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调研组
近年来,三明电业局全体员工始终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宗旨,以“客户满意、政府放心”为目标,坚持以实施“数字电力”工程带动技术创新,以导入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和实施用工、分配、医疗保险三项制度改革带动管理创新,以实施“双满意”工程带动服务创新,以实施“明电人”文化战略带动思想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整体形象不断提升。2001年全局售电量首次突破30.61亿千瓦时,实现内部利润超出省公司考核指标3044万元,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8%。自1997年来,该局先后获得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电力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福建省双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部、省以及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56项,在福建供电企业中创造了第一个实现创文明行业、民主评议行风群众满意率两项排名全市第一;在山区局中第一家通过国电公司一流供电企业验收等八项第一。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建设,推进思想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1、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首先,加强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其次,围绕创建一流供电企业和“双满意”工程,扎实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在实施“双满意”和农电“两改”过程中,局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基层单位和施工现场,解决困难和问题。其三,坚决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下发了《三明电业局领导干部廉政建设档案制度》等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了警示教育和党纪政纪教育活动,树立了领导班子廉洁勤政的好形象,发挥了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
2、着力培育具有三明电力特色的企业精神,引导员工热爱企业,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围绕整洁优美、标志规范、特色显著,该局抓住厂区、小区、家庭这一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三大空间,大力发展具有“明电人”特色的精神陶冶文化、道德诚信文化、安全保障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服务文化、信息网络文化、质量精优文化、绿色环境文化等企业文化,努力培育“人文精神、优信境界”三明电力精神;着手进行明电文化走廊建设,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促进员工的思想与企业目标的真正统一,建立企业共同的价值体系。
3、大力推进全员教育,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以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为主线,实践“企业即人、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强了局人才服务中心的组织建设,完善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办法,建立了全员培训制度,确定了经营层强化市场经济知识,管理层强化现代管理知识,操作层强化岗位技术技能的培训重点,切实做好先培训、后上岗。
二、实施“双满意”工程,推进服务创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1、加快“两网”改造,提高供电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在城市电网改造方面,三年来共完成投资3.57亿元,新建110KV下洋变、徐碧变,完成五套220kV线路保护更换及35kV综合自动化站改造等多项城网改造任务,市区配电网绝缘化、电缆化水平达到89%,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98%,供电电压合格率99.09%,整顿供电中间环节149个,完成“一户一表”改造2.42万户,改造后居民电费电价由原来的平均0.45元/千瓦时降为0.367元/千瓦时,减轻城市居民电费负担55.6万元。在农电“两改”方面,三年来共完成投资6.28亿元,改造农村一户一表9.39万户,网改涉及全市12个县(市、区)128个乡镇1590个行政村,受益农户44.7万户,受益人口约165万人,平均电价从
0.73元/千瓦时下降为0.42元/千瓦时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约1569万元。通过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乡镇电管站改制也取得显著进展,全市应改制142个乡镇,至2000年6月全部改制为隶属县级供电企业的乡镇供电所,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实施便民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大胆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和优质服务要求的体制、机制,改革那些不方便客户、不利于提高工作和服务质量的机构、职能和业务流程,全面推行了营业窗口无周休日制度、客户查询首问责任制、预约上门服务等措施;推行了多种缴费方式,逐步实现与多家银行系统计算机联网,方便客户缴费。做到收费业务办理时间每件不超过5分钟,客户办理用电业务等候时间不超过20分钟。同时,组建了多功能综合抢修中心,统一报修服务电话“96996”,提供24小时电力故障报修服务,实行社会“110”联动机制,规定故障抢修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市区要小于45分钟,农村小于90分钟,特殊边远山区小于2小时,提高故障抢修速度。
3、创新营销体系,拓展市场空间。2001年3月,该局进行了机构和流程重组,建立电力调度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热线服务中心等十大中心,减少业扩流程中间环节,推出了客户经理制和项目经理制。客户经理和项目经理紧密衔接,全方位为客户代办、受理用电手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了“客户经理围绕客户转,项目经理围绕客户经理转,供电服务内转外不转”的优质服务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实施能源替代工程、一户一表工程、光亮工程、居民电气化小区工程、电气文明新村精品工程等增供促销“五项工程”,有力地拉动了社会用电量的增长,电力增供促销的政策效应得到了发挥。
4、实行优惠政策,扶持地方经济。鼓励和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丰水期、节假期、能源替代、火电超发电量等优惠政策,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重点扶持了三明化工厂、三明制药厂和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型国有企业。三明制药厂是丰水期优惠电价的受益企业之一,该厂得到丰水期优惠电价政策后,一举盘活了厂里2000万元资产,200多名员工重新上岗。仅去年,该局兑现丰水期浮动电价的电量2.05
亿千瓦时,四季度优惠电量8637万千瓦时,节日优惠电量503万千瓦时,火电超发协议优惠电量7737万千瓦时,累计让利金额达7758万元。
三、实施“数字电力”工程,推进技术创新,依靠科技促进企业发展
1、建设信息工程,实现数字化管理。近年来,该局投入了1400多万元,用于“数字电力”工程建设。目前,已建成主干100M,二级交换至桌面10/100M的自适应快速以太网,实现与省电力公司信息广域网、二级局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互联,先后建成并开通了局内“明电人网站”、局间“明电信息港”、对外“三明电力商务网站”,并完成了三明、永安、清流局的广域网建设,MIS系统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2、依托技术支撑,保证供电质量。实施“零点工程”、“节假日工程”,推广设备状态检修、移动发电车等技术,大力开展配网带电作业。截止2001年底,累计开展作业101次,多供电量约158.5万千瓦时,创直接经济效益71.3万元,创社会经济效益491.35万元。该局还建立健全了客户端电压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
3、坚持自主创新,开发了一批实用性强、效果好的应用软件。仅2001年,该局就开发了3个查询系统和13个管理系统。包含局务会、安全生产例会、项目管理、调度管理等二十多个子系统的MIS系统于2001年6
月通过了省电力公司的实用化验收,已在全局推广使用,实现了会议网络化、办公无纸化、营业无笔化和局内宣传电子化,初步实现了家庭、出差在线办公。一些成熟的自主开发的应用软件,如班组管理软件推广到了漳州、宁德、莆田等电业局,电测仪表检定系统推广到了邵武电厂、泉州电业局。具备客户档案管理、抄表管理、电费电价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管理等功能的电力客户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全省电力系统中得到大面积推广运用。
四、以导入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为契机,以实施用工、分配和医疗保险三项制度改革为动力,推进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导入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实施标准化管理。在全省供电企业率先导入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大力提倡目标管理、预防为主、过程控制、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进行全面梳理,运用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目标、质量手册、30个控制程序文件及质量记录,进一步理顺了各部门质量职能,建立健全了制度体系,规范和改进了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凡事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的运营格局。
2、强化预控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流程化和标准化。全面推行预控管理,开展电网安全性评价和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对电网、设备的薄弱环节及人的不安全因素做全面分析和诊断,提出消除和控制措施;通过建立安全生产标识系统,率先推行安全监察师值日制度、部门安全员安全监察网上日记制度,实现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保证“设备零缺陷、作业零违章、管理零死角、安全零意外”目标的实现。
3、实施用工、分配和医疗保险等三项制度改革,努力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核心机制。按照“竞争性生存、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化、现代化、出精品、出人才,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全面实施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局中层副职干部进行公开竞聘,率先推出资深专业师制度,发展壮大专业技术队伍;优化整合班组结构,首次实行班组长公开竞聘;打破全民、集体员工的身份界限,全员竞争上岗,搭建起了公平竞争的用工平台。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的薪点工资分配制度,合理拉开分配的挡次,初步形成了“上岗靠竞争、收入凭贡献、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动态管理”的良好机制。
课题指导:徐 铮
课题成员:陈兴万 孙仁树 林善涛
执 笔:林善涛
责任编辑:黄茂升
|