美元,比增11%,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我市的经济发展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果断决策,得益于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得益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效应的持续凸显,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持续运作和有效应对,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良好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在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经济发展的挑战确实严峻,压力仍然较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然艰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虽然一季度经济出现了积极向上的趋势,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贷款等指标较年初有较大回升,“4+1”重点产业和多数行业的生产正在逐步恢复和加速,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不断上行,外贸出口3月份环比增加,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加深蔓延的情况下,经济运行的趋势还不明晰,出现反复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1-2月钢材、水泥、人造板的市场回暖、生产复苏,但2月下旬开始又出现回落;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幅逐月回落;县域间工业运行也不平衡,有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30%,有的县(区)增幅低于10%,这些都说明了当前经济运行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对此,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有准确的把握和清醒的认识。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市场需求萎缩,今年来多数工业企业的订单不足,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跌,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5.7%,同比下降4.3%。企业资金供求矛盾仍较为突出,一些银行放贷难和一些企业贷款难的“两难”局面仍然存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要积极地采取措施去解决。受市场和价格的影响,企业开工仍然不足。 三是经济效益回升压力较大。工业企业效益下滑,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下降26.13个百分点。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加大,受政策性减收与经济性减收的双重影响,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降12.9%和4.8%。同时,财源新增长点不多,财政增收仍然存在较大困难。 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持续应对的准备,一定要按照省委“四个重在”的要求,切实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在谋划发展上下功夫,在凝聚人心上下功夫,在改进服务上下功夫,聚精会神、集中精力地做好工作,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千方百计促进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二季度是全面加快项目施工建设的重要季节,是用好用足用活扩大内需各项政策的宝贵时期,是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能否持续巩固和发展当前向好的运行态势,抓紧抓实抓好二季度的经济工作,是对我们各级各部门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水平的重要检验,是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的重要检验,是对贯彻落实省委“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的重要检验。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一定要下大力攻坚克难,集中力量,大干二季度,决战二季度,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双过半”,为促进全年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奠定基础。做好二季度经济工作,必须着力促增长,就三明发展现状而言,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就没有量的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难有质的提升,就难以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一切想着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努力实现促增长的首要目标;必须着力抓投资,用好中央和省扩大内需政策,切实通过强化项目带动,抓紧抓好在建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必须着力调结构,处理好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增长与调整的关系,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处理好农业基础与工业主导的关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充分利用国内外经济形势对经济结构调整形成的倒逼机制,从重点产业入手,从龙头企业突破,从优势产品做起,做强产业,做大板块,做活企业,做优品牌,进一步促进我市产业、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我市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我市产业和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须着力增活力,持续“活、和、创、韧”的基本经验,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服务创新,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激活经济主体,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动力和合力;必须着力重民生,发展是最大的民生,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紧紧扭住发展,切实通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让人民群众就业有保障,收入有保障,生活有保障,安全有保障,真正以民生的改善来凝聚民心集聚民力。具体的工作安排,刚才发录同志提出了很好的工作意见,这里着重再强调五个方面。 (一)进一步增强信心。当前,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回升向好,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做好下一步的经济工作,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心。有信心就有应对挑战的精气神,有信心就有破解难题的对策办法,有信心就有共克时艰、加快发展的合力和希望。 一要看到,中央和省促进发展的各项政策效应已经显现。这是我们持续做好二季度经济工作,全面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最重要的信心基础。随着中央和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全面实施,国内经济形势正进一步向好。正如温家宝总理近日指出的,一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预料的要好,说明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及时的、正确的,而且初显成效。从陆续发布的全国一季度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来看,也都显示出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迹象。从三明来看,国家和省扩大内需的政策和经济企稳回暖的态势,不但进一步加大了对各项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也对我市三次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拉动效应。就我市来说,在建和正在推进的有8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和1个机场,全部建成后,全市将增加近500公里的高速公路、近700公里的快速铁路。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建设,除铁路钢轨、高等级沥青外,主要建材我市企业都有生产。因此,全国和全省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对进一步拓展我市工业品市场空间、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无疑都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要看到,三明经过多年发展所积蓄的后发优势已经显现。这是我们融入海西大局、争取更大作为最有力的信心支撑。随着海西效应的持续凸显,随着我市基础设施的加快完善,三明加快发展的时机更加成熟、条件更加具备,上个月泉三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宣告我市连接省会城市和闽南沿海的通道已全面打通,向莆铁路和永武、永宁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南三龙、浦建龙、长永泉铁路以及建泰、三明绕城高速公路和三明机场等项目工作加快推进,将极大地拓展我市连接沿海、辐射内陆、对接两洲的发展空间。一季度,全市又有一批大项目签约落地,相当部分的企业在加大投资力度,银行贷款大幅度增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市产业发展、区位交通等各方面的优势在不断提升,支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三要看到,当前全市经济运行积极向好的态势已经显现。这是我们积极应对挑战、战胜困难最关键的信心保证。尽管当前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压力,但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单位主动应对挑战的措施积极有效,全市经济运行态势积极向好。除了前面提到的工业用电、外贸出口等指标已经开始止跌、实现环比逐月回升外,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的生产正在恢复,不少行业增速逐步加快,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出现回暖迹象,特别是筑路修路机械等产品的价格开始较大幅度上涨。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进一步提振信心,积极运作,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信心所在,动力所在,希望所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推进三明科学发展、实现三明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运作能力、操作能力、落实能力和执行能力,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转变作风、求实求效,切实以思想的解放、思路的拓展、科技的创新、人才的集聚、方法的转变和发展的加快来体现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二)全力以赴抓生产促发展。我们分析经济形势,强化经济运行的调度指导,最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把生产抓上去,以生产的加快发展来促进经济运行的加快提速,以经济运行的加快提速来推进更好更快发展。 一要继续强化工业的支撑作用。要抓紧落实刚刚出台的扶持工业发展的16条补充意见,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扩张和提升,在全市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选定若干重点骨干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搬迁扩建和技术改造等措施,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引导企业用好增值税转型改革机遇,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购买新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和扩大再生产,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已有160多家企业享受了固定资产抵扣政策,这对促进企业加快技改、调优结构、增强后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服务力度,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当前原辅材料、大型设备价格下降等有利时机,集中力量上一批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实现低成本扩张,努力搭上新一轮发展的头班车。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围绕发展“4+1”产业集群和三大传统产业,围绕落实《振兴三明工业行动计划》,打造不锈钢复合材料、永安汽车园、三明化工园、氟化工产业园、铅锌矿深加工区、稀土产业园6大产业板块,进一步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搞好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品向高端延伸,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二要围绕农民增收抓好农业生产。认真研究,抓紧落实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水稻保险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将补贴及时发放到粮农手中。要不误农时,抓好早稻插秧补尾,加强田间管理,着手安排好中稻的播种、育秧工作。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落实好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措施,保证早季粮食和茶叶、烟叶、早熟水果等春收夏收农作物有好的收成。要抓好畜牧水产生产,加强春季畜禽疫情预防和投栏补栏工作。要抓紧组织去年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的落实,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的作用,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抓住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对过火林地抢种补种珍稀树种、景观树种和速生丰产树种。要继续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做好去冬今春项目扫尾、验收的同时,继续加强农田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抓紧报批新项目,争取中央和省里更多的资金支持。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汛抗旱并举,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全面开展水利水电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治安全隐患,落实好各项工作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三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依托一、二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和开发、信息服务及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三明“无水港”和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闽西北物流园区、三明城市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要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的规模和档次,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新上项目、改造重组现有企业等方式,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进一步繁荣消费市场。要积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运用好、落实好国家和省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家电下乡等活动,有效拉动农村消费。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抓住我市交通条件改善的有利时机,加强我市旅游新产品、新线路、新形象的展示推介,加强与关联景区的市场合作,巩固和发展省内客源市场,拓展长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场,推动对台旅游合作,切实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消费,扩大影响,集聚人气,拉动配套,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促进房地产开发和消费的各项优惠政策,推动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发展,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投放进度,鼓励房地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开展促销活动,以合理价格促进商品房销售,带动房地产投资开发和建设。 (三)齐心协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讲团结、讲合力,越要重协调、重配合,各级各部门要同企业同甘共苦,共克时艰,多理解、少抱怨,多参与、少旁观,多支持、少指责,多作为、少清闲,进一步弘扬发展的正气,进一步凝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落实发展的举措,更加有力有效地把加快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一要主动服务、扶持企业发展。企业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财政稳步增收的主体,是有效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的要求,切实按照“四个不让”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尊重企业,关心企业,理解企业,服务企业,鼓励企业,帮助企业,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加快生产、扩大生产,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各经济部门特别是发改、经贸、外经、国土、电力、金融、海关、国检、物价等部门要更多地深入生产一线,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想方设法,尽力而为,能解决的事马上就办,有难度的事要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去办,真诚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二要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一方面,要全力开拓国内工农业产品市场,用好市场开拓专项资金,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产业配套对接和产品展销活动,继续推荐我市优势品牌产品加入福建营销联盟名优产品推荐目录,支持企业加大营销网络建设,积极争取生产订单,多方开辟销售渠道,保住现有市场份额,拓展新的市场空间;要落实好鼓励重点项目使用地材的有关规定,引导项目业主和采购机构与本地生产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本地钢材、水泥、工程机械等产业加快发展,为本地企业提供稳定的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帮助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认真研究国际市场走向,持续加大海关、国检等口岸部门的通关保障力度,引导企业利用央行与部分国家和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出台出口有利政策的时机,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引导企业多元拓展出口市场,特别是主攻非洲和中东市场,做大做强一批生产型自营出口企业和流通型外贸出口龙头企业,培育更多的出口增长点。 三要切实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政银企的沟通协调,促进各金融机构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特别是要抓紧落实第八届银企资金对接会55亿元的融资意向,全力保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合理正常的资金需求,大力支持那些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要大力扶持担保业,目前全市担保企业51家,平均注册资本4000万元,亿元以上的担保公司只有2家,近一半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低于3000万元。下一步,一方面,要用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对发展担保公司的扶持政策,推动现有信用担保机构整合,争取新增一批注册资本亿元以上规模担保公司;另一方面,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适度放宽放贷倍数至5倍以上,更好地发挥对企业的融资担保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创业投资这个平台,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抓紧城区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试点工作,创造条件申报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拓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四)持续加大项目工作力度。项目是抓投资、促增长的有效抓手。要进一步发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