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全省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秘途杂谈 发表于 2024-10-15 10: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同志们: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动脱贫地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为保障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让脱贫成效更加稳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通过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人民福祉、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崇高使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致力于消除贫困,确保全体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福祉。
(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我省农村发展的重大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发展水平。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存在的困难
目前,虽然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显著,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脱贫成果巩固不扎实
1.脱贫成果较脆弱、基础较薄弱、农民就业不稳定。这是我省农村地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脱贫成果较脆弱。虽然我省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部分脱贫人口的收入来源仍较为单一,主要为工资性收入,占比为67%,缺乏稳定性。二是基础较薄弱。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农民就业不稳定。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农民缺乏专业技能,就业渠道受限,如2023年部分地区脱贫人口的就业率仅为49%。
2.政府与市场作用发挥不协调。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监管不力,市场失灵。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不力导致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或者市场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等方面,如政府对企业的补贴,税收从3%降为1%,导致资源配置低效。三是政府与市场的沟通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企业的充分参与,或者市场无法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等方面。
3.巩固与发展关系矛盾处理不完善。巩固脱贫成果是为了确保已脱贫人口不再返贫,而发展则是为了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社会福利水平,为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和民众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往往容易出现偏差。一方面,如果过于强调巩固而忽视发展,就可能会陷入“守成”的僵局,导致贫困地区缺乏持续进步的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若片面追求发展而忽视脱贫成果的巩固,则有可能因为基础不牢而导致脱贫成效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反复的情况。
(二)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滞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尚未实现根本提升。
1.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不充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其保障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成色和质量。当前,我省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不充分,部分地区自给率不到60%。一是耕地资源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以及非粮化的情况,导致耕地减少。二是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限制了粮食和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55%。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了粮食和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发挥。四是农业支持政策不足,影响粮食和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升。
2.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足。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有助于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足。一是产业结构单一。脱贫地区的农业缺乏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占比为70%。二是产业链条短。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而脱贫地区产业大多缺乏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如黔西南州的农产品加工率为58%,远低于全国的72%。三是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低,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四是资金支持不足,影响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3.种子安全不能有效保障。“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对单产提升的贡献率在30%以上,而我省种子安全保障不足。一是种子质量参差不齐。种子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从而影响粮食和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二是优质种质资源匮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逐渐减少,优质种质资源也面临匮乏的问题,如贵州晴隆糯薏仁认定成功的品种仅有“薏株4号”。三是育种技术落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品种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影响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四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育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积极性受挫,影响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五是农业支持政策不足,影响种子质量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提升。
(三)脱贫地区人才资源相对匮乏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从现实来看,脱贫地区人才明显不足。
1.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目前,我省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足。一是队伍规模和结构不合理。三农工作队伍的规模相对较小,如黔西南州的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为2264人,缺乏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教育培训不足。部分三农工作队伍的成员缺乏系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教育培训。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队伍成员缺乏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制约了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益。四是信息化水平不高。三农工作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农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在我省农村部分地区,农民的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农民发展动力不足。一是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初中文化程度占56%,大专及以上占12.6%,制约了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二是缺乏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项目,导致农民缺乏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农村地区的部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落后,农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四是政策支持和补贴不足。农民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补贴,导致发展动力受到制约。五是思想观念落后。对现代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认识不足,影响发展动力。
3.实用型人才短缺。实用型人才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在我省农村实用型人才短缺的现象较为突出。一是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当前,我省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无法适应实际工作需求。二是技能型人才不足。我省农村技能型人才有2300万人,其中包括800万农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农村实用型人才短缺。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620万家,人才外流、供需结构矛盾较为突出。四是实用型人才分布不均。实用型人才在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分布不均,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了实用型人才整体短缺的现象。
三、聚力攻坚,不断汇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合力
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积极稳固脱贫基础,全面推进有效衔接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1.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这是确保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进行定期排查。在黔西南州,只有90%的农村人口缴纳医疗保险,仍有10%的人口存在大病返贫的风险,这部分人员应成为重点监测的对象。二是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道路、水利、网络、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例如,优质教育资源下沉,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三是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对农民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就业平台,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落实创业政策,如优化金融服务,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服务,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支持,鼓励农民创业,促进农民就业。
2.科学调整利益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解决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科学调整利益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对解决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至关重要。一是政府依法加强监管力度。防止市场垄断行为发生,保障资源有效配置。发挥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作用,建立行业协会,经营企业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二是明确政府职能和定位。政府应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规则,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政府权责清单,厘清职责边界,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积极构建权责匹配清单体系,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应避免过度干预市场,不直接参与市场的竞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三是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传递,提高政府与市场主体的信息对称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解决发展和巩固关系。通过稳定和完善帮扶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帮扶政策体系,确保政策之间的协同和互补,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是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在保障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四是确保社会公平。在发展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基层的教育、医疗等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五是改革与稳定关系处理。在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改革措施对稳定的影响,确保改革力度与稳定需求相协调。
(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助推产业兴旺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我省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提升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一是保护耕地资源,制定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将全国耕地维持在18亿亩的底线,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稳固。同时,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考核内容,推行问责制,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二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广农业科技,科学生产、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地污染,利用科技对农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推动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能力。三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防汛抗旱,完善农业灌溉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机耕道路修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提高粮食和农产品生产能力。四是加强农业支持政策。加大农业的补贴力度、保价收购、储备机制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就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域、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打造地域品牌。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后,其附加值可以提高35%以上,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发展深加工,提高农业特色产业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提高农业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对于优势特色农产品应联合专业团队进行市场调研,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引导消费,开拓市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销售活动,如参与或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举办产销对接活动、农产品推介会、联合举办交易会,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等,多渠道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加大资金支持。融资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企业融资抗风险能力,全面覆盖优势农业领域,保证农业保险的普及性和公平性;完善财税政策和农村金融政策“兴农贷”衔接的机制,简化流程,提升服务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服务效能,对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由资金池和银行2家共同承担风险,资金池承担风险的比例不超过50%。
3.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保障种子质量。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对于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一是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种子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种子市场秩序。二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支持建设种质资源库,提高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能力。三是培育优质品种。选育一批高产、优质、抗病、抗逆、节水等突破性新品种,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推广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四是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是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的核心环节,从立法、司法、执法、管理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发力,激发育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积极性,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三)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强化智力支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进一步强调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保障农产品企业长期发展和优化体系的的重要支撑。
1.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强化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三农工作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一是扩大队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制定优惠人才引进政策,如,住房补贴、引进费用、重用举措等机制吸引更多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加入三农工作队伍;同时优化队伍结构,按照岗位需求,配备合适的队伍成员,形成层次分明、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队伍体系。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加大对三农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队伍成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三农工作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投身“三农”工作,对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队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队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四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信息化建设,提高队伍的信息化水平,为农村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加强农民全员培训,增强农民发展动力。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增强农民的发展动力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效。一是提升农民素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全面、系统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丰富培训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元化、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如专题讲座、实地操作等;提升培训质量,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进行授课,确保培训内容实用、有效。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乡村振兴关键在特色上下功夫,要打好农业特色牌,根据农村地区的资源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三是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力度,对农村的道路、电力、网络、教育、医疗、卫生等升级,为农民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四是完善政策支持和补贴。制定和实施针对农民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补贴措施,激发农民的发展动力。五是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提高技术含量、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以思路创新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激发发展动力。
3.大力培养乡村实用型人才,支持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智力支撑。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二是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投入和支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三是提高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农村;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设置多样化、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四是优化实用型人才分布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优化实用型人才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分布结构,缓解结构性矛盾。
同志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8粉丝

1938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