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社区党组织作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纽带,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开展为社区流动党员服务工作,可以激发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是助力基层治理工作的有益实践。 x社区成立于2009年,社区总人口有2.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8万余人,占比近70%,共有流动党员230人。随着社会发展,流动党员数量在逐年增多,存在着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善、服务不周全、党群联系不紧密、作用难发挥等现象。 “同心汇流,共融x”项目团队充分整合辖区内的阵地资源、政策资源、文化资源、服务资源,从组织设置、机制保障、平台搭建、作用发挥等方面入手,聚焦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流动党员服务的可行性路径,运用专业方法开展党建服务,构建多元合作平台,促进社区资源整合,激发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提升党员的社区共同体意识,激发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 精准摸排,确保“流而不失”。针对底数难掌握的“痛点”,在常态化信息统计的基础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以主题党日为主线,开展“老乡找老乡”“寻找流动的你,结伴归队”等特色活动,开展“拉网式”排查,鼓励辖区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报到。此外,为流动党员专门定制一份个性化“暖流”档案,形成“一人一档”,设置积分存折,将社区的专题党课学习、循迹溯源学习、公益志愿服务等18项纳入积分项目,设置基础积分、奖励积分、评议积分等赋分机制,用积分撬动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为流动党员留下x“暖流印记”。目前共有来自江西、安徽、湖南等省的76名流动党员,累计总积分达1926分。 暖心服务,确保“流而有家”。构建“一对一”“一对多”服务机制基础上,开展“你有困难我来帮”“暖心聚‘流’”等形式,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务工情况及思想动态,对其实际困难进行及时帮扶。针对队伍党员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特点,围绕生活融入、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等需求,提供差异化、层次化服务,开展“我和我的家乡”“电商创业”“趣味运动会”等20余场主题活动,借助“暖流积分银行”,予以健康体检、人才政策、购物消费等各类优惠,切实拉近社区与流动党员、社区工作者与流动党员、流动党员与流动党员之间的距离,打造流动党员的暖心之家。 创新形式,确保“流而有学”。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必须坚持“点上发力”。通过“云课堂”“专题党课”“政治生日”等基础性送学,定期推送党纪学习教育视频、学习资料等,分享党纪学习教育资料,确保时刻“在线”。同时,按照灵活性、实效性的原则,开展定制化的送学活动,采取“请进来”“送上门”“走出去”等方式,设计陈望道故居、横塘公园、李祖村等特色研学路线,用本土化的红色研学内容强化宣传,以沉浸式、融入式情景党课的方式探索党课的新形式、新方法,为流动党员融入集体、融入社区、融入社会提供渠道,累计年度送学参与人次达1500余人次,切实提高流动党员的各项能力。 赋权增能,确保“流而有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搭建社区流动党员治理议事协商平台,通过“同心议事会”“微网格治理”“红流主讲人”等活动形式,共同探讨社区服务和治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将流动党员和社区发展紧密联合起来,形成议事协商机制;并根据流动党员的工作岗位、个人特长、兴趣意识,做好需求收集、资源链接等工作。同时,引导大家主动承担宣讲员、收集员、推荐员等岗位,不定期进行服务评估,并定期评选“暖流标兵”荣誉,发挥其“领头雁”作用。目前已有20余名流动献策官在岗,累计服务时长已超过1200小时,开设专项服务课堂32期,有效提升了流动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 “同心汇流,共融x”项目发挥社会工作运用多学科综合优势,注重专业“嵌合”“联合”“整合”的服务过程,以“流动党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形式,丰富和创新流动党员党建活动的内涵和形式,提高了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促进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榜样作用,创新了基层治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